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芳春茶行」展示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空間、地域與遷徙
「「新芳春茶行」展示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463953 , 欄位Id的內容是46395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新芳春茶行」展示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為「新芳春茶行」一樓展示廳展示當年使用由「和榮鐵工廠」國產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以下簡稱「滾筒式切斷機」。
茶菁製作後尚未精製的粗製茶,稱為毛茶,帶梗。精製時必須去梗,同時必須將茶葉依老嫩與品質分級。一般而言,毛茶在含水量3-5%之間時,只要略為加壓,即會「葉梗分離」,即可用人工或機械去梗。如果再加壓,葉片會破裂,其中品質較高的嫩梢、嫩葉與葉肉容易破碎,比較細小;品質較低的葉梗、葉片中的維管束組織、老葉、莖較不易破碎,就會比較粗大。因此可以藉由篩分,將不同品級茶葉分開。
「滾筒式切斷機」是國內最常用的茶葉切斷機,上方茶葉盛裝斗的底部,有兩個滾軸,滾軸上有不同大小之格齒,滾輪兩側有切刀,調整滾輪與切刀之間距,即可進行各種等級毛茶之切碎作業。照片中機器下方即放置有另兩支不同格齒的滾軸。破碎後的茶葉,先以篩分機篩分,再以拔梗機拔梗,然後以人工揀梗,就完成初步精製作業。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63953&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875884D0-3470-49B1-937C-70B625118DF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08T13:02:4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Place463953
Id
463953
Title
「新芳春茶行」展示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
Description
照片為「新芳春茶行」一樓展示廳展示當年使用由「和榮鐵工廠」國產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以下簡稱「滾筒式切斷機」。 茶菁製作後尚未精製的粗製茶,稱為毛茶,帶梗。精製時必須去梗,同時必須將茶葉依老嫩與品質分級。一般而言,毛茶在含水量3-5%之間時,只要略為加壓,即會「葉梗分離」,即可用人工或機械去梗。如果再加壓,葉片會破裂,其中品質較高的嫩梢、嫩葉與葉肉容易破碎,比較細小;品質較低的葉梗、葉片中的維管束組織、老葉、莖較不易破碎,就會比較粗大。因此可以藉由篩分,將不同品級茶葉分開。 「滾筒式切斷機」是國內最常用的茶葉切斷機,上方茶葉盛裝斗的底部,有兩個滾軸,滾軸上有不同大小之格齒,滾輪兩側有切刀,調整滾輪與切刀之間距,即可進行各種等級毛茶之切碎作業。照片中機器下方即放置有另兩支不同格齒的滾軸。破碎後的茶葉,先以篩分機篩分,再以拔梗機拔梗,然後以人工揀梗,就完成初步精製作業。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08T13:02:46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新芳春茶行」展示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19
Id:
595719
Title:
卡那岸部落/Qnragan
Description:
Qnragan部落,漢語稱做卡那岸部落,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部落共67戶,總人口數179人,原住民人口123人,佔總人口百分比69%,非原住民人口數56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31%。各原住民族比
MOC_Id:
Culture_Place325280
Id:
325280
Title:
霞喀羅國家步道-石鹿端
Description:
新竹縣五峰鄉的霞喀羅國家步道石鹿端登山口,林務局在此處設有解說牌,「霞喀羅古道」又稱「石鹿古道」,兩端的起點分別為井上(今新竹縣五峰鄉清泉)與控溪(今尖石鄉秀鑾村),大正6年(1917)及大正9年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65
Id:
289765
Title:
明禮路日式宿舍
Description:
一、歷史建築名稱:明禮路日式宿舍。二、類別:宅第。三、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明禮路14巷2號。四、歷史建築本體:明禮路日式宿舍主體建築。五、所定著土地之地號及面積:花蓮縣花蓮市明義段92地號,面積427平
和平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00
Id:
619100
Title:
和平
Description:
影像為今臺中市和平區,和平原名「稍來坪」,為大甲溪右岸的一狹長河階地,乃「稍來社」移住此地後出現的地名。稍來社原散居於東卯山西北方、東卯溪西岸的山麓地帶,後因耕地不足,遷徒至「ミサラ」(MISAR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07
Id:
153507
Title:
北竿320 高地
Description:
北竿320高地位於連江縣北竿鄉雷山上方,2008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7年度連江縣北竿、東引軍事類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高地範圍無法進入,故外部狀況不詳,內部設施亦無法進入,但軍方應有定期
