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富世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富世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富世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87244 , 欄位Id的內容是58724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富世考古遺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花蓮縣秀林鄉的富世考古遺址於民國73年(1984)發現,其豐富的石質結構物使該遺址受到重視。此遺址位於立霧溪口出海口南岸,錦文橋頭中橫公路太魯閣門牌坊南側,範圍涵蓋省道臺九線西南側富世村聚落上方的上下河階地。因位於立霧溪流域,故有豐富的砂金蘊藏與人群的冶金、冶鐵活動。人群居住史有口傳歷史的泰雅族與猴猴人的遷徙,早期人種為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富世遺址所見的「單石」有別於麒麟文化,與花蓮縱谷中的諸多新石器晚期遺址的「單石」具一致性,另外此處的單石與石板棺混和出現,明顯為兩種文化相互結合的結果。除單石外有出土陶器、珠飾、金飾品、鐵渣與爐壁等文化遺物,顯見該區域除了可能有煉鐵活動外,應為北部十三行文化與東部靜浦文化互動的中介要地。依據「中華民國95年11月2日府文資字第09505801410號函」,由花蓮縣政府公告為縣定考古遺址。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87244&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FF8A8AF1-120D-4293-98FB-F2C37DAE38C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8T15:25:1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87244

Id

587244

Title

富世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花蓮縣秀林鄉的富世考古遺址於民國73年(1984)發現,其豐富的石質結構物使該遺址受到重視。此遺址位於立霧溪口出海口南岸,錦文橋頭中橫公路太魯閣門牌坊南側,範圍涵蓋省道臺九線西南側富世村聚落上方的上下河階地。因位於立霧溪流域,故有豐富的砂金蘊藏與人群的冶金、冶鐵活動。人群居住史有口傳歷史的泰雅族與猴猴人的遷徙,早期人種為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富世遺址所見的「單石」有別於麒麟文化,與花蓮縱谷中的諸多新石器晚期遺址的「單石」具一致性,另外此處的單石與石板棺混和出現,明顯為兩種文化相互結合的結果。除單石外有出土陶器、珠飾、金飾品、鐵渣與爐壁等文化遺物,顯見該區域除了可能有煉鐵活動外,應為北部十三行文化與東部靜浦文化互動的中介要地。依據「中華民國95年11月2日府文資字第09505801410號函」,由花蓮縣政府公告為縣定考古遺址。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8T15:25:12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富世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54
Id: 233954
Title: 連江縣白犬鄉青蕃村國民住宅紀要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連江縣白犬鄉青蕃村國民住宅紀要,現存於連江縣莒光鄉西莒村青帆國民住宅,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此碑文全文如下: 本工程計樓房三棟十九間平房十六間造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66
Id: 619066
Title: Inago
Description: Inago社駐在所的門柱及階梯,松林部落位於親愛村西北部,萬大部落西方3公里,濁水溪南岸臺地上,此地多松樹,故名。霧社事件之前,日人將太魯閣群部分族人遷居至關頭山南方山麓, 萬大水壩西方5公里,濁

MOC_Id: Culture_Object477001
Id: 477001
Title: 西非尼日共和國農場標示照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張丙坤先生所提供,張丙坤先生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 照片為提供者熟識之四健會農業輔導員,遠赴西非尼日共和國協助農墾援助時於當地所拍攝,農業輔導員從西非返回臺灣後,遂將照片分送予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216
Id: 619216
Title: 枯水時期的鹿野溪
Description: 影像為調查人員行走於枯水時期的鹿野溪,內本鹿道路於清水駐在所過後往北方轉進龍門峽谷,因道路已崩毀,調查人員下鹿野溪繞過崩塌路段,鹿野溪僅有枯水時期可通行。1923年(大正12年)3月23日,臺東廳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23
Id: 267423
Title: 碧潭風景區出遊照
Description: 碧潭風景區出遊照。照片拍攝的時間記於背面為1969年(民國58年)3月24日,照片提供者為詹素珠女士,為此張照片中站在右側的女子,這是她與丈夫、友人一同到碧潭風景區出遊的照片,這時候的兩人還尚未結

