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岡鄉志-目錄、封域志、開闢志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其他@#@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石岡鄉志-目錄、封域志、開闢志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其他@#@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0955 , 欄位Id的內容是66095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石岡鄉志-目錄、封域志、開闢志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因石岡鄉歷年來並無鄉志可資參考,編纂不易,經過一年的蒐集訪問,始整理成冊,期能藉以啟發思古幽情,而知敬老尊賢,慎終追遠,並從而激發愛家愛鄉愛國的情操,飲水思源,知所惕勵,共同為建設美好的家鄉努力。 本書共分為封域志、開闢志、沿革志、政事志、教育志、經濟志、風俗志、勝蹟志、人物志、藝文志等十個篇章,記載溯自上古,終迄晚近之事,並將範疇囊括朴子口、埤頭等地(因民國九年始改屬為豐原轄區)。
本篇收錄目錄、〈封域志〉、〈開闢志〉。〈封域志〉概述本地原屬平埔拍宰海族分布領域,早期亦有泰雅族人出沒,清領康熙末葉始有粵籍移民入墾,並記述本地位置及地理條件、地質與氣候等;〈開闢志〉記述先住民文化,本地以泰雅族、平埔拍宰海族、拍瀑拉族及道卡斯族為主。清代起較大規模遷臺入墾者有岸裡社通事張達京組成「六館業戶」開發臺中西北部平原,漢人遷臺其中粵人勢單而遷往內山所形成的「客家人路線」,是為本地特殊現象。另有原漢衝突而後設立「土牛」界,土牛庄因而得名。此外,本篇亦記述本地漢人家族組織與發展,包含土牛村劉家、九房村黃家、崁腳林家等家族沿革。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095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962EACA-B574-47FE-B3A5-93E638F5CF5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4T16:34:4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其他@#@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55
Id
660955
Title
石岡鄉志-目錄、封域志、開闢志
Description
因石岡鄉歷年來並無鄉志可資參考,編纂不易,經過一年的蒐集訪問,始整理成冊,期能藉以啟發思古幽情,而知敬老尊賢,慎終追遠,並從而激發愛家愛鄉愛國的情操,飲水思源,知所惕勵,共同為建設美好的家鄉努力。 本書共分為封域志、開闢志、沿革志、政事志、教育志、經濟志、風俗志、勝蹟志、人物志、藝文志等十個篇章,記載溯自上古,終迄晚近之事,並將範疇囊括朴子口、埤頭等地(因民國九年始改屬為豐原轄區)。 本篇收錄目錄、〈封域志〉、〈開闢志〉。〈封域志〉概述本地原屬平埔拍宰海族分布領域,早期亦有泰雅族人出沒,清領康熙末葉始有粵籍移民入墾,並記述本地位置及地理條件、地質與氣候等;〈開闢志〉記述先住民文化,本地以泰雅族、平埔拍宰海族、拍瀑拉族及道卡斯族為主。清代起較大規模遷臺入墾者有岸裡社通事張達京組成「六館業戶」開發臺中西北部平原,漢人遷臺其中粵人勢單而遷往內山所形成的「客家人路線」,是為本地特殊現象。另有原漢衝突而後設立「土牛」界,土牛庄因而得名。此外,本篇亦記述本地漢人家族組織與發展,包含土牛村劉家、九房村黃家、崁腳林家等家族沿革。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4T16:34:41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其他@#@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藝術與人文
「石岡鄉志-目錄、封域志、開闢志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其他@#@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景風乙種獎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0
Id:
594290
Title:
景風乙種獎章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景風乙種獎章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照片中的景風乙種獎章呈圓形,銀色不規則金屬邊框內為綠
山海花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52
Id:
286052
Title:
山海花蓮
Description:
〈山海花蓮〉作品有凌空的視覺效果;海豚聰明活潑,是結合力與美的表演者;雲和高山是花蓮的著名景觀;樂器與浪花營造出變換無窮的驚奇。作者許禮憲(Hsu, Li-Hsien)是花蓮石雕藝術家中極具代表性的前
憶新屋家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64
Id:
267564
Title:
憶新屋家園
Description:
〈憶新屋家園〉為畫家姜仁治(1943-)作品,款識:「姜仁治畫」,姓名章:「姜仁治」。畫中描繪畫家位於桃園新屋鄉間的故居景色。
本作採三段式構圖,前景左側是一株巨大的松樹,右側有一條鋪設於緩坡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184
Id:
663184
Title:
《維新橋》演出劇照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1965年6月16至18日於政工幹部學校中正堂舉辦影劇系十一期學生的畢業公演劇照。這齣五幕三景反共名劇,由影劇系系主任李曼瑰教授編劇,劉碩夫執導,演員陣容堅強龐大,動員演職員除了以影劇系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17