曲冰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7164
Id:
617164
Title:
曲冰
Description:
曲冰遺址,濁水溪源自合歡東峰,流經靜觀,在廬山匯集塔羅灣溪流入碧湖,接著又匯流萬大溪,此後地勢稍平,溪流彎曲,河水冰冷,故名「曲冰」,民國70年(1981)曲冰遺址的挖掘而使得部落聲名大噪。由出土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659
Id:
296659
Title: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小使室
Description:
建物原係為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生徒便所、職員便所及小使(校工之意)、湯沸、浴室及物置室,約建於1927年前後,與大禮堂皆同有代表臺灣教育史之價值。後來小使、湯沸、浴室及物置室曾變更為琴房使用。今日舊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96
Id:
595996
Title:
大加汗部落/Thganhan
Description:
Thgahan部落,漢語稱做大加汗部落,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目前部落人口約有117人,共計49戶,其中原住民人口占總人口百分比為97%,114人;非原住民人口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為3%,共計3人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32
Id:
603232
Title:
二結圳通學廊道
Description:
大二結地區自清中葉漢民進墾以來,水圳與交通設施相對發達,至今以學進都市計劃區與宜蘭、羅東緊密接合。此一整合城鎮發展現象,可說是宜蘭沿省道散佈之城市型態中的一個特例,並突顯其於蘭陽平原發展上的特
南勢溪上游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77
Id:
325577
Title:
南勢溪上游
Description:
哈盆越嶺古道從福山出發,一路沿南勢溪右岸腰繞,渡過數條支流後,抵達哈盆溪與南勢溪匯流口,之後繼續沿南勢溪溪谷上溯,到達另一個雙溪匯流口時,爬上兩溪中間的稜線,抵達934峰東鞍,之後繼續爬升到新北市
MOC_Id:
Culture_Event629793
Id:
629793
Title:
1960年代末的虎尾鐵橋
Description:
台糖鐵道虎尾鐵橋上,談錫寬老師的長公子談乃麒與同學攝影留念。
虎尾鐵橋是虎尾人要前往斗南站轉搭台鐵的必經通路,包含虎尾基督徒聚會處的會友或虎尾鎮的人,都對虎尾鐵橋充滿情感。
虎尾鐵橋舊名「番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71
Id:
512271
Title:
托博闊社的幕舍構築作業
Description:
《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由居於臺南的下田正於太魯閣戰役時,跟隨少將萩野末吉率領的第二守備隊推進時所拍攝,附有軍官職員表及立霧溪一帶行軍地圖,拍攝內容包括山川地景、行軍過程、戰況及戰爭成果。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27
Id:
233927
Title:
南竿后澳水庫興建誌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南竿后澳水庫興建誌,現存於連江縣南竿鄉馬港村的后澳水庫,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碑文全文如下:馬祖南竿島地勢陡峻,雨水多逕流入海,難以匯聚,致鄉親長年飽
武嶺寒訓基地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705
Id:
618705
Title:
武嶺寒訓基地
Description:
從合歡山主峰步道上眺望武嶺寒訓基地。武嶺寒訓基地位於合歡山主峰和東峰之間的凹谷,海拔高度3089公尺,成立於1961年,當時是為了反攻大陸的目標讓進訓官兵熟悉到中國作戰可能要面臨的氣候環境,隸屬於
枋寮海岸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63603
Id:
163603
Title:
枋寮海岸
Description:
10月11日,軍隊在枋寮登陸後隨即與民兵發生衝突,民兵撤退後,軍隊往北方茄苳腳前進。此次日人登陸枋寮的事件,被當地居民稱為日人「起山」。枋寮位於屏東平原南邊,全為福佬聚落,居民以閩南人及平埔族為主
槍櫃城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53
Id:
512753
Title:
槍櫃城遺址
Description:
槍櫃城遺址位在宜蘭縣三星鄉拱照村(舊稱阿里史),槍櫃即銃櫃,銃是舊式的一種槍械火器。漢人自1796年大量移民蘭地同時,一批在彰化一帶的平埔族—阿里史、阿束、月眉等流蕃,也翻山越嶺來到宜蘭與漢人爭地
長虹橋下的河道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65
Id:
509565
Title:
長虹橋下的河道
Description:
此照片攝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的秀姑巒溪長虹橋下的河道。由於夏日雨水較多,秀姑巒溪溪水漲高、流速變快,因此夏季時泛舟活動盛行,而照片中的地點即是泛舟的終點,可以看見有人駕著小舟前進。自奇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184892
Id:
184892
Title:
曾文溪大橋通車典禮
Description:
曾文溪大橋是位於臺鐵拔林車站與善化車站間的鐵路橋樑,跨越臺南曾文溪上。民國42年6月完工通行的曾文溪鐵道橋為第二代,該大橋通車典禮於民國42年11月20日上午9時許,在番子田(臺南隆田)該橋北端舉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62
