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服在國家破亡後從醫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顧蘭服在國家破亡後從醫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80936 , 欄位Id的內容是28093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顧蘭服在國家破亡後從醫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又,顧蘭服字國馨,於炎武為從叔父行。國變後,棄諸生,業醫。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093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4AC6870-4F28-402E-B322-57C6F50F028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22:58:2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36
Id
280936
Title
顧蘭服在國家破亡後從醫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顧蘭服字國馨,於炎武為從叔父行。國變後,棄諸生,業醫。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22:58:2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顧蘭服在國家破亡後從醫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88
Id:
168388
Title:
泰雅族霧社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泰雅族霧社群男女的服飾與樣貌。
雅美族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27
Id:
168627
Title:
雅美族的女人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女人正面照。該族女人皆採相同的頭髮梳理法。本圖婦人手臂上帶銀製的手鐲,腰間圍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13
Id:
278013
Title:
池臯聲聞母訃快速返家,痛哭不久而死 廈門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池臯聲,西邊社人;候遷郎中。事孀母楊氏,以孝聞。乾隆間,以特用道銜,效力河工六載。大吏薦其才,當補;會母訃至,或勸暫匿,俟得缺發喪。臯聲垂泣曰:『負親不孝、欺國不忠,忠孝俱虧,焉用富貴』?即日促裝
MOC_Id:
Culture_People628106
Id:
628106
Title:
陳泰同訪談-大力士陳尊賢
Description:
陳泰同先生,1965年生(民國54年次)花蓮縣富里鎮東里村。本照片攝於2020年。
陳泰同曾提到祖先中有力大無窮並與日本對抗的人,因此能找到陳氏宗祠甚至與陳家後人進行訪談,印證陳泰同先生所講的,
MOC_Id:
Culture_Event622918
Id:
622918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徐蜀龍指導員與護士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0年(民國50年)左右,照片右邊為徐蜀龍,其餘三位為北投醫院護士,後方建築物是精神專科,婚禮都會在精神專科舉行,徐蜀龍則會擔任大家婚禮的攝影師。
1953年(民國42年)徐蜀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473
Id:
284473
Title:
從創新教學研習到實戰ON LINE:學青眷潮二重奏
Description:
臺灣教育界近年興起「微翻轉學習」的教學風潮,運用多樣化的遊戲模式,從桌上遊戲、數位遊戲等,打破制式化學習的藩籬。容易上手的桌遊,成為教師們的新利器,讓它成為翻轉教育的關鍵。壽山高中的蘇健倫老師,為了讓
MOC_Id:
Culture_People282049
Id:
282049
Title:
簡聰連-找一個容得下我的所在
Description:
本篇故事創作時間為2019年,照片內容為簡聰連先生於早年在豐田時所拍攝之影像。講述其從宜蘭騎著單車遷徙來到花蓮定居於豐田的故事。
找一個容得下我的所在
我家住在宜蘭,是個世代務農的人家。那
賴山陽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08582
Id:
608582
Title:
賴山陽
Description:
賴山陽(1781-1832),名襄、久太郎,字子成,號山陽,別號三十六峰外史,日本安藝(今高知縣安藝市)人。生於大阪,隔年其父賴春水出任廣島藩學問所的儒學者,遂舉家遷居廣島;1788年(天明8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50
Id:
280950
Title:
龍光因母親過世而得心疾 小腆紀傳補遺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孝養十餘年,母歿;以哭母,得心疾終其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17
Id:
280717
Title:
阿巴泰因過於操勞而手痛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九年,阿巴泰病手痛;上曰:『爾自謂手痛,不耐勞苦.不知人身血脈,勞則無滯;惟家居佚樂,不涉郊原,手不持弓矢,忽爾勞動,疾痛易生.若日以騎射為事,寧復患此!凡有統帥之責者,非躬自教練,士卒奚由奮!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90
Id:
279690
Title:
王文彬慟哭嘔血死 小腆紀年卷第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慟哭嘔血死者,童生王文彬,或曰周某(考曰:參「北略」、「傳信錄」)。
MOC_Id:
Culture_Object320639
Id:
320639
Title:
善與人同:歐陽梯(1887-1962)-下
Description:
民國49年(1960)7月12日《建國日報》便報導:「代表會副主席歐梯老先生現已七十四高齡,雖然白髮銀鬚,但精神非常煥發,發言時聲若洪鐘,堪為一般少壯者楷模。」 1962年2月的《澎湖建設》亦作如
吳克明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47417
Id:
147417
Title:
吳克明
Description:
吳克明(1872-1937),字俊德,又字洪德,號雲山石隱、碩軒。祖籍漳州府南靖縣,先祖吳五成自咸豐年間渡海來台,定居於古坑崁頭厝庄,父親吳北海於同治7年(1868)移居斗六門經商,被舉為雲林縣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38
Id:
276738
Title:
捷書自桂林直入殿墀,送書人下馬後不能起,灌以湯藥乃醒 賜姓始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方捷書之發自桂林也,其人窮日夜易馬而奔。既至貴陽,直入殿墀,下馬而息僅續,臥地不能起;探其懷中捷書,灌以湯藥,久之乃甦。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267
Id:
296267
Title:
游楊筍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故事主人為了讓鞋子不髒,所以把鞋子綁起來
