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林秋滿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林秋滿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林秋滿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636228 , 欄位Id的內容是63622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林秋滿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為受訪者林秋滿,拍攝地點為林秋滿自宅,拍攝時間為2021年(民國110年)1月21日。 1947年(昭和22年),林秋滿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林榮村。林秋滿的母親共生了8個孩子,生為長女的她平時除了得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外,偶爾還會去家中的雜貨店中幫忙。 小學畢業後,林秋滿沒有繼續升學,留在家中幫忙經營雜貨店。這段時間她也時常外出工作,哪裡有缺人她就會去做。大約是1969年(民國58年),22歲的林秋滿透過介紹,與同為花蓮人的先生結婚,結婚後她搬到了花蓮市生活,先生去上班,她則到市場做起賣魚的生意。 約是1997年(民國86年),先生在一次的工作中因意外傷及手指,事故發生後公司決定將林秋滿的先生派遣至較輕鬆的工作地點,兩夫婦便前往了綠島生活。來到綠島的林秋滿沒有閒下來,有生意頭腦的她又開始做起生意,在綠島賣起賣日本料理,和丈夫研究了與林投筍的相關料理。 2003年(民國92年)夫婦兩人從綠島搬回花蓮壽豐居住。回到花蓮後,習慣動起來的她本想弄個小攤繼續做生意,然而兒子們希望辛苦了大半輩子的母親能夠好好休息,便打消了她做生意的念頭。雖然林秋滿女士搬遷至豐田不過十幾年時間,卻因積極參加各式社區活動,與豐田村與居民們產生羈絆,認為豐田便是一個家的存在。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36228&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F025948A-BB22-404A-8BF7-ECD615B111A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6-11T14:26: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People636228

Id

636228

Title

林秋滿

Description

照片為受訪者林秋滿,拍攝地點為林秋滿自宅,拍攝時間為2021年(民國110年)1月21日。 1947年(昭和22年),林秋滿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林榮村。林秋滿的母親共生了8個孩子,生為長女的她平時除了得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外,偶爾還會去家中的雜貨店中幫忙。 小學畢業後,林秋滿沒有繼續升學,留在家中幫忙經營雜貨店。這段時間她也時常外出工作,哪裡有缺人她就會去做。大約是1969年(民國58年),22歲的林秋滿透過介紹,與同為花蓮人的先生結婚,結婚後她搬到了花蓮市生活,先生去上班,她則到市場做起賣魚的生意。 約是1997年(民國86年),先生在一次的工作中因意外傷及手指,事故發生後公司決定將林秋滿的先生派遣至較輕鬆的工作地點,兩夫婦便前往了綠島生活。來到綠島的林秋滿沒有閒下來,有生意頭腦的她又開始做起生意,在綠島賣起賣日本料理,和丈夫研究了與林投筍的相關料理。 2003年(民國92年)夫婦兩人從綠島搬回花蓮壽豐居住。回到花蓮後,習慣動起來的她本想弄個小攤繼續做生意,然而兒子們希望辛苦了大半輩子的母親能夠好好休息,便打消了她做生意的念頭。雖然林秋滿女士搬遷至豐田不過十幾年時間,卻因積極參加各式社區活動,與豐田村與居民們產生羈絆,認為豐田便是一個家的存在。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6-11T14:26:0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林秋滿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42
Id: 279642
Title: 羅子木咳血瀕臨死亡 南疆繹史第三冊(南疆繹史勘本)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中道與大兵遇,格鬥墜水;得救起,則父已被縛去。因展轉閩南,思出奇計以救父;久之不得,嘔血瀕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24
Id: 279724
Title: 江南荒疫,死者甚多 海外慟哭記附錄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辛巳,江南荒疫,人死且半;米價四兩有餘,轉運不至。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9
Id: 168619
Title: 雅美族的製陶
Description: 雅美族製陶的程序。將陰乾的陶坯置於木柴架內。

