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島力安部落/Patawlinan空間、地域與遷徙
「巴島力安部落/Patawlinan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96010 , 欄位Id的內容是59601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巴島力安部落/Patawlinan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Patawlinan部落,漢語稱做巴島力安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觀音里。部落中總共439戶,總人口1158人,原住民人口467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40%,非原住民人口數為691人,佔總人口比例約60%,各族於總人口比例為阿美族34%、布農族1%、泰雅族1%、卑南族1%、其他2%。部落中的聚落分布較零散,但主要都沿著花蓮縣道193以西的高寮溪沿線分布。部落位於觀音里的1~14鄰,最西到秀姑巒溪,最東到赤柯山。部落中的主要道路是赤柯山產業道路及花蓮縣道193,若自高寮大橋跨越秀姑巒溪,可接到臺9線。此資料出自2018年原民會出版的《臺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6010&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A6ED0926-9F4E-4AB4-95EB-59838DAADCD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9T12:07:3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10
Id
596010
Title
巴島力安部落/Patawlinan
Description
Patawlinan部落,漢語稱做巴島力安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觀音里。部落中總共439戶,總人口1158人,原住民人口467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40%,非原住民人口數為691人,佔總人口比例約60%,各族於總人口比例為阿美族34%、布農族1%、泰雅族1%、卑南族1%、其他2%。部落中的聚落分布較零散,但主要都沿著花蓮縣道193以西的高寮溪沿線分布。部落位於觀音里的1~14鄰,最西到秀姑巒溪,最東到赤柯山。部落中的主要道路是赤柯山產業道路及花蓮縣道193,若自高寮大橋跨越秀姑巒溪,可接到臺9線。此資料出自2018年原民會出版的《臺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9T12:07:38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巴島力安部落/Patawlinan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349
Id:
293349
Title:
原士林公會堂
Description:
原為日據時期士林公會堂,為人民團體、學校、社團等舉行各種活動與交流之場所,呈現出當時社會發展狀況,同時也是見證臺灣早期公民意識提升之場域。本建物戰後作為中山堂,曾為當地聯合授課之空間,留存當地居民
MOC_Id:
Culture_Place555273
Id:
555273
Title:
巴壟隧道內部
Description:
巴陵橋南端的巴陵二號隧道內,有一段日治時期遺留的巴壟隧道,可通往巴壟鐵線橋的遺跡。巴壟隧道高約3公尺,寬約2公尺,長約30公尺,全由手工鑿穿,北橫公路興建後,遭巴陵二號隧道攔腰切穿。此處是從巴陵二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00
Id:
153500
Title:
北竿壁東據點
Description:
北竿壁東據點位於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壁山,設施包含砲台、官兵床位、廁所、儲藏室。2008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7年度連江縣北竿、東引軍事類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已廢棄。
1997年開始,政府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35
Id:
509235
Title:
震災街景(一)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於民國40年(1951)的花蓮大地震後,軒轅街之街道景象。民國40年(1951)所發生之花蓮大地震為米崙斷層、玉里斷層、池上斷層三斷層之錯動所造成,且是當年所發生之縱谷地震系列的一部分
MOC_Id:
Culture_Place163631
Id:
163631
Title:
東勢角支署
Description:
清末以招撫原住民的方式,於番界各要關設立撫墾局,東勢角撫墾局設於1887年。在日治初期延續清末的撫墾局制度,設立撫墾署,東勢角撫墾署於明治29年(1896)7月15日開署,清代撫墾局建築物經撫墾署
馬太鞍溪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676
Id:
325676
Title:
馬太鞍溪
Description:
馬太鞍溪發源自丹大山北邊,是花蓮溪的支流之一。關門古道越過東段最高點的倫太文山之後,先沿稜下降到倫太文西鞍,之後便往下繞過兩個大山溝,再沿西北向稜線下降到海拔1800公尺處的馬太鞍溪上游,下溪處為
訂婚證書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Event668248
