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原植松木行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原植松木行

原植松木行」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211026000001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原植松木行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嘉義市木材產業的發展有幾項利基,一是阿里山森林事業的經營,促使做為森林鐵道起點的嘉義成為木材集散的都市,二是設備先進的官營製材場及貯木場的設置與帶動下,製材技術優良,三是交通運輸系統便利,有利於木材的運送及貿易,民間木材商行便是植基在這樣的優勢下萌芽茁興,發展相當迅速。 日籍材商之來台,有組織有計畫,有雄厚資金,並有日本政府之支持,因此發展甚速。當時全台最具規模之大型林業會社,為台灣株式會社櫻井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植松木行、南邦林業株式會社等。 連鎖型的日系木材商行,是以植松與天龍、佐佐木為代表,這三家日系木材行都有自己所屬的製材場,佐佐木的本店設在台北,在台南也有支店,植松的本店也設在台北,本店負責人登記為平戶吉藏,與嘉義市的分店登記的是同一人,因此平戶氏應是植松木行的最高負責人,嘉義分店的實際經營者並沒有見諸記載。 植松是最早取得營林所木材專賣權的商行之一,也是針葉樹外材的進口大商。除了木材販售之外亦涉足林場經營。 營業地點多集中在榮町、檜町一帶:榮町、檜町一帶藉著縱貫鐵路與北門地區連成一線,顯示日系商行的經營地點有原料、交通區位的取向。據莊友陵口述,當時嘉義市日系木材商行經營規模最大的有兩家,分別是植松和天龍,因此可看出,植松木材行對於嘉義林業發展有很重大的影響力。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107 年度嘉義市木業製材所清查計畫勞務委託案結案報告書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1. 表現嘉義木都之地域產業風貌及木業發展歷史的重要見證;植松木材行於嘉義市僅存之建物,具稀有性。 2. 建築保留許多構造之細節,包括雨淋板之轉角細節處理等,為標準之洋式屋架。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嘉義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4474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48434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嘉義市忠孝路275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0-26/95f055eb-e20a-42c4-9898-8e8a8763f698/1.pn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 , 欄位caseOwnership的內容是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211026000001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洪福偉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5-2788225#507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k09361fu@ems.chiayi.gov.tw

caseId

20211026000001

caseName

原植松木行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嘉義市木材產業的發展有幾項利基,一是阿里山森林事業的經營,促使做為森林鐵道起點的嘉義成為木材集散的都市,二是設備先進的官營製材場及貯木場的設置與帶動下,製材技術優良,三是交通運輸系統便利,有利於木材的運送及貿易,民間木材商行便是植基在這樣的優勢下萌芽茁興,發展相當迅速。 日籍材商之來台,有組織有計畫,有雄厚資金,並有日本政府之支持,因此發展甚速。當時全台最具規模之大型林業會社,為台灣株式會社櫻井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植松木行、南邦林業株式會社等。 連鎖型的日系木材商行,是以植松與天龍、佐佐木為代表,這三家日系木材行都有自己所屬的製材場,佐佐木的本店設在台北,在台南也有支店,植松的本店也設在台北,本店負責人登記為平戶吉藏,與嘉義市的分店登記的是同一人,因此平戶氏應是植松木行的最高負責人,嘉義分店的實際經營者並沒有見諸記載。 植松是最早取得營林所木材專賣權的商行之一,也是針葉樹外材的進口大商。除了木材販售之外亦涉足林場經營。 營業地點多集中在榮町、檜町一帶:榮町、檜町一帶藉著縱貫鐵路與北門地區連成一線,顯示日系商行的經營地點有原料、交通區位的取向。據莊友陵口述,當時嘉義市日系木材商行經營規模最大的有兩家,分別是植松和天龍,因此可看出,植松木材行對於嘉義林業發展有很重大的影響力。

pastHistorySource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107 年度嘉義市木業製材所清查計畫勞務委託案結案報告書

judgeCriteria

  1. 0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 1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1. 表現嘉義木都之地域產業風貌及木業發展歷史的重要見證;植松木材行於嘉義市僅存之建物,具稀有性。 2. 建築保留許多構造之細節,包括雨淋板之轉角細節處理等,為標準之洋式屋架。

lawsReference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officialDocNo

registerDate

govInstitutionName

嘉義市政府

belongAddress

belongCity

longitude

120.44743

latitude

23.48434

govInstitution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嘉義市忠孝路275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caseOwnership

buildingFeatures

inHouseFeatures

buildingUsage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buildingActualState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洪福偉

govDeptPhone

05-2788225#507

govDeptEmail

k09361fu@ems.chiayi.gov.tw

「原植松木行」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071212000001
caseName: 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051006000002
caseName: 原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臺南工場辦公廳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公共建築

