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線鐵路改道工程與士林一號道路拓寬工程空間、地域與遷徙
「淡水線鐵路改道工程與士林一號道路拓寬工程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84682 , 欄位Id的內容是68468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淡水線鐵路改道工程與士林一號道路拓寬工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這批相片由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1年12月30日拍攝,主題為鐵路士林劍潭路段改道工程完工。為進行士林一號道路拓寬工程,淡水線鐵路向西遷移完工,舊鐵路可以拆除,讓道路拓寬工程可以持續進行。
士林一號道路就是今日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六、七段,該道路於1969年起修築,架設福林橋跨越外雙溪,工程於1971年完成,連接湳雅地區的天母路與中山路。劍潭至福林路口的一段道路長1598公尺,預定拓寬30公尺,該項工程自1967年臺北市改制院轄市即開始規劃,因為與台鐵淡水線鐵路重疊,等到鐵路改道完成後繼續進行道路工程。
台鐵淡水線為臺灣第一條鐵道支線,興建目的為運送淡水港物資進入淡水河流域。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將清代劉銘傳鐵路舊線整建,拆除後的軌道便移作淡水線使用。淡水線於1901年開業,搭載旅客至新北投泡溫泉的新北投線於1916年開業。1988年7月淡水線及新北投線拆除改建為捷運淡水線,全線於1997年通車。
相片同時為淡水線新、舊鐵道保存影像紀錄,還拍攝了一列火車經過鐵路的樣子,是臺北交通史中的珍貴畫面。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8468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17DE76B-D824-439B-BB72-923A53C7909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26T09:47:5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82
Id
684682
Title
淡水線鐵路改道工程與士林一號道路拓寬工程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由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1年12月30日拍攝,主題為鐵路士林劍潭路段改道工程完工。為進行士林一號道路拓寬工程,淡水線鐵路向西遷移完工,舊鐵路可以拆除,讓道路拓寬工程可以持續進行。 士林一號道路就是今日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六、七段,該道路於1969年起修築,架設福林橋跨越外雙溪,工程於1971年完成,連接湳雅地區的天母路與中山路。劍潭至福林路口的一段道路長1598公尺,預定拓寬30公尺,該項工程自1967年臺北市改制院轄市即開始規劃,因為與台鐵淡水線鐵路重疊,等到鐵路改道完成後繼續進行道路工程。 台鐵淡水線為臺灣第一條鐵道支線,興建目的為運送淡水港物資進入淡水河流域。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將清代劉銘傳鐵路舊線整建,拆除後的軌道便移作淡水線使用。淡水線於1901年開業,搭載旅客至新北投泡溫泉的新北投線於1916年開業。1988年7月淡水線及新北投線拆除改建為捷運淡水線,全線於1997年通車。 相片同時為淡水線新、舊鐵道保存影像紀錄,還拍攝了一列火車經過鐵路的樣子,是臺北交通史中的珍貴畫面。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
1
-
2
-
3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
1OGDL
-
2OGDL
-
3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26T09:47:50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淡水線鐵路改道工程與士林一號道路拓寬工程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47689
Id:
147689
Title:
土庫鎮地名由來
Description:
土庫市街,舊稱塗庫市街,位於大坵田東堡上;依據雲林縣采訪冊的記載,成市時間約於道光11年(1831)。在大正9年(1920)日治政府設虎尾郡郡治於五間厝庄(改稱虎尾庄)之前,推估自清代中葉以後,土
MOC_Id:
Culture_Place325225
Id:
325225
Title:
出水坡駐在所
Description:
出水坡駐在所位於大漢山東南稜、出水坡山以西約2公里的寬稜上,包含一個標高715公尺的小山,海拔約在700至715公尺處。清光緒8年(I882)設出水坡營,屯兵30人,分為3隊。大正8年(1919)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19
Id:
267419
Title:
南澳隧道工程照
Description:
南澳隧道工程照。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76年左右(民國65年),照片提供者為詹素珠女士,此為她的丈夫沈輝雄先生於南澳隧道工作時所拍攝的照片,1976年(民國65年)夫妻倆從外地搬回豐坪村居住後不久
林寶春圳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03044
Id:
603044
Title:
林寶春圳
Description:
水利開發取決於充足且有穩定之水源,水源來源有三,地下水、溪水及湧泉,宜蘭縣水系其一來自蘭陽溪水系,其二來自雪山山脈水系,第三來自中央山脈北段水系,水量豐沛,自然有利於水利事業開發。林寶春圳為嘉慶年
MOC_Id:
Culture_Place242039
Id:
242039
Title:
鐵板村蝴蝶公園
Description:
