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客家新聞雜誌-第288集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客家新聞雜誌-第288集

客家新聞雜誌-第288集」於資料集「客家委員會客家網路影音」由單位「客家委員會」的劉子瑄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9956988,最近更新時間為:2021-07-29 11:44:27。 欄位name的內容是客家新聞雜誌-第288集 , 欄位author的內容是客家電視台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一)台灣‧吃進口,七成進口 很多人大概都跟我一樣,早餐大多是吃麵包、吐司、三明治等,而且幾乎是餐餐外食,這些食物是從哪來的,你清楚嗎?可能很多觀眾會說,不就台灣的?根據農委會2010年的糧食供需年報,台灣糧食自給率為31.7%,也就是說,我們的食物,近七成都依賴進口,本週《農民力》專輯「食的消費」,我們就先從外食族的早餐、午餐,來檢視是否如此,台灣民眾又如何面對糧食自給率過低的事實呢?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一)日本‧吃早餐運動 要提昇糧食自給率,日本便是提倡從吃早餐開始,日本政府統計全國有1700萬人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就算有吃,很多人也只吃吐司配牛奶,不但營養不足,也造成對進口小麥的依賴,不過日本政府並不直接要大家多吃一口飯,而是訴求早一點起床,一家人一起吃早飯,增進感情,營養也更均衡。日本的農會「農協」,還會每週推出新廣告,教大家做出簡單又美味的料理。透過廣告文宣及教育的推動,據日本全國農會,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的調查,自2005年起,早餐以米飯為主食的人數逐年增加,至2009年,已經有55%,更有高達97%的學生,有吃早餐的習慣了,日本希望透過從小扎根,逐步影響飲食習慣,提升糧食自給。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一)南韓‧傳統市場拚超市 在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中,台灣的消費量偏低,每人每年吃不到50公斤,日本是68公斤、南韓更有108公斤,是我們的兩倍以上。台灣政府為了降低對小麥的依賴,鼓勵大家多吃飯,這樣的呼籲在南韓就幾乎聽不到。在南韓各地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進口車,消費電子產品也都是韓國製,他們不只愛用國貨,吃的東西,再貴都要吃國產的!因此南韓政府現在推廣重點放在吃在地的東西,努力要保住傳統市場的生機。烏山市場並不是個特例,在首爾市中心,還有一個百年的老市場,廣藏市場,同樣也在轉型,在大型超市當道的時代,南韓的傳統市場,在為下一個百年存續而努力。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二)日本‧到休息站買菜 一般我們要採買生鮮食物,都是到傳統市場、超市或大賣場,但在日本不少人習慣到「道之驛」,也就是公路旁的休息站,全日本有987個道之驛,休息站不再只是旅人的休憩點,更是鄰近市民與農民交流的中心。道之驛只收取15%的管理費,其他都歸農民所得,販售價格普遍比鄰近的大賣場還便宜,當然非常受民眾歡迎,當地甚至可說幾乎沒有休耕田了。短短5年間,?山道之驛的年營收已達到10億日圓,約台幣3億7千萬元,鄰近的農地也因此不再荒廢,整個八王子市休廢耕面積不到8公頃,僅約1%左右。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二)南韓‧農民直賣市場 以往農民要賣菜,都是到傳統市場,賣多少算多少,剩下的帶回家,要不就是給中盤商賣,價格隨人喊。最近南韓的全羅北道,開了全韓第一家直賣超市,從產到銷,都是農民自己來,農民能夠與消費者也有更深一層的接觸,也能有更好的利潤。