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園_岸裡社懷古碑石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岸裡社懷古碑石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526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52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怡然園_岸裡社懷古碑石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丘逢甲、小東山的詩作,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岸裡社懷古〉直庵先生 拓荒常憶此開基,百戰當年屬健兒。圳鑿蘆墩資灌溉,德敷捒堡化蠻夷。 楓林忽訝滄桑變,斥候已隨歲月移。讀罷豐碑頻剔蘚,夕陽無語立多時。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52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7FF1A6B-6D67-4B1B-930A-C2DF6D235F4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1T11:31:2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26
Id
659526
Title
怡然園_岸裡社懷古碑石
Description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丘逢甲、小東山的詩作,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岸裡社懷古〉直庵先生 拓荒常憶此開基,百戰當年屬健兒。圳鑿蘆墩資灌溉,德敷捒堡化蠻夷。 楓林忽訝滄桑變,斥候已隨歲月移。讀罷豐碑頻剔蘚,夕陽無語立多時。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1T11:31:28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岸裡社懷古碑石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50
Id:
280550
Title:
鄭崇和贈醫施藥 淡水廳志卷九(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鄭崇和,字其德,號詒菴,監生.籍金門,設教於淡,因家焉.九歲喪母,以耕讀養志,得父歡.淹貫群籍,準先輩法程.門下多達材,晚益好宋儒書,令子弟時讀數行,以窺聖學源流.先因貧困,有勸以刀筆營生者,崇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16
Id:
277316
Title:
巡臺六月從者三人染瘴而死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接誦手書,猥蒙拳注;感荷高誼,益切慕思。恭維侍祉咸康,勛祺恆吉,符如頌私,曷勝健羨。□去年巡臺一役,僕僕六月之久;從者三人,均染瘴而死,只剩一身免于路斃。寒心之至。又以邵中丞奏報查閱一摺,為眾怨之
災後鐵線搶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81
Id:
515281
Title:
災後鐵線搶修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40年(1951)馬太鞍溪橋因為颱風侵襲,被摧毀橋的路基堤防而造成鐵路中斷,火車無法行駛,工務段的員工正在全力搶修中。負責維修臺鐵的單位可以分成三種,第一個是花蓮工務段,主要負責舊臺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15
Id:
280915
Title:
樊一蘅因憂鬱而患病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繼聞范文光、詹天顏之歿,憂鬱遘疾,於壬辰(一六五二)九月卒(補)。
鄒族的巫醫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49
Id:
168549
Title:
鄒族的巫醫
Description:
土著民族生病,多靠祈禱來驅除病魔。此族巫醫多為男人,叫作ruiho,行使巫術。巫醫驅病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最普遍的是,手持土名tapaniyo的草葉,在病人頭上及患部搖拂,並囗唸咒語。本照片是巫醫對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37
Id:
660437
Title:
南屯公學校老師團體照
Description:
昭和14(1939)年南屯公學校第33屆畢業紀念冊摘錄之「穿著正裝文官制服的老師團體合照」。 臺中市南屯國民小學,初設於日治時期明治31(1898)年12月,當時稱為「犁頭店公學校」,至大正11(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12
Id:
661012
Title:
櫟社在燕霧秋會
Description:
1907年10月16日,櫟社在燕霧大庄(彰化大村鄉)賴紹堯宅邸舉行秋會,與會者有社員十七人,吟友四人;後左1為傅錫祺、前右1莊太岳、前右5賴斐卿。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二集》〈願為同胞倒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23
Id:
139323
Title:
莒光地區指揮部指揮官王清勉
Description:
莒光鄉舊名「白犬」,下轄東莒島(東犬)與西莒島(西犬),位處閩江口、平潭水域,為重要軍事據點。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指出,白犬地區在1950年代初期由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等10多個單位駐守,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42
Id:
168542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達邦社的會所與頭骨簍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達邦大社的會所,所以是kuba。其構造大致與fufu相同,但大形化。屋頂鋪茅草,地板高出地面很多,以籐條架成。地板前面以木板鋪成一很寬的陽台,四周開放無牆壁。地板中央設火爐數處。除了穿日本和服
顏滄濤、施素筠全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737
Id:
258737
Title:
顏滄濤、施素筠全家
Description:
照片為「顏滄濤、施素筠全家」合影,左起前排依序為:施素筠(顏滄濤妻)、施母陳月嬌、顏滄濤。左起後排依序為:三子顏景堂、長子顏雅堂、次子顏凱堂。長女當時則在美國,所以並未參與其中。顏滄濤為顏國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48
Id:
168448
Title:
排灣族婦女的織布與乾燥菸葉
Description:
右邊的女人正在織布,左邊者正在弄乾煙葉。此族古時織布很盛行,但近年來衰退,目前僅留其中一小部分而已。這一地區煙草產量很大。本圖在來義社拍攝。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75
Id:
168375
Title:
泰雅族馬利巴群吹笛子的男人
Description:
馬利巴群的男女,皆穿固有服裝。兩男人將獲得的首級置於面前而吹竹笛。右邊男人所戴耳飾叫作battoru為貝殼製,頭上及胸前所戴白色圓形物稱mar。n,也是貝殼製,皆限於獵過人頭者才能佩用的飾物。男人背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05
Id:
280705
Title:
洪有楨因甲申聞變,傷心吐血 泉州府志選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甲申聞變,哭嘔血.福王監國金陵,史可法特疏首舉.之,一卒投其頭於濠.於是門卒皆病,中夜狂叫,若有物擊之者;乃相與求其頭,羅拜瘞之.
