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番人騎獅栓馬石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番人騎獅栓馬石藝術與人文

番人騎獅栓馬石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86060 , 欄位Id的內容是28606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番人騎獅栓馬石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栓馬石為由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形式為常見的胡人騎獅。栓馬石或稱栓馬樁,是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碑石。多用漢白玉、花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製成。常置於家戶、寺廟、墓陵、宮殿等莊肅建築群的正門(即南門)左右兩側。古時稍有身份的人們多使用馬騾交通,登訪家戶時需要拴住馬匹,用麻繩拴牢,以免丟失馬匹。在府內 過夜者會令府中僕人遷走馬騾帶去餵養水飼。主人或客人走時再將馬匹從栓馬樁上解開拴繩,登馬離別。   殷實的農戶人家會在拴馬樁上雕刻精美的圖像,取其中的吉祥寓意鎮宅辟邪,為望柱,寓意門庭興旺。栓馬樁頂端,石雕底座往往是圓形的,與方形柱身相呼應,寓意取天圓地方。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606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8C80CCE-DB1C-4FC0-936F-EDE96AE61DC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17T09:59:1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60

Id

286060

Title

番人騎獅栓馬石

Description

  此栓馬石為由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形式為常見的胡人騎獅。栓馬石或稱栓馬樁,是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碑石。多用漢白玉、花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製成。常置於家戶、寺廟、墓陵、宮殿等莊肅建築群的正門(即南門)左右兩側。古時稍有身份的人們多使用馬騾交通,登訪家戶時需要拴住馬匹,用麻繩拴牢,以免丟失馬匹。在府內 過夜者會令府中僕人遷走馬騾帶去餵養水飼。主人或客人走時再將馬匹從栓馬樁上解開拴繩,登馬離別。   殷實的農戶人家會在拴馬樁上雕刻精美的圖像,取其中的吉祥寓意鎮宅辟邪,為望柱,寓意門庭興旺。栓馬樁頂端,石雕底座往往是圓形的,與方形柱身相呼應,寓意取天圓地方。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17T09:59:17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番人騎獅栓馬石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3
Id: 296373
Title: 倒牆無倒基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倒牆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68
Id: 595968
Title: 大河頌
Description: 〈大河頌〉這項作品以抽象的根莖和果實兩段成形,其下象徵節節成長之萬物,其上則呈現豐碩果實。其欣欣向榮之狀,座立於木瓜溪畔,呼應大河孕育萬物生機,並傳達天人共存的真理。此作品因應民國88年(1999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216
Id: 562216
Title: 嘉義水上善德堂仙人見佛圖
Description: 仙人見佛圖位於善德堂正殿龍邊祿位廳樑枋,為淨威菩薩恭敬的問釋迦牟尼佛過去修行的因緣,佛為其開示最勝仙人捨生求法之事屬於本生故事圖,故事出自華嚴經行願品。 為陳玉峰彰顯齋教佛堂之性質,繪製近三分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89
Id: 559989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卡拉ok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卡拉ok影像,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物。 有甚麼事比與親友們高歌歡唱更讓人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57
Id: 282857
Title: 南方澳東南戲院
Description: 上個世紀中期(1960年代)南方澳漁港的追逐魚金滾滾熱潮,匯聚往來的漁船及漁工移民,促使南方澳這個小漁村燈紅酒綠的討海業餘生活愈加琳瑯滿目。作為當時南方澳唯一的南方澳大戲院之經營者,羅東大新戲院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294
Id: 323294
Title: 入選-井仔腳鹽田
Description: 台南北門的井仔腳鹽田是台灣最古老的鹽田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1818年遷來此處直到現在,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09
Id: 267209
Title: 明王道焜語
Description: 廖禎祥(1926-)所作〈明王道焜語〉,以行楷書明末名臣王道焜(生卒年不詳)語,釋文:「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孝,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矣。」作者落款:「明王道焜語,台員廖禎祥。」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74
Id: 514474
Title: 木屐展示館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59
Id: 594259
Title: 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內黨代表大會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內黨代表大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經擔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的活動中心除了舉辦休憩活動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46
Id: 55994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菜市場旁街道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社區菜市場旁街道照,居民於街道上合影,該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老舊眷村的街道,是多少離鄉眷村子弟的回憶,路旁的水溝、磚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2
Id: 301092
Title: 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出自有「臺灣少年小說第一筆」之稱的李潼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76
Id: 301076
Title: 蔚藍的太平洋日記
Description: 《蔚藍的太平洋》書中描述有一位少年,在濱臨太平洋的中學讀書,讀海,成了他必修的功課。後來在海軍服役時,他看海洋,也從海洋回看他生長的島嶼。他將海洋的心聲化為文字,傳遞給人類,盼望人類不要以為海洋只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3
Id: 514493
Title: 山腳下的泰雅部落─金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1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89
Id: 513389
Title: 花蓮女中學生合影
Description: 照片中一排背著印有「花蓮女中」字樣書包的學生,站在走廊「初三孝」班牌下合影。這是1967年(民國56年)一群花蓮女中初三孝班的同學在教室前的留影,右二為後來任教於花蓮高工的趙長雲老師。花蓮女中創立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3
Id: 514493
Title: 山腳下的泰雅部落─金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1

