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張阿妹-阿嬤的新衣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張阿妹-阿嬤的新衣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張阿妹-阿嬤的新衣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1795 , 欄位Id的內容是28179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張阿妹-阿嬤的新衣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張阿妹女士在14歲時,家人為其做了一件新衣,她本來很高興,卻沒想到那件新衣是她的婚禮禮服。 阿嬤的新衣   那一年,爸爸媽媽跟我們孩子說,要去親戚家裡喝喜酒,順便出去玩。我們聽了好開心,那幾天大家都在想著出去玩的事情,一心期待那天的到來。只是妹妹突然跟我說,她有點擔心。我問她,妳擔心什麼呢?她說:我們的衣服都髒髒的,怕被人家瞧不起。   我低頭看自己的衣服,因為每天都要幫忙家裡炊飯、煮三餐,我們的衣服上面都是髒髒的黑炭與灰塵。我告訴她,不會!你看姊姊的衣服更髒,我都不怕人家笑我了!但沒想到,後來媽媽竟然特地幫我做了一件衣服;穿上去以後,我連跳都不敢跳、家裡的東西都不敢拿,怕手上髒兮兮地讓衣服也黑了。妹妹卻很生氣地看著我,她覺得媽媽對她不公平,一連幾天不跟我說話,直到我把新衣服給她穿了一下,她才肯跟我說話。   到了要出門的那一天,爸爸把家裡的那頭牛拉了出來,讓我們一一坐上牛車;媽媽還拿著稻草鋪著,讓我坐在稻草上免得髒了衣服。我小心翼翼地在牛車後面,只想要快點到親戚的家裡,讓大家看看我這身衣服。   終於到了親戚的家,一到門口他們就放起鞭炮,有個阿姨叫我拿著香拜拜,又讓我跪著叩首,我迷迷糊糊地照著做。突然有人們喊著我是新娘子。我說,不是、不是。但他們要我跟另一個男生向別人奉茶。我有點害怕,著急地在人群裡面找我的家人,但我看到他們淹沒在人群裡面,離得好遠,遠到我連妹妹生氣的臉都看不見。我終於哭了出來,在一片吵雜聲中嚎啕大哭,讓眼淚跟鼻涕沾上了我的新衣服,我再也不想要穿新衣。   但是來不及了,在14歲的那年,我成為了別人的妻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1795&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B13FE8DA-C90F-4DFA-AF9B-9A7B411AF9B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49:2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795