MOC_Id: Culture_Place618950
Id: 618950
Title: 流興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流興社日人宿舍,本社位於和平北溪支流布蕭丸溪與流興溪(kong sawsi)所夾峙稜線,面向東側斜坡上,海拔高約 1 千公尺,與哥各滋社隔溪相望,部落面向東方,面積開闊,日照充足,適合居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993
Id: 277993
Title: 吉里問地很熱,傍晚必面向水而坐,可辟瘴 廈門志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吉里問,在東南海中。廈門至其國,海道由呂宋之南分籌;自呂宋,水程三十九更可至(「海國聞見錄」)。一曰吉里地悶,又曰遲問。其國居重迦羅之東,東鄰蘇祿、西距文萊。田肥穀盛。地苦熱,傍午必俛首向水而坐,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201
Id: 302201
Title: 海門天險
Description:   「海門天險」照片,拍攝時間應為清治、日治時期,拍攝地點在今基隆市中正區的二沙灣砲台。老照片中,在基隆港邊、平房群後,可以看到從山下到山上的斜坡道、城門。     海門天險,意指「扼守內海口

MOC_Id: Culture_Place154001
Id: 154001
Title: 南竿四維分校
Description: 1951年設有西尾村國民學校,1953年調整為馬祖國民學校四維分班,1966年馬祖國小更名為清疇國小,四維分班調整為四維分校,1974年清疇國小因中正國民中小學校地拓建而併入,然分校依舊維持為四維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379
Id: 638379
Title: 《國際救濟物資在金馬澎湖》
Description: 《國際救濟物資在金馬澎湖》為1958年(民國47年)3月,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簡稱救總)編印的小型宣傳手冊,全冊共28頁,現由中華救助總會典藏。封面由時任理事長谷正綱(1902-1993年)題字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38
Id: 509538
Title: 林田山林場月台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76年(民國65年)林田山林場的月台即景。林田山林場是因1894年(光緒20年),清朝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次年馬關條約訂立,臺灣割讓給日本後成立的林場。日本接收臺灣後,將臺灣作為攫取木

MOC_Id: Culture_Place325255
Id: 325255
Title: 大漢檢查哨
Description: 影像為大漢林道6公里處檢查哨所在位置,清代與日治時期的道路於此處交會,清代三條崙道路由大响庄、石頭營經歸化門上至稜線;日治時期的浸水營道路由新開經崁頭營上至稜線。大漢檢查為大漢林道6公里處的大漢檢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59
Id: 325559
Title: 哈盆越嶺3K里程碑
Description: 哈盆越嶺古道從福山出發,一路沿南勢溪右岸腰繞,渡過數條支流後,抵達哈盆溪與南勢溪匯流口,之後繼續沿南勢溪溪谷上溯,到達另一個雙溪匯流口時,爬上兩溪中間的稜線,抵達934峰東鞍,之後繼續爬升到新北市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90
Id: 284590
Title: 風華漸退的中正路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集祥社區的日曆。本篇五月九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481
Id: 659481
Title: 「水岸花都:臺中市豐原區葫蘆墩圳流域掀蓋再造景觀競圖競賽」第二名作品「豐回LOOP轉」1
Description: 2015年臺中市繁榮葫蘆墩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委託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舉辦全國性之「水岸花都:臺中市豐原區葫蘆墩圳流域掀蓋再造景觀競圖競賽」(以下簡稱「水岸花都競圖」),期望在政府進行細部規劃前提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14
Id: 619014
Title: 塔瓦溪
Description: 塔瓦溪分佈於臺東縣達仁鄉,主流發源於達仁鄉南田村牡丹溪山、太和山之間的山谷,先向東南再轉東北東流,於縣境處注入太平洋。「恆春、卑南道」其起點為今日屏東縣恆春鎮,經過現在滿州鄉,穿過中央山脈尾段到海