MOC_Id: Culture_Object626995
Id: 626995
Title: 參加過三場戰役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陳庭詩與廖述昌先生筆談內容,講述其在政工時期經歷與參與過的戰役。 筆談中陳庭詩寫到:「我在政工時,參加過三次戰役,但文職不上火線,卻也見過日俘幾個,日軍旗拋棄,我不敢收藏,怕誤漢奸」。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45
Id: 180745
Title: 2019年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王怡方小姐演講「女孩子們的茶席」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由王怡方小姐闡述「女孩子們的茶席」。演講內容講師透過泡茶的展演,讓民眾可以近距離接觸以往較嚴肅的茶席場合,並以輕鬆的對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63
Id: 601163
Title: 「先生再教育」暑假連續辦理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國民學校制度改正將於昭和18年度實施義務教育制,面對報國青年隊的培訓等重要課題,作為培育第一線的教化部門的花蓮港市教育係將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48
Id: 659548
Title: 怡然園_富饒富春鄉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小東山所作〈富饒富春鄉〉實景: 共讚富春鄉,由來百業昌;地腴符種植,物阜利營商。 四庶呈繁盛,三農盡改良;交通真發達,安步有康莊。 自號「小東山」的謝錦榮先生是畫師謝來發長子,家族世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7
Id: 285967
Title: 旅路
Description: 從校園民歌銀霞的「蝸牛與黃鸝鳥」,到周杰倫的流行歌曲「蝸牛」,都是隨口傳唱留世的歌。而蝸牛在臺灣文化中已被賦予一種朝著理想目標,不斷努力堅持的形象,在〈旅路〉這件作品中,以蝸牛比喻人生,我們每個人都如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76
Id: 594376
Title: 馬祖新村50號住戶全家福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50號住戶全家福,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子嗣。 早期的眷村家庭因男性都忙於軍務,家中缺乏勞動力,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就造成眷村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57
Id: 600957
Title: 臺東郡馬耕競技會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2日的報導。馬耕為農家使役馬來負軛犁田,而如何熟練地快速犁好田的競技便稱為馬耕競技。而此競技還可以分為鼻環牽引以及韁繩牽引等不同類型。馬耕競技大會是在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75
Id: 595475
Title: 洄瀾之戀
Description: 〈洄瀾之戀〉利用大理石製成數個圓形座椅,高低錯置,當參觀者小憩其上,坐在大理石椅上,沉澱所有思緒,慢慢解開心中一個個塵封故事。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02
Id: 560002
Title: 輔導會榮民文教組蒞臨馬祖新村社區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輔導會榮民文教組蒞臨馬祖新村社區,劉先生與黃女士夫婦會場門口合照,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馬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694
Id: 660694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人物篇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53
Id: 595453
Title: Muses
Description: 〈Muses〉是希臘神話中主司藝術、科學與歷史的九位文藝女神的總稱。藉由女神充滿智慧、優雅與高尚的形象,來詮釋藝術在地的輪廓與內涵。作品〈Muses〉將緊鄰大海背對著花蓮的土地,寧靜、無懼的面向未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7
Id: 595487
Title: 無碑仰頭墨石龜
Description: 此石龜為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形式依據石龜背上之長方形平台底座可推測此石龜應屬中國「石雕龜駝碑」形式之底座,上方碑石佚失何處已不明。石雕龜駝碑為石雕功德碑的其中一種造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9
Id: 285909
Title: 飛翔中花園
Description: 作者喬治•瞿帕雅的雕塑慣用簡化的形體,來強化其意念的表達,此作品「飛翔中的花園」也是使用抽象方式結合各式簡約幾何造型,用以表達複雜的思想。並以一首詩詮釋:「玫瑰花園;從地平線上躍昇;天使鼓動雙翅;揮著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5
Id: 283545
Title: 甘丹
Description: 甘丹喜愛以風作為創作題材,運用線條表現大氣流動運行時的韻律感,而無形的風,留下有形的刻化痕跡,使得作品風格更加鮮明獨特與柔和,自我覺醒意識濃厚,純真而不矯情。表現自然界的細微的美感,譬如樹影、海風、浮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82
Id: 284782
Title: 坔田收割─鴨母船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下埔社區的日曆。本篇10月5日的主題是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4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9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2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36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3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