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紫萍能治腳氣病及傷患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紫萍能治腳氣病及傷患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紫萍能治腳氣病及傷患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9852 , 欄位Id的內容是27985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紫萍能治腳氣病及傷患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紫萍:(見草部):池澤止水中甚多,季春始生.面青、背紫;赤若血者,謂之紫萍.「寧化志」:『七月十五採,晒乾,蜜丸之,能入肺經、達皮膚,治腳氣、傷折、胎孕有傷;名「紫萍一粒丹」』.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985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4451CCE-DFC9-41F8-8C14-BCDF31F7F04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14:05:2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52

Id

279852

Title

紫萍能治腳氣病及傷患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紫萍:(見草部):池澤止水中甚多,季春始生.面青、背紫;赤若血者,謂之紫萍.「寧化志」:『七月十五採,晒乾,蜜丸之,能入肺經、達皮膚,治腳氣、傷折、胎孕有傷;名「紫萍一粒丹」』.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2. 1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14:05:29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紫萍能治腳氣病及傷患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19
Id: 280119
Title: 毛蟲有毒螯人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毛蟲,俗呼刺毛蟲也.有毒螯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10
Id: 506310
Title: 山頂上的奇觀
Description: 位於海拔大約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峰,也就是能高山的頂端,向東南方的花蓮港廳眺望,能夠看見整片的雲霧與壯闊的山林。至於地勢較低的木瓜溪(約兩千公尺處)等,以及遙遠的海岸山脈,都只能看到微小的景象。在此山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618
Id: 754618
Title: 廖日京拍攝台北植物園底片系列-荷花池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底片齒孔處有「1B」,另有1格畫面相仿之底片,共2格。1人行走於周圍有草地的步道上,左方遠處有涼亭、建築物及許多植物。根據收存底片套書寫文字,地點為台北植物園。 此系列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21
Id: 280621
Title: 婦女服食乳草可以通乳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乳草(生附地.枝紅葉細,背微紅,婦人少乳者,和肉服之,可通乳竅)

MOC_Id: Culture_Object590876
Id: 590876
Title: 苦茶粕水浸出液對南方根瘤線蟲危害番茄之防治探討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楊雅雯,指導教授楊瓊儒博士,出自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8(民國97)年6月。內容探討苦茶粕及其商品化製劑好賽螺的水浸出液對南方根瘤線蟲防治效果。苦茶粕為油茶樹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727
Id: 754727
Title: 水島うらら在階梯上採集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34」。水島うらら採集照片。本件為廖日京陪同水島正美、水島うらら夫婦在12月8日-13日至恆春、臺東等地採集調查系列照片之一。 根據廖日京「植物標本採集登記簿」(筆記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44
Id: 282844
Title: 東澳嶺
Description: 台灣中央山脈北起宜蘭縣蘇澳附近的東澳嶺,南抵台灣本島最南端的鵝鑾鼻,故東澳嶺位在中央山脈最北端。東澳嶺雖然標高僅821公尺,但山勢雄偉,有大山的架勢。由於東澳嶺富含石灰岩礦,山的北面有台灣水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70
Id: 660370
Title: 大肚臺地調研計畫:生態景點空拍榜文路生態樣區全景圖
Description: 榜文路位於大肚台地西側,因為地勢陡峭不適宜開發,且有沖蝕溝切割,人為干擾比較少,所以維持比較完整植被生態環境,目前只有少數的農業使用,因此做為大肚台地資源調查計畫之生態樣區之一。 2017年大肚台

MOC_Id: Culture_Object739337
Id: 739337
Title: 造林學本論(廖日京大學筆記)
Description: 日期:1950年10月20日-51年1月5日 封面書寫「1類③5」、「造林」、「造林學造林學本論」、「農學院森林系3年」、「姓名 廖日京」,「43.6.16起 43.6.止 日間」、「N2232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37
Id: 279537
Title: 浮石可入藥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浮石,鹹氣所結,隨潮而流,浮聚海面,質輕甚可入藥;亦可磨礪器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32
Id: 755032
Title: 屏東中正國小猢猻樹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本件為松田英二在屏東中正國小與猢猻樹(Adansonia digitata)合照。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植物公務紀錄與研究往來書信」系列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026
Id: 277026
Title: 澎湖資糧缺乏,食海菜雜薯與米 海南雜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賴有賢司牧,勸民相賑貸。亟發義倉錢,戶口資零碎;碾米借營倉,平糶付闤闠(蔣澤葊刺史發義倉錢三千串以濟貧民,借碾兵米九百石以平市價)。勞勞相慰藉,教民且忍耐。些許奚足恃?家家食海菜;海菜亦可食,須雜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38
Id: 284738
Title: 七張社區的花海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0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87
Id: 280587
Title: 沙參一名鈴兒草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沙參(一名鈴兒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97
Id: 280297
Title: 乳草可通乳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乳草:生附地,枝細葉紅.背微紅,婦人少乳者,和肉煮食之,能通乳竅.或云即扁蓄.

