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伍妹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許伍妹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1220 , 欄位Id的內容是29122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許伍妹貼布畫故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種植甘蔗的畫面。故事講述著許伍妹年輕時投入到農務勞動的經驗。
我是客家人,從小便在豐田豐山村長大,1944年生。我是家裡第二個孩子,姐姐叫四妹,但妹妹們跟弟弟的名字就不叫六妹七妹了。大家都叫我Mi-o,這是我的偏名。
我讀到小學畢業之後就出去做工了,主要工作是採甘蔗。要先爬到山裡,找到甘蔗林。男生負責用砍刀砍甘蔗,砍好放地上之後女生負責把甘蔗的頭跟尾砍掉,再綁成一束放在推車運走、賣給糖廠。工作累了就坐下來吃自己帶的飯包。那時候很辛苦,沒有什麼多餘的錢可以買肉買菜,飯包裡就放個菜脯蛋、梅子跟飯,也不用自己煮飯,家裡的人煮好後就包一包帶出來。
之後嫁人就沒做了,過了不久糖廠也關了。二十二歲的時候嫁到對面豐裡村做媳婦,那家子人很多,是閩南人,主要在種田,有好幾甲。生了孩子後最辛苦的就是要種菜、養豬,煮一大桌菜給二十幾個人吃。那時候和大嫂三天輪流煮,很辛苦,因為原本嫁出去的時候也不會煮飯、也才在那裏學了怎麼講閩南話後來人一多就分家,我們家分到的田租給別人種,搬回豐山村,自己蓋了一棟房子給自己住。現在就固定來牛犁社區上課,多多認識朋友。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122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28C6A29-B8B8-4BBB-A0E8-214D6D5D15A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54:5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
MOC_Id
Culture_Object291220
Id
291220
Title
許伍妹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種植甘蔗的畫面。故事講述著許伍妹年輕時投入到農務勞動的經驗。 我是客家人,從小便在豐田豐山村長大,1944年生。我是家裡第二個孩子,姐姐叫四妹,但妹妹們跟弟弟的名字就不叫六妹七妹了。大家都叫我Mi-o,這是我的偏名。 我讀到小學畢業之後就出去做工了,主要工作是採甘蔗。要先爬到山裡,找到甘蔗林。男生負責用砍刀砍甘蔗,砍好放地上之後女生負責把甘蔗的頭跟尾砍掉,再綁成一束放在推車運走、賣給糖廠。工作累了就坐下來吃自己帶的飯包。那時候很辛苦,沒有什麼多餘的錢可以買肉買菜,飯包裡就放個菜脯蛋、梅子跟飯,也不用自己煮飯,家裡的人煮好後就包一包帶出來。 之後嫁人就沒做了,過了不久糖廠也關了。二十二歲的時候嫁到對面豐裡村做媳婦,那家子人很多,是閩南人,主要在種田,有好幾甲。生了孩子後最辛苦的就是要種菜、養豬,煮一大桌菜給二十幾個人吃。那時候和大嫂三天輪流煮,很辛苦,因為原本嫁出去的時候也不會煮飯、也才在那裏學了怎麼講閩南話後來人一多就分家,我們家分到的田租給別人種,搬回豐山村,自己蓋了一棟房子給自己住。現在就固定來牛犁社區上課,多多認識朋友。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54:59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許伍妹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88
Id:
168588
Title:
阿美族馬太鞍社的會所
Description:
馬太鞍社的會所。北部阿美族的會所多採用此一形式。屋內床位很高,四周沒有牆壁,中央設有數處火爐。為未婚青年的夜宿所兼為該社集會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8
Id:
168638
Title:
雅美族少年及身上的皮膚病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少年背面照。該島流行皮膚病。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80
Id:
168580
Title:
鄒族邵群的男人與房屋
Description:
水社的男人,此一風俗已在十年前消失,目前多學漢人,著漢式衣裳。男人背簍背負小孩,手持燧發槍。
謝新化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64872
Id:
264872
Title:
謝新化
Description:
謝新化為早年渡海來臺第17代的客家人,出生桃園,於臺灣光復後(民國35年)由父親朋友介紹到林田山工作一直到退休將近72年的歲月都住在林田山(18歲-90歲)。身為佛教徒的他,初一、十五都會到福安宮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271
Id:
296271
Title:
蔡連珠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以前豐田盛產的玉石、無子西瓜,以及因為經
MOC_Id:
Culture_Object614449
Id:
614449
Title:
溫林翠晶女士與家人之彩色合影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溫林翠晶女士與家人之合照,溫林翠晶女士穿著旗袍,旗袍為紅色印花平織布。小圓立領長袖,合身收腰,有胸折與腰折,長度至腳踝。由於溫林翠晶女士從小受到教育薰陶,因此對於穿著有著自己的想法與涵養