Id:
668248
Title:
訂婚證書
Description:
此份文件為中心新村居民張達五與林連治的訂婚證書,兩人於1961年(民國50年)1月22日舉行訂婚儀式,可以看到證書周圍有許多喜氣的圖樣。
本省與外省結為連理的婚姻,一般人稱為「芋仔配蕃薯」的組合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86
Id:
619086
Title:
卓社舊部落
Description:
影像中的河階臺地為昔日布農族卓社群干卓萬(カンタバン社)舊部落,位於武界上游濁水溪右岸,海拔約780尺處,今法治一號吊橋旁。日治時期萬大卡社道路由旁經過。於大正11年(1922)7月有バクラス17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810
Id:
509810
Title:
代替瑞穗大橋的臨時便橋1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1972年(民國61年)11月11日,拍攝者是瑞穗鄉永美照相館的店東。《影像寫花蓮》書中提到一場颱風過後,橫跨在秀姑巒溪上的瑞穗大橋被沖毀,此場颱風推測應為1970年(民國59年)的芙
MOC_Id:
Culture_Place571689
Id:
571689
Title:
宜蘭縣文化中心演藝廳
Description:
為推動文化立縣,提供縣內長期缺乏的正式表演場所,游錫堃縣長在規劃團隊建議下,將業經文建會核定的演藝廳移至宜蘭公園現址,藉由接近傳統市街,重現宜蘭本地歌仔「落地掃」在廟埕、樹下,與民眾互動、貼近庶民
興建鄉公所記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35
Id:
233935
Title:
興建鄉公所記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興建鄉公所記,現存於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北竿鄉公所,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碑文全文如下:北竿鄉公所原有房舍、始建於四十八年十月迄今已垂二十有三載、久經風
MOC_Id:
Culture_Object167980
Id:
167980
Title:
六龜里溪谷東南方之景觀(t-060)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為荖濃(今高雄六龜荖濃里)附近所拍,為橫幅負片。照片為老濃溪谷的東南方,從照片中可看出植物林相的茂密,而遠處為荖濃溪谷,並可看見後方中央山脈的山影層層相疊。
民航空運公司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59
Id:
509159
Title:
民航空運公司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地點為民國51年(1962)的花蓮民航空運公司,位於「石來運轉」噴水池的對面,可以看見其招牌上寫著簡稱「CAT」。民航空運公司創立於民國45年(1946),是早期臺灣重要的民用航空
MOC_Id:
Culture_Event220951
Id:
220951
Title:
珠螺國小空間作為民教班場域
Description:
珠螺分校於民國40年(1951)成立,創校初期尚未有校舍,連江縣志記載當時暫設於陳仁泰宅中,後動用民防隊搭建學校下方之防空洞及校舍,然確切建成年份不詳。整體校舍原隔為四個空間,最左邊的空間作為一、
天送埤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02984
Id:
602984
Title:
天送埤
Description:
天送埤位於蘭陽平原西南隅、蘭陽溪出山口南側,為宜蘭縣三星鄉天山、天福村的舊稱,因為靠近山邊,為防範原住民衝突,過去僅做零星農田開發。1921年日本政府為因應太平山林場開發,自土場至竹林共開設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39
Id:
506539
Title:
意西拉(eshira)駐在所
Description:
「意西拉」源自布農族語「Weshira」,即「在……旁邊」之意。若按照該地地貌來看,這應當就是指在塔達芬溪溪畔的意思。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意西拉駐在所有幾個與眾不同之處,如辦公室建築外圍,建有一道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02
Id:
596002
Title:
吉拉格賽部落/Cilakesay
Description:
Cilakesay部落,漢語稱做吉拉格賽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泰昌里。總共216戶,總人口519人,原住民族人口有152人,佔總人口比例約29%,非原住民人口數為367人,佔總人口比例約71%,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63
Id:
512363
Title:
海鼠山高地展望(內太魯閣主力蕃社一帶)
Description:
此圖為步兵第二聯隊第三大隊於海鼠山搭建幕篷的作業情形。海鼠山位於立霧溪北岸之稜,於綠水北面,海拔標高約1300公尺,軍隊初期交通非常不便利,經由協商之後由花蓮港廳警察修築道路。太魯閣討伐戰役告一段
深橋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87209
Id:
587209
Title:
深橋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深橋考古遺址位於豐濱鄉豐濱村,臺11線公路蚊仔山橋(28號橋)與深橋(29號橋)之間臺11線公路西側的緩坡地,為花蓮縣一般性遺址。遺址範圍廣大,臺11線拓寬時應切過遺址東緣,其他區域除少數零星菜園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66
