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怡然園_成功路入口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怡然園_成功路入口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成功路入口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523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52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怡然園_成功路入口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丘逢甲、小東山的詩作,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岸裡社懷古〉直庵先生 拓荒常憶此開基,百戰當年屬健兒。圳鑿蘆墩資灌溉,德敷捒堡化蠻夷。 楓林忽訝滄桑變,斥候已隨歲月移。讀罷豐碑頻剔蘚,夕陽無語立多時。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52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2918225-803B-41E9-9F71-8CE4B89468B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1T11:29: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23

Id

659523

Title

怡然園_成功路入口

Description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丘逢甲、小東山的詩作,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岸裡社懷古〉直庵先生 拓荒常憶此開基,百戰當年屬健兒。圳鑿蘆墩資灌溉,德敷捒堡化蠻夷。 楓林忽訝滄桑變,斥候已隨歲月移。讀罷豐碑頻剔蘚,夕陽無語立多時。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1T11:29:49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成功路入口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166862
Id: 166862
Title: 名次
Description: 上圖出自《中華詩苑》9卷1期(1959.01),頁51。該雜誌為戰後相當活躍的古典詩雜誌之一,「海東友聲彙刊」欄,梁寒操題字,為當時各詩社活動成果。 詩社活動時,往往進行同題、限體、限韻、限時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51
Id: 514451
Title: 水鹿達人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0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12
Id: 267612
Title: 加工廠-1
Description: 陳界仁(1960~)出生於臺灣桃園,高職畢業,生活和工作於臺灣台北。陳界仁的作品在80年代戒嚴時期,曾以行為藝術挑釁政治體制。1987年解嚴後,創作沉寂,1996年重新開始創作。現為當代國際著名的前衛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7
Id: 506437
Title: 花蓮溪口遠望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花蓮溪出海口的景觀,而遠方的小山丘與市街,即為米崙山和花蓮港街。早年後山地區因地理環境封閉,加上清廷實施山禁,故少有漢人移民前往後山;然而,進入清治中後期,西部可耕地漸趨飽和,遂開始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601
Id: 210601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28: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養蠶學實驗室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28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NO.48. 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養蠶學實驗室」,右向左橫書。以及英譯「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633
Id: 164633
Title: 蛩聲
Description: 次唱 蛩聲 左詞宗王精波 右詞宗施勝隆 左十三 黃得時 鳴堦居壁聲淒切。應候知時恨轉多。月照西窗家萬里。通宵唧唧奈愁何。 本詩為黃得時參與瀛社擊鉢吟會、辛亥第五次例會的作品。辛亥為197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65
Id: 594165
Title: 文鵬先生與余帶弟女士結婚證書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文鵬先生與余帶弟女士的結婚證書,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結婚證書上載明結婚人、證婚人,繪有代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307
Id: 284307
Title: 餐桌美食─鹽酥河蝦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下埔社區的日曆。本篇10月20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9
Id: 595489
Title: 包公石像〈平埔族〉
Description: 此人像雕刻碑石為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作者不明,雕刻手法略顯粗糙,僅以線條刻繪出圖案輪廓,為一古代文官樣貌,部分區域似乎欲以陽刻手法凸顯其立體感,卻又在使用上產生衝突。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10
Id: 594410
Title: 刺青之國軍同胞肖像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是文鵬先生之國軍同袍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同時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其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照片中的男性於胸口刺有兩面國旗,及手臂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09
Id: 286009
Title: 洄轉之間
Description: 花蓮的古地名「洄瀾」,傳說約在中國清同治年間,來台拓墾的漢人自宜蘭渡船遷徙到了花蓮溪口。當時花蓮溪奔流入太平洋時,看到流水激盪出的巨浪與漩渦,有感而取洄瀾為名。作品〈迴轉之間〉不只是溪水與海浪激流的流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868
Id: 210868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42-1:第一農場牧草苅取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42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第一農場牧草苅取」,右向左橫書。以及英譯「Cutting Hay,Fir