Id

281795

Title

張阿妹-阿嬤的新衣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張阿妹女士在14歲時,家人為其做了一件新衣,她本來很高興,卻沒想到那件新衣是她的婚禮禮服。 阿嬤的新衣   那一年,爸爸媽媽跟我們孩子說,要去親戚家裡喝喜酒,順便出去玩。我們聽了好開心,那幾天大家都在想著出去玩的事情,一心期待那天的到來。只是妹妹突然跟我說,她有點擔心。我問她,妳擔心什麼呢?她說:我們的衣服都髒髒的,怕被人家瞧不起。   我低頭看自己的衣服,因為每天都要幫忙家裡炊飯、煮三餐,我們的衣服上面都是髒髒的黑炭與灰塵。我告訴她,不會!你看姊姊的衣服更髒,我都不怕人家笑我了!但沒想到,後來媽媽竟然特地幫我做了一件衣服;穿上去以後,我連跳都不敢跳、家裡的東西都不敢拿,怕手上髒兮兮地讓衣服也黑了。妹妹卻很生氣地看著我,她覺得媽媽對她不公平,一連幾天不跟我說話,直到我把新衣服給她穿了一下,她才肯跟我說話。   到了要出門的那一天,爸爸把家裡的那頭牛拉了出來,讓我們一一坐上牛車;媽媽還拿著稻草鋪著,讓我坐在稻草上免得髒了衣服。我小心翼翼地在牛車後面,只想要快點到親戚的家裡,讓大家看看我這身衣服。   終於到了親戚的家,一到門口他們就放起鞭炮,有個阿姨叫我拿著香拜拜,又讓我跪著叩首,我迷迷糊糊地照著做。突然有人們喊著我是新娘子。我說,不是、不是。但他們要我跟另一個男生向別人奉茶。我有點害怕,著急地在人群裡面找我的家人,但我看到他們淹沒在人群裡面,離得好遠,遠到我連妹妹生氣的臉都看不見。我終於哭了出來,在一片吵雜聲中嚎啕大哭,讓眼淚跟鼻涕沾上了我的新衣服,我再也不想要穿新衣。   但是來不及了,在14歲的那年,我成為了別人的妻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49:2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張阿妹-阿嬤的新衣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095
Id: 638095
Title: 林上德
Description: 林上德(1916-1999),彰化田尾海豐崙人(今田尾鄉海豐村)。父培源,母陳快。培源曾任田尾庄協議會員,經營中醫診所、米穀、醬油生意,並投資林伯記兄弟自動車株式會社。1937年(昭和12年)3月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85
Id: 600585
Title: 玉里從軍會員將於海軍紀念日辦理玉里山登山壯舉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2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臺灣從軍會玉里分會會員將於27日的海軍紀念日,全員將一日往返挑戰6700尺(按:該單位為日尺,一尺為0.303公尺)的玉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4
Id: 514494
Title: 老地名與遷徙的故事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2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45
Id: 287245
Title: 背薪架
Description: 背薪架為太魯閣族人上山撿取木材並背負返家的工具,該件背薪架約為1936年所製作,是傳統太魯閣族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搬運工具。製作時先將兩根 V 字形的樹枝並列,選定其中一面為將置於背上的揹負面,在兩根樹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47
Id: 660047
Title: 黃一弘 窗台上的靜物 油彩畫布
Description: 黃一弘先生來自臺中東勢,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系,為臺中縣美術協會會員。自東勢國小任教退休後,更加專注於畫家生涯的發展。這件是畫家早期的作品,以油彩創作的靜物畫係屬實物寫生,以桌面檯燈、瓶、罐、杯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8
Id: 600978
Title: 花蓮高女舉行盛大卒業式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8日的報導。花蓮高女為現在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的前身,該校創立於1927年(昭和2年),日治時期全名為花蓮港廳立高等女子學校,學生是以日本人為主要,臺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5
Id: 595975
Title: 風和身體
Description: 〈風和身體〉這項作品想透過白色化石表現風的痕跡,「風雖然是看不見的,卻是可以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力量。」作者甘丹喜愛以風作為創作題材,運用石雕表現大氣流動運行時的韻律感,而無形的風,留下有形的刻化痕跡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09
Id: 594409
Title: 大陸移民一家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陸移民一家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 馬祖新村50號是最早搬遷至社區的住戶,同住者還有女方母親,照片中的女士為黃家主婦,黃女士撤退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2
Id: 285902
Title: 環繞波浪的結構
Description: 絲勒維•希維雍的雕塑作品〈環繞波浪的結構〉對比意象豐富,呈現剛硬與柔軟、直線與曲線、粗糙與精緻等視覺衝突。以冰冷的石雕,刻畫柔和雅緻的線條,此作品「環繞波浪的結構」象徵作者想傳達「我要征服美麗島,圍繞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828
Id: 258828
Title: 石硬港畔的民宅
Description:   「石硬港畔的民宅」照片,拍攝時間不詳,拍攝地點在基隆石硬港畔,為黃國雄提供。   關於石硬港庄,正式的紀錄始於《淡水廳志》。基隆地區在早期有四大港門,分別是田寮港、蚵殼港、牛稠港、石硬港。石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73
Id: 300473
Title: 何金龍作品《汾河灣丁山射雁》
Description: 金唐殿後殿水車堵,何金龍作品《汾河灣丁山射雁》。 本作此件為何金龍於1928年整修台南佳里金唐殿之剪黏作品,位於正殿背牆之水車堵。作品取自《征東全傳》,敘述一位唐朝的將軍薛仁貴出征多年未歸,他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220
Id: 663220
Title: 國防部藝術工作總隊影片目錄
Description: 1966年左右,「國防部藝術工作總隊」製作的電影目錄,目錄中有國片、外片共計166部,每部介紹片名、片型、色別、放映時間、主要演員、主題及劇情簡介等,提供1950、1960年代國片攝製重要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326
Id: 663326
Title: 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之委員聘書
Description: 此為彭行才先生接受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擔任委員之聘書,記載日期為1977年11月。當時的主任委員是謝又華,曾任教育部社教司司長、台灣省教育廳廳長等重要職務。1962年成立的「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22
Id: 56002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聚餐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聚餐之畫面,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由於屬於眷村型態的社區,居民們的感情與交流十分熱絡,就算平時沒有特別的公共事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80
Id: 301080
Title: 顛覆之煙
Description: 在2004年陳克華接到恐嚇電話:有人想要向他的醫院同事公布他的同志身份,藉此勒財。2005年檢方起訴勒索者時,報社的記者卻又跟陳克華說:「我們很好心,所以一定會寫你不是同志。」在成書的過程當中作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32
Id: 289132
Title: 牛肉場(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作品集》,為小說組第三名。 本篇從媒體流傳和真實版本存在的落差起筆,寫到兩代熟客張班長的生活日常,近午騎著破鐵馬來到麵店,點一碗牛骨清湯麵,邊吃邊開講。一天,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300
Id: 668300
Title: 《復興崗戲劇集〈Ⅰ〉—崗上劇集:貢敏》
Description: 圖為《復興崗戲劇集〈Ⅰ〉—崗上劇集:貢敏》之封面圖片。邱冬媛編著,2015/11出版, ISBN/ISSN:9789860468458 崗上劇集即是復興崗戲劇集Ⅰ,定位為復興崗之崗上兒女(政戰影