MOC_Id: Culture_Object703661
Id: 703661
Title: 林業試驗所腊葉館內照片
Description: 方形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正面畫面大約有十三人在室內,中央有一張長桌,長桌上擺有紙片狀的物件及類似實驗儀器,左方七人站立,右方六人站立。經比對林業試驗所所藏照片,此照片場景應為腊葉館內部,拍攝方向

MOC_Id: Culture_Place753617
Id: 753617
Title: 霧峰區昭和12年阿罩霧圳第四水門
Description: 臺灣埤圳的設施,大多開鑿於清代,「埤」的築法是利用修建堤防的方法,將溪水、泉水截流,加以蓄積,成為大小不一的埤池。「圳」的築法,則是依地勢高低,由高處引導溪水流進小溝,再引入田中灌溉。埤與圳是兩種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352
Id: 661352
Title: 茶斑蛇
Description: 茶斑蛇是一種中小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90公分,極具攻擊性,有後溝牙且具有輕微毒性,但對人類無危險性。頭部呈三角形,有一個深色的Y字型斑紋,眼睛上方有明顯的稜脊突起,狀似鷹眼,因而看起來較為兇惡。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50
Id: 280150
Title: 梔子花子可入藥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梔子花:花黃.子可入藥.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46
Id: 512746
Title: 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
Description: 蘭陽平原海岸以沙岸為主,因流經的河川自上游挾帶大量泥沙沖刷入海後,又經強烈東北季風經年累月的吹拂,造成一連串的海岸沙丘在宜蘭東側海濱自北而南與海岸平行,而多雨的氣候更促使沙丘地形越加穩固,形成了極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08
Id: 284708
Title: 左岸步道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洲社區的日曆。本篇六月二十二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91
Id: 276991
Title: 藍鹿洲稱沙連茶為佳品,能解暑毒、消腹脹 雲林縣采訪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崠頂山 在縣東三十八里。其山自鳳凰山分龍,蜿蜒六、七里,路皆平坦;至大水窟頭,束脈聳起。山二、三里,高低不一;森然屹峙,明媚幽雅;巖頭時有白雲封護。居民數十家,自成村落。巖隈曲徑,多植茶樹。昔藍鹿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91
Id: 280391
Title: 烏甜葉生津止嗽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烏甜葉:味甘,性涼,生津止嗽;血刃血者得批杷葉同煎服佳.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46
Id: 277246
Title: 台灣由南至北氣候之差異 重修臺灣府志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自府治至鳳山,氣候與臺邑等。鳳山以南至下淡水等處,蚤夜東風盛發,及晡鬱熱,入夜寒涼,冷熱失宜。又水土多瘴,人民易染疾病。自府治直抵諸羅之半線,氣候亦與臺邑等。半線以北,山愈深、土愈燥,烟瘴愈厲,人

MOC_Id: Culture_Event551516
Id: 551516
Title: 水心亭舊址
Description: 照片為2020年7月(民國109年)曹公國小遊樂場,在清代曹謹擔任鳳山知縣時,這裡有個特別的名字「水心亭」,但已被拆除,而這裡是水心亭的舊址。 曹謹在擔任福建省臺灣府鳳山縣知縣時,因鳳山平原乾旱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638
Id: 754638
Title: 松田英二於溪頭
Description: 編直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25」,另有2格畫面相仿之底片,共3格。1人站於橋樑上且手扶橋欄之半身照,下方水池與後方數棵植物。松田英二在溪頭大學池竹橋上的照片。本件為1971年9月廖日京陪同松田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662
Id: 512662
Title: 傳統藝術資源之佛帽剪裁
Description: 陳進傳的《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報告書》,書中183頁到195頁,羅列出傳統工藝基礎調查資料木雕匠師部分,是當時調查採訪結果,所整理出來的傳統工藝資源。蘭陽地區的雕藝人才,主要以木雕為最多數,大致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898
Id: 662898
Title: 省議會林木園造園工程記錄之照片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大約有9人於道路兩旁,前景中央有一人手撐長棍站立於道路旁,中景大約8人站立及蹲坐,遠景為一連綿山脈。此照片拍攝地點應為位於臺中霧峰的臺灣省議會(後為臺灣省諮議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816
Id: 277816
Title: 相傳鄭成功至山麓,毒氣嚴重,涉溪者都死了,便放棄度溪 臺灣遊記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約三里,房裏,即貓裏也。其山有貓裏牛鬥山,產礦油,甚大,昔從巖壁流出。又有玉山,亦在房裏溪。山中晴霽,乃見峻巖峭壁疊白如銀,可望不可即。相傳前明鄭成功自率步卒往,至山麓,遙隔一溪,毒甚,涉者多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02
Id: 267402
Title: 牛車載運甘蔗
Description: 牛車載運甘蔗。照片拍攝的時間大約為1956年到1960年間(民國45年到民國50年),提供者為江嬌妹,當中身穿長袖長褲的年輕男子為江嬌妹的兄長。早期農村無機械化現代農機具,牛隻即為重要的耕作與載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2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3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0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8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3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3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4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3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