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距離首都首爾比較近的江原道,則是直接到首爾開直賣超市,一起來看看南韓的農民產銷新模式!為了提高農民的收益,讓農民省去奔波之苦,提供更友善的消費環境,南韓在嘗試新的消費模式,他們認為,讓農民有收穫,農業才會有希望。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二)台灣‧熱血農業媒婆 網路購物越來越時興,就連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也買得到,而且還有人很熱血地當起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媒婆」,到產地勘查、了解農家的理念,就是要讓消費者吃到安心的食物,農家也能得到合理的利潤,能繼續以對土地友善的方式耕作,進而對農業的產銷模式帶來一些些改變。雖然在網路上,購買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並非一般消費大眾最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但城市的消費者,確實離農村的生產者太遙遠,在食品安全頻頻亮紅燈之際,一個為生產者與消費者「牽紅線」,並值得信任的「媒婆」,確實不失為消費者能夠購買到,純淨、安全食物的好管道。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三)日本‧是米又不是米 台灣的麵包店真的很多喔,以前我們頂多早餐會吃麵包,現在三餐、點心都越來越多人習慣吃麵包了。為豐富米的可利用性,農糧署近來積極研發推廣米穀粉,不過目前在市面上還是不常見,但是在日本,米穀粉的相關產品已多達一千多種,雖然成本還是很高,只能稍稍減緩糧食自給率下滑的幅度,但產業界與學界對相關研發興趣仍未減,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是要替代、對抗小麥和玉米,而是希望多一種選擇。目前在日本有些連鎖速食店,已推出米穀粉甜甜圈等商品,更買得到百分百,食用國產稻米飼料的肉品、雞蛋,用另一種方式,讓民眾不知不覺的多吃了一口「飯」,也維持了稻米的耕種文化。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三)南韓‧就是愛大米 日本和台灣都因為飲食大量西化,太倚賴進口雜糧,因此不斷試圖提高稻米的消費量,這個部分南韓就少很多,南韓從正餐到點心,幾乎都是以米為主,連麵包都不多,南韓人有多愛吃米食?米食消費觀念是什麼?一起去看看。南韓人在意天然資源、原物料缺乏,所造成的影響,在亞洲國家普遍米食減少的環境下,南韓豐富多元的米食文化,多吃了一口飯,維持住對稻米的基本消費力。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三)台灣‧麥田狂想進行曲 在台灣那麼普遍的麵包,我們以往大概都沒想到,可能有天會完全吃不到。2007年國際物價變動激烈,麵粉價格狂飆,那時很多人才意識到,台灣小麥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不過就算這樣想、有意識到這件事,大多數人部分都不會因為這樣,就打算要種小麥吧?施明煌那時興起一個念頭:難道台灣自己種不出小麥?便開始找小農契作,今年已經要邁入第六年,雖然後來小麥價格回跌,他還是沒有收手,更致力於建構「在地農糧、在地加工、在地消費」的模式。一起來看台灣小麥復耕運動的推展與進度。一包包的小麥種子從種苗改良繁殖場運出,這些種子,年底即將播種在200公頃的土地上,施明煌預計明年的產量能夠增加5倍,到達500噸,雖然和台灣進口小麥的數量來比,仍微不足道,但對於實際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以及重新取得食物主權上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 欄位length的內容是00:00:00 , 欄位date的內容是20170106 , 欄位url的內容是https://broadcasting.hakka.gov.tw/video/?recordId=7616&videoCatalog=342&subCatalog=26&catalog=303