Id:
153366
Title:
南竿海龍基地(兩棲連)
Description:
南竿海龍基地位於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西面山下,是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兩棲偵察營第三連駐地,簡稱偵三連,由於任務性質,又常簡稱兩棲連。基地入口設有一陸軍兩棲牌坊,牌坊上塑有「龍騰虎躍衛國疆、海域殲敵耀英
尚志橋寫真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13
Id:
509113
Title:
尚志橋寫真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昭和15年(1940)民眾於尚志橋前的合影,後方可見位於樹林中尚未拆除的神社建築,與沿著階梯而上的石燈籠。尚志橋是連接花蓮忠烈祠的重要橋樑,它的歷史可追溯至距今一百多年前,是日治時期連接縣
MOC_Id:
Culture_Place617074
Id:
617074
Title:
花蓮縣警察局新城分局
Description:
影像為花蓮縣警察局新城分局,現址日治時期為研海支廳廳舍所在,目前仍保存當時研海支廳外圍的水泥護欄及圍牆。在大正3年(1914)太魯閣戰役後,「佐久間」總督名號深植花蓮地區一段時間。大正9年(192
MOC_Id:
Culture_Place235960
Id:
235960
Title:
馬祖飲食地景:西莒菜浦澳
Description:
依據《107年連江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整合協作平臺計畫》成果報告所梳理之馬祖飲食文化特色,其所定義之「飲食地景」包含:各種食物產地,如:漁場、潮間帶、養殖海域、農田等,以及市場、港口等商業貿易
松原駐在所物資桶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35
Id:
625935
Title:
松原駐在所物資桶
Description:
松原駐在所平台邊緣所發現的兩個舊物資桶,已經生鏽且殘破不堪。松原駐在所平台後方的石砌圍牆,圍牆上已長滿青苔,刻劃出歲月的痕跡。松原駐在所位於雲海保線所和天池山莊之間,能高越嶺道7.8K處,海拔26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959
Id:
295959
Title:
臺北酒廠-米酒作業廠
Description:
臺北酒廠創設於1916年(民國5年),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1922年(民國11年),由日據政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收買,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1945年
珠螺靶場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20918
Id:
220918
Title:
珠螺靶場
Description:
依據民國61年(1972)4月28日《馬祖日報》:「防衛部軍官團全體人員,昨天齊聚在珠螺靶場,實施一項手槍實彈射擊,以他們精確的瞄準,顯示了彈無虛發的高度戰技!防衛部參謀長,昨天親自前往靶場,督導
MOC_Id:
Culture_Event135119
Id:
135119
Title:
宜蘭經驗的發軔2.3--宜蘭經驗(逐字稿)
Description:
本場為宜蘭空間三十第二次座談會,時間為2017年1月20日,演講主題為宜蘭經驗,主講人為林盛豐先生,是當時的宜蘭縣政府顧問。他提到,當時台灣的公共工程多數的品質不佳,是因為部份的政治人物與廠商勾結
熟番住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4735
Id:
324735
Title:
熟番住所
Description:
熟番住所,位於苗栗三堡日南社庄226號,今日台中市大甲區幸福里一帶。明治34年(1901)12月15日地主陳天來於苗栗三堡日南社庄《土地申告書》所附〈理由書〉中,闡述道:「右者陳天來有承亡父遺下厝
城仔底聚落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13907
Id:
513907
Title:
城仔底聚落
Description:
匏杓崙城仔底聚落有歷史記載約莫在西元1795年時,黃、陳、許三姓由三城、四城輾轉到匏杓崙開墾拓地;接著林、吳、藍三姓也隨後到達。先民一見杓字型的山脈及平坦低窪畚箕型地理環境,三面環山,有依有靠,唯
巴達岡鐵線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83
Id:
512383
Title:
巴達岡鐵線橋
Description:
1914年(大正3年)7月末,蕃務本署警視松山隆治率領的警察隊推進至巴達岡遭遇斷崖阻路,主力部隊另闢從巴達岡攀登三角錐山鞍部,之後下降至荖西間的鞍部道路。巴達岡位於太魯閣峽口至天祥的半程途中,太魯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20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87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1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4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1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