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震洋特攻隊格納壕空間、地域與遷徙
「日軍震洋特攻隊格納壕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3164 , 欄位Id的內容是29316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日軍震洋特攻隊格納壕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二戰末期臺灣地區的震洋特攻隊部署在高雄左營、澎湖東鼻頭、基隆、屏東車城、臺北關渡等地,震洋艇平時藏在山壁挖鑿的山洞(即格納壕),各壕間有橫坑相通,格納壕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軍事遺跡,見證二戰日軍自殺性特攻戰術的歷史,深具軍事史價值。當時以人工挖掘而成的格納壕,其工藝技法對比現今使用大型機具開鑿的隧道工程,具特殊性。目前部分洞口已用現代工法封起入口,但仍然能在入口處觀察到作為格納壕的遺跡,建築外觀以貼近自然的顏色(#b1ada1、#825860、#5b5644)為主。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316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7E98A6B-8A30-4F0A-A675-2723755B96F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5-13T22:14:2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164
Id
293164
Title
日軍震洋特攻隊格納壕
Description
二戰末期臺灣地區的震洋特攻隊部署在高雄左營、澎湖東鼻頭、基隆、屏東車城、臺北關渡等地,震洋艇平時藏在山壁挖鑿的山洞(即格納壕),各壕間有橫坑相通,格納壕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軍事遺跡,見證二戰日軍自殺性特攻戰術的歷史,深具軍事史價值。當時以人工挖掘而成的格納壕,其工藝技法對比現今使用大型機具開鑿的隧道工程,具特殊性。目前部分洞口已用現代工法封起入口,但仍然能在入口處觀察到作為格納壕的遺跡,建築外觀以貼近自然的顏色(#b1ada1、#825860、#5b5644)為主。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5-13T22:14:24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日軍震洋特攻隊格納壕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56034
Id:
156034
Title:
牛角村姜顯利宅
Description:
依據《⾺祖南竿⽜⾓⼤澳老街⺠居保存及活化計畫成果報告書》,1930年代,⽜⾓村(現復興村)的漁業發達,澳⼝經常停泊⼆百多艘船隻,村內開設有雜貨店、酒莊、餐館、糕餅店、賭館、鴉片館、餛飩店、理髮店等
MOC_Id:
Culture_Place154050
Id:
154050
Title:
國軍941營站
Description:
國軍部隊早在民初就有福利社或消費合作社的組織,正式建立的福利機構始於1956年,統籌由聯勤司令部辦理,再由國防部接管。國防部福利總處馬祖福利分處於同年成立於南竿山隴村(今介壽村),工作項目有免稅福
MOC_Id:
Culture_Place217844
Id:
217844
Title:
噶哈巫過年
Description:
噶哈巫族的過年在農曆的11月15日,族語為「azem」,每年會由牛眠、守城、大湳、蜈蚣「四庄」輪流與噶哈巫文教協會主辦。近年為了宣揚噶哈巫文化,以及讓在外打拼的族人能夠回來參加過年儀式,會將活動日期調
排水溝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645
Id:
325645
Title:
排水溝
Description:
福巴越嶺古道起點為今日新北市烏來區福山里,終點為桃園市境內的巴稜,在日治時期是聯絡新北市烏來區與桃園市復興區的交通要道之一。近年來被林務局規劃、修建為「插天山國家步道系統」其中的一段,步道長度約1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53
Id:
515953
Title:
花蓮港守備對兵營筑紫橋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橋樑為筑紫橋,此時的筑紫橋是由木材搭建,造型如同日本昔日浮世繪中江戶時代的橋樑那樣典雅,建在花蓮港分屯大隊旁邊,底下有著美崙溪流過。美崙溪發源於七腳川山東麓,自山腳下往東北方向流入花蓮市平
縣界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45
Id:
325545
Title:
縣界
Description:
哈盆越嶺古道從福山出發,一路沿南勢溪右岸腰繞,渡過數條支流後,抵達哈盆溪與南勢溪匯流口,之後繼續沿南勢溪溪谷上溯,到達另一個雙溪匯流口時,爬上兩溪中間的稜線,抵達934峰東鞍,之後繼續爬升到新北市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76
Id:
233876
Title:
保留完好的日本格局
Description:
曾來順民國11年出生,16歲時曾的父親帶著三個兒子從頭份過來花蓮,曾來順是老么,兩個哥哥都已經結婚。曾來順住在南埔跟人家租房子,在台灣人開的木材行用四輪的牛車運送木材,運木材給台灣人也會運給日本人。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72