name

客家新聞雜誌-第288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一)台灣‧吃進口,七成進口 很多人大概都跟我一樣,早餐大多是吃麵包、吐司、三明治等,而且幾乎是餐餐外食,這些食物是從哪來的,你清楚嗎?可能很多觀眾會說,不就台灣的?根據農委會2010年的糧食供需年報,台灣糧食自給率為31.7%,也就是說,我們的食物,近七成都依賴進口,本週《農民力》專輯「食的消費」,我們就先從外食族的早餐、午餐,來檢視是否如此,台灣民眾又如何面對糧食自給率過低的事實呢?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一)日本‧吃早餐運動 要提昇糧食自給率,日本便是提倡從吃早餐開始,日本政府統計全國有1700萬人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就算有吃,很多人也只吃吐司配牛奶,不但營養不足,也造成對進口小麥的依賴,不過日本政府並不直接要大家多吃一口飯,而是訴求早一點起床,一家人一起吃早飯,增進感情,營養也更均衡。日本的農會「農協」,還會每週推出新廣告,教大家做出簡單又美味的料理。透過廣告文宣及教育的推動,據日本全國農會,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的調查,自2005年起,早餐以米飯為主食的人數逐年增加,至2009年,已經有55%,更有高達97%的學生,有吃早餐的習慣了,日本希望透過從小扎根,逐步影響飲食習慣,提升糧食自給。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一)南韓‧傳統市場拚超市 在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中,台灣的消費量偏低,每人每年吃不到50公斤,日本是68公斤、南韓更有108公斤,是我們的兩倍以上。台灣政府為了降低對小麥的依賴,鼓勵大家多吃飯,這樣的呼籲在南韓就幾乎聽不到。在南韓各地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進口車,消費電子產品也都是韓國製,他們不只愛用國貨,吃的東西,再貴都要吃國產的!因此南韓政府現在推廣重點放在吃在地的東西,努力要保住傳統市場的生機。烏山市場並不是個特例,在首爾市中心,還有一個百年的老市場,廣藏市場,同樣也在轉型,在大型超市當道的時代,南韓的傳統市場,在為下一個百年存續而努力。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二)日本‧到休息站買菜 一般我們要採買生鮮食物,都是到傳統市場、超市或大賣場,但在日本不少人習慣到「道之驛」,也就是公路旁的休息站,全日本有987個道之驛,休息站不再只是旅人的休憩點,更是鄰近市民與農民交流的中心。道之驛只收取15%的管理費,其他都歸農民所得,販售價格普遍比鄰近的大賣場還便宜,當然非常受民眾歡迎,當地甚至可說幾乎沒有休耕田了。短短5年間,?山道之驛的年營收已達到10億日圓,約台幣3億7千萬元,鄰近的農地也因此不再荒廢,整個八王子市休廢耕面積不到8公頃,僅約1%左右。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二)南韓‧農民直賣市場 以往農民要賣菜,都是到傳統市場,賣多少算多少,剩下的帶回家,要不就是給中盤商賣,價格隨人喊。最近南韓的全羅北道,開了全韓第一家直賣超市,從產到銷,都是農民自己來,農民能夠與消費者也有更深一層的接觸,也能有更好的利潤。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距離首都首爾比較近的江原道,則是直接到首爾開直賣超市,一起來看看南韓的農民產銷新模式!為了提高農民的收益,讓農民省去奔波之苦,提供更友善的消費環境,南韓在嘗試新的消費模式,他們認為,讓農民有收穫,農業才會有希望。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二)台灣‧熱血農業媒婆 網路購物越來越時興,就連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也買得到,而且還有人很熱血地當起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媒婆」,到產地勘查、了解農家的理念,就是要讓消費者吃到安心的食物,農家也能得到合理的利潤,能繼續以對土地友善的方式耕作,進而對農業的產銷模式帶來一些些改變。雖然在網路上,購買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並非一般消費大眾最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但城市的消費者,確實離農村的生產者太遙遠,在食品安全頻頻亮紅燈之際,一個為生產者與消費者「牽紅線」,並值得信任的「媒婆」,確實不失為消費者能夠購買到,純淨、安全食物的好管道。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三)日本‧是米又不是米 台灣的麵包店真的很多喔,以前我們頂多早餐會吃麵包,現在三餐、點心都越來越多人習慣吃麵包了。為豐富米的可利用性,農糧署近來積極研發推廣米穀粉,不過目前在市面上還是不常見,但是在日本,米穀粉的相關產品已多達一千多種,雖然成本還是很高,只能稍稍減緩糧食自給率下滑的幅度,但產業界與學界對相關研發興趣仍未減,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是要替代、對抗小麥和玉米,而是希望多一種選擇。目前在日本有些連鎖速食店,已推出米穀粉甜甜圈等商品,更買得到百分百,食用國產稻米飼料的肉品、雞蛋,用另一種方式,讓民眾不知不覺的多吃了一口「飯」,也維持了稻米的耕種文化。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三)南韓‧就是愛大米 日本和台灣都因為飲食大量西化,太倚賴進口雜糧,因此不斷試圖提高稻米的消費量,這個部分南韓就少很多,南韓從正餐到點心,幾乎都是以米為主,連麵包都不多,南韓人有多愛吃米食?米食消費觀念是什麼?一起去看看。南韓人在意天然資源、原物料缺乏,所造成的影響,在亞洲國家普遍米食減少的環境下,南韓豐富多元的米食文化,多吃了一口飯,維持住對稻米的基本消費力。 《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三)台灣‧麥田狂想進行曲 在台灣那麼普遍的麵包,我們以往大概都沒想到,可能有天會完全吃不到。2007年國際物價變動激烈,麵粉價格狂飆,那時很多人才意識到,台灣小麥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不過就算這樣想、有意識到這件事,大多數人部分都不會因為這樣,就打算要種小麥吧?施明煌那時興起一個念頭:難道台灣自己種不出小麥?便開始找小農契作,今年已經要邁入第六年,雖然後來小麥價格回跌,他還是沒有收手,更致力於建構「在地農糧、在地加工、在地消費」的模式。一起來看台灣小麥復耕運動的推展與進度。一包包的小麥種子從種苗改良繁殖場運出,這些種子,年底即將播種在200公頃的土地上,施明煌預計明年的產量能夠增加5倍,到達500噸,雖然和台灣進口小麥的數量來比,仍微不足道,但對於實際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以及重新取得食物主權上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length