新課程體驗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333947
Id:
333947
Title:
新課程體驗
Description:
北投社區大學新課程開設除了社區需求調查外,從成功社區參與案例,研發新課程,更能回應社區需求。社區大學希望培養出來的人才是願意留在社區服務及創業的人才,更能為社區解決問題,帶來新創意、新氣象的人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40
Id:
277640
Title:
法相為寺廟僧人,習醫又學拳 金門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法相,本梵天寺僧;嘉慶間,住持後浦之北鎮廟。習醫,又嘗學拳;然深自晦。一日,偶歸梵天,路出西安橋。有授拳者某,素匿狎,欲與較藝,再三謝;某疑為怯。暇時,試揮拳來,不獲已,姑與較,勝之,某大恚恨。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67
Id:
277367
Title:
陳月娘姑病痿痺,日夕扶持無稍懈 鳳山縣采訪冊辛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道光癸巳,婦年二十,適城內中和街張謙為妻。姑病痿痺,舉動需人,婦日夕扶持,無稍懈。越五年,姑卒。又四年,夫亦卒。時婦年二十有八,僅遺三歲孤兒,薄田數畝,入不供出。不得已,為人紡織澣衣,得其值以佐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78
Id:
267878
Title:
結婚宴客
Description:
結婚宴客。拍攝的時間大約為1973年左右(民國62年左右),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也是照片中盛裝打扮第二排坐著的新娘,右手邊坐著她的母親,左手挽著她的先生(坐在她左側,穿著白色襯衫與卡其色長褲的男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19
Id:
281119
Title:
方邦基之父患隔症而死亡 臺案彙錄乙集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茲據布政使王士任詳,據臺灣府知府劉良璧詳,據鳳山縣知縣方邦基詳稱:有親生父方寵身患膈症,醫治不效,於乾隆三年四月十六日在籍病故。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42
Id:
280942
Title:
袁氏三次割股和藥治療丈夫的疾病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袁氏,朱光政妻;嘗三刲股愈夫疾不愈,自經以殉
徐藍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4026
Id:
514026
Title:
徐藍松
Description:
徐藍松(1923-2016)生於桃園縣蘆竹鄉南崁村,在台北淡江中學就讀時,就展現卓越的藝術天分,當時任教的美術老師是膠彩畫家陳敬輝,對其才華極為欣賞,委託他管理美術工作室;中學時代報名參加臺陽美展
連江縣長高瘦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84
Id:
139284
Title:
連江縣長高瘦影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76
Id:
277676
Title:
袁同知感染瘴癘回郡就醫,鮑復康接替帶軍 臺東州采訪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南路袁同知之兵,八月由赤山入雙溪口。沈公復派臺灣鎮總兵張軍門其光撥所部副將李光率振字前營於後應援。袁軍擊退望祖力社阻路兇番,進紮內社。九月,進紮崑崙坳;十月,進紮諸也葛社。十一月,抵埤南;張軍門之
念克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6609
Id:
156609
Title:
念克華
Description:
念克華,祖籍福建平潭,少年時從平潭遷往南竿津沙村,曾任津沙村村長多年,任內推動津沙村不少建設。據《連江縣聚落永續發展之規劃與經營-以津沙聚落為示範點》整理,念克華曾看到津沙交通與飲水不足的問題,親
軍人於花蓮港神社前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77
Id:
509277
Title:
軍人於花蓮港神社前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是在昭和15年(1940)之前所拍攝照片,為兩位陸軍臺南第二聯隊花蓮港分屯大隊的軍人,在吊橋前的合影,神情相當嚴肅。花蓮港神社,內部供奉天照皇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開拓三神,位於現今美崙
新北投車站趣聞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334201
Id:
334201
Title:
新北投車站趣聞
Description:
新北投車站是地標,也是新北投旅遊的入口,更是北投人共同的回憶,尤其五十歲以上長者的回憶,那是年少輕狂和調皮搗蛋的記憶:
1、以前很流行踢毽子,一般用厚紙板剪成圓形當底座,我們為了要在踢毽子時,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78
Id:
281078
Title:
李侍堯患瘡疾又下痢 清高宗實錄選輯選輯(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昨據該督奏染患瘡疾,又復下痢,即遣伊子由驛前往看視;並諭令安心調養,以冀速痊,用資委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11
Id:
280911
Title:
形病可治,心病不可治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惟是臣之病不徒在身而在心、不徒在形而在神;身與形之病可療也,心與神之病不可醫也。
阿美族薄薄社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06
Id:
168606
Title:
阿美族薄薄社的男人
Description:
薄薄社的男人側面。耳戴貝殼製圓形耳飾,與泰雅族的battol相同。由一肩斜掛的是菸草袋的帶子,帶子上具有裝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69
Id:
277369
Title:
楊在娘姑發背瘡親奉湯藥,敷貼薰洗諸事皆獨任之 鳳山縣采訪冊辛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節孝婦楊在娘,觀音里滾水莊武生楊心正次女也。生於嘉慶己卯。越道光丙申,婦年十八,適同里楠梓阬街監生郭祥騰為妻。翁廷飛,姑董氏,婦承順無違,均能得其歡心。癸卯,夫沒,婦年二十有五,僅遺五歲孤女,誓死
北投公園郊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59047
Id:
659047
Title:
北投公園郊遊
Description:
北投中心新村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附屬眷村,前身為日軍臺北衛戍病院北投分院暨轉地療養所,以溫泉療養聲名遠播,1952年(民國41年)發展精神科聞名,1959年(民國48年)中心新村成村,北投分部朱
教友在後寮聖堂合照紀念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484069
Id:
484069
Title:
教友在後寮聖堂合照紀念
Description:
本圖為1958年(民國47年) 聖母升天節,教友在後寮聖堂合照紀念。照片中穿黑色袍胸前有十字架者為孔發祿神父(Giuseppe Confalonieri,1929-),穿白袍為陳若瑟主教(Fath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03
Id:
512303
Title:
在西拉歐卡夫尼社的討伐軍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1914年(大正3年)太魯閣討伐戰,日皇派遣軍事侍從若見少將當特使,於6月21日抵達位於西拉歐卡夫尼的討伐軍司令部,慰問將校士官,軍隊行禮聽取御令。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第五任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02
Id:
278402
Title:
潘開池於父逝後,繼承醫業且開藥舖 彰化節孝冊附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父逝,哀毀治喪,遂立志必期挽回家運,慰藉老母。母孫氏(字銀)體質蒲柳,又有一姊一弟,生計崢嶸,殆不可名狀。池即勵姊撫弟,勤儉力行,日維不足。年十五,繼承醫業,且開藥舖,經營未如意。
瑞穗國中學生野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70
Id:
513370
Title:
瑞穗國中學生野餐
Description:
在照片中可以看見十位左右的女學生穿著制服、脫了鞋子,快樂地圍坐在地上享用野餐,這是1960年代花蓮縣瑞穗國民中學(簡稱瑞穗國中)學生在秀姑巒溪溪邊郊遊野餐的活動紀錄。那時候的郊遊野餐,有些類似現在
張國治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32041
Id:
532041
Title:
張國治
Description:
張國治(1957-)生於金門縣,2016年取得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專業文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專任講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傳達設計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創處處長等職。從小
雅美族伊瓦丹社村落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3
Id:
168613
Title:
雅美族伊瓦丹社村落
Description:
伊瓦丹社的村落。前景為種植於水田中的芋頭。背景中突起的是海中的岩石小島。
災後鐵線搶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81
Id:
515281
Title:
災後鐵線搶修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40年(1951)馬太鞍溪橋因為颱風侵襲,被摧毀橋的路基堤防而造成鐵路中斷,火車無法行駛,工務段的員工正在全力搶修中。負責維修臺鐵的單位可以分成三種,第一個是花蓮工務段,主要負責舊臺東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