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發先生人物與團體
「李再發先生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363086 , 欄位Id的內容是36308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李再發先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至蘆洲李宅專訪李再發先生,並獲贈日據時期收藏至今,以鉛箔包裝保存之茶葉。李家為八里世家,先祖在道光年間,隨臺北盆地之墾殖,先後移居新莊與蘆洲,最後定居蘆洲。再發先生的祖父,因為任職於李春生先生茶行,因此舉家移居到茶行附近的大稻埕安西街(今永樂國小後方,為當年編織茶箱竹篾套的中心)。竹篾編製工人組成有一類似現代工會的組織,名為「德樂軒」,一方面爭取竹篾編織者權益,一方面提供急難救助與互助活動。竹篾編製人,每編一個茶箱竹篾,編織者與老闆必須各出一個分子錢,組成「德樂軒」基金。「德樂軒」下有神將組與北管組,會員在閒暇以練習神將及北管為樂,每年5月13日大稻埕廟會時參與競賽。獲贈的鉛箔包裝茶葉,係李先生先祖之同事,當時在李春生先生茶行擔任雜工與編織竹篾套,受李春生先生餽贈,遺忘長年放置在床下;由於二次大戰期間茶業蕭條,生活艱困,受李先生先祖關照,在臺灣光復後致贈李先生先祖。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63086&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C7B235A4-DBC7-40FF-B21B-66ED6703359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3-06T14:52:1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People363086
Id
363086
Title
李再發先生
Description
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至蘆洲李宅專訪李再發先生,並獲贈日據時期收藏至今,以鉛箔包裝保存之茶葉。李家為八里世家,先祖在道光年間,隨臺北盆地之墾殖,先後移居新莊與蘆洲,最後定居蘆洲。再發先生的祖父,因為任職於李春生先生茶行,因此舉家移居到茶行附近的大稻埕安西街(今永樂國小後方,為當年編織茶箱竹篾套的中心)。竹篾編製工人組成有一類似現代工會的組織,名為「德樂軒」,一方面爭取竹篾編織者權益,一方面提供急難救助與互助活動。竹篾編製人,每編一個茶箱竹篾,編織者與老闆必須各出一個分子錢,組成「德樂軒」基金。「德樂軒」下有神將組與北管組,會員在閒暇以練習神將及北管為樂,每年5月13日大稻埕廟會時參與競賽。獲贈的鉛箔包裝茶葉,係李先生先祖之同事,當時在李春生先生茶行擔任雜工與編織竹篾套,受李春生先生餽贈,遺忘長年放置在床下;由於二次大戰期間茶業蕭條,生活艱困,受李先生先祖關照,在臺灣光復後致贈李先生先祖。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3-06T14:52:15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李再發先生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473
Id:
284473
Title:
從創新教學研習到實戰ON LINE:學青眷潮二重奏
Description:
臺灣教育界近年興起「微翻轉學習」的教學風潮,運用多樣化的遊戲模式,從桌上遊戲、數位遊戲等,打破制式化學習的藩籬。容易上手的桌遊,成為教師們的新利器,讓它成為翻轉教育的關鍵。壽山高中的蘇健倫老師,為了讓
石坂莊作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78916
Id:
178916
Title:
石坂莊作
Description:
石坂莊作,是日治時期雨港屬一屬二的工商鉅子,也是臺灣社教文化的先驅,出生於1870年(明治9年),日本群馬縣吾妻郡原町人,於1896年(明治29年)5月,以隨軍記者身份抵台。1898(明治31
近藤元粹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04784
Id:
604784
Title:
近藤元粹
Description:
近藤元粹(1850-1922),字純叔,别號南州外史、螢雪軒主人,松山藩伊豫(今愛媛縣松山市)人,為江戶後期儒者近藤名洲三子;幼年學於家中,1869年(明治2年)入藩學「明教館」,隔年奉藩命赴東京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655
Id:
265655
Title:
溫柔而堅定的模範母親-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原眷戶周許刊治的口述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186
Id:
663186
Title:
1958年康樂總隊話劇隊整併後人員名冊
Description:
為集中人力、物力,以提高演出水準,國防部於1958年4月1日核定康樂總隊將原有分駐基隆、台中及高雄之演劇第一、二、三隊合併為一個話劇隊,新番號為「國防部康樂總隊話劇隊」,編制約為五十人,人員集中台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16
Id:
513216
Title:
民國87年慈濟靜思堂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1998年(民國87年)花蓮慈濟靜思堂外貌。「慈濟」源於「慈悲為懷、濟世救人」,慈濟基金會全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由證嚴法師創辦。花蓮慈濟靜思堂坐落於中央路的慈濟文化園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80
Id:
279780
Title:
籌措疾病醫藥、死亡賑卹的資金 續修臺灣縣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是舉也,近則物料有需,工匠有費;遠則計日授糧,按月給發.其疾病醫藥、死亡賑卹之資,皆當一一籌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23
Id:
279623
Title:
劉銘傳因雙耳聾、左眼盲、身體不適請假 李文忠公選集第五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傳兩耳聾閉,左目早廢,僅剩右目一線之光,畏見風日,兼之入秋家中又復死亡相繼,憂鬱氣結,肝風愈重,左邊手足麻木,難以行動,庶民食毛踐土尚思報國,身受厚恩,何能漠視國事?接前敵電,不勝憤懣,無奈病難速
畢業典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23
Id:
509223
Title:
畢業典禮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39年(1950)拍攝之小學畢業典禮之留存影像。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見當時的小學舉辦畢業典禮之情景,男學生和女學生分坐兩側,個個正襟危坐在臺下聆聽師長的訓誡,且從牆面上可以清楚地看見
玉里鎮葉氏家族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76
Id:
509576
Title:
玉里鎮葉氏家族
Description:
此照片攝於1960年(民國49年)5月2日,為玉里鎮葉氏家族的小孩於三民(三軒)里老家聚餐的合照。照片右一為照片提供人葉春香小姐,左一為其堂兄葉丙印先生,左二為其堂妹葉昭容小姐。玉里鎮舊名為璞石閣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86
Id:
280686
Title:
劉家謀肺部感染疾病 福建通志列傳選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任臺之四年,海寇黃位倡亂,臺匪應之;家謀時已病肺,力疾守陴.積三閱月,以勞卒,年四十.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09
Id:
222109
Title:
臺灣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學生於校門前合照(脫帽者為能高團)
Description:
成軍後的能高團被江口良三郎安排至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就讀,一方面提供更完善的訓練設備,同時以校隊,甚至是地方代表隊的名義進行訓練,期待日後能代表花蓮參加全島性的比賽。也就是現在的花農,當時的校址位於現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31
Id:
280931
Title:
馬士英因抑鬱而嘔血身亡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馬士英阻之,抑鬱嘔血卒。
鄭神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12696
Id:
612696
Title:
鄭神寶
Description:
鄭神寶(1880-1941),字珍甫、幼香,新竹人,「開臺進士」鄭用錫(祉亭)的姪孫。鄭家自清代即為新竹望族,鄭神寶因善於應對進退、通曉日語,頗授日人器重,1912年(大正元年)被派任為新竹第10
原脩次郎紀念碑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95
Id:
509195
Title:
原脩次郎紀念碑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為吳文龍提供,拍攝於民國38年(1949)。書中原文為:「忠烈祠」設立於光復後的花崗山公園。「忠烈祠」應為誤用,其實這座紀念碑位於今日花崗山花蓮縣老人會館的位置,原是日治時期為紀念「花蓮電
疫情下的社區陪伴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85795
Id:
685795
Title:
疫情下的社區陪伴
Description:
我們在新北市三芝區的福成社區建立了每日課後陪伴系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返鄉青年團隊與福成社區、三芝國小的夥伴合作關係,因過去整個陪伴過程都僅侷限於社區活動中心,當學校及公共空間都無法使用的困
男孩坐在竹製的嬰兒車裡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54
Id:
509654
Title:
男孩坐在竹製的嬰兒車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小孩坐在一輛竹製的、沒有輪子的嬰兒車中。隨著時光飛逝,照片中的男孩早已成人,後來在花蓮市中山路經商。1940年代迄1950年代的小孩遊戲玩具,多以竹材與木材製造為主。竹子是非常好用且廉價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14
Id:
278114
Title:
章有期為太醫院院副,因舟山被破,自焚而死 海東逸史卷十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章有期,(原闕)人,官太醫院院副。舟山破,自焚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18
Id:
276518
Title:
頭煩疑中暑 臺游日記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六日晨,錄說文百字及詩數首,頭煩目□,疑若中暑,午湌不甘,晚啜糜一盂。
楊牧與其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4
Id:
509584
Title:
楊牧與其父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5年(民國54年),照片中人為楊牧(右一)與其父親楊水盛。楊牧,本名王靖獻,本籍臺灣花蓮,是臺灣文壇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在現代詩、散文、評論等創作,以及詩經、英文古詩等學術研究
鄭中雄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6
Id:
222166
Title:
鄭中雄
Description:
父母親的長輩都是從富源遷移到苓雅部落,更早可追溯到奇美部落。阿公他們當時大約十五人從富源來到苓雅部落這個地方,長者說要組成一個部落,因為這裡長滿月桃花而取了Lingacay的名字。他們在這開墾,種植旱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74
Id:
304674
Title: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電動偉士牌玩具車」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女孩是照片提供者洪涂碧霞女士的女兒,女兒所做的小船即舢舨(搖櫓),當時小門尚未興建碼頭,家門前都是沙灘,洪女士家中在海上作業的漁船無法停靠,需將漁獲從漁船搬到舢舨,再搖櫓將舢舨駛到沙灘上。小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22
Id:
660422
Title:
趙水木先生大媽王氏甘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為趙水木先生的大媽王氏甘,於民國前日據時期1915年所攝照片,衣著為清朝時期的男女正裝。照片映像清晰,為臺灣歷史人物照的寶貴資料。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一集》,1995年08月出
蔣經國在馬祖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7265
Id:
157265
Title:
蔣經國在馬祖
Description:
照片取自1958年3月1日發行之《馬祖畫報—戰地政務專輯》。
蔣經國曾以國防副主任、行政院長、總統等身分,多次巡查馬祖。據《馬祖兵事》統計,從1949年6月開始到1985年間,蔣經國曾來馬祖達3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22
Id:
277622
Title:
許騰曜孝順友善,父親生病時,為其嘗糞便 金門志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性孝友,父病劇,為嘗糞。事繼母,無幾微忤色。喜急人困,數為人排難解紛。崇禎己巳,海寇李魁奇攻圍後浦土堡,騰曜率族人禦之;力不支,陷。倉皇之際,一賊望之,大呼曰:『吾乃今得報也』!扶掖至魁奇所,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273486
Id:
273486
Title:
2007恆春民謠進香團朱丁順獨唱
Description:
2007年7月21至22日,屏東縣政府、陳明章工作室以及時任立法委員的潘孟安工作室攜手於恆春西門古城辦理「恆春民謠進香團」活動,並邀請恆春的代表性民謠傳藝師朱丁順進行演出,朱丁順在民謠技藝的傳承與推廣
潘安雄訪談:先民的遷移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27942
Id:
627942
Title:
潘安雄訪談:先民的遷移
Description:
潘安雄先生,現任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長。
根據潘安雄口述,年輕時曾與父親從事跑江湖賣藥的工作,父親曾帶他前往臺東的長濱鄉,跑遍各個聚落,在當地的居民知道他們來自萬金,還可以閒聊家鄉的人事物,既使到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71
Id:
139271
Title:
馬祖防衛司令部第6任司令官李明萱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來臺,歷經10年馬祖守備區軍備整建,1965年馬祖守備區改編為馬祖防衛司令部,管轄東引、白犬、北高、南竿東、西5個守備區及1個亮島守備隊,得一併佈署兵力。馬祖防
鈴木藤三郎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47392
Id:
147392
Title:
鈴木藤三郎
Description:
虎尾糖廠對近代虎尾的發展影響相當深遠。設立製糖工場使得原僅稱為「五間厝」,人口不到百人的小聚落,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都市以及繁華熱鬧的商業市街。而這一切的開端起於鈴木藤三郎。
鈴木藤三郎素有「日本糖
公路局處長探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063
Id:
509063
Title:
公路局處長探路
Description:
新白楊為合歡山系,今日已是許多民眾前往太魯閣國家公園踏青、郊遊常會選擇的步道。最初此為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的施工道路,從天祥到新白楊,地層屬於片岩分佈地區,河谷成V字形,此段可見到年輕的褶皺地層,這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2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7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2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4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7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7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