00:00:00

date

20170106

「客家新聞雜誌-第288集」所屬的資料集:「客家委員會客家網路影音」的其他資料

name: 來怡客(第2季)-第75集 多功能香茅的綠金生機
author: 觀點傳播製作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台灣香茅油曾經佔有全球70%的生產量,是農民的高經濟作物,也是當時世界第一。然而在化學香料問世後,身價瞬間暴跌;為了尋回往日的黃金歲月,國姓鄉民近10年來,以香茅為主題,組成產業促進會,結合觀光和製品
length: 00:02:10

name: 詔安布袋戲-小猴金寶貝-第2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張愿的好朋友王介川與元兵大將大戰,元兵大將戰敗,而其他元兵仍然在胡亂搶劫,詔安祖先與王介川團結力量大成功擊退元兵,
length: 00:23:06

name: 來怡客-第六季-第117集
author: 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獵刀原本是原住民上山打獵的工具,不過在花蓮鳳林客家人張國仁的手中,把獵刀變成了一種裝飾藝術品。張國仁的獵刀作品全部都用手工打造,每一支獵刀都有不同的特色。他說:「我喜歡把客家、原住民和各種不同族群的元
length: 00:02:09

name: 哈客嗚啦啦-第54集
author: MOMO親子臺
description: 彤彤姐姐教MOMO和小蜜客語:敗勢、失禮(對不起)、請(請)的說法。
length: 00:03:00

name: 日頭下月光光-第84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對口相聲(跖啜鼓)-心理陷阱】日頭哥說以前想去哪就去哪,他要追求人生自由才重要,所以要離家出走。他就是開不了口說好聽的話,老婆與女兒跟他做心理測驗,說的答案都不討喜。【說演劇場-人心難測】春泉哥不相
length: 00:48:40

name: 感動石客 9月2日
author: 八大電視台
description: 為推展客家舞蹈文化,以客家勤儉硬頸精神農村生活及民間溫馨小故?事,傳遞客家舞蹈新風貌。竹東李碧雲女士成功籌組「洗衫坑舞集」?2002年成立,一群淳樸的竹東客家婦女,以一股執著及熱情,將?客家文化打入國
length: 00:03:10

name: 六堆常民人物誌2-紅娘幫幫我
author: 禾程傳播有限公司/麻里巴工作室 錄製台灣南方影像學會 監製
description: 麟洛鄉一位憑著滿腔熱忱的客家婦女,無私地替有心的單身男女介紹姻緣,即使每個月電話費高達3、4千元,也甘之如飴。她認為撮合好姻緣,就像在積福報,這是維持她繼續走下去的最大動力。從她身上,我們看見了客家婦
length: 00:25:13

