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人物與團體
「林朝崧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152756 , 欄位Id的內容是15275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林朝崧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又作峻堂,號癡仙,別號無悶道人。臺中霧峰林家人,下厝林文明養子。十九歲考取生員,然無心於舉業,致力於詩。乙未割臺之際,避亂於晉江、上海等地;1899年(明治32年)返臺定居,沉湎詩酒。1902年與姪子林幼春、彰化賴紹堯等詩友籌設櫟社,為創社九老之一。1911年梁啟超訪臺,鼓勵櫟社成員勿以詩人、遺老終其生,後癡仙乃積極投入臺中中學及「同化會」的創設。著有《無悶草堂詩存》。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52756&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B824F24C-ABB6-4B15-9AB1-0F425C3261A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9:4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756
Id
152756
Title
林朝崧
Description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又作峻堂,號癡仙,別號無悶道人。臺中霧峰林家人,下厝林文明養子。十九歲考取生員,然無心於舉業,致力於詩。乙未割臺之際,避亂於晉江、上海等地;1899年(明治32年)返臺定居,沉湎詩酒。1902年與姪子林幼春、彰化賴紹堯等詩友籌設櫟社,為創社九老之一。1911年梁啟超訪臺,鼓勵櫟社成員勿以詩人、遺老終其生,後癡仙乃積極投入臺中中學及「同化會」的創設。著有《無悶草堂詩存》。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9:41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林朝崧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14
Id:
513214
Title:
懿德媽媽與慈濟護專學生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懿德媽媽與花蓮慈濟護專學生在精舍草坪合影。懿德媽媽的設立為慈濟護專的創舉,證嚴法師考慮到十幾歲的孩子離鄉背井到花蓮求學難免心中會想家無助,因此1989年(民國78年)10月25日,成立「懿
MOC_Id:
Culture_People574222
Id:
574222
Title:
前空軍第一後勤支援處上校副處長吳邦夫與夫人於樂群3號門前合影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95年,由前空軍第一後勤支援處上校副處長吳邦夫(原樂群村3號住戶)提供。拍攝地是岡山眷村樂群村3號內。照片中人為吳邦夫與其夫人於樂群3號門前合影。吳邦夫和家人住於樂群3號時一起打造庭院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6
Id:
672066
Title:
行政院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二卷第七期(1972)頁5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行政院分會於1972(民國61)年2月2日上午組團赴楊梅埔心軍眷新村及義胞住戶慰問,並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2
Id:
509582
Title:
楊牧的高中同學3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為詩人楊牧與高中同學的合影。楊牧本名王靖獻(父親姓楊,因從與母姓而姓王),於1940年(昭和15年)出生,2020年(民國109年)過世,於1955年(民國44年)至1958年(民國47年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40
Id:
141940
Title:
豐山35號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族群,來自宜蘭與新竹湖口,房屋並非用來居住,而是當作務農的倉庫使用。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77
Id:
277177
Title:
楊岳斌母年老病重,懇請歸鄉終養 楊勇慤公奏議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臣母年近九旬,病勢增劇。自聞海防解嚴後,屢次專人來臺視臣。臣每得家信,泣念半身不遂之症,臥床褥又近二年,飲食鮮進,步履不能,是奄奄氣息,已慘苦萬狀。有為人子不忍言者。臣回思正月渡臺,自分犬馬效勞,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04
Id:
139304
Title: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程立佐
Description:
程立佐將軍,江蘇鹽城人,1913年(民國2年)生,中央軍校8期,先後畢業於三軍聯大、實踐學社連戰班、國防研究院,歷任師長、副軍長等。參加過抗戰、華北浙東舟山群島戡亂戰役,屢建奇功,榮獲勳獎多種。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67
Id:
276567
Title:
平南王尚可喜昏病已久 閩海紀要卷之下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時平南王尚可喜昏病已久,會周師克肇慶、韶州等府,廣州人人自危。
林田山小火車2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16
Id:
515216
Title:
林田山小火車2
Description:
可從照片中小男孩所處的車廂設計知道,這種火車多半是載短途的通勤路線,兩排長椅中間留空,這樣就可以載更多的人來往林田山至萬榮車站間。林田山小火車的設立是因為林田山林場的設立而蓋出來的,沿著萬里溪從萬
布農族巒社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28
Id:
168528
Title:
布農族巒社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巒社群的女人正面照。頭纏黑布,穿漢式上衣,黑布的一端有此族固有的刺繡。
MOC_Id:
Culture_People684810
Id:
684810
Title:
開拍電影《學海孤雛》的新莊國小校長:徐海勝一家
Description:
開拍電影《學海孤雛》的新莊國小校長:徐海勝一家
徐海勝,1925年生於新莊,家中排行么子。自幼祖母何阿緞認為學習是成功的道路,因此鼓勵其子孫學習、進修,徐海勝因此受家中栽培、完成學業。中學時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129349
Id:
129349
Title:
僑愛新村-「眷村楷模」紀念獎牌-民國58年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大溪區僑愛社區活動中心藏原僑愛新村之「眷村楷模」紀念獎牌。僑愛新村,民國46年(1957)建,由總統夫人蔣宋美齡所領導的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號召菲律賓華僑所捐建,故名。民國58年(1969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62
Id:
304662
Title:
老照片徵集—章娥「後營」
Description: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這是我結婚前跟我未來先生的堂妹所拍攝的照片,位置是在小門對岸,小地名叫做「後營」,旁邊那時候都
