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於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0:43。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121030000001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 欄位assetsClassifyCode的內容是1.1.3 , 欄位assetsClassifyName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追溯吳全地區的開墾歷史,始於清嘉慶年間,由莊找、李享二人起始,後於清道光五年(1825 年),淡水富豪吳全先生、蔡伯玉先生從噶瑪蘭(宜蘭),率領漢人二百人來到花蓮溪口,逆流向上,在花蓮溪西岸,一路步行到現在的吳全村一帶,與莊、李二人締約分耕,從事開墾荒地。而當時木瓜社人常常窺伺侵襲,為防原住民危害,吳全率眾人築石堡防禦,後遂稱當地石堡為吳全城。然因眾人水土不服,加上原住民常予攻擊,導致眾人意志動搖,在吳全不幸病歿後,眾佃農即相率北歸,耕地乃漸漸荒蕪圮毀。 吳全城為一平地聚落,乃漢族先民為防禦原住民的侵襲,因而建成的城牆石堡,用石台和石頭建築。吳全城另有一先民逃生的地洞,亦約於清道光五年(1825 年)建造,還有一口深井約四十丈,亦為先民所挖。因村民開闢農園已將石壘圍牆拆除,地洞消失無蹤;深井也因危險而於民國八十八年被填平,不復蹤跡。 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由日人賀田金三郎所主持的日本企業「賀田組」進入新城、壽豐一帶從事糖與樟腦事業經營。賀田組於吳全城至鳳林一帶的土地開墾,少有糧食作物的種植,而以經濟作物為主,例如甘蔗等「國策作物」,並在三年後依照「糖業獎勵規則」開始栽植甘蔗,賀田組於吳全城創設黑糖部,生產紅糖運銷日本。 賀田組指定採用客家人為漢人佃農,日人移民採用北海道農民移民。「日本移民」前來此處,形成所謂的日本移民村,與原來的漢人聚落可說是大不相同,漢人聚落中的屋舍座落方向不一,道路曲折蜿蜒,而日本移民村則是整齊劃一的棋盤式街道,整體看起來也較為整潔。 明治四十三年(1910 年)賀田組事業由台東拓殖合資會社接手,大正元年(1912)改為台東拓殖株式會社,大正三年(1915 年)再與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合併成為鹽水港製糖拓殖株式會社。昭和十五年(1940 年)日人在吳全城的鹽水港製糖會社辦公室前廣場,建立開拓紀念碑紀念吳全及賀田金三郎先後開發吳全城的功績。 賀田組開拓紀念碑全文如下:「企圖拓荒開發被險山怒濤所阻隔的花蓮港平野者,前有吳全,後有賀田金三郎之兩君,然而由於遭受蕃害與價厲之難關 (或困難苦境),致其偉業竟未能達成。乃由鹽水港製糖會社繼承此大業,並聘請篤農大概幸之助君擔任墾荒開拓大業。邇來移殖內地人(指日人),並愛撫使彼本島人(日人專指臺灣之漢人)、高砂族(指原住民)等而大規模的興起農耕事業,專心意志的用於灌溉排水、施肥驅蟲,尤其最致力於蕃害、惡疾防衛,從此遺寶(指土地)得逐年而有收穫,終於使萬頃土地之蔗業有薰風吹起波浪之今日,奠定了花蓮港發展之基礎。因此而建立此碑,以稱讚歌頌創業當時之氣魄,以及慰藉罹疫、遇害而殉職者在天之靈,並將其遺績傳留於千古。昭和十五年九月廿四日建立‧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吳全城萬頃沃田與吳全城遺址附近的老屋由國府接收,緬懷先民拓殖,奠定開發花蓮縱谷平原之根基,後人飲水思源勒石感念先賢創業維艱,撫慰殉職功勳,功昭古今,供後人追思。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1)與花蓮地方開發史密切相關,為該地拓墾與製糖產業發展之重要紀錄實物,亦為花蓮漢人開發史的重要紀念物,具歷史文化價值。 (2)與吳全、賀田金三郎等開發者有密切相關,具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獨立的碑碣類型較為稀少,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第1項、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4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文資字第1010198079B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12-10-30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花蓮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花蓮縣壽豐鄉平和村吳全公墓旁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花蓮縣壽豐鄉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552476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888859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花蓮縣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花蓮縣文化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4/photo/吳全城開拓記念碑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非都市地區 一般農業區 農牧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21030000001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3-8227121#313-319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tian0208@mail.hccc.gov.tw