name: 客家新聞雜誌-第439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年度監測報告日前出爐,這是去年全年度監測的大數據,結果顯示彰化雲林地區有三個路段下陷再擴大,整個下陷面積也從前年的106平方公里,增加到去年的309.7平方公里。台灣面臨十年大旱,學者
length: 00:50:47

name: 築夢計畫
author: 有色魚
description: 開創新局,掌握機會,學習突破,夢想實現,翱翔萬里,客遊世界。18到35歲,計畫海外學習的客家青年,請大膽提出您的築夢計畫。
length: 00:00:51

name: 每日兩詞說客語-第95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阿賓介紹這個詞是「日時頭」(白天),比方「日時頭」小朋友要去學校讀書,「日時頭」大人要去公司上班。第二個詞是「啄目睡」(打瞌睡),沒精神就會想要「啄目睡」,有的人「啄目睡」還會流口水。
length: 00:03:13

name: 2007-客家傳統戲曲 第592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劉彥昌與曾郝運兩人一同上京赴考,途中路過華山,因天色已晚,便在華岳聖母廟過夜。彥昌一見華山守護女神-三聖母的畫像,被其美貌所震攝,極為傾心,便在牆上題下愛慕詩詞,然而在郝運的催促下,彥昌只得繼續上路赴
length: 00:25:50

name: 講麼?故事(詔安腔)-第5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在冬天來臨之前,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準備暖和的衣服、要把房子修好、要準備很多吃的食物,大家都很忙碌,除了只有一隻腳的螽斯先生跟不到大家。冬天很長,大部分的時間大家都在睡覺,但是也有睡不著的時候。螽斯先生
length: 00:03:50

name: 尢牯尢牯咕咕咕(南四縣)-2014年-第143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爺爺七早八早的做完運動來小牯家拜訪,看到小牯打噴嚏以為小牯生病,後來知道小牯是過敏,覺得小牯需要好好的鍛鍊身體,於是,決定從明天開始大家都要早起做運動。明天開始小牯和恁靚姐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length: 00:14:48

name: 來去客家庄 第7集
author: 年代網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除了生津止渴,更能強身健骨,這麼對食用者設想的客家人,怎麼能說是小氣呢?反倒是要稱讚他們能將如此有限的食材,變化成美味又健康的美食。對很多客家人來說,擂茶已經不是單純的食物了。擂茶所付出的勞力是對客人
length: 00:05:10

name: 客庄好味道-第133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這集節目介紹台灣東部美麗的花蓮,工業化程度比較低,農業耕作環境較優良,天然無汙染的好山好水與豐盈的水氣很適合栽植藥草,如此優渥的條件是當歸最合適的成長環境,當歸最適合在年尾栽種然後隔年年尾收成,當歸為
length: 00:49:11

name: 來怡客(第2季)-第106集 創新素材 雙手舞弄乾坤
author: 觀點傳播製作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劉家財用隆乳用的矽膠創作,他做出來的捏麵人一樣色彩繽紛,與傳統糯米或改良紙黏土相比,矽膠彈性超強。而創作者劉家財就靠這獨步創作,將流傳2,000年的傳統技藝,透過巧手和材質創新,讓它得以永續流傳。
length: 00:02:10

name: 搞就一條線-第83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新竹芎林鄉鹿寮坑華龍村的地形,是滿滿的礫石地,不易開墾,過去的先民們用一種傳統的砌石工法,將這裡挖出來不易處理的礫石,加以利用,形成了當地特有的傳統砌石工法。但這一種傳統砌石工法已經漸漸失傳,特地的來
length: 00:23:26

name: 台灣長史物_第29集
author: 客家電視
description: 一般的大眾對於行動藝術可能不太了解及認識,總是用不同的眼光去看這群藝術人,總搞不懂他們的創作有何意義可言。尤其在台灣做行動藝術的可是少之又少,只要創作人一有作品,不是引起話題就是受人非議,可接受的程度
length: 00:48:59