Id:
608917
Title:
噶瑪蘭廳志(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噶瑪蘭廳志》(二),本書書底稍有褪色破損,封面除線孔部分較為褪色,其餘部分保存良好。內容收錄《噶瑪蘭廳志》卷二的規制、職官與賦役三個部
無柴領五臟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8
Id:
300128
Title:
無柴領五臟煠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無柴
工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6
Id:
267676
Title:
工寮
Description:
〈工寮〉描繪鄉間一處臨時搭建的工寮,藍天、黃土、綠樹與木造的結構是畫中的主要元素,展現出一幅光線明亮、晴朗炙熱的南國景象。沿著畫面兩側的工寮,觀者的視線聚焦於中央簡陋的棚架和斜倚的木材。
邱創乾
昇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61
Id:
285861
Title:
昇陽
Description:
〈昇陽〉這件作品,長460cm,寬125cm,高320cm,主要想描述瑞穗鄉的生活要件:「瑞穗鄉以農業為主,陽光、水及土壤是必要條件,也是人生命不可或缺的。」作品由三塊象徵土壤的石雕組合而成,上面覆蓋
島嶼邊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28
Id:
301128
Title:
島嶼邊緣
Description:
《島嶼邊緣》是陳黎第七本詩集,收錄陳黎1993到1995年間的詩作,詩人開始嘗試「後現代」風格寫作,並且開展「後殖民」論述。當中〈秋風吹下〉及〈福爾摩沙‧一六六一〉分別獲得「時報文學獎」與「聯合報文學
MOC_Id:
Culture_Event224605
Id:
22460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央貴的作品「銀釉兔耳蓋杯」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陶器創作家央貴的作品「銀釉兔耳蓋杯」。本項作品是以瓷土為材料,以拉坏法成形為胚,再多次上釉,再依釉料特質,以
國民農學校生徒募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0
Id:
600990
Title:
國民農學校生徒募集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2日的報導,根據此影像的記述,花蓮港國民農學校因為新設農林學校之政策而讓渡所持有的校舍。然而根據報導,國民農學校實際上仍存續,並且與該年度持續招生四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98
Id:
594398
Title:
黃秀恩女士與女兒們於家中前院合照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黃秀恩女士與女兒們於家中前院合照,係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照片中可見,過去不及成年人肩膀的紅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76
Id:
271376
Title:
馬祖民居內牆形式:福杉版牆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為因應氣候環境與材料取得,馬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多選擇福杉、土角、編竹夾泥等自然建材來建造內牆,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其中之一為「福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41
Id:
514441
Title:
地方人物:陳世英與吳建原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0
交杯情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32
Id:
595632
Title:
交杯情深
Description:
作者詹文魁藉原住民交杯酒的慶祝議題,創造出〈交杯情深〉這件作品。他寫實雕刻一對男女情侶親密摟肩併坐,像是婚宴中的畫面與動作,細膩表現新婚夫婦的愛,與鶼鰈情深之美好。這對新人衣著與頭上的裝飾,充分展
黃天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40
Id:
638140
Title:
黃天素
Description:
黃天素(1907-1996),彰化鹿港人,戶籍登記為黃素。父則燈為鹿港菜園望族,母戴好,其為長子。幼聰明好學,8歲時接受洪山碧啟蒙,然因家道中落,只得受雇於磚廠幫忙記帳,學習經商貿易。早年即醉心書
食譜─紅蟳糯米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913
Id:
234913
Title:
食譜─紅蟳糯米飯
Description:
紅蟳糯米飯或稱紅麴米糕,是一般筵席常見的主菜。糯米是馬祖常用的食材,馬祖酥、糯米丸、龜桃、八寶飯等都以糯米製作。
食材:長糯米、紅蟳、五花肉、香菇、芋頭、蝦米、薑、豬油、白胡椒粉、麻油、老酒、醬
飛過火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01
Id:
301301
Title:
飛過火山
Description:
《飛過火山》於1987年洪範出版,本書作者強調文學創作不能忽視學術和創作外的現實,充分彰顯一個知識文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良心,廣泛探討現實的問題。楊牧,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縣人,台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早
