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草治毒蛇咬傷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蛇草治毒蛇咬傷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9858 , 欄位Id的內容是27985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蛇草治毒蛇咬傷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蛇草:形如菠蔆,有小白花.毒蛇傷人,搗爛敷之,仍煎泡酒服;立愈.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985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01CC1CA-CC95-4DD0-97AE-02BDE96EED2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14:08:5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58
Id
279858
Title
蛇草治毒蛇咬傷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蛇草:形如菠蔆,有小白花.毒蛇傷人,搗爛敷之,仍煎泡酒服;立愈.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14:08:53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蛇草治毒蛇咬傷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37
Id:
280137
Title:
金瓜不可與羊肉一同吃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金瓜:即南瓜.有青、黃皮二種.不可合羊肉食.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564
Id:
754564
Title:
巴西橡膠樹製膠程序-乾燥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畫面為1人將物品晾於橫桿之半身背影。
此底片影像為林業試驗所中埔分所於1945-55年間進行橡膠樹試驗的相關記錄照片,為巴西橡膠樹製膠程序中凝固、壓乾後乾燥的處理步驟。此系列影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460
Id:
732460
Title:
臺北廳木材耐蟻試驗照片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照片,相片收於《寫真帖》內。依照前後張相片推測拍攝地點在烏來社一帶(今新北市烏來)的烏來社林產試驗場,內容為臺北廳木材的耐蟻試驗。
共有35塊長形木材置於室外進行耐白蟻試驗。白蟻為害是1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296
Id:
754296
Title:
大雪山、八仙山、佳保台系列-於大雪山第二林務站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共有7人站立於建築物前。原相本中,本照片附近放置寫有「大雪山苗圃」、「八仙山往堡台」、「個人麟○」字樣的紙袋,根據紙袋上的文字資訊推測,照片應攝於大雪山苗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989
Id:
754989
Title:
西門町街景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畫面為街景照,後方建築物招牌「白金」、「富士」、「時裝公司」、「大同冰箱」、「世界酒店」、「七重天豪華大歌廳」、「華僑百貨」等,下方看板為「海棠留香」、「新世界」、「獨臂刀王」、「鐵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310
Id:
754310
Title:
臺南縣農業展覽會系列照片-蔣夢麟與林渭訪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大約有15人行走於戶外,後方有1排建築物。本件為臺南縣農業展覽會系列照片之一。照片中央著深色西裝左為農復會主任委員蔣夢麟,右為林業試驗所所長林渭訪。蔣夢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472
Id:
276472
Title:
基隆瘴氣最甚 臺游日記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十七日,邌明起。聞鷄籠瘴氣最甚,酌醇醪數觥敵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331452
Id:
331452
Title:
中和自然風情探索:中和地區自然生態研究調查計畫
Description:
中和風情探索
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著作之一,關懷中和地方自然生態以及城市變遷所造成的衝擊,透過田野調查的過程,采風式以自然為主,人文為輔,紀錄中和看的見與看不見的自然生態系統。
本書分為四大章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13
Id:
279313
Title:
孕婦不可吃芥藍葉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謹案:「嶺南雜記」云:芥藍葉如芥而綠,花有鉛,不宜多食.諺云:多食馬藍,少食芥藍.今婦人懷孕者亦忌食之,以其有鉛,恐墮胎也.
索道運送木材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640
Id:
754640
Title:
索道運送木材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大約10人於戶外山路上工作,背面黑筆書寫「7」。為索道運送木材照片。本件為廖日京陪同水島正美、水島うらら夫婦在12月8日-13日至恆春、臺東等地採集調查系列照片之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41
Id:
509241
Title:
南濱海堤地震災害情形(二)
Description:
花蓮在民國40年(1951)10月22日時,曾發生嚴重的地震災害,根據當時的測量,為芮氏規模7.1的大地震。當時花蓮房屋林立的市街、火車站,甚至連海岸線的建築設施,都逃離不了地震的侵害。此圖為南濱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913
Id:
754913
Title:
臺灣省立華南商業職業學校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畫面為圍牆上寫有「臺灣省立華南商業職業學校」門口招牌,左方有柵欄,後方為建築物。收存之底片套正面有黑筆書寫文字「58.3.18.」、「嘉義」。本底片為廖日京拍攝。
本件為「森林與歷
荷氏透翅斑蛾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294
Id:
661294
Title:
荷氏透翅斑蛾
Description:
荷氏透翅斑蛾屬於斑蛾科(Zygaenidae),學名為Zama horni (Strand, 1915),展翅長約55mm,頭部及前胸背板皆為黑色,前胸背板下方具橙色斑,其前翅各翅室均為透明,沿翅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35
Id:
267835
Title:
花蓮壽豐鯉魚潭大型鯉魚塑像
Description:
花蓮壽豐鯉魚潭大型鯉魚塑像。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80年代,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此為她與丈夫、友人到花蓮鯉魚潭出遊的照片(照片中右側男子即為邱美華的丈夫)。背景可見「船出租免費停車場」的旗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28
Id:
506428
Title:
石門外的太平洋展望
Description:
此照片從石門遊憩區往太平洋方向拍攝,有幾名人士站立於石頭上遠望。石門遊憩區地處立德與石梯之間,是東海岸一處良好的地質教室。從這張照片可知,石門為一典型海蝕洞,然距海已有一段距離,此乃因地殼持續不斷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914
Id:
662914
Title:
台北植物園-研究人員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有一人坐於桌子前,疑似正以左手操作打字機,右手則一邊於紙上書寫;背面有黑筆書寫記號「✓」。
此照片為林業試驗所前職員鄭宗元(1917-?)所留下之一系列照片,畫面記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697
Id:
278697
Title:
范浣浦詩云七里香能辟烟瘴 續修臺灣府志卷十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范浣浦有「七里香」詩云:『翠蓋團團密葉藏,繁花如雪殢幽芳.分明天上三珠樹,散作人間七里香.丹桂婆娑猶入俗,繡毬攢簇太郎當!何如瓊島嫣然秀,采掇還傳辟瘴方』(「婆娑洋集」)
花蓮港海岸運輸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55903
Id:
555903
Title:
花蓮港海岸運輸
Description:
本圖為日治時期花蓮港海岸船隻接駁之景象。花蓮沿岸缺乏較深的海灣,早期輪船運輸需停靠於花蓮南濱外海或是北濱海邊,若兩者都無法停泊,船隻只能駛回蘇澳或基隆港。然而,若是遇上秋季大浪,輪船甚至整月都無法
南方澳內埤情人灣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96
Id:
282896
Title:
南方澳內埤情人灣
Description:
"內埤",昔為一潟湖溼地地形,1955 年開挖而成南方澳第二漁港,因其相對於南方澳第一漁港,其位置較內側,故在地人稱「內埤漁港」為「內埤仔」。漁港外側有一沙丘堤岸與太平洋相隔,這片沙丘就是景觀優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73
Id:
280573
Title:
木瓜能治足疾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木瓜(木本.浸酒療足疾,「赤嵌筆談」云:木瓜樹幹亭亭,色青如桐.每一枝一葉,葉似萆麻,大者尺餘.花白色,爪凡五稜,無香味.居民用鹽漬以充蔬)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25
Id:
280625
Title:
馬尾絲可治蛇毒、蜂毒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馬尾絲(有大小二本,生濕地.葉細長,花紅小.根如荔枝.核黃色多細綠如髮.不拘鮮乾,可治蛇、蜂諸毒)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271
Id:
191271
Title:
施用不同聚丙烯酸鹽類保水劑用量對臺茶十八號栽培系統之茶葉生產與茶園土壤養分之影響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黃弘儒,指導教授謝清祥博士,出自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碩士論文,發表於2014(民國103)年7月。內容主要探討臺茶十八號紅茶茶園以草生栽培及淨耕栽培方式,及施用不同用量保水劑(0、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816
Id:
278816
Title:
梅,味酸而生津 鳳山縣志卷之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梅:四月熟。味酸而生津,所謂「望梅止渴」是也。北淡水多於南淡水(又載「花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79
Id:
279379
Title:
三柰可暖中辟惡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三柰,枝葉類薑,根亦似之,味辛(「諸羅縣志」).一名山柰、生廣中,根葉皆如生薑,味辛,溫暖中辟惡(「噶瑪蘭廳志」.案:三山音近互通.「本草綱目」云:山柰生廣中,人家栽之.根葉皆如生薑,作樟木香.土
壯圍濱海自行車道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65
Id:
512765
Title:
壯圍濱海自行車道
Description:
宜蘭濱海自行車道溪北段,北起竹安溪口,南至蘭陽溪口的東港,全長約15公里,為行人與自行車共用的專用道路,沿途一覽濱海美景,放眼遠眺龜山島、觀日出,被譽為全台最美濱海自行車道之一。自行車道全程道路平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578
Id:
278578
Title:
水漆的型態、生長、功用 重修臺灣縣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水漆(生海泥中,柯葉彷彿刺桐.皮有黏液,著膚則腫.取以為籬,多生枝葉)
MOC_Id:
Culture_Object307024
Id:
307024
Title:
糾結清白招潮蟹(通樑村)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來自《西瀛風物》第一期〈消失中的海岸濕地-兼談招潮蟹的生與死〉一文,紀錄通樑村海岸濕地中糾結清白招潮蟹的身影。濕地扮演著沉澱過濾、吸附吸收、氧化還原、代謝分解、光合作用者的角色,對水土保持、消
龜山島社區景觀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16
Id:
514116
Title:
龜山島社區景觀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473
Id:
732473
Title:
阿里山達那社照片遠景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照片。照片收藏於《寫真帖》。上方書寫「阿里山達那社ノ蕃人」。在阿里山一帶的鄒族有二個北鄒族大社,達那社與特富野社。
照片拍攝於1909年末,金平亮三陪同日本來臺的眾議院議員荒川五郎荒川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26
Id:
276926
Title:
烏魚子性能敗血,有血症者忌食 臺陽見聞錄卷下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烏魚,即鯔魚,形似鱮,於冬至前後先出彰化之鹿仔港,次及安平鎮,南至鳳山之琅嶠,放子石罅中,仍轉而北。冬至前所捕曰「正頭烏」,肥而美;後之所捕曰「倒頭烏」,瘦而味劣。漁人伺其時,先向鳳山縣請旗。旗以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33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4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61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3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8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