    5
pastHistory: 本廠前身為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臺南工場。係日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日軍利用臺灣作為南進基地時所建立之鹼氯工廠,並徵收土地1,400甲開闢塭田,其原計劃是日產燒鹼100公噸(水銀式及隔膜式各5

caseId: 20150123000002
caseName: 雙忠廟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諸羅第一古廟—雙忠廟興起於西元1689年(清康熙28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忠孝路88號。 2.根據《諸羅縣志》的記載,該廟創建於西元1689年(清康熙28年)。坐落在忠孝路與光彩街口,廟體不大

caseId: 20180724000002
caseName: 屏東市大鵬七村入口門柱、水塔及村辦公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眷村

    5
pastHistory: 戰後為安置大批軍人與軍眷,政府開始建造眷村。婦聯會從民國45年至民國84年共捐建18期眷舍和職官宿舍供軍方及其眷屬居住,婦聯會興建眷戶有共同特徵,眷村入口會設大門,眷村內的分區由主要道路來區隔,村落邊

caseId: 20090617000001
caseName: 溪北國民小學神社遺構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遺跡

    5
pastHistory: 溪北國小是日治時期的日本子弟小學,由於神道教之宗教信仰,於學校西南側設立了日本神社。國民政府去日本化政策下,針對象徵日本宗政權及宗教信仰的表徵進行清除之動作,因此原有神社之建築體被拆除。現今僅留存原神

caseId: 20030331000074
caseName: 黃朝賓宅(前水頭116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黃朝賓遠渡印尼工作,致富後返鄉興建此宅。民國三十八年,由黃宗興(堂親)代管,繼而由顏伯義(黃宗興夫人之姪子)所代管。之前為一退役軍人借住。

caseId: 20021205000010
caseName: 東河舊橋(吉田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東河舊橋位於臺東縣成功鎮與東河鄉交界之馬武窟溪上,最早修建於1921年(大正10年),是寬3尺(0.9公尺),長444公尺(134.5公尺)之狹長吊橋。1925年時該橋被暴風吹毀墜落,於是自該年12月

caseId: 20100206000005
caseName: 竹東蕭如松故居建築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蕭如松藝術園區之設置,係為保存本縣已故前輩畫家蕭如松先生故居,活化並賦予空間再利用為宗旨。基地內五幢日式建築,為1973年(民國62年)建築法修訂之前已完成之合法建築,其不僅具有紀念意義與歷史價值,更

caseId: 20060828000001
caseName: 空軍三重一村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

    5
pastHistory: 日治末期,為了防禦盟軍的空襲,日本軍方在三重興建防砲陣地,其中的一個距離台灣總督府的防砲陣地便在今日三重一村的位置。光復後,三重地區的日軍的軍事陣地由二○五師青年軍所接收。 空軍三重一村位於新北市三重

caseId: 20151120000002
caseName: 枋寮金順發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據傳為枋寮江家聘請澎湖工匠建造此屋,年代不詳,推估約近百年。

caseId: 20190808000004
caseName: 新莊嚴禁截流塞狹圳道碑記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070422000001
caseName: 永光派出所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永光派出所成立於1926年(昭和1年)2月2日,時稱為雲林辦務所崁頭厝警察官吏派出所。 台灣光復後定名為斗六區警察所崁頭厝派出所,隸屬台南縣並置聯巡區,設巡佐一名,轄古坑鄉管華山、漳湖、草嶺、古坑、

caseId: 20040319000005
caseName: 安通溫泉旅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旅社為民國三十年之木造建築物,保存尙稱完整,是觀光業不可多得之文化資產,應予以保存維護。台灣已少有日治時期溫泉旅社,是花蓮縣內重要歷史建築代表。日本人當初經營之舊旅社已有七十餘年,業主有重新修整加蓋,

caseId: 20110321000002
caseName: 鎮海長源古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陳雅(1880-1926)的長子陳長源(1903-1966)於昭和14(1939)年外出至臺南經營皮革原料「長源商行」有成,並返鄉修復祖家,延請中屯「意師」按原格局修復,大廳泥地改鋪尺二磚,左右櫸頭間

caseId: 20210423000002
caseName: 延平北路二段70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18

