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順安部落/Pibutingan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順安部落/Pibutingan空間、地域與遷徙

順安部落/Pibutingan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95898 , 欄位Id的內容是59589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順安部落/Pibutingan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Pibutingan部落,漢語稱做順安部落,位於花蓮縣新城鄉順安村。部落中共有370戶,總人口數1056人,原住民人口數225人,佔總人口數的21%。昭和元年(1926),恆春漢人招募阿美族男人前來開墾耕作,途經現在的港口村、香蘭、卑南、池上、玉里、光復、吉安,落腳於Sumudalu(今順安)。昭和4年(1929)集中於Lampu(南部)一處。民國35年(1946)夏天,颱風引起海水倒灌、沖毀全部家園,族人另覓高處重建家園,命名為順安。此資料出自2018年(民國107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出版的《臺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5898&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ACF6C044-4F10-433F-9D87-EF5DB5CCD7E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9T11:57:5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98

Id

595898

Title

順安部落/Pibutingan

Description

Pibutingan部落,漢語稱做順安部落,位於花蓮縣新城鄉順安村。部落中共有370戶,總人口數1056人,原住民人口數225人,佔總人口數的21%。昭和元年(1926),恆春漢人招募阿美族男人前來開墾耕作,途經現在的港口村、香蘭、卑南、池上、玉里、光復、吉安,落腳於Sumudalu(今順安)。昭和4年(1929)集中於Lampu(南部)一處。民國35年(1946)夏天,颱風引起海水倒灌、沖毀全部家園,族人另覓高處重建家園,命名為順安。此資料出自2018年(民國107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出版的《臺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9T11:57:59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順安部落/Pibutingan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87241
Id: 587241
Title: 支亞干(萬榮‧平林)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支亞干(萬榮‧平林)考古遺址,遺址範圍為中央山脈的支脈林田山山麓下向花東縱谷傾斜的高低兩層低位河階台地,西南臨清水溪,東北側則為西林聚落與壽豐溪(知亞干溪),昭和4年(1929)由日籍學者鹿野忠雄

MOC_Id: Culture_Place325355
Id: 325355
Title: 大水窟山屋
Description: 圖中遠方稜線為大水窟,位於中央山脈主脊大水窟山之南、尖山之南,尖山、北面山之北。附近為短箭竹草原,展望佳。有一天然水池,清代此處曾有清兵駐紮,營盤名為水堀(架札),目前地表可拾獲當時人群生活所遺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44
Id: 513244
Title: 豐田移民村日式農舍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67年(民國56年)的豐田移民村中日式農舍,位於今豐山村,1967年(民國56年)時豐田移民村總計移入一百七十七戶,八百二十六人。移民村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花、東一帶移民政策下的產物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20
Id: 282820
Title: 那娘仔
Description: 舊名「那娘仔」的「朝陽里」位於宜蘭縣南澳鄉內,蘇花公路以東,南澳嶺南側至南澳溪北岸之間,為濱海平地,有朝陽漁港。清代稱「大南澳」,雖宣稱納入國土,但實為未治之番地。1914年日本政府理番成功之後,

MOC_Id: Culture_Place282546
Id: 282546
Title: 龜山島建築
Description: 「龜山島上什麼都需要大家互相協助,你家蓋房子我幫忙,下次我家蓋房子,也需要大家來一起幫忙。」,龜山島耆老這樣說。   龜山島是由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島嶼,離最近噴發時間約7,000年之久(參宋聖榮),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98
Id: 509298
Title: 花蓮市公所工程車(二)
Description: 照片中花蓮市公所的工程車行駛於花蓮美崙,遠方聳立著一座小小的海防碉堡。美崙過去稱為「米崙」,為一荒涼的臺地地形,從日治初期就被日本規劃為都市計畫區,昭和6年(1931)以後,日本政府為了推動南進政