Id:
659572
Title:
葫蘆墩_聚星觀內張麗俊楹聯
Description:
聚星觀位於臺中市豐原區中陽里自立街,為日治時期警員高橋央主導興建的百姓公廟。 1921年前後,政府大肆拓墾農地以種植甘蔗,導致大量無主墳遺骨被掘出棄置。當時任職於豐原郡頂街派出所的日人高橋央看到此
MOC_Id:
Culture_Event668063
Id:
668063
Title:
地熱谷煮溫泉蛋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約攝於1970年(民國60年)左右,地點位在今天新北投溫泉區的地熱谷,畫面中為中心新村居民林連治帶著小孩到地熱谷煮溫泉蛋的景況,但是目前整個風景區是不開放下水的,因此此情景已成為絕響。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51
Id:
513251
Title:
1960年代之花蓮舊火車站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花蓮舊火車站場前之水池樣貌,拍攝時間於1960年代今中山路及重慶街交叉口,而站場前之水池對應為如今花蓮市時來運轉噴水池舊址,水池中央的雕像為日治時期留下的「童子抱鯉魚像」。1910年(明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550
Id:
295550
Title:
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建國北路1段11巷5、7、9、11號
Description:
此區為鐵路局機務段的基層員工集合宿舍,充分展現基層鐵路局員工生活面貌,雖每戶均為因應生活所需略有整建,但整體建築特色仍保有原有風貌。整體建築配置為雙併、兩棟間設有防火巷,且設有防火山牆,尤其巷弄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923
Id:
295923
Title:
嘉禾新村-永春街131巷3弄3號
Description:
嘉禾新村東部為日據時期陸軍砲兵聯隊所在,光復後因軍法組、陸軍聯勤通信廠等遷入,既有建築被改做為眷舍使用,同時也在周邊陸續興建不同等級之眷舍,形成眷村建築群,呈現眷村空間之特色。嘉禾新村東部為日據時
浸水營駐在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253
Id:
325253
Title:
浸水營駐在所
Description:
浸水營一詞,最早出自於鳳山縣廩生盧德嘉的《鳳山縣采訪冊》,該書原為官方修地方志而編纂,完成於清光緒20年(1894),據楊南郡研究,此地終年雲霧深鎖,年雨量高達5200mm,又因地勢平緩易積水,為
MOC_Id:
Culture_Place570439
Id:
570439
Title:
1985年馬祖同鄉會舊址
Description:
馬祖地區自1956年實施戰地政務實驗,民眾生活、交通、商業行為受到諸多限制,加上中國共產黨解放軍宣傳彈等軍事行動,1960年代開始,不少生計有困難的馬祖鄉親選擇舉家遷到臺灣生活。
隨著馬祖遷台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59
Id:
515959
Title:
在花蓮港分屯大隊門前
Description:
此圖為約1920年代士兵於花蓮港分隊大門前的照片。臺灣總督府接管臺灣後,於花蓮港派遣步兵中隊屯駐,並將步兵中隊再分別分派至璞石閣(玉里)、卑南(臺東)。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分屯大隊位於米崙山東麓建立了
稚暉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01
Id:
509101
Title:
稚暉橋
Description:
稚暉橋位於大沙溪與立霧溪的交接處,是以黨國元老吳稚暉先生的名字來命名,其橋樑的設計採用上拱式鋼構箱型樑結構,橋頭則採用當地石材大理岩製作橋名牌,以建立地方特色。太魯閣人稱天祥為「塔比多」,為此區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54
Id:
512354
Title:
富田山(步兵第一聯隊第二中隊中尉富田正忠戰死之地,以其命名為富田)
Description:
富田山(現今又稱江口山),根據《臺灣日日新報》於1914年(大正3年)年7月23日所刊登的「富田山的命名」中的報導就有詳細指出富田山命名的由來。其中記錄到了一位步兵中尉富田正忠因太魯閣討伐戰役身受
MOC_Id:
Culture_Place217837
Id:
217837
Title:
埔里蜈蚣里賞蝶步道
Description:
蜈蚣里位於埔里鎮東北方,全里面積約為34.6平方公里,埔里鎮33個行政區,蜈蚣里所占面積是最大的,並與南投縣仁愛鄉交界,主要地形以山地為主,里內有墘溪分支、眉溪流域,孕育了豐富的生態。過去埔里有蝴蝶王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615
Id:
186615
Title:
圓山動物園裡的猴子
Description:
民國45年2月11日為我國農曆除夕,緊接著農曆新年為丙申年,亦為猴年,代表的動物是猴子。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猴子性格很倔強,而且猛烈,同時動作迅速,所以有「機靈似猴」、「眼明勝猴」、「耳聰比猴」、「敏
雲海保線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17
Id:
625917
Title:
雲海保線所
Description:
空拍雲海保線所,屋前有大片空地,舊東西輸電線從屋後稜線上穿過。雲海保線所位於能高越嶺道4.5K處,日治時期原是尾上駐在所。霧社事件中,舊尾上駐在所(大約在能高越嶺道6.5K處)遭焚毀,昭和6年(1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66
Id:
153366
Title:
南竿海龍基地(兩棲連)
Description:
南竿海龍基地位於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西面山下,是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兩棲偵察營第三連駐地,簡稱偵三連,由於任務性質,又常簡稱兩棲連。基地入口設有一陸軍兩棲牌坊,牌坊上塑有「龍騰虎躍衛國疆、海域殲敵耀英
出水坡駐在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226
Id:
325226
Title:
出水坡駐在所
Description:
出水坡駐在所位於大漢山東南稜、出水坡山以西約2公里的寬稜上,包含一個標高715公尺的小山,海拔約在700至715公尺處。清光緒8年(I882)設出水坡營,屯兵30人,分為3隊。大正8年(1919)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946
Id:
299946
Titl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康定路179號
Description:
剝皮寮歷史街區內傳統店屋的結構系統以磚石承重結構為主,木架為輔。街區內建物的牆體因材料及砌法不同,包括土埆牆、編竹夾泥牆、馬槽牆、顏止磚牆、石造牆基及卵石牆基等。街屋為一種狹長式市街商店住宅,清代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42
Id:
153542
Title:
莒光45據點(45哨)
Description:
莒光45據點位於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西北側、中留嶼西南、坪西步道外側與海面之間,又稱45哨,曾經是陸軍莒光地區指揮部(今陸軍莒光守備大隊)搜索連所在地,2010年由成功大學主持之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82
Id:
659582
Title:
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水利碑涼亭_勒買番穀示禁碑原碑
Description:
1994年於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落成之水利碑涼亭(又稱古碑亭)保存了三座清代所立古石碑。本圖為「勒買番榖示禁碑」原碑,但因長年風化保存情況不佳,另有復刻內容陳列於古碑亭壁面。 「勒買番榖示禁碑」立
綠水合流步道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825
Id:
618825
Title:
綠水合流步道
Description:
綠水合流步道最精華的一段,位於中橫公路約172公里處的上方,中橫公路在此處以隧道方式穿過岩壁,此段古道開鑿於岩壁上,景色十分壯闊。綠水合流步道長度約2公里,單程步行約1小時,是合歡越嶺道的其中一段
MOC_Id:
Culture_Place463918
Id:
463918
Title:
早期茶葉製造必備的資材-木炭
Description:
臺灣早期電力與石化燃料尚不普及,且相對成本較高的年代,茶葉製造過程中,烘乾與烘焙兩個步驟,都是以木炭為燃料,在焙窟上以焙籠完成。天仁茶業公司前董事長李瑞和先生曾經提及,當年他年輕的時候,為節省燃料
草山水道系統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003
Id:
293003
Title:
草山水道系統
Description:
草山水道系統約為1928年至1932年創建。本系統為日據時期因應臺北人口急速成長,必須開發新的水源,日人經勘查草山地區三處水源時,在考量水質、水溫、水量、穩定性及無硫磺污染等因素後,決定採用第一、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35
Id:
619135
Title:
恆春卑南道-旭海端
Description:
恆春、卑南道-旭海端古道與太平洋最接近的一道隘口,通過時需注意潮汐與浪花。「恆春、卑南道」其起點為今日屏東縣恆春鎮,經過現在滿州鄉,穿過中央山脈尾段到海邊,經過旭海、觀音鼻,然後再沿著海岸往北走的
塔瓦溪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12
Id:
619012
Title:
塔瓦溪
Description:
塔瓦溪分佈於臺東縣達仁鄉,主流發源於達仁鄉南田村牡丹溪山、太和山之間的山谷,先向東南再轉東北東流,於縣境處注入太平洋。「恆春、卑南道」其起點為今日屏東縣恆春鎮,經過現在滿州鄉,穿過中央山脈尾段到海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7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5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1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33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8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