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蓮芳為三官堂住持,亦探求醫術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蓮芳為三官堂住持,亦探求醫術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蓮芳為三官堂住持,亦探求醫術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7771 , 欄位Id的內容是27777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蓮芳為三官堂住持,亦探求醫術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蓮芳號藕船,住持三官堂.好吟詩,工書畫,究醫術。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777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B3269540-8DA2-4762-98D1-A652671C1CF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00:24:0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71

Id

277771

Title

蓮芳為三官堂住持,亦探求醫術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蓮芳號藕船,住持三官堂.好吟詩,工書畫,究醫術。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00:24:08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蓮芳為三官堂住持,亦探求醫術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487282
Id: 487282
Title: 「LOVING─921地震10週年愛的行動」音樂會
Description: 2009年921地震10週年這一天,當夜幕升起,兩對桃米孩童身穿白袍,手捧蠟燭,引領來賓緩緩走到再生池旁,眾人將手中的「希望之火」放入池中。紙教堂前「921」的愛心燭火,在蘇菲旋轉中,搖曳著。

MOC_Id: Culture_People472936
Id: 472936
Title: 吳英國
Description: 吳英國(1954~)生於澎湖縣湖西鄉,從小喜愛研究鄰居家門上以木頭刻成的對聯,並常比手畫腳模擬其筆勢,養成對於書寫的初步喜好。在其四十多年的書寫歷程中,曾跟隨朱玖瑩、王愷和、李善同、杜忠誥、黃羣英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1
Id: 139291
Title: 連江縣長封惠南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65
Id: 138065
Title: 林文湧
Description: 林文湧,祖籍福建長樂沙堤人,生於1884年少年時隨叔父前來東引開墾,後從漁經營麻纜船隊,在東引留下4棟石砌住宅,被稱作「東引首富」,於1965年。 據《東引鄉志》記載,林文湧早年在二重山羊、種蕃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85
Id: 168385
Title: 泰雅族北勢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泰雅族北勢群男女的樣貌與服裝。

MOC_Id: Culture_People218104
Id: 218104
Title: 邱梅蘭
Description: 邱梅蘭昭和8年(1933)在竹東出生,6歲(1939)時因為父親來花蓮做工程,所以搬到花蓮。剛開始住農校鐵路旁邊,日本時代印象最深刻的是12歲時,一直跑空襲。再則是警察常來家裡巡,如果看到豬肉有豬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30
Id: 280930
Title: 李延昰晚年以道士身分從醫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李延昰,初名彥貞,後改今名,字辰山;上海人。年二十,走桂林,為永曆帝某官。晚為道士,隱於醫。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26
Id: 659526
Title: 怡然園_岸裡社懷古碑石
Description: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31
Id: 168431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房屋與穀倉
Description: 巴包拔群Bogari社頭目住宅。住家在左邊,右邊的茅草頂建築物為榖倉。此一地區的穀倉形式非常特殊,在頂樓鋪上木板,將穀物收藏到裏面。坐在屋簷下的是該村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18
Id: 509618
Title: 林肇基與友在萬里溪橋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所拍攝於1961年(民國50年),幾位花蓮高工的學生,剛從光復糖廠進行完校外參觀活動準備返家,在步行返回鳳林的路上於萬里溪橋上倚著護欄合影留念,其中一人名為林肇基,是這張照片提供者的父親。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92
Id: 277592
Title: 李天植國變之後,便隱居於海邊。家很貧困無子,又病疝氣 南天痕卷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李天植,字潛夫;登崇禎癸酉賢書。國變後,隱居海鹽之乍浦;禿頂披緇衣,二十七年不見人。家酷貧,無子,又病疝氣,日仰臥讀書,常累日絕炊,晏如也。無童婢,老妻在室,頹然相對。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2
Id: 509582
Title: 楊牧的高中同學3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為詩人楊牧與高中同學的合影。楊牧本名王靖獻(父親姓楊,因從與母姓而姓王),於1940年(昭和15年)出生,2020年(民國109年)過世,於1955年(民國44年)至1958年(民國47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56
Id: 513156
Title: 花蓮手工麻糬曾水港先生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花蓮手工麻糬的創始人曾水港先生與他掙錢的工具。曾水港為祖籍桃園龍潭的客家人,1936年(昭和11年)時,十五歲的曾水港先生聽說「後山」(指花東地區)地廣人稀,官廳與民間的開發組合機構均極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318140
Id: 318140
Title: 「同心」、「童心」踏查青螺社區
Description: 青螺村位於澎湖本島的湖西鄉北岸、鄉道澎13號旁,往南連接紅羅村與白坑村。本村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港口原依聚落而建,後來因為淤積而遷於北側。青螺村以聚落及廟宇為主要發展中心,聚落內有真武殿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624
Id: 476624
Title: 【湄鼓435_人文地理】武德殿柔道隊
Description: 照片取自蕉城雜誌社出版《旗山老照片集》書冊第23頁,為日治時期拍攝旗山武德殿內,柔道隊合影畫面,地板則是榻榻米樣貌。在日治時期為推廣武道精神,在全台興建許多武道場,其中旗山武德殿,是建於西元193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01
Id: 513201
Title: 證嚴法師與第一批慈濟委員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66年(民國55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時第一批委員,她們都是尋常人家的家庭主婦。功德會成立前有一段故事:1966年(民國55年),出家未久的證嚴法師到鳳林鎮某間診所探視一位住院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02
Id: 509602
Title: 雷驤採訪王禎和母親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為1994年(民國83年)作家雷驤(右)採訪王禎和之母,蘇招治女士,當時雷驤正在執導《中國作家的影像》系列影片張愛玲的部分,因此特來向蘇招治女士訪談當年招待張愛玲到花蓮遊玩之事,從照片背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955
Id: 550955
Title: 盧廷清
Description: 盧廷清(1959-),生於桃園新屋,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現任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專任教授;國中時跟隨曾現澄老師在桃園鄉村寫生美景,高中時向戴武光老師學習水墨,提升筆墨功力,18歲考入台灣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04
Id: 661704
Title: 林呈祿半身照
Description: 林呈祿(1887-1968),桃園大園人,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任職台灣銀行、教師、法院僱員及統計主務,後辭官進明治大學法科。1918年起組六三法撤廢同盟、聲應會、啟發會、新民會,實為近代臺灣反日運