MOC_Id: Culture_Place555150
Id: 555150
Title: 日月潭浮田
Description: 從日月潭北側的龍鳳宮,眺望湖上的浮田。浮田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土地,分為天然浮田和人工浮田,天然浮田是利用漂浮在水中的浮萍、水草、藤蔓植物等聚集起來,然後覆蓋上湖泥,造成浮田,可種植蔬菜水果等農作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663
Id: 296663
Title: 蠶業改良場宿舍/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4號
Description: 為蠶業改良場目前僅存之建物,與周邊總督府農試所昆蟲部及臺大昆蟲館連結,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為臺灣日治時期1939年成立的中央研究機構,位於臺北市大安區蟾蜍山北側山腳下。前身是1921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45
Id: 509245
Title: 花蓮大地震民宅倒塌慘景(一)
Description: 此圖為民國40年(1951)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1的大地震時,市區博愛街的道路上堆滿了日式房舍、建物倒塌後的殘骸,僅有少部分的建築沒有倒塌,但也可能無法再抵禦下一次的地震侵害,可見當時的大地震對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681255
Id: 681255
Title: 新北市新莊區壽安新城
Description: 壽安新城原為壽安新村,於民國51年由陸軍總部興建,屬鋼筋混擬土眷舍,原住戶共19戶,由第六軍團列管。一說壽安新村為紀念前陸軍總司令劉安祺而取名,其字為「壽如」,人稱「壽公」,隨軍來臺後居住此地,因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37
Id: 233937
Title: 重修「坂里古厝」記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重修「坂里古厝」記,現存於北竿鄉坂里村坂里大宅,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碑文全文如下: 先祖謹盤公係福建省長樂縣旒峰鄉白眉村三房人氏,為閩王王審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37
Id: 513237
Title: 壽豐鄉斷橋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58年(民國47年)的花蓮縣壽豐鄉,當時正逢溫妮颱風肆虐,豪雨使溪水暴漲,沖垮聯外道路橋梁,照片中是一位因公出差的上班族正冒險通過斷橋的情景。1958年(民國47年)溫妮颱風肆虐期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08
Id: 233908
Title: 興建介壽獅子市場記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興建介壽獅子市場記,現存於連江縣南竿鄉介壽村的獅子市場 ,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碑文全文如下:南竿為馬祖列島之重鎮,而介壽乃戰地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

MOC_Id: Culture_Place620055
Id: 620055
Title: 丹林
Description: 丹林或稱為大丹林,位於來義溪(林邊溪)右岸、丹林吊橋東南上方,為一處山麓平臺,海拔高度約140公尺,與來義溪河岸低地有陡崖相接。丹林社區主要由原丹林社排灣族人組成,1953年10月由現址東方的舊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135
Id: 506135
Title: 吉野神社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吉野神社,位於現今吉安鄉慶豐村中山路二段、慶豐十街、慶豐十一街、慶南三街四條道路之間一帶,即吉安好客藝術村一帶,於明治45年(1912)6月8日落成,是花蓮港廳最早建立的神社。最初村內並沒

MOC_Id: Culture_Place618592
Id: 618592
Title: 博愛分校
Description: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博愛里重安部落的忠孝國小博愛分校。台東縣成功鎮博愛里的重安和宜灣兩地在日治時期統稱為大濱。1917年(大正6年)4月,日人在宜灣設立「沙汝灣蕃人公學校」,1924年(大正13年)4

MOC_Id: Culture_Place333235
Id: 333235
Title: 西元1897年的大稻埕街道圖
Description: 本圖為西元1897年(日明治30年,清光緒23年)臺灣割讓與日本初期的大稻埕街道圖。 圖中可看到臺北城以北有兩條水道,偏南的水道(今忠孝西路)為大稻埕與艋舺的分界線。舊臺北車站前是偏北的河溝頭(

MOC_Id: Culture_Object677285
Id: 677285
Title: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新城
Description: 仁愛新城原為上海新村,當年居住於此的軍官多半任職於警備總司令部,少部分任職於陸、海、空、聯勤、憲兵、國防部本部。後來由後備部委託軍眷住宅合作社籌劃改建,原規劃十二處基地,後因土地糾紛興建十處。民國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29
Id: 625929
Title: 松原駐在所門口石牆
Description: 松原駐在所門口旁邊的疊石圍牆,已被松針覆蓋。松原駐在所位於雲海保線所和天池山莊之間,能高越嶺道7.8K處,海拔2600公尺,設立於昭和6年(1931),是霧社事件後,為加強山地控制與監視鄰近族人而

