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在加禮宛農場的牛車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在加禮宛農場的牛車藝術與人文

在加禮宛農場的牛車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4840 , 欄位Id的內容是51484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在加禮宛農場的牛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日治時期的加禮宛地區是一大片廣闊的平原,是當時畜牧、放養牛隻的重要地點。此圖為〈加禮宛農場ニ於ヶル牛車〉,我們可以從此圖看到,牛車過去在花蓮地區被當作相當重要的運輸工具,用於平地與崎嶇不平的路地上運輸物品。並且可知,當時的花蓮有放養水牛的情形,而現今我們依然可以在花蓮地區的農田裡看到放養水牛的情形,而且花蓮當地政府也協助農民,對放養水牛進行輔導,更甚至也有民宿以水牛作為其名,或是作為營業的招牌與特色。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484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703F59A-8246-4879-B9A8-0F7188AEFFD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3:47:1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840

Id

514840

Title

在加禮宛農場的牛車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的加禮宛地區是一大片廣闊的平原,是當時畜牧、放養牛隻的重要地點。此圖為〈加禮宛農場ニ於ヶル牛車〉,我們可以從此圖看到,牛車過去在花蓮地區被當作相當重要的運輸工具,用於平地與崎嶇不平的路地上運輸物品。並且可知,當時的花蓮有放養水牛的情形,而現今我們依然可以在花蓮地區的農田裡看到放養水牛的情形,而且花蓮當地政府也協助農民,對放養水牛進行輔導,更甚至也有民宿以水牛作為其名,或是作為營業的招牌與特色。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3:47:10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在加禮宛農場的牛車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47
Id: 286047
Title: 花蓮的筆名
Description: 〈花蓮的筆名〉這件作品,組裝六支波浪型鋼管,類似管風琴或排笛功能,收納風聲、浪聲,產生共鳴,自原石鑽孔凝出。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作品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為目標。此件作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2
Id: 601192
Title: 健全明朗的銃後女性的養成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高女在今年暑假期間將募集四年級生30名前往新高山登山,另有能高越天長斷崖、太魯閣峽入口哈鹿閣台的登山、瑞穗溫泉的林間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53
Id: 283653
Title: 喬治‧瞿帕雅
Description:   喬治‧瞿帕雅,1961年生於南斯拉夫,現居義大利皮耶特拉桑塔。1989年取得藝術碩士學位。1990-1994 於斯德哥爾摩藝術學院擔任講師, 1999年參加台灣花蓮舉辦的國際雕塑展,作品由花蓮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49
Id: 267249
Title: 最安全的避風港
Description: 謝孝德每天作畫,認為「藝術要以人為本,反映寫實環境,融入個人思想」、「我的信仰就是藝術,畫得好就心滿意足」。此畫描繪一位母親雙手還抱著小嬰兒,背景用暖色調漸層而上,構成一個向上的尖角,恰恰襯著前方的母

MOC_Id: Culture_Object157486
Id: 157486
Title: 蓪草序
Description: 該系列作品為建國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生畢業作品,他們發現潔白如柔雪、輕薄如蟬翼的蓪草紙是臺灣獨有的傳統手工藝材質,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產業的變遷,傳統的蓪草紙工藝在臺灣已不復存在。於是學生們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720
Id: 234720
Title: 食譜─糖水白丸
Description: 在馬祖,白丸是一道人人知曉、家家會做的樸實點心。白丸微小如鈕扣,與其它米製祭品、甜點相比,較難登大雅之堂,卻是居民心中最溫暖的回憶。白丸經過烈日曝曬可耐久藏,作法可鹹可甜,適合做為正餐,亦可作為點

MOC_Id: Culture_Object184952
Id: 184952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沈秀成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6
Id: 267596
Title: 溶溶瑞雪
Description: 吳長鵬(1934-2013)所作〈溶溶瑞雪〉描繪積雪將溶的草坡一角。作者落款:「溶溶瑞雪。一九九五年秋月畫於臺北。吳長鵬作。」姓名章:「萬里」(朱文)、「吳長鵬」(白文),引首章:「吉祥」(朱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75
Id: 600575
Title: 小市民的樂園於花崗山出現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隨著花蓮港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幼兒及幼稚園滿額的盛況下,為因應市民遊園地的設置需求,花蓮港市役所於花崗山上設置如大象溜滑梯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84
Id: 267184
Title: 白沙先生(陳獻章)詩書寄永福先生
Description: 〈白沙先生(陳獻章)詩書寄永福先生〉為書法家王壯為(1909-1998)作品。釋文:「見月時一吟,夜涼天稱心。回頭望東川,流水無古今。幻迹有去來,達觀無古今。長嘯人不聞,山風吹蘿襟。白沙先生詩書寄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68
Id: 509268
Title: 阿美族勇士舞蹈(二)
Description: 從照片中可看見阿美族人圍圈跳舞舉行一年一度的ilisin(豐年祭)。一年之中阿美族最重要的祭典不外乎就是月見祭(又名豐年祭ilisin),約莫七、八、九月時,各部落各自舉辦之,感謝神明讓今年能夠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7
Id: 514507
Title: 優美的泰雅古調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5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3
Id: 600973
Title: 地久節奉祝與愛婦創設紀念式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6日的報導。慶祝天皇誕辰為天長節,慶祝皇后誕生則為地久節,是以天長地久之義,為戰前的日本祝日(節日)之一。根據此影像的記載,1941年(昭和16年)3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45
Id: 234045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03
Description: 陳列的作品中充滿了對於人及土地的關懷,他平實的描述著心靈的觀察,不媚於渲染或控訴的取寵,筆意清新恬淡,極富生命哲理;他以文學溫柔的修煉,體恤著生活中的苦楚,散發出內斂沉靜而溫雅的氣度。陳列的〈八通關種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201
Id: 628201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眷村二代空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眷村二代空軍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為何朱藹蘭女士的兒子站在機翼上所拍攝,眷村二代多數人會選擇與父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86
Id: 271386
Title: 芹壁聚落民居類型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位於北竿鄉的芹壁聚落,地名由來有一說是因位於芹山與壁山之下,故稱芹壁,也有一說是因村中澳口有一突出的礁島,狀似海龜,居民皆稱其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303
Id: 488303
Title: 連江縣設計翻轉‧地方創生:從冷戰前線堡壘到國際藝術島嶼推動與執行計畫
Description: 《連江縣設計翻轉‧地方創生:從冷戰前線堡壘到國際藝術島嶼推動與執行計畫》由好多樣文化工作室主持,2018年出版,以藝術為媒介,馬祖轉身揮別過往、走向未來為子題,規劃馬祖面對與處理戰爭歷史刻劃在島嶼

