風藝術與人文
「風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95685 , 欄位Id的內容是59568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風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遼闊的太平洋濱岸,七星潭散置著幾座石雕,許禮憲的作品〈風〉是一座五公尺高的石雕如一艘鼓漲風帆快速航行的船,將看不見的風做了最佳詮釋。作品利用脹滿風帆的意象,傳達空氣的存在與流動,風之於帆,亦如生命對空氣的依存,象徵船身全速前進的動力,帆與船體的組成,表現生命體之間的適切聯結,作者的藝術生命也像這隻面對海洋帆脹滿風的船已經起航,永遠在迎向乘風破浪的完美航行。許禮憲是花蓮石雕藝術家中極具代表性的前輩,他不但培育了無數石雕新血,同時也是帶領石雕藝術家走出國際的重要推手。在石雕創作上,為符合當下的作品需求,許禮憲喜歡自己動手製作或是改良雕刻工具,面對現有的工具也不侷限於說明書上的使用方法,而是重新去思考使用上的可能性。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5685&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B6AE5685-9FC1-406F-867F-17FC07809B7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4:19:4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85
Id
595685
Title
風
Description
遼闊的太平洋濱岸,七星潭散置著幾座石雕,許禮憲的作品〈風〉是一座五公尺高的石雕如一艘鼓漲風帆快速航行的船,將看不見的風做了最佳詮釋。作品利用脹滿風帆的意象,傳達空氣的存在與流動,風之於帆,亦如生命對空氣的依存,象徵船身全速前進的動力,帆與船體的組成,表現生命體之間的適切聯結,作者的藝術生命也像這隻面對海洋帆脹滿風的船已經起航,永遠在迎向乘風破浪的完美航行。許禮憲是花蓮石雕藝術家中極具代表性的前輩,他不但培育了無數石雕新血,同時也是帶領石雕藝術家走出國際的重要推手。在石雕創作上,為符合當下的作品需求,許禮憲喜歡自己動手製作或是改良雕刻工具,面對現有的工具也不侷限於說明書上的使用方法,而是重新去思考使用上的可能性。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4:19:4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風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49
Id:
304649
Title:
菜園里東安宮大楣「郭子儀拜壽」
Description:
本文來自《西瀛風物》第二期,由王文良所撰寫的〈澎湖的木雕師黃良師傅及其傳承(上)〉,文章介紹澎湖著名的鑿花木雕師傅及其弟子與再傳弟子,文章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介紹,本張照片為「郭子儀拜壽」。菜園里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85
Id:
659985
Title:
解昆樺_電影劇本《臉師》劇本世界空間設定圖手稿
Description:
解昆樺生於1977年,現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發展組長,從事現代文學創作與研究。其作品豐富,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榮三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全球華文星雲獎等國內許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56
Id:
594356
Title:
馬祖新村50號住戶於門前小橋留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50號住戶於門前小橋留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
馬祖新村建設初期並沒有完善的排水設施,為了排水疏洪,居民在眷舍外挖掘了圍繞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0
Id:
513360
Title:
花蓮港工業學校機械科畢業照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可以看見穿著日式制服的學生與師長們整齊地列隊合影,這是在日治時期1943年(昭和18年)的花蓮港廳立花蓮港工業學校,即今日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花蓮高工),第一屆機械科畢業生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74
Id:
654374
Title:
《黎明光輝》克難勞軍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1960年代國防部康樂總隊話劇隊於臺東勞軍巡演《黎明光輝》劇照,編劇者為高前。此時期的勞軍表演,既沒有太多明星號召的商業演出,也沒有太過譁眾取寵的場面包裝,惟有藝工劇隊巡迴各據點與村莊,實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76
Id:
594476
Title:
居民姜延庚先生的妻子與孩子們於家門前留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的妻子與孩子們於自家門前留影照片,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社區副理事長,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