    2. name
      商店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 本建物建於大正12年(1923),大正13年(1924)第一進重建,為一坎兩進一過水二層樓,為典型迪化街區店屋形式,建築物以承重山牆(部分石砌,部分改為磚造)及杉木桁為主,整體木構造保存完整,太

caseId: 20030331000010
caseName: 蔡永耀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45年,為蔡永耀所興建。建築平面格局為五腳基洋樓,本體牆身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抹灰;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硬山擱檁。屋內拱圈之結構做法,據訪談資料,為當時大陸匠師仿建大陸時興式

caseId: 20121012000001
caseName: 秀林普明寺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22年,因原住民抗日事件,及霍亂疫情,當時在「製糖公司北埔農場」工作的嘉村忠吾與友人,乃將家鄉日本的惠門山地藏尊,恭請到花蓮,並建木屋將地藏王菩薩供奉在茄苳樹下,讓這個地方因為信仰而得平安。地藏王

caseId: 20210708000001
caseName: 卯澳吳家樓仔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180913000002
caseName: 東勢仔勝昌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東勢仔勝昌堂係漳州人林長華先生所建,第三代林文忠曾任臺中市第一屆參議員。勝昌堂建築形制完整,正身仍保留傳統草屋頂,具稀少性;護龍山牆保留土埆外掛穿瓦衫,具技術史之價值,院門與入口立柱雕刻完整。

caseId: 20070611000001
caseName: 迪化街1段274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第1、2進為大稻埕聞人陳天順家族產業,作無住宅使用,一度作為茶藝館,後歇業。民國40年由昌啟財君經營花生油產業,第1進為門市、第2進為倉庫、第3進為工廠,隨著產業變遷而沒落。

caseId: 20030331000069
caseName: 閩王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09(宣統1)年,為族長王廷恭等人倡議興建,並親赴星洲各地廣募基金。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形制典雅。

caseId: 20021224000001
caseName: 舊宜蘭縣議會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舊宜蘭縣議會主體建築初落成於民國48年(1959),由東和營造廠負責興建,縣議會並於該年1月30日遷入辦公。 當時除主體建築外,尚有位於東北側之餐廳一棟,後因空間不敷使用,故於民國64年(1975)增

caseId: 20030331000044
caseName: 黃水應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31年以前,原為一落四櫸頭的格局,本為洪氏所有,後經黃水應之父黃光明收購。至1931年,黃水應遠渡南洋致富,增建為現今三蓋廊形式,為水頭唯一的三蓋廊古厝。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亂石砌、石

caseId: 20040113000004
caseName: 大溪陵寢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跡

    5
pastHistory: 大溪陵寢原為頭寮賓館,1962年由榮工處負責興建完成。最初無特定使用計畫,而後作為總統府檔案室,存放部份總統府檔案,並收藏蔣家相關書籍及資料文卷。1988年蔣經國辭世,奉厝於頭寮賓館,隨即改名為大溪陵

caseId: 20201127000001
caseName: 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隧道

    5
pastHistory: 西子灣隧道又名「壽山洞」,1927年由海野三次郎主持興工,1927年8月貫通;1928年10月竣工。乃是高雄州廳建置壽山公園的規劃設施之一。隧道全長260公尺、寬6公尺、高3.6公尺,隧道兩端入口以混

caseId: 20121024000003
caseName: 古坑東和陳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古坑東和陳宅興建於日治大正7年(1918),據傳陳宅先祖販賣了八甲的田地,聘請唐山師傅來興建,此一說法比對現存建物,反映出陳宅先祖經過數代的開墾於日治時期社會地位與經濟能力達到巔峰,足以興建一座供族人

caseId: 20040922000002
caseName: 後壁安溪國小原辦公廳及禮堂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學校

    5
pastHistory: 安溪國小於日大正3年(1914)4月20日在安溪寮林家祖廟設校,大正5年(1916)成立店仔口(白河)公學校安溪寮分校;大正10年4月20日正式獨立為安溪寮公學校,編制五班。昭和16年(1941)4月

caseId: 20040719000003
caseName: 南港煙囪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南港煙囪創建年代約於西元1959年,位於南港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南港廠內鍋爐室,功用為排煙使用,自民國48年南港輪胎開始營運即使用至今,期間經過數度修建。煙囪為鋼筋混凝土構造,目前底部直徑3.5公尺、頂部

caseId: 20040922000001
caseName: 台鹽隆田儲運站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二戰後初期,原臺南縣的鹽場僅有簡陋的鹽倉存放鹽晶,若遇風雨,鹽產會遭到很大損失。正因如此,民國47年,台鹽公司為了便於轉運和保存北門和七股鹽場的鹽產,遂於隆田的台鐵車站旁興建隆田轉運站。隆田轉運站土地

caseId: 20060720000001
caseName: 靈泉三塔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啟建陽幽兩利水陸大齋法會七天,延請岐昌、太虛等大師蒞臨主壇,並宣講佛法,法會至為殊勝。這是台灣有靈塔及舉行水陸法會之首創。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