name: 後生大聲公-第15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製作
description: 來賓分享自己最難忘的老師,有人因為老師的鼓勵找到人生的價值,有人因為老師給予自信心發現另一興趣。柏謙分享和高中數學老師成為好友,在老師婚禮上老師贈送他當年唯一及格的一張100分數學考卷,他看到考卷上老
length: 00:48:06

name: 搞就一條線-第3集
author: 公視基金會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芹妹和兩位線民毓君、凱翔為了找尋中藥店裡青草的原貌,背著藥典上山採藥去,採集俗稱水蜈蚣的楊梅草,心型葉片的狗貼耳,以及民俗植物抹草和香茅。經過細細探究,大家才驚覺原來狗貼耳是大家耳孰能詳的魚腥草,狗貼
length: 00:23:20

name: 不關書-第4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作家高翊峰導讀呂赫若的作品【冬夜】。「冬夜」在說戰後一位女人無法生活,要去酒家工作的故事。這位主人翁叫彩鳳,她的第一位老公被日本調到菲律賓打仗生死全然不知,她在酒家又遇到她第二個老公,不過這第二個老公
length: 00:04:25

name: 2009-ㄤ牯ㄤ牯咕咕咕(饒平)-第52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小牯頭上不停開出花,變成一隻花花雞。只要小牯一聽到”很美”幾個字,頭頂馬上冒出一朵花,大家樂於捉弄他。隔日,小牯頭上的花終於全部消失了,屁股卻是開出美美的花朵,這時的關鍵語變成:「我的媽呀!」。 歌謠
length: 00:13:29

name: 075倫敦UK的家鄉味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好勝心強的小巫及杜力,準備進行廚藝大對決,兩人分別準備一道水梨入菜的料理,讓粉絲選擇想要他們販售哪道菜,雖然兩人都是料理菜鳥,但為了贏得勝利仍然揮汗努力製作,完成後拍照上傳到IG(限時動態投票),由觀
length: 00:02:55

name: 2010哈客嗚啦啦 第1集
author: 優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嘴、目珠、鼻公
length: 00:03:13

name: 尢牯尢牯咕咕咕(四縣腔)-第197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小牯想找小雕玩,但小雕卻悶悶不樂的。小牯聽鴨小妹說:「小雕要搬家了!」在課堂上,雞園長說了一個關於留下來的故事。有一名少年叫董永,有一天他經過河邊看到了一位仙女,董永很想和仙女一起玩,就趁機把仙女的衣
length: 00:14:45

name: 2007客語認證考試短片
author: 好景深映畫製作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澳網雙打亞軍,詹詠然。亞運軟網冠軍,李佳鴻。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奧運跆拳道金牌,朱木炎。我說客家話。我說客家話。我說客家話。我也學講客家話。客語認證,大家一起來
length: 00:00:49

name: ㄤ牯ㄤ牯咕咕咕 第十五集 (大埔腔)
author: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description: 大咕小咕決定玩躲貓貓,並由大咕當鬼。恁靚姊和小鵰回家後也一起玩,且只有贏的人才可以吃玉米。大家都找不到小鵰,原來小鵰躲在床下躲到睡著了。
length: 00:14:16

name: 日頭下月光光-第85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對口相聲(跖啜鼓)-考駕照】日頭哥與月光姊都被開罰單,日頭哥是闖紅燈,而月光姊則是紅燈右轉彎又沒駕照,因是同庄警察,她就求情只罰100元,盡然是打赤膊騎車。日頭哥要月光姊去考駕照,月光姊說她到路考的
length: 00:49:00

name: 每日兩詞說客語-第78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琇琇介紹這個詞是「咬」,蘋果看起來好好吃,我好想咬一口。第二個詞是「撞走」(迷路),「撞走」的時候別緊張,找人問路就好,出去玩的時候要跟緊大人才不會「撞走」。
length: 00:03:33

name: 結果了-第4集
author: 客家電視台
description: 在山上的女人,是沒有什麼喊苦的權利,碰到險阻,多數需要自己移除,坡再陡,也要自己撐著,而山再高,也只有把馬力加足。在山坡上種的是嬌貴的枇杷。採收前,山上的女人要和枇杷奮戰一整年,無論晴天或是雨天。而收
length: 00:52:00