郭子究西裝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9
Id:
509589
Title:
郭子究西裝照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的人是郭子究,一位音樂教育家、演奏家、創作家。郭子究擅於演奏豎笛、小提琴、吉他、手風琴和聲樂等,他離開劇團後,參加「新臺灣音樂講習會」,獲得日本政府認證為音樂老師,短暫在東港開辦星光新劇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67
Id:
659967
Title:
文學臺中:添福魚行
Description:
添福魚行自日治時期開業至今,已是傳到第四代的臺中老店,其魚貨、南北貨品質優秀,培養大批老饕熟客,成為桌上佳餚的關鍵食材。 臺中作家林婉瑜在其散文作品《我的台中》裡,提及此店名「添福」起名自其祖父,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13
Id:
277713
Title:
姚瑩受暑寒、風雨、濕氣浸淫,焦勞憂鬱,不久又患痺痿而病逝 中復堂選集目錄附錄二 年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方府君在新墟,日坐臥畦壠間,暑寒、風雨、濕氣浸淫,焦勞憂鬱。逮至永州,遂患痺痿。旋經醫藥,亦已可步武矣;猶冀湖南臬署,藉資調理,仰望蒼穹其猶假餘年也。豈知旬日之間,舊疾復作,竟以十二月十六日棄不孝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13
Id:
222113
Title:
民國36年9月30日,林桂興家族於墓前合影
Description:
1947年(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後,21師獨立團抵達花蓮並成立臺灣東部綏靖司令部,便開始逮捕「異議人士」。林桂興也因而遭到構陷被捕入獄,出獄不久後於自家中切腹自殺。在其超渡法會後,家人在花蓮市佐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33
Id:
279633
Title:
有譽嘔血 南疆繹史第二冊(南疆繹史勘本)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時四鎮各需餉二十萬,有譽計無所出,至嘔血。連疏乞歸,不允。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49
Id:
280549
Title:
曾曰瑛在烈日中曝曬而生病 淡水廳志卷九(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曾曰瑛,字芸田,江西南昌人,監生.乾隆十一年,調淡水同知,孜孜以造士為懷.每巡行各鄉,設旌善懲惡二簿,籍其姓名,獎戒有差,士習民風為之丕變.調知臺灣府,值旱,步禱烈日中,旬餘得雨,遂病暍卒.民哀思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59
Id:
281159
Title:
蔡拱受傷死亡的經過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緣蔡享曾為蔡拱代賒油肉錢未還清,乾隆五年六月初三日晚,蔡拱在門首乘涼,適蔡享犁園回家,向索前賬。蔡享稱尚欠錢一百一十文,蔡拱止認欠錢五十文,兩相爭論。蔡享隨進廚房執刀切菜,斥責蔡拱混賴賬目。蔡拱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34
Id:
277634
Title:
蔡希旦多仁義善行,曾用灸療救回暴斃小僧,亦持粥使生病老婦病癒。 金門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希旦謹嚴仁厚。嘗讀書野寺,一婦夜款門,不納。寺有小僧暴卒,其師素潔不敢近;已就木矣,希旦探其懷微溫,灸而起之。旁舍嫗無子,嘗向希旦乞食;一日嫗不至,希旦曰:『必病也』。遣子往視,則臥簀憊甚。復持粥
MOC_Id:
Culture_Object291365
Id:
291365
Title:
陳丙妹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女性做車縫工作的畫面。故事則是講述陳丙妹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00
Id:
277300
Title:
全臺遍歷,從人先後病逝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卑職自六月以後,復歷基隆、滬尾、澎湖沿海各處險隘,新竹、淡水、宜蘭沿山各處營堡;往來於炎蒸瘴鬱之中,首尾共六閱月。全臺疆域幸已遍歷。從人先後道病,死亡已盡;只剩孤身,孑然回省,雖尚無恙,實可寒心。
陳俊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32046
Id:
532046
Title:
陳俊華
Description:
陳俊華(1978-)生於桃園大溪,畢業於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曾獲第十五屆桃源美展油畫類第三名(1996)、第一屆聯邦美術新人獎首獎(1999)、第十四屆南瀛美展水彩類南瀛獎(2000)、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51
Id:
277651
Title:
鄭氏將嫁給許元奎,元奎生病且母老家貧,願侍湯藥盡婦道,招元奎入贅 金門志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鄭氏居娘,十七都東蕭人;後湖許元奎妻。未婚時,元奎病,母老家貧。鄭私告父母曰:『子病母老,勢難久存;夫之不幸,我之命也。願侍湯藥,盡婦道』。父母重違其志,延壻贅於家,其形神已疲。成禮後,同歸於許。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07
Id:
267407
Title:
江家祖父輩於竹林前合影
Description:
江家祖父輩於竹林前合影。照片拍攝的時間大約為1956年到1960年間(民國45年到民國50年),照片提供者為江嬌妹女士。照片中的左側人物為江嬌妹的祖父,右側人物為江嬌妹的伯公,長輩兩人在竹林前合影
曾盛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866
Id:
550866
Title:
曾盛俊
Description:
曾盛俊(1937-)生於桃園龍潭,國小老師為鍾肇政,其對台灣鄉土的熱愛影響了曾盛俊,使他有用藝術記錄台灣的決心與目標。民國49年,就讀空軍通信電子學校,在岡山當空軍;民國51年退休後,在天母開設台
倩影菁橋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00
Id:
509200
Title:
倩影菁橋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49年(1960)一群花女學生們於菁華橋所拍攝之影像,照片中可看見遠處房金錯落、景緻純樸。菁華橋位於美崙溪上,建於大正12年(1923),日治時期稱為「朝日橋」,其橋樑本身位於美崙坡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3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8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0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4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9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3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