MOC_Id: Culture_Object630186
Id: 630186
Title: 蘭大衛家居衣櫃及木雕圖飾三幅
Description: 蘭大衛與連瑪玉1912年結婚時,由當時彰化市長與仕紳合贈之賀禮,此為當時鹿港師傅手製衣櫃。 材質:松木,第三層抽屜於拉開與推回時可發出風琴音,為內部暗藏與口琴發音原理相同之銅簧片結構,拉開抽屜時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9
Id: 595789
Title:
Description: 作者吳孟璋(Wu, Meng-Chang)捕捉「聽」的感官概念,藉此動作的活動瞬間,如音傳耳的概念,如風破隙,細微的聲音或震耳的噪音都由這一構造中傳入。作品〈聽〉的造型令人聯想到耳朵的耳道外型,並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16
Id: 286016
Title:
Description: 作者葉勝光的作品〈歸〉靈感來自於《舊約聖經》中〈創世紀〉第三章第十九節:「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葉勝光懷著虔誠信仰,融入德魯固原住民族生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19
Id: 169219
Title: 大漢溪畔
Description: 徐文印(1962-)所作〈大漢溪畔〉以遠眺之視角畫大漢溪畔農村田野風光,稻田水影碧綠,一幢三合院座落其中,稻埕上三兩人影,寧靜純樸。作者款識:「歲在甲戌仲冬,寫大漢溪畔人家,徐文印畫並歌。」姓名章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2
Id: 267592
Title: 紅土地迴旋曲(四)
Description: 〈紅土地迴旋曲(四)〉為畫家蔡水景(1956-2016)的作品,落款:「2014 白濤」,為一幅抽象水墨畫。本作運用正方形畫幅構圖,以水墨線條和色彩作為畫題「紅、土地、迴旋曲」的意象元素。 本幅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55
Id: 597455
Title: 海洋變奏曲(二)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受教於席慕容、鄭善禧、羅芳、劉文煒、李焜培等人,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訓練。臺師大就讀期間,有感當時臺灣水墨畫師門派系承襲的現況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61
Id: 301361
Title: 不結仔
Description: 劉春城,臺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中學教師、廣告企劃、雜誌編輯。劉春城的作品以寫實風格為主,文風溫厚,時有幽默。常以鄉土為寫作題材,擅寫小人物的生活日常,以及為了生活的奮鬥。 不結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56
Id: 559956
Title: 韓麟將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紀念-中正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將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紀念中正劍,附有劍鞘,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照片中的中正劍為銀色劍鞘與劍身,劍柄則為黃褐色,從鏽蝕的痕跡可以看出年代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71
Id: 600571
Title: 花女高校第十五回紀念日十八日式後強步大會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6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高女18日將迎接開校第15回紀念日,紀念式後下午2時起全校教職員生,將著運動服進行徒步繞美崙山一周,路程約12公里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16
Id: 514516
Title: 賣菜的小女孩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1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20
Id: 283620
Title: 孟特雷謝爾‧菲利浦
Description: 孟特雷謝爾‧菲利浦展出的作品「緩坡」是在白色大理石的基座上,雕塑一道立體的坡紋,坡道上高低起伏表面卻平滑,側面雕紋工整粗獷,像是地形剖面圖一般,彷彿刻劃的就是花蓮的地形,高高低低、起起浮浮。作者想從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8
Id: 296378
Title: 豬囝搶牢(斗),鬼囝搶齋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豬囝

MOC_Id: Culture_Object609022
Id: 609022
Title: 六名家詩鈔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三屋清陰所藏《六名家詩鈔》為植村義(子順)選江戶六家詩人的漢詩作品而成。四孔線裝書,封面書底為暗紅色,除較為褪色以外,書況保存良好。封面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4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