客家委員會 的其他資料集

客家委員會客家日本時期唱片總目錄

每4年更新,39

羅育文 | 02-89956988 | 2023-07-25 15:54:31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桐花創作音樂(已停辦)

不定期更新更新,12

羅育文 | 02-89956988 | 2023-07-25 16:30:54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行動應用軟體服務績效調查表

不定期更新,12

林佩璇 | 02-85128529 | 2022-01-10 15:39:36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語百句

不定期更新,115

王宇萱 | 02-89956988#541 | 2021-10-22 15:04:58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庄輕旅行遊程索引

不定期更新,24

吳棟隆 | (02)8995-6988#558 | 2021-07-29 11:43:14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巡禮」及「客家節慶」踩線遊程

不定期更新,16

楊明璟 | (02)8995-6988 | 2021-07-29 11:36:10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電子公文交換比率

每3月更新,8

吳旻諭 | 02-8512-8578#578 | 2023-07-26 10:25:33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兒童客家課程表

不定期更新,14

王宇萱 | 02-89956988#541 | 2021-10-22 15:04:1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創業大補帖

不定期更新,17

盧廷鈞 | (02)8995-6988#569 | 2021-07-29 11:25:30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紀錄

每1年更新,19

廖貴秋 | 02-89956988#527 | 2023-07-25 14:42:05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好客小學堂冒險任務(已關站,不再更新)

不定期更新更新,9

黃仁豪 | 02-89956988 | 2023-07-27 15:48:55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語薪傳師總覽

不定期更新,8

張昀婷 | 02-89956988#305 | 2021-10-22 15:05:13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桐花創作音樂

不定期更新,10

彭玉廷 | 02-89956988#306 | 2021-07-29 11:44:14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地方政府推薦客家餐廳(已停辦)

不定期更新更新,120

陳啓豪 | 02-8512-8569 | 2023-07-31 09:54:25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課程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廖祺閔 | 02-89956988 | 2023-07-26 10:48:51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組織人力概況

不定期更新,10

梁瑞堂 | 02-8512-8592 | 2021-07-29 11:41:56

客家委員會

哈客網路學院-每日一客語

每1月更新,43

廖祺閔 | 02-89956988 | 2023-07-26 10:38:49

客家委員會

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

不定期更新,31

張靜茹 | 02-89956988#549 | 2021-10-27 10:52:0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資訊

不定期更新,12

劉子瑄 | 02-8512-8532 | 2021-07-29 11:44:30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

不定期更新,88

黃曉珮 | 02-89956988#518 | 2021-07-29 11:39:58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公務出國報告

不定期更新,26

林佩璇 | 02-85128529 | 2022-01-10 15:39:52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公文統計資料

每3月更新,6

吳旻諭 | 02-8512-8578#578 | 2023-07-26 10:25:2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蒲公英行動計畫

不定期更新更新,12

葉依婷 | 02-89956988#523 | 2023-07-25 15:49:41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海外客家社團

不定期更新,11

黃伃君 | 02-89956988#517 | 2021-10-27 11:53:25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獎項

每1年更新,10

廖貴秋 | 02-89956988#527 | 2023-07-25 15:25:11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獎項

不定期更新,7

葉依婷 | 02-8512-8516#523 | 2021-07-29 11:39:59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地方客家單位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劉芝榕 | 02-89956988#519 | 2023-05-24 15:26:05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不定期更新,16

劉芝榕 | 02-8512-8516#519 | 2021-08-10 11:35:0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紀錄

不定期更新,10

廖貴秋 | 02-89956988#527 | 2022-01-07 14:02:53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語生活學校

每1年更新,43

湯怡軒 | 02-89956988 | 2023-07-25 16:06:04

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