南竿鄉鐵板村(今仁愛村)村民長期投入社區營造。自2002年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在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的老師學生協助下,陸續在社區裡的廢棄老屋中,修整出多座社區
歪仔歪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02970
Id:
602970
Title:
歪仔歪橋
Description:
歪仔歪橋,原名「清洲橋」,位於現今羅東鎮與三星交界,是三星鄉 尾塹村通往羅東鎮之重要橋樑。其名來自噶瑪蘭族──「歪仔歪社」,為紀念歪仔歪社而更名。
歪仔歪於噶瑪蘭語指「藤」之意,傳說歪仔
金洋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889
Id:
618889
Title:
金洋
Description:
從和平北溪河床遠望金洋社。遠方斜坡面為金洋社所在,金洋社位於和平溪北溪左岸,海拔約 1,200 公尺,部落所在為向南(陽)傾斜的山坡地,因地形之故又分為兩個區域,靠近山谷西側的部落稱之為 Knya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692
Id:
567692
Title:
博愛街24巷35號
Description:
此照片由楊朝顯提供,為從舊鐵道工務段看博愛街24巷35號這個地址。花蓮港驛站是日治時期東線762mm窄軌鐵路的北端樞紐,在戰後改名為花蓮站,並一直使用至民國71年(1982)東拓完成為止,舊站房於
MOC_Id:
Culture_Place619420
Id:
619420
Title:
中之關駐在所
Description:
中之關駐在所平台,左側有疊石擋土牆,中間設置座椅,規劃為遊客休息站。關山越嶺道西自六龜起,經桃源、梅山、檜谷,而越關山北鞍,下向陽,過霧鹿、新武、海端而止於關山(里壠),全長約171公里,其中梅山
鵬程萬里祝福筆墨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Event668271
Id:
668271
Title:
鵬程萬里祝福筆墨
Description:
此份為1960年(民國49年)徐蜀龍個人日記中開頭頁,寫有護士陳樹寶、郄蜀華及高玉貞敬贈給蜀龍指導員惠存,祝福語為鵬程萬里,當時是徐蜀龍離開861衛材倉庫連要到國軍北投醫院前所留下的紀念。
徐蜀
MOC_Id:
Culture_Object184895
Id:
184895
Title:
曾文溪大橋通車典禮
Description:
曾文溪大橋是臺鐵拔林車站與善化車站間的鐵路橋樑,跨越臺南曾文溪上。事實上,稱為「臺鐵曾文溪橋」的鐵路橋樑在歷史上共有3座:分別是1901年日治時期興建的第一代曾文溪橋、民國42年完工通行的第二代曾文溪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38
Id:
279138
Title:
無祀祠,在一鯤身官者,曰萬善宮,在淡水港東,為官府興建祠祀者 鳳山縣志卷之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無祀祠:一在一鯤身(鄭氏時,行刑於此。祗今風雨晦冥之間,鬼哭神號,淒切不堪入耳。五十三年,水師副將張國建祠祀之.鬼有所歸,自是鄭伯有不為厲矣。額曰「萬善宮」)。一在淡水港東(鄭氏時,以嫏嬌一帶為安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03
Id:
596003
Title:
璞石閣部落/Posko
Description:
Posko部落,漢語稱做璞石閣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永昌里。部落中總共148戶,總人口378人,原住民族人口有159人,佔總人口比例約42%,非原住民人口數為219人,佔總人口比例約58%,各族佔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42
Id:
153542
Title:
莒光45據點(45哨)
Description:
莒光45據點位於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西北側、中留嶼西南、坪西步道外側與海面之間,又稱45哨,曾經是陸軍莒光地區指揮部(今陸軍莒光守備大隊)搜索連所在地,2010年由成功大學主持之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
MOC_Id:
Culture_Place617081
Id:
617081
Title:
蘇花古道(石硿子段)
Description:
影像為蘇花古道(石硿子段)望向清水斷崖,遠方為舊蘇花公路,隧道為清水隧道,日治時期稱清水,大正元年(1922)之前在此設有清水駐在所,後來這個駐在所轉移至石坑仔。1951至1960年間,清水為一個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604
Id:
186604
Title:
圓山動物園公祭死亡動物
Description:
臺北市立動物園是一座公立動物園,日治時期大正3年(1914)設立於臺北圓山地區,舊稱「圓山動物園」,與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相鄰。民國75年,因圓山原址無法擴建,而遷建至木柵地區,此即國人現在所熟知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134
Id:
672134
Title:
臺北市松山區逸仙新城
Description:
逸仙新城位於臺北市松山區光復路,地處文教、交通、休閒育樂便利之區域。逸仙新城原基地應屬前陸軍總司令羅列將軍生前之官邸,後經家屬交還。後來由陸軍委託軍眷住宅公用合作社於民國80年興建眷舍,民國82年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17
Id:
596017
Title:
春日部落/Ceroh
Description:
Ceroh部落,漢語稱做春日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春日里。部落中總共245戶,總人口638人,原住民人口398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62%,非原住民人口數為240人,佔總人口比例約38%,原住民族比