鄒族阿里山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3
Id:
168563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排剪社的女人側面照。頭纏黑布,穿棉布上衣,並帶頸飾及胸飾,耳垂戴中國式的耳飾。男人耳飾中有固有的,但女人多用這種耳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43
Id:
277143
Title:
陳永華將內署搬徙讓客居,瘟使者欲借此屋 臺灣外記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永華退居無事,偶爾倦坐中堂。左右見永華起,揖讓進退,禮儀甚恭,似接客狀;賓主言語,唯唯應諾。徐而睡去。逮覺,即喚左右,將內署搬徙,讓客居。左右問其故,永華曰:『瘟使者欲借此屋,吾業許之』。左右曰: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54
Id:
168054
Title:
木柵地區獵人(t-040)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負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可見為兩半身赤裸,胸掛裝飾物的男性獵人及一旁蹲於地上
排灣族恆春下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86
Id:
168486
Title:
排灣族恆春下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恒春下群高士佛社男人正面照。恒春下及卑南的像貌及風俗,都與其他排灣族人有很大差別。頭上留有小型的辮子,圍纏頭部的粒狀小圓珠為塗成紅顏色的木頭製品 傳說是1874年日軍攻打牡丹社時贈送的。耳垂孔塞貝殼製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554
Id:
476554
Title:
【湄鼓425】旗山公學校學生於操場行進
Description:
照片取自蕉城雜誌社出版《旗山老照片集》書冊第94頁,為日治時期拍攝旗山公學校,學生在操場行進的畫面,可以看出整間學校學生相當多人。
根據旗山國小沿革,西元1898年由台灣總督府所發布「臺灣公學校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089
Id:
277089
Title:
陳銀海精於醫術,活人無數 苑裏志下卷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陳銀海,苑裏人;籍同安。精於醫術,兼開藥舖。凡藥必揀上庄,製法不苟。請視病,風雨不辭,立方便回,未嘗費人一飯、受人一財;有貧無資者,則并助以藥。自身病時,有到店求醫者,猶勉強起視,付方藥而去。二十
1966年光復站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68482
Id:
568482
Title:
1966年光復站
Description:
這張歷史久遠的老照片是在民國55年(1966)時於花蓮的光復火車站拍攝,照片最中間的人是余副站長,依照陳松茂先生敘述,在照片右邊的是「阿發哥」和「黃桑」,而最左邊的是「老黃」,左二則是陳松茂,拍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36
Id:
277136
Title:
洪旭染寒疾,因憂勞而不治 臺灣外記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忠振伯洪旭偶沾寒疾,經令醫調治,朝夕巡視。奈年老,憂勞過度,遂不起。大慟曰:『經何不幸,喪此元老』!親為治喪祭奠,擇葬盡禮。
何樂道醫師戶外開刀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75
Id:
513175
Title:
何樂道醫師戶外開刀
Description:
「門諾巡迴醫療隊」於1948年(民國37年)成立,由醫療團團長何樂道醫師為首,開始在醫療保健資源相當缺乏的花蓮山區部落間進行巡迴醫療,為山地部落的原住民義診與教導衛生常識。這張相片便是於1948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25
Id:
514625
Title:
筑紫堂店面照(宣傳廣告同版)
Description:
筑紫堂是日治時期一間專門幫商家繪製看版招牌的廣告商,老闆為坂井高一,照片中後面的建築物即為當年花蓮港筑紫堂店面之樣貌。「廣告」成為我們後來拼湊從前的花蓮港一項非常重要的線索,而筑紫堂這間以幫商家繪
古素敏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64880
Id:
264880
Title:
古素敏
Description:
古素敏,我們都稱她為孫媽,是土身土長的林田山人,從祖父輩從新竹來到花蓮林田山工作,父親當年在林田山是承攬林場集材與伐木的包工,古家目前在林田山算是很大的家族,光是父親這一輩就生了6男1女,排行老二的孫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837
Id:
280837
Title:
董伯起手臂與舌頭都有疾病卻不肯服藥 陳第年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董應舉作「考終錄」云:『已乃病臂,又病舌,不肯服藥,曰數年前已祈死,今安用藥,修父以米汁強進,初猶強受之,後遂絕,至四十八日乃歿,其日三月二十一日也。歿前一日,予之宗孫伯起,倭酋送歸,以語君;君取
龍門洪明庭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21647
Id:
321647
Title:
龍門洪明庭
Description:
洪明庭(1857-1926),又名瑞徵,亦寫成明廷,湖西鄉龍門村人。《澎湖縣誌-人物志》暨《湖西鄉志-人物志》稱其生於咸豐9年(1859),大正15年(1926)9月歿。依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
樂生療養院急病房─給藥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49482
Id:
649482
Title:
樂生療養院急病房─給藥
Description:
此圖刊於《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本圖是一名樂生療養院護士將藥物以就口的方式餵食給行動不便的漢生病患者。
樂生療養院在1953年以前的藥物治療是以大風子油進行漢生病治療,1953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87
Id:
280987
Title:
先生患有目疾 清先正事略選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先生見承疇時,故作目眯狀;承疇驚問『何時得目疾』?先生曰:『始吾識公時,目故有疾』。洪默然。
蘇花公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064
Id:
509064
Title:
蘇花公路
Description:
蘇花公路前身為日治時期臨海道路。最初的道路僅為理蕃道路,因途中經過險峻的斷崖地形,開鑿不易,僅能供行人與轎子通行。昭和2年(1927)-昭和8年(1933)間,進行路線改正、拓寬、設置待避所與鐵橋
MOC_Id:
Culture_People188416
Id:
188416
Title:
茶園灌溉與農業機械專家黃謄鋒先生
Description:
黃謄鋒先生為國立臺灣大學農工系學士與碩士,碩士畢業服役後,即於民國68年服務於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擔任茶機課副研究員兼課長,主管全臺茶樹灌溉與茶葉機械研發與推廣,直至民國101年為止。
黃謄鋒在茶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63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6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2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