Id:
660362
Title:
律動伴月歌劇院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原攝原味類第一名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12
Id:
512312
Title:
饅頭山半山腰鞍部營地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饅頭山半山腰鞍部營地。此處為位於海拔高度1118公尺的饅頭山,而西處稜線上曾為第二中隊砲陣地,作為攻略西奇良社與卡莫黑爾社的主要戰略位置。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
金字山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7168
Id:
617168
Title:
金字山
Description:
清軍的墓碑收藏在金字山忠靈塔中,金字山上所葬清兵中,官銜最高者為登仕郎王家驥,係正九品文官,生平不詳。而光緒五年為其立墓碑的友人周樹人卻見於羅大春的〈開山日記〉中:「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日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74
Id:
303974
Title:
《西瀛風物》第九期〈竹灣風情畫〉
Description:
本文為《西瀛風物》第九期〈竹灣風情畫〉,作者為陳仁和先生。本文說明竹灣村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北部,在清朝與日據時代都叫竹嵩灣,光復後才叫竹灣。竹灣的開發始於明朝永曆年間,先民為躲避兵災,自金門後浦、陳坑一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43
Id:
595843
Title:
嘎尼按/kanian
Description:
嘎尼按部落(Kanian)今屬國興里,為散戶型的社區部落,部落範圍東北邊自慈濟大學後方,東南邊自建國路二段與吉安鄉北安街交叉路口,西北邊自慈濟中學後方,西南邊接慈濟路與建國路二段交叉路口。早期此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521
Id:
292521
Title:
大千百貨/延平北路2段7號
Description:
建築位於大稻埕地區曾經繁華一時的重要地段,屬於五坎式的大型街廓建築,為簡潔的現代主義形式,且保留日治延平北路典型的立面形式。符合臺北市市定古蹟指定暨歷史建築登錄作業要點第18點第2款「具歷史文化意
MOC_Id:
Culture_Place754066
Id:
754066
Title:
草店尾老屋保存再生計畫
Description:
本棟建物為磚造水泥三樓長條街屋,外牆浮雕典雅大方,內部之磨石梯,木梯,地面圖騰,木製地龕,閩式瓦片屋頂,致始保存良好;原一樓為閒置倉庫,現經產權人拆除前房客留下之招牌,進行復舊及冷氣室外機等遷移,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29
Id:
596029
Title:
露埔部落/Lupo
Description:
露埔部落位於富南村內,部落族群以阿美族為主。富南村位於鄉境南區,東與豐南、永豐村交界,西以秀姑巒溪與學田村分界,南與臺東縣池上鄉大坡、慶豐村接壤,全村面積8.7平方公里,海拔300公尺以下平地約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05
Id:
512305
Title:
山砲兵第二中隊道路構築作業
Description:
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對太魯閣族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在為期三個月的討伐中,日方動員的軍警及後勤人員總數超過二萬人,以絕對優勢的軍力對僅約2000名戰士的太魯閣各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49
Id:
684649
Title:
臺北鐵路地下化啟用典禮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89年9月1日拍攝,主題為臺北鐵路地下化暨臺北新站第一期工程啟用典禮。行政院長李煥、臺灣省主席邱創煥與交通部長張建邦等前來視察並發表談話,隨後李煥及邱創煥接受來自各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919
Id:
271919
Title:
宜蘭縣觀光發展細部計畫規劃報告
Description:
「宜蘭,為台北的後花園」,非近幾年的現象,在陳定南縣長時期,調查團隊就已經發現大台北都會區對於旅遊的需求很大,只是都會區內的資源已開發的差不多,多數景點都會人擠人,而宜蘭會是大台北都會區旅遊的最佳
木炭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418
Id:
619418
Title:
木炭窯
Description:
中之關駐在所附近的木炭窯,位處雲霧帶的中之關駐在所,氣候濕冷,年均溫為攝氏15度,駐在所的警吏們山中生活十分艱辛,在沒有電熱器的時代,燒紅的炭火就是溫暖的來源,木炭窯所悶燒出來的木炭,可以提供警吏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4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8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54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9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5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1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