MOC_Id: Culture_People296220
Id: 296220
Title: 賴斗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賴斗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採訪賴斗妹,其中最重要的是1942年發生的「水打中島」事件,該事件影響了許多居住在豐田與鳳林一帶的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837
Id: 276837
Title: 丞感受瘴癘,鮑復康暫領其軍,到時張天德已紮營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諸也葛以下地略平坦,但榛蕪未翦,焚萊伐木,頗費人功;而該丞絫夜露宿空山,感受瘴癘,染病甚重。臣等聞信,即委候補通判鮑復康馳往暫領其軍,俾歸郡醫治;未至,而該丞已輿疾率旅徑抵卑南,張天德一軍亦已趨紮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31
Id: 276931
Title: 因足疾擇地白沙,盡為漁商與地方相安 從征實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馬得光(功)既脫,大姪與將士憤氣□□,欲有攻郡取邑之舉。 在弟則因足疾艱楚,自放馬得光(功)之後,擇地白沙,粗建茅屋,所有大小戰艦,盡為漁商,與地方相安者已三載矣,此人人所耳而目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44
Id: 665144
Title: 簡介內壢牛奶供應站
Description: 〈簡介內壢牛奶供應站〉,劉杰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三期(1959)頁6。 內壢軍眷新村牛奶供應站是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所舉辦的二十個牛奶供應站之中的一個,由陸軍第一軍團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88
Id: 509688
Title: 花蓮高工電機科畢業生合影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所紀錄的是1964年(民國53年)花蓮高工電機科學生的畢業留影,背景的建物如今已經被拆除,該地則挪為他用。花蓮高工創校於1940年(昭和15年),當時名為「花蓮港廳立花蓮港工業學校」,學制

MOC_Id: Culture_Object128985
Id: 128985
Title: 呂彩草:董媽媽的故事
Description: 2015年出版的《龜山:眷味家香》專訪、記錄了龜山原眷戶呂彩草等8個爸爸媽媽的拿手好菜,以及這些拿手好菜背後的個人故事、家庭記憶和人生傳承。 當時住在龜山千禧新城國宅社區的「董媽媽」呂彩草,澎湖人,陸

MOC_Id: Culture_People571909
Id: 571909
Title: 反共救國軍第二總隊第四大隊長黃菁華
Description: 黃菁華於民國11年(1922)生於福建安溪,國小畢業後就讀仙遊簡易師範學院;畢業前一年,中日戰爭爆發,眼看書也唸不下去了,遂投筆從戎,改念中央軍校。畢業後參與中日戰爭、國共內戰等大小戰役,幾乎無役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03
Id: 168503
Title: 在中央山脈的布農族人
Description: 中央山脈中,秀姑巒山主峰附近;圖中樹林為二葉松。臺灣雖地處熱帶地區,但在高山地帶,植物則屬寒帶系統。施武郡群男女於樹蔭下休息。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24
Id: 222124
Title: 全花軍遠征台北,於台北大稻埕淡水戲館旁合影
Description: 梅野清太多次帶領花蓮港棒球隊遠征台北。當時《台灣日日新報》曾經訪問高砂團長梅野清太,梅野氏不諱言,棒球隊遠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宣傳花蓮港。大正10年(1921)12月,花蓮港棒球隊遠征台北,獲五戰一勝,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72
Id: 222172
Title: 林雲清
Description: 林雲卿,阿美族的名字叫 Foyan,在奇美部落出生,從奇美部落遷移至苓雅部落,務農。媽媽的氏族名稱為 Molani’ay,爸爸是入贅的,記不起他的氏族名稱。我是在奇美部落出生,12歲才搬到苓雅部落。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90
Id: 277790
Title: 思文皇帝被辱而病到快死,賴曾妃割股以進而痊癒 所知錄卷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至鳳陽,陵奄索賄不遂,用祖制墩鎖法以困苦之。上不勝其辱,病幾殆;賴妃曾氏調護惟謹,至刲股以進,乃愈(妃曾氏,諸生曾文彥女,本籍江西;上即位,冊為皇后)。有司廩祿不時,資用乏絕。望氣者言:鳳陽高墻內