MOC_Id: Culture_Event649605
Id: 649605
Title: 樂生院佛教會壁報
Description: 本圖為樂生院佛教會所出版的壁報,出自1963年12月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出版的《癩病防治十年》。從圖片中「向生」二字,可知這幅壁報為院民出版的《向生壁報》。壁報上寫著「恭祝彌勒菩薩聖誕暨農曆新正特刊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35
Id: 139335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吳招有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MOC_Id: Culture_Event649568
Id: 649568
Title: 樂生院院民製作壁報
Description: 本圖為樂生院院民製作壁報,收錄於1960年出版的《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照片中貼於展示板的大型壁報,是樂生院熱衷文藝的樂生院入院者所創辦,報刊名為「向生」。 展板前有供休息的石桌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864
Id: 550864
Title: 曾玉珊
Description: 曾玉珊,現為桃園市桃園區大業國民小學美術老師,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出生、成長於桃園,並有著回饋鄉土的使命感;其創作歷程皆會透過筆觸留下紀錄,操作的痕跡也象徵身體做工的時序紀錄,環境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71
Id: 280971
Title: 公因瘴氣而患腹瀉死亡 清先正事略選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五月,公染瘴,患洩瀉;猶督前師進。夜有大星殞於營西北,光芒有聲;越數日,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51
Id: 276751
Title: 疫厲流行,公親拊士卒 劉壯肅公奏議卷首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會盛暑,疫厲流行。我軍既疲勞,復感瘴,多疾病,軍中炊煙日減。公短衣草履,親拊循士卒,弔死問疾,與同食飲。將士感奮,人人皆樂為吾帥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80
Id: 281080
Title: 王得祿受瘴氣影響而患頭風病、眼翳病 清仁宗實錄選輯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至王得祿在粵洋積受瘴氣、染患頭風,右目生翳,近復得翻胃之證;阿林保已飛致該提督善為醫治,並令王紹蘭親往探看。此時如尚未痊愈,不能追捕賊匪;即傳諭王得祿在內地安心調理,不必勉強出洋,轉致不能得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94
Id: 276594
Title: 鄭經病若失,委馮錫範 臺灣鄭氏始末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六月,東渡見經,經惘惘病若失,政無巨細委馮錫範。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12
Id: 168512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施武郡的男女。男人戴一圈貝殼製頭飾帶,著胸兜與腹袋,外面再披麻布製長背心,這種背心是此族固有的衣裳,鄒族也用同一形式的胸兜與腹袋。男孩則僅著腹袋。婦女大多穿著模倣漢人的上衣與裙子,穿固有衣服者極少,右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28
Id: 168428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來義社
Description: 巴包拔群來義社村落。板岩所蓋的房屋,如街道似的成排並列。阿猴廳北部地區的排灣族村落的情況,大多與此相似。圖中枝葉茂密的那棵樹是種在頭目家前院的榕樹。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873
Id: 550873
Title: 詹前萬
Description: 詹前萬(1933-),畢業於台灣省立台北師範藝術科,曾任桃園市立大崙國民中學教師;在中學教師檢定考試時,曾因素描不及格,開始向李石樵老師學畫,此後一點一滴累積出自己的實力。民國42年於台北師範藝術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2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1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1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17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1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1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0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