新課程體驗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333947
Id:
333947
Title:
新課程體驗
Description:
北投社區大學新課程開設除了社區需求調查外,從成功社區參與案例,研發新課程,更能回應社區需求。社區大學希望培養出來的人才是願意留在社區服務及創業的人才,更能為社區解決問題,帶來新創意、新氣象的人才。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68
Id:
139268
Title:
馬祖守備區第4任指揮官彭啟超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來臺,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9月中華民國政府派遣國軍207師駐防馬祖,開始建造軍隊防禦工事,後來有339師1015團、92師及獨立第13師、國軍第18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23
Id:
276623
Title:
受毒霧蠻烟,欲回省醫痊 治臺必告錄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臣祖籍安徽,籍隸宛平,本生長北方;現已年逾六旬,血氣日衰,海外毒霧蠻烟,殊難服習,醫藥不便。此次病勢日增,若得回省醫痊,仍思赴闕補行引見。
彭天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18099
Id:
218099
Title:
彭天榮
Description:
昭和10年(1935)彭天榮父親從蘇澳→花蓮鳳林(半年)→吉野庄牧場(今南華),彭天榮的外公原本住新竹關西,後來移居花蓮鳳林。爸爸先在花蓮鳳林做半年的工人,後來知道吉野村日本人
邱清添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6606
Id:
156606
Title:
邱清添
Description:
邱清添,南竿鄉津沙人。據《連江縣聚落永續發展之規劃與經營-以津沙聚落為示範點》整理,邱清添早年曾接任邱清祥先生的保長一職,直到國軍進駐才卸任。其最廣為人知的事蹟是,1950年代雷達隊自津沙遷往雲台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73
Id:
513173
Title:
何樂道醫師與第一部巡迴醫療車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門諾山地巡迴醫療團團長何樂道醫師與第一部巡迴醫療車合影。基督教門諾會中央委員會(MCC)海外救濟總會於1948年(民國37年),以花蓮港教會為根據地,積極的推展花蓮山地醫療工作,當時由一群
環保志工隊、長青俱樂部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21
Id:
514221
Title:
環保志工隊、長青俱樂部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5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223
Id:
283223
Title:
黃卓玉蔥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黃卓玉蔥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黃卓玉蔥的故事,有關日本時代青年的軍事訓練。其出身為卓家,在豐坪村一帶亦為有名的「卓家」後人。卓家最盛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95
Id:
509595
Title:
郭子究與花中合唱團之合唱比賽照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紀錄了1969年(民國58年)臺灣區年度音樂比賽決賽優勝者演出的情況,優勝者應為郭子究老師與其所指導花蓮中學合唱團。生於屏東縣的郭子究,於24歲來到花蓮打拼,1946年(民國35年)郭子究
湯祥明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49407
Id:
649407
Title:
湯祥明
Description:
湯祥明,男性,1933年出生於苗栗客家庄,11歲時父親便過世,被母親安置在親戚家。19歲就讀建國中學二年級時被賴尚和醫師診斷罹患漢生病,因而肄業進入樂生療養院,並篤信佛教。入院之初意志消沉,總是想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37
Id:
278037
Title:
陳氏兌娘,為胡振琇妻,振琇患血疾死後,也跟著死去。 廈門志卷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陳氏兌娘,胡振琇妻。歸十年,克盡婦道。振琇患血疾卒,陳哀號仆地,遂不食;日飲水一勺,過三旬而死。年二十六。提督陳倫炯之女、提督胡貴子婦也(「鷺江志」、「縣志」)。
張禎祥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67437
Id:
267437
Title:
張禎祥
Description:
張禎祥(1896-1972)號祉亭,別號三秀園主,雲林大埤舊庄人。張禎祥家族世居大埤,以米業致富;其祖父張建廷曾為清朝之例授貢生。張禎祥之父張際唐早逝,當時正在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就讀的張禎祥年僅1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37
Id:
276737
Title:
永曆帝患足病 賜姓始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六月,上患足疾。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981
Id:
191981
Title:
「踏茶尋眉」-茶文化課程發展探究 以新竹縣茶鄉國中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李淳臻,指導教授鄭淵全博士,出自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育行政在職進修碩士班長學位論文,發表於2017(民國106)年7月。內容主要以新竹縣茶鄉國中推動「踏茶尋眉」之茶文化特色課
一擊定江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70
Id:
509670
Title:
一擊定江山
Description:
照片中打擊者為花蓮小說家林宜澐之父親林先慶,他在「肥瘦大戰」中以一支滿貫全壘打改寫肥瘦大戰歷史。戰後初期至1960年代花蓮市民對棒球的愛好與日俱增,1958年(民國47年)市長盃棒球賽在玉里隊與鐵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71
Id:
276971
Title:
先太孺親侍先君湯藥數年,足疾乃痊 臺灣紀事附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居無何,先君遘足疾幾殆,太孺人衣不解帶、親侍湯藥者數年,疾乃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048
Id:
279048
Title:
徐孚遠因溼熱而成病 徐闇公先生年譜附錄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初至,張都督具啟謁見,未獲請。孚遠等以乍涉驚濤,兼之暑熱成病,未得具啟,深用歉仄。伏承殿下垂問,遣醫治療,德甚厚也。孚遠等豈敢自寧,擬即日樞謁而猶有未敢者,蓋交情與國體兩盡而不相礙,則自處處人,方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3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48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7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4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