MOC_Id: Culture_People320652
Id: 320652
Title: 安田勝之助
Description: 安田勝之助,明治9年(1876)出生於福島縣。於縣內師範學校畢業後,擔任教職。 大正12年(1923)安田勝之助出任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校長,其妻亦在學校任教職。安田校長到任後,主要的建樹有:運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653
Id: 669653
Title: 一個快樂的大家庭–記參觀國軍先烈子弟教養院
Description: 〈一個快樂的大家庭–記參觀國軍先烈子弟教養院〉,姜牧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六期(1960)頁14至頁15。 「軍先烈遺孤育幼院」於1957(民國46)年3月29日成立,原先設址於臺北市

MOC_Id: Culture_People684806
Id: 684806
Title: 新莊文化與歷史:曾素月與李宗益對於文史工作者的看法
Description: 新莊文化與歷史:曾素月與李宗益對於文史工作者的看法 曾素月女士出生在新莊區文明里(日本時代舊稱九保)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訪談中表示,她家兄弟姐妹的姓氏有些特殊,父母親是台灣舊俗的「招入嫁出」老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22
Id: 168522
Title: 布農族丹社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濁水溪地區丹社群的男人正面照。穿麻布製上衣。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41
Id: 139341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孫晉珉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07
Id: 509207
Title: 運動會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民國58年(1969)年攝於明恥國小運動會,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見有趣的畫面,一位小學生在操場的正中央跪在黑板前用粉筆寫著數字。這代表著當時學校的運動會上有數學這個競賽項目,這與現今主要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83
Id: 515283
Title: 民國36年(1947)鐵路管理委員會花蓮港保線區歡送張錦華區長合影
Description: 此為民國36年(1947)鐵路管理委員會花蓮港保線區歡送張錦華區長的合影,張錦華即為前第二排中著白色西裝者。舊花蓮工務段(鐵路管理委員會花蓮港保線區)位於現在福町路的花蓮鐵道園區,現在的花蓮鐵道園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019
Id: 279019
Title: 鄭如蘭侍奉母親的湯藥必定從醫書取證,先嘗過再讓母親服用 臺灣通史卷三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張氏有疾,延醫診視,方藥必證以醫書,嘗而後進。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75
Id: 139275
Title: 馬祖防衛司令部第10任司令官丁之發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來臺,歷經10年馬祖守備區軍備整建,1965年馬祖守備區改編為馬祖防衛司令部,管轄東引、白犬、北高、南竿東、西5個守備區及1個亮島守備隊,得重新佈署兵力;馬祖防

MOC_Id: Culture_Place282529
Id: 282529
Title: 擺厘社與珍仔滿力社
Description: 擺厘社與珍仔滿力社所在區域,即現今宜蘭市行政上的進士里與擺厘里合計的位置,大約是沿著進士路兩旁,東鄰健康路,南從育才國小,北至宜大,西與員山鄉接壤,當地居民稱此處為擺厘地區。早期此地地勢平坦,水渠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48
Id: 279648
Title: 李昇嘔血 南疆繹史第四冊(繹史摭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可法乃招往揚州,命參軍事;善遇之。昇短小精悍,不辭勞瘁。尋得嘔血,疾歸。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37
Id: 168537
Title: 玉山(新高山)山嶺,傳說是鄒族祖先發祥地
Description: 鄒族傳說中的祖先發祥地,玉山山嶺。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4
Id: 139294
Title: 連江縣長林德政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74
Id: 515274
Title: 災後員工自救建設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民國40年(1951)舊花蓮工務段的員工在颱風過境後,自行擔起災後的修繕工作。舊花蓮工務段成立於民國37年(1948),主要負責舊臺東線鐵路鐵軌養護、維護及建築工程的施作與路產管理人員的辦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73
Id: 304673
Title: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舢舨上的女孩」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女孩是照片提供者洪涂碧霞女士的女兒,女兒所坐的小船即舢舨(搖櫓),當時小門尚未興建碼頭,家門前都是沙灘,洪女士家中在海上作業的漁船無法停靠,需將漁獲從漁船搬到舢舨,再搖櫓將舢舨駛到沙灘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964
Id: 476964
Title: 日隆紡織廠外合影
Description: 共三張照片,為照片提供者詹素珠女士於日隆紡織廠獨照與合影。拍攝時間約莫為1969年(民國58年),拍攝者為詹素珠女士同事,詹素珠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拍攝地點臺北縣中和鄉日隆紡織廠(現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0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6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5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4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5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