汶水溪頭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63667
Id:
163667
Title:
汶水溪頭
Description:
汶水溪為後龍溪上游,發源自鹿場大山,流域夾於加里山、北坑山與洗水山稜線之間,行經苗栗縣獅潭鄉、大湖鄉與泰安鄉等三處行政區。客語中汶為濁、玷汙之意,該溪流每逢洪水即溪流混濁,故稱之為汶水。當地泰雅族
觀音鼻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42
Id:
619042
Title:
觀音鼻
Description:
觀音鼻向北方眺望南田海岸,「恆春、卑南道」其起點為今日屏東縣恆春鎮,經過現在滿州鄉,穿過中央山脈尾段到海邊,經過旭海、觀音鼻,然後再沿著海岸往北走的一條古道,經過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最後抵達今日
MOC_Id:
Culture_Place618665
Id:
618665
Title:
新城鄉原研海庄役場
Description:
影像為日治時期研海庄役場的建築,位於花蓮縣警察局新城分局對面。研海庄為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研海」取自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的别號。在1914年(大正3
臺灣銀行支店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927
Id:
506927
Title:
臺灣銀行支店
Description:
明治28年(1895)5月,日軍在貢寮澳底登陸臺灣,臺灣進入日本統治時代。在初步取得北臺灣港口城市控制權之後,明治28年(1895)9月,「大阪中立銀行」於基隆設立基隆辦事處(大阪中立銀行基隆出張
大南澳天后宮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736
Id:
618736
Title:
大南澳天后宮
Description:
大南澳天后宮,原先搭建茅舍奉祀,因香火鼎盛,1945 年集資籌建天后宮,1979年春天再度改建。後方為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1916年(大正5年)6月1日起,日本政府正式開築「蘇澳、花蓮港間道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96
Id:
512396
Title:
步兵第二聯隊抵達花蓮港第三大隊兵營
Description:
由阿久津秀夫帶領的步兵第二聯隊從新城出太魯閣口後地抵達第三大隊兵營的情況,從圖片中可以清楚看見門牌上寫「第三大隊」的字樣。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是「五
MOC_Id:
Culture_Object291063
Id:
291063
Title:
邱美華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雜貨店的畫面。故事講述著邱美華女士年輕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59
Id:
512359
Title:
武田機關銃小隊陣地於海鼠山
Description:
第二守備隊轄屬之步兵第二聯隊機關銃隊,於海鼠山陣地作戰時的影像紀錄。一字排開共架有2台機關銃以及每人配戴的長槍。經查閱「討伐部隊將校同相當官職員表」(台灣總督府陸軍副官部、1914年(大正3年)6
壽豐鄉斷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37
Id:
513237
Title:
壽豐鄉斷橋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58年(民國47年)的花蓮縣壽豐鄉,當時正逢溫妮颱風肆虐,豪雨使溪水暴漲,沖垮聯外道路橋梁,照片中是一位因公出差的上班族正冒險通過斷橋的情景。1958年(民國47年)溫妮颱風肆虐期間,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02
Id:
595702
Title:
陶樸閣部落/Tpupu
Description:
Tpuqu部落,漢語稱做陶樸閣部落,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秀林村。部落中共155戶,總人口數543人,原住民人口521人,佔總人口百分比96%,非原住民人口數22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4%。各原住民族比例
佳陽台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215
Id:
619215
Title:
佳陽台
Description:
影像為佳陽沖積扇之空照圖,即佳陽部落,佳陽是「カヨウ」(KAYOU)社的音譯,乃「凹地」之意。位於現址北側大甲溪右岸的河階面上,約有30餘戶泰雅人居住在此。為因應德基大壩完成後水面上升將淹沒佳陽,
砲台地基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55521
Id:
555521
Title:
砲台地基
Description:
影像為白石駐在所後方的砲臺地基,白石派出所前身為サカヤチン警察官吏駐在所,位於佐藤山北側沿稜2328峰、往東北延伸的稜尾上,海拔約1630公尺。大正11年(1922)4月1日,設置「サカヤチン警察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4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5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5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1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3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6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