MOC_Id: Culture_Object209654
Id: 209654
Title: 陳清森及薛木山二人合照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照片下方薛木山及陳清森為圖中二人之姓名。 本照片為二人頭戴制帽,身著日治時期中等學校學生服,長褲下為深色鞋子。1920年代日本政府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45
Id: 601245
Title: 見晴蕃社開設教育所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22日以「見晴蕃社開設教育所」為題進行了報導。根據此報導的記述可得知,花蓮港廳鳳林郡見晴蕃社將於4月開設新的教育所。理由在於見晴蕃社的學齡兒童高達5

MOC_Id: Culture_Event177173
Id: 17717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與茶壺的對話」牆面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中「茶與茶壺的對話」牆面,是展示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合作研究的茶壺與茶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67
Id: 287267
Title: 迷你織帶機
Description: 此為自紐西蘭引進的迷你織帶機,織幅為長180公分、寬4公分,相較於臺灣原住民傳統式需坐在地上織布的水平式背帶織布機,此款迷你織帶機屬於立式織布機,特色為小巧輕便、易於攜帶,可織出頸鍊、手環 、腰帶等帶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8
Id: 514508
Title: 最多籐編藝師的金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6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48
Id: 283648
Title: 卡倫‧范‧歐曼仁
Description: 卡倫‧范‧歐曼仁,生於荷蘭,1978年至1982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安德萊赫特美術學院藝術學位,專長是石雕,並於比利時布魯塞爾Hoger Sint Lukas研究所畢業。1984年至1990年,在荷蘭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37982
Id: 237982
Title: 海豐業餘閩劇社
Description: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表演藝術歷年發展,民國60年代為閩劇團轉入業餘的時期,除了當地的「馬祖業餘閩劇社」之外,旅台鄉親亦陸續成立業餘閩劇社並返馬祖演出。 民國69年(198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98
Id: 595798
Title: 日蝕
Description: 〈日蝕〉作者阿力亞榭.索羅金(Aliaksei Sarokin):「太陽為人類歷史中的象徵,所有發生於這星球上的變化,深深地振奮每一個人。我們常常能感受到太陽微小的變化,若看過日蝕的人,將會留下深

MOC_Id: Culture_Object658817
Id: 658817
Title: 《羅密歐與茱麗葉》與「世界劇展」
Description: 本圖照為「十五期影劇系學生畢業公演《殉情記》」文字報導,刊登於1969年5月28日第四版《復興崗報》。報導內容敘明《羅密歐與茱麗葉》為政工幹校影劇系十五期學生的畢業公演,並以此劇參加「中國話劇欣賞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76
Id: 594476
Title: 居民姜延庚先生的妻子與孩子們於家門前留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的妻子與孩子們於自家門前留影照片,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社區副理事長,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 照片大致拍攝於1960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69
Id: 283669
Title: 薩燦如
Description: 作者生於香港,取得美國藝術與教育碩士學位後。自1975年起,作品即陸續於紐約、義大利、倫敦等地展出。曾於1978年夏至比特拉山達(Pietrasnta)藝術學院執行一項由學校資助的大理石雕創作,因此而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14
Id: 595814
Title: 出牆
Description: 在現實生活中,已知的世界是一道權威的牆,害怕受傷的心有一道防備的牆,偏見與狹隘更築起一道歧視的牆,在牆內是習慣、安全、不受威脅,但那牆外的景色又是如何呢?〈出牆〉這件作品中運用直立的矩型象徵這些無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39
Id: 595639
Title: 洄轉之間
Description: 花蓮的古地名「洄瀾」,傳說約在中國清同治年間,來臺拓墾的漢人自宜蘭渡船遷徙到了花蓮溪口。當時花蓮溪奔流入太平洋時,看到流水激盪出的巨浪與漩渦,有感而取洄瀾為名。作品〈洄轉之間〉不只是溪水與海浪激流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0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6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3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9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