MOC_Id: Culture_Place618858
Id: 618858
Title: 巴達岡
Description: 巴達岡駐在所遺留的水泥地基。巴達岡位於錐麓古道1K處,太魯閣語是「桂竹」的意思,也有「突擊戰地」的意思。據說昔日巴達岡住民因颱風毀屋而遷至立霧溪下游避難,不久返回故居時發現已為托洛克(今霧社靜觀)

MOC_Id: Culture_Place619325
Id: 619325
Title: 伊屯
Description: 伊屯部落前的茄苳老樹,樹下為部落的傳統手工藝工作坊,前方道路前身為清代的楓港卑南道路,日治時期拓寬為楓港越嶺道,戰後拓寬為雙線道成為今日的南迴公路。伊屯(イトンザン,itonzam)位於楓港溪與其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038
Id: 516038
Title: 討伐太魯閣原住民時期於花蓮港的警察本部
Description: 1914年(大正3年)5月太魯閣戰役爆發,事件的導火線為1896年(明治29年)的新城事件與1906年(明治39年)的威里事件。1896年(明治29年)新城事件中,侵害原住民女人的13名日本軍人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71
Id: 513271
Title: 池南火車站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60年代壽豐鄉平和車站,平和車站原名為「池南站」。1934年(昭和9年)「池南站」為應當時木瓜山林場的請求而設立,因其地處鯉魚潭的南方,故稱為池南。1962年(民國51年)因車站位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43
Id: 514143
Title: 衙門埕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廍後社區的日曆。本篇02

MOC_Id: Culture_Event668068
Id: 668068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小型輕音隊表演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約攝於1960年左右,畫面中地點為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為康樂隊(當時稱為輕音隊)表演現場,分別為小喇叭手、豎笛、撒克斯風跟爵士鼓。 中心新村住戶許仲佐在醫院擔任精神病科指導員,負責康樂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846
Id: 569846
Title: 2001新蘭陽計畫-第二階段期中報告-土地資源保育計畫初步構想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2001新蘭陽計畫第二階段期中報告,關於土地資源保育計畫初步構想的分冊初稿,主要針對宜蘭縣的環境敏感地區的劃設準則及分佈範圍與使用現況檢討,並且對未來沿海地區土地利用、河川保育與山坡地土

MOC_Id: Culture_Place617083
Id: 617083
Title: 蘇花古道(石硿子段)
Description: 影像為蘇花古道(石硿子段)之邊坡駁坎,日治時期大正5年(1916)6月,日本政府正式開築「蘇澳、花蓮港間道路」,從「蘇澳白米橋右岸」起工,開到「花蓮港街筑紫橋左岸」,於大正14年(1925)完工。

MOC_Id: Culture_Place333311
Id: 333311
Title: 「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保存的「源美茶葉公司」外銷包裝紙上之圖案與文字
Description: 照片為陳瑞豐先生主持的「源美茶葉公司」,保存在「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當年外銷包種茶用之四兩四方包的外包裝紙。照片中可見到禽鳥圖樣、源美及GB字樣。 通常茶葉以四方紙包裝,大多用於東南亞華人市

MOC_Id: Culture_Place587228
Id: 587228
Title: 新社Ⅳ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新社Ⅳ考古遺址位於豐濱鄉新社村,新社國小西北方約200公尺,沿著新社聚落西方山坡產業道路可達,為臨新莊溪南岸農墾山麓緩坡地。遺址所在的山坡地是當地居民的農墾地,遺址主要受到農墾影響,栽植檳榔、香蕉

MOC_Id: Culture_Place555162
Id: 555162
Title: 玄光寺
Description: 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人在南京獲得玄奘法師的靈骨,於是携回日本,供奉在日本崎玉縣慈恩寺,光復後經多次與日本的交涉,於1956年迎回供奉於日月潭畔的玄光寺。1965年玄奘寺興建完成,便將玄奘大師的靈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7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4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5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8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1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