caseId

20121030000001

caseName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追溯吳全地區的開墾歷史,始於清嘉慶年間,由莊找、李享二人起始,後於清道光五年(1825 年),淡水富豪吳全先生、蔡伯玉先生從噶瑪蘭(宜蘭),率領漢人二百人來到花蓮溪口,逆流向上,在花蓮溪西岸,一路步行到現在的吳全村一帶,與莊、李二人締約分耕,從事開墾荒地。而當時木瓜社人常常窺伺侵襲,為防原住民危害,吳全率眾人築石堡防禦,後遂稱當地石堡為吳全城。然因眾人水土不服,加上原住民常予攻擊,導致眾人意志動搖,在吳全不幸病歿後,眾佃農即相率北歸,耕地乃漸漸荒蕪圮毀。 吳全城為一平地聚落,乃漢族先民為防禦原住民的侵襲,因而建成的城牆石堡,用石台和石頭建築。吳全城另有一先民逃生的地洞,亦約於清道光五年(1825 年)建造,還有一口深井約四十丈,亦為先民所挖。因村民開闢農園已將石壘圍牆拆除,地洞消失無蹤;深井也因危險而於民國八十八年被填平,不復蹤跡。 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由日人賀田金三郎所主持的日本企業「賀田組」進入新城、壽豐一帶從事糖與樟腦事業經營。賀田組於吳全城至鳳林一帶的土地開墾,少有糧食作物的種植,而以經濟作物為主,例如甘蔗等「國策作物」,並在三年後依照「糖業獎勵規則」開始栽植甘蔗,賀田組於吳全城創設黑糖部,生產紅糖運銷日本。 賀田組指定採用客家人為漢人佃農,日人移民採用北海道農民移民。「日本移民」前來此處,形成所謂的日本移民村,與原來的漢人聚落可說是大不相同,漢人聚落中的屋舍座落方向不一,道路曲折蜿蜒,而日本移民村則是整齊劃一的棋盤式街道,整體看起來也較為整潔。 明治四十三年(1910 年)賀田組事業由台東拓殖合資會社接手,大正元年(1912)改為台東拓殖株式會社,大正三年(1915 年)再與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合併成為鹽水港製糖拓殖株式會社。昭和十五年(1940 年)日人在吳全城的鹽水港製糖會社辦公室前廣場,建立開拓紀念碑紀念吳全及賀田金三郎先後開發吳全城的功績。 賀田組開拓紀念碑全文如下:「企圖拓荒開發被險山怒濤所阻隔的花蓮港平野者,前有吳全,後有賀田金三郎之兩君,然而由於遭受蕃害與價厲之難關 (或困難苦境),致其偉業竟未能達成。乃由鹽水港製糖會社繼承此大業,並聘請篤農大概幸之助君擔任墾荒開拓大業。邇來移殖內地人(指日人),並愛撫使彼本島人(日人專指臺灣之漢人)、高砂族(指原住民)等而大規模的興起農耕事業,專心意志的用於灌溉排水、施肥驅蟲,尤其最致力於蕃害、惡疾防衛,從此遺寶(指土地)得逐年而有收穫,終於使萬頃土地之蔗業有薰風吹起波浪之今日,奠定了花蓮港發展之基礎。因此而建立此碑,以稱讚歌頌創業當時之氣魄,以及慰藉罹疫、遇害而殉職者在天之靈,並將其遺績傳留於千古。昭和十五年九月廿四日建立‧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吳全城萬頃沃田與吳全城遺址附近的老屋由國府接收,緬懷先民拓殖,奠定開發花蓮縱谷平原之根基,後人飲水思源勒石感念先賢創業維艱,撫慰殉職功勳,功昭古今,供後人追思。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1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2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registerReason

(1)與花蓮地方開發史密切相關,為該地拓墾與製糖產業發展之重要紀錄實物,亦為花蓮漢人開發史的重要紀念物,具歷史文化價值。 (2)與吳全、賀田金三郎等開發者有密切相關,具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獨立的碑碣類型較為稀少,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lawsReference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第1項、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4款。

officialDocNo

府文資字第1010198079B號

registerDate

2012-10-30

govInstitutionName

花蓮縣政府

belongAddress

花蓮縣壽豐鄉平和村吳全公墓旁

belongCity

花蓮縣壽豐鄉

longitude

121.552476

latitude

23.888859

govInstitution

花蓮縣政府

govDeptName

花蓮縣文化局

govDeptAddress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非都市地區 一般農業區 農牧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2

buildingFeatures

inHouseFeatures

buildingUsage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buildingActualState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文化資產科

govDeptPhone

03-8227121#313-319

govDeptEmail

tian0208@mail.hccc.gov.tw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041001000001
caseName: 齊東街日式宿舍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851127000016
caseName: 彰化慶安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20030925000001
caseName: 臺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030513000021
caseName: 原安平港導流堤南堤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850819000048
caseName: 桃園景福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850819000057
caseName: 新竹金山寺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19871110000001
caseName: 媽宮城隍廟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19980213000002
caseName: 關子嶺碧雲寺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920814000001
caseName: 臺北郵局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851113000001
caseName: 鳳山龍山寺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caseId: 20100125000001
caseName: 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130207000002
caseName: 春官第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19851127000060
caseName: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090302000004
caseName: 阿里山貴賓館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19850819000039
caseName: 五股西雲寺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060620000001
caseName: 美濃水橋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990629000006
caseName: 內湖郭氏古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050525000001
caseName: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caseId: 20021126000002
caseName: 縱貫鐵路(海線)─日南車站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190106000001
caseName: 麻豆林家三房祖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980610000001
caseName: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caseId: 19870417000001
caseName: 八通關古道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caseId: 20000531000005
caseName: 金瓜寮聖蹟亭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210625000014
caseName: 虎尾糖廠宿舍群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19850819000033
caseName: 吳沙墓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980430000001
caseName: 嘉義仁武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20190409000004
caseName: 湖下楊允泡及楊盤讀兄弟古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20090701000001
caseName: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19980213000001
caseName: 鐵線橋通濟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180816000004
caseName: 南郭宿舍5號、5-1號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43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7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6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3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