撒奇萊雅族女子服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46
Id:
287446
Title:
撒奇萊雅族女子服飾
Description:
撒奇萊雅人因1878年與葛瑪蘭人一同抵抗清軍的Takubuwan戰役(史稱「加禮宛事件」)而被迫隱居於阿美族裡,長期的混居、通婚,讓撒奇萊雅人的傳統文物幾乎不復存在。因此,撒奇萊雅人推展正名運動時
海洋遊俠-台灣尾的鯨豚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57
Id:
301257
Title:
海洋遊俠-台灣尾的鯨豚
Description:
廖鴻基,1957年生,花蓮人。34歲開始出海捕魚,成為討海人。39歲組成「台灣尋鯨小組」,在台灣沿海從事鯨類基礎生態觀察,以捕魚生活經驗及鯨類生態觀察寫成《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
台灣山豬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35
Id:
287235
Title:
台灣山豬
Description:
肯恩基.武茂,早年曾從事傳統臼杵、蒸籠等生活用品的雕刻裝飾,並從太魯閣族的圖騰「祖靈之眼」開啟其木雕創作的興趣。肯恩基的木雕創作題材遍及太魯閣文化中的文面、織布、打獵,亦能將山林裡的山豬、水鹿、飛鼠、
花蓮港全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07
Id:
515907
Title:
花蓮港全景
Description:
此張圖片為東京的四谷尚山堂所發行的繪葉書,所謂的「繪葉書」便是日本人外出旅遊時常會寄回家的明信片。在此繪葉書中,可以見到除了椰子樹以外,還有一位站在山崖上的太魯閣族原住民,其背後似乎是一大片針葉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78
Id:
594078
Title:
馬祖新村婦女素面格紋旗袍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婦女素面格紋旗袍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此照片中的旗袍為綠白相間格紋,給人素雅簡樸的氣質,適合婦女於正式場合穿著。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583
Id:
604583
Title:
白地鑲亮片金雲黑龍紋旗袍
Description:
小圓角立領,右衽半開式襟型(大圓襟),後中開拉鍊並用本布由右至左蓋住,無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腳踝,約155公分,脇邊兩側開衩至大腿。無緄邊,三盤結扣作為裝飾。表布為白色錦
石門勝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0
Id:
267570
Title:
石門勝境
Description:
〈石門勝境〉為文興畫會21人所合作繪製,描繪石門水庫的山水風光。落款:「石門勝境。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存念,辛酉十月,文興畫會第二屆巡迴展,首次於桃園展出。會長張德文會同與會同道吳長鵬、黃永川、顧炳星
MOC_Id:
Culture_Object236303
Id:
23630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94-2:真駒內種畜塲の馬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三屋幸子 收
札幌 兄
謝謝秋子好玩的歌曲跟美麗的圖畫明信片。札幌已經非常涼爽了,有些性急的人已經穿上了長袖。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22
Id:
514522
Title:
與部落建立夥伴關係-真耶穌教會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7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66
Id:
55996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西式小禮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舍區婦女西式小禮服照,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是黃女士打扮後在自家拍攝的照片。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早期眷村
席夢娜‧羅倫佐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64
Id:
283664
Title:
席夢娜‧羅倫佐
Description:
創作家席夢娜.羅倫佐1974年出生於義大利那不勒斯,於1999年畢業於卡拉拉美術學院。在學業修習期間,她曾在卡拉拉的雕塑工作室工作,學習大理石雕塑技術。席夢娜.羅倫佐已參與多次國際雕塑活動,創作許多公
空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19
Id:
285919
Title:
空間
Description:
〈空間〉這件雕塑由三個白色的大理石組成,一個塑膠合成體將它們接在一起。石化的齒輪代表未來的軌跡。義大利籍石雕家法蘭西斯柯•馬索塔(Francesco Mazzotta)想以變速箱、機械感的型態呈現,兩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7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6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6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53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