MOC_Id: Culture_Event608959
Id: 608959
Title: 十二碗菜歌
Description: 十二碗菜歌是台灣早期辦桌文化中的特色,以地方曲調吟唱,內容描述女主人準備菜餚宴客、招待客人的過程,以及十二道菜餚的特色和作法。台灣碗盤博物館為復振傳統文化,自2013年起和員山鄉結頭份社區合作,連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87
Id: 472987
Title: 譚海(卷之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譚海》,日本依田百川著,1884年(明治17年)鳳文館本。本書為線裝本,但磨損及蟲蛀情形嚴重,封面書寫「譚海 卷二」。書內註明本書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36
Id: 472736
Title: 秋江集註(卷四)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秋江集註》卷四,封面無題簽。線裝書,直式右翻。黃任(莘田)原著,王元麟(芝田)註,王亨檉參訂,1843年(道光23年)東山家塾刻印。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847
Id: 659847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賴添雲 - 失落的文明、春色浥山櫻、鑄歷史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賴添雲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失落的文明」(膠彩麻布、膠、石英,72.5 cm x 91 cm,2017),借吳哥窟的智慧文明遺產,敘述人類對過去未知的探索,由火星 NASA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23
Id: 285923
Title: 天堂之門
Description: 〈天堂之門〉這件作品是一件適合放在戶外的紀念性雕塑,最好是放在草地上讓人們可以透過它欣賞自然。它會完美的將周遭環境框起來,觀眾不只可以觀看它,也可以融入作品,成為景觀中的一部分。作者枸蘭•瞿帕雅(Go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70
Id: 601270
Title: 模範的銅門柑橘園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28日以「模範的銅門柑橘園」為題,副標以「高木巡察的熱情,好花,好果實」進行了報導。根據此報導的記述可得知,花蓮港市的近郊銅門地區設立了模範柑橘園。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91
Id: 271391
Title: 馬祖民居屋頂形式:廡殿構架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傳統民居的屋頂形式,主要分為「硬山式」與「廡殿式」,當中廡殿式構架又以斜梁式與穿斗式兩種構架為基礎變化成丁梁單挑式構架、中梁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07
Id: 600407
Title: 花蓮港健步部將前往瑞穗溫泉、石柱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臺灣體育協會花蓮港支部健步部將辦理第7屆的遠足會,此活動欲訂在本月19日、20日在阿美族的發祥地瑞穗溫泉處進行2天1日的旅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02
Id: 267202
Title: 顧炎武病起與薊門當事書
Description: 彭鴻(1909-1997)所作〈顧炎武病起與薊門當事書〉草書釋文:「天生豪傑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民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落款:「桃園縣立圖書館,衡山彭鴻。」姓名章:「彭鴻印」(白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3952
Id: 263952
Title: 三川殿前部口廊吊桶托木連拖
Description: 三川殿前部口廊吊桶托木連拖 此為1907年陳應彬主持北港朝天宮重建時之作,位於三川殿虎邊的屋簷下。屋簷下連接樑柱之間的配件為托木,兩塊托木中間遮蓋正拱與吊籃間接縫的木雕裝飾稱作豎材,吊籃則是豎材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04
Id: 600404
Title: 事變四周年紀念舉行武道大會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即將到來的事變(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4周年紀念日,全國將舉辦各紀念活動。大日本武德會花蓮港廳支部在此紀念為強化高度國防國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220872
Id: 220872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12-2:農科大學各講堂間ノ大校庭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 三屋祐子收 札幌 忍 昨日寄達的眼鏡已確實收訖,託您的福,看書變得非常輕鬆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66
Id: 301166
Title: 絕情書
Description: 全書收錄陳克華五十餘篇信手隨筆。內容有關在父親去世之後對生命的感傷;在生活中的趣味思考;旅行中的所見對文學、宗教、哲學等人文本質的反思;「同志」作家以冷靜自持的筆調,輕抒海馬迴裡的情思懷想;「花蓮」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18
Id: 600418
Title: 農林學校生徒實習豐田裡山三百甲內定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1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今春躍升為甲種農林學校的花蓮港農林學校,正尋找適合給林科生的實習地點,目前已內定壽庄豐田裡山、壽神社後方位置至溪口南面傾斜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04
Id: 301204
Title: 客鄉找茶:兩岸客家茶文化—Hakka tea talk
Description: 近年致力茶文化推展與研究,不惜千里跋涉翻山越嶺找茶、寫茶、畫茶及演講,國內各大媒體普遍譽為「茶葉達人」。在此書中,吳德亮再次踏足兩案茶鄉,探討客家先民在中國及臺灣兩地的種茶史蹟,發掘客家人種茶,飲茶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74
Id: 654374
Title: 《黎明光輝》克難勞軍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1960年代國防部康樂總隊話劇隊於臺東勞軍巡演《黎明光輝》劇照,編劇者為高前。此時期的勞軍表演,既沒有太多明星號召的商業演出,也沒有太過譁眾取寵的場面包裝,惟有藝工劇隊巡迴各據點與村莊,實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11
Id: 283611
Title: 南多‧阿法雷
Description: 來自加利西亞的藝術家南多-阿法,他總是說《沒有人可以預言他的一切》。這位年輕的雕塑家,1975年出生於托米尼奧,在加利西亞只有一件作品,但是部分作品傳遍半個世界,從敘利亞到德國,從巴西到臺灣,一直到北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089
Id: 638089
Title: 吳彩臣
Description: 吳彩臣(1857-1911),彰化燕霧上保白沙坑溪南庄人(今花壇鄉文德村),字光鑒,父溪潭,母顧麵。自幼在溪南庄十三宅的吳家私塾隨漢文老師讀書,後入彰化縣城白沙書院為童生,努力向學,考中縣庠生。因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2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