照片大致拍攝於1960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742
Id:
322742
Title:
第三名-越夜越美麗
Description:
越夜越美麗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35
Id:
290935
Title:
桃園龜山壽山巖:陳天乞代表作品
Description:
此交趾陶由陳天乞匠師所製成,位於桃園龜山壽山巖廟宇屋頂上,交趾陶目前已有龜裂、褪色的問題,但仍有釉料附著於偶上,能辨識其顏色;相中左側交趾陶臉部較飽滿,強調顴骨笑肌捏造青年貌,兩手大幅度伸展、雙腳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72
Id:
660072
Title:
17.大肚山H55 青銅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葉勝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1
Id:
283591
Title:
葉勝光
Description:
葉勝光是出生在桃園縣的客家人,從小隨父親移民到花蓮縣池南村,很早融入太魯閣族、阿美族及漢人的生活。12歲第一次跟著太魯閣族的耆老上山打獵,從此開啟了他的山林生涯。30多年來足跡遍及中央山脈,在人煙罕至
何朱靄蘭女士與其好姊妹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06
Id:
594206
Title:
何朱靄蘭女士與其好姊妹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何朱靄蘭女士與其好姊妹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中的何朱靄蘭女士與女性友人緊緊依靠合影,展現婦女間熱絡的感情。
因為先生
花蓮高女生畢業後的志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702
Id:
516702
Title:
花蓮高女生畢業後的志願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27日的地方版報導,文中說明花蓮港高等女學校三月下旬將有55名畢業生,其中約有三成計16人要繼續升學;其餘的39名有10餘名選擇做家務相關的工作,並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339
Id:
605339
Title:
綠草履蟲花卉金蔥蕾絲緄邊五分袖旗袍
Description:
小圓角立領,右衽半開式襟型(大圓襟),脇邊開隱形拉鍊,五分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小腿,脇邊兩側開衩。領、襟、袖口、衩、下襬綠色與金色雙緄邊。襟上有暗釦,為「555」品牌。右
詩的故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51
Id:
289151
Title:
詩的故鄉
Description:
林敬祐的《詩的故鄉》是一本完全以故鄉做為書寫主軸的詩集,在宜蘭土生土長的他,對於這塊土地的關懷絕對是深厚的,對於這塊土地的認識更是勝過許多人,以宜蘭人的口吻書寫宜蘭,以宜蘭人的記憶記錄宜蘭,這便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01
Id:
594401
Title:
馬祖新村男士著西裝於家門口留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男士著西裝於家門口留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
照片中,可看出馬祖新村男性正式裝束以西裝為主,關於衣著方面的話,馬祖新村的男
MOC_Id:
Culture_Object574990
Id:
574990
Title:
新設農林學校四月一日開校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2月1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說明總督府於昭和16年度廳預算暨花蓮港農林學校開設的行政流程,大概需到4月方可進行(1941年(昭和16年)4月起算新年度),新入
劉翠華(翠笛酥)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83
Id:
286483
Title:
劉翠華(翠笛酥)
Description:
劉翠華為花蓮縣表演藝術類街頭藝人,擅長陶笛演奏。為鼓勵街頭藝文活動多元發展,培養民眾參與藝術活動習慣,及豐富花蓮縣公共空間人文風貌,特訂定花蓮縣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辦法。102年度花蓮縣街頭藝人從事藝
陳麗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1
Id:
283581
Title:
陳麗杏
Description:
陳麗杏最喜愛以「自然」為主的題材,在堅硬的創作石材中,呈現有機性的生命力,同時注入女性「柔美」的特質。曾經獲選行政院觀光局藝術外交大使,在國內外各地發表公共藝術作品。創作理念有三點:一、公共藝術作品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190
Id:
660190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白田誉主也 - カミコニア、不完全な EGAO、頭上樂園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白田誉主也所創作的膠彩畫。白田誉主也的作品以動物作為描繪對象與發想,基於動物身上的表情、質感多元,利用膠彩顏料、礦物顏料加強其特徵;以寒冷紗的網狀物,來加強顏料間之穩定度與視覺上之穿透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302
Id:
488302
Title:
馬祖戰地遺產永續發展及在地參與計畫
Description:
《馬祖戰地遺產永續發展及在地參與計畫》由好多樣文化工作室主持,2015年出版,以「催生民間守護組織與教育推廣」、「馬祖戰地文化跨學習領域教案設計」、「尋訪遺落在馬祖的戰地青春」、「戰地博物館策展定
神聖的詠歎:但丁導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66
Id:
301066
Title:
神聖的詠歎:但丁導讀
Description:
由陳黎與張芬齡一同編譯,是時報出版《神聖的詠嘆:但丁》的改版,介紹了中世紀大詩人、義大利文藝復興先驅但丁及其重要作品,並從文學的角度,探討但丁的代表作《神曲》。另外,書中亦由兩位譯者選譯並註釋了但
花蓮師專校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72
Id:
513372
Title:
花蓮師專校園
Description:
照片中能看見一棟建築傍著湖水,這座湖原是花蓮師範學院校園中的翠夢湖,後因被許多學生誤稱為醉夢湖,而被校長擅自更名為中興湖,直到創校50年校慶時重新徵求師生命名,最終以涵翠湖定案。花蓮師範學院創立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3
Id:
601193
Title:
第十回紳士相撲爭霸戰二十九日在花岡山土俵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作為日本國技的相撲,於29日在花蓮港市花岡山上的土俵(日本相撲比賽時的圓形黏土擂台)將進行第10屆的紳士相撲比賽,各團出場
建築陶瓷-文化瓦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431
Id:
234431
Title:
建築陶瓷-文化瓦
Description:
1940-1957
中國砂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捐贈
日本黑瓦又稱文化瓦,因日治時期日人引進日式風格建築,同時也帶進了日本黑瓦的製作技術,這種燒製文化瓦的窯爐稱為「文化瓦窯」、「日本瓦窯」、「達
MOC_Id:
Culture_Object263952
Id:
263952
Title:
三川殿前部口廊吊桶托木連拖
Description:
三川殿前部口廊吊桶托木連拖
此為1907年陳應彬主持北港朝天宮重建時之作,位於三川殿虎邊的屋簷下。屋簷下連接樑柱之間的配件為托木,兩塊托木中間遮蓋正拱與吊籃間接縫的木雕裝飾稱作豎材,吊籃則是豎材
太魯閣峽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88
Id:
595688
Title:
太魯閣峽谷
Description:
著名石雕家林聰惠認為:「只有大自然才能超越時空,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達到恆久。」〈太魯閣峽谷〉以六座大理石堆砌而成,形成兩座高聳石山,獨留中間一道細縫一線望天。這件作品遠望氣勢宏偉磅礡,近距離仰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97
Id:
603897
Title:
明日展開廳下少年相撲爭霸戰出場團、選手決定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6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體協花蓮港廳支部相撲部明17日上午9點將盛大舉辦廳下少年相撲爭霸戰。出場選手分初等科及高等科,初等科團隊有吉野、壽、朝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7
Id:
594297
Title:
馬祖新村居民於馬祖社區公園合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居民於馬祖社區公園合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公園是眷村社區重要的集會場所,當時村民沒有太多娛樂,在公園聚會成為一種生活常態,孩子們
MOC_Id:
Culture_Object153707
Id:
153707
Title:
馬祖之歌─馬祖頌(李定作詞)
Description:
1970年,第10軍軍長兼馬祖防衛司令部第二任司令官李定中將(任期自1969年8月12日至1971年7月16日) 親自撰擬「馬祖頌」歌詞,防區軍民曾普遍習唱,並經常於是年各種康樂活動中演出。今耳熟
重建部落「彩虹角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25
Id:
603125
Title:
重建部落「彩虹角落」
Description:
大同鄉寒溪部落的「彩虹角落」原本建造於2012年,係由部落的耆老、婦女到青壯年共同搭建而成的小木屋,木屋建材皆是族人親手採集與搬運完成的。該木屋原先的設計概念為重建泰雅傳統烤火房;而後由於部落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9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2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9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8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