MOC_Id: Culture_Place154063
Id: 154063
Title: 鵲橋
Description: 1950年5月由鐵光部隊興建,對應牛郎織女一年見一次的故事,作為提醒阿兵哥別沉溺於此的意涵。橋下方有溪流,左側過去是馬祖少數的水稻田。特約茶室與文康中心遙遙相對,惟賴鵲橋引渡,根據1988年至19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959
Id: 299959
Title: 勸業銀行舊廈
Description: 臺北勸業銀行建於1933年(昭和8年),由銀行的建築課設計,光復後改為臺灣土地銀行。它位於襄陽路與文藝復興式的博物館遙遙相對。勸業銀行位居轉角地,設有騎樓,巨大的柱子予人以宏偉穩重之感,在結構方面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57
Id: 509557
Title: 秀姑巒溪牽纜拖船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1930年代,日警在秀姑巒溪以縴纜拖船上泝之鏡頭。1932年(昭和7年),奇密(今奇美)便設警察官吏詰所(類似於現在的派出所。詰所一詞在日文中指稱臨時、暫時休息或是過夜的地方,類似臺灣話的

MOC_Id: Culture_Place180522
Id: 180522
Title: 灣潭仔埤
Description: 灣潭仔埤,桃園大圳第8支線第24號池,為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草漯工作站管轄,位置在觀音區草漯里桃35-1、36縣道交接處,現在為配合國家政策已改造成光電埤塘。蓄水面積10.44公頃,蓄水量273,040

MOC_Id: Culture_Place325610
Id: 325610
Title: 神木
Description: 福巴越嶺古道起點為今日新北市烏來區福山里,終點為桃園市境內的巴稜,在日治時期是聯絡新北市烏來區與桃園市復興區的交通要道之一。近年來被林務局規劃、修建為「插天山國家步道系統」其中的一段,整個路徑貫穿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836
Id: 298836
Titl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廣州街131號
Description: 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99
Id: 660399
Title: 舞光四射歌劇之夜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創意表現類優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即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70
Id: 625970
Title: 能高越東段水源
Description: 檜林保線所前50分鐘的溪谷,水源從亂石堆中潺潺流出,是一個休息取水的好地方。大正6年(1917)日本政府開闢能高越嶺道路,命名為「初音奇萊橫斷道路」,為能高越嶺的舊道。大正14年(1925),因舊

MOC_Id: Culture_Place475690
Id: 475690
Title: 日據時期臺灣包種茶產銷鏈
Description: 圖片為西元1914年(日本大政四年)出版,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第八六號《臺灣茶業一班》內提出,早期臺灣包種茶產銷鏈。包種茶是日據時期開始生產的茶類,主要作為直接外銷或熏香用的茶胚,以銷往華人地區為主,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40
Id: 284740
Title: 咱住ㄟ厝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復興社區的日曆。本篇8月1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92
Id: 512292
Title: 第十一中隊在古白楊社的攻擊
Description: 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是「五年理蕃計畫」最後一次軍事行動。經歷戰前隘勇線推進、多次蕃地探勘、蕃情調查的準備期,戰事從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進行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61
Id: 512761
Title: 利澤老街
Description: 利澤為平埔族噶瑪蘭人的舊社「利澤簡社」,因位於冬山河旁,水路上通冬山鄉,下接加禮宛港,貨物在此集散,街道商店林立,繁華一時。但隨著鐵路、公路等運輸之興起,利澤街道逐漸停頓蕭條。 今日百來公尺的利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95
Id: 325595
Title: 巴陵砲台
Description: 巴陵砲台與軍營舊址位於巴陵山頂,從巴陵派出所旁之叉路往上,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巴陵山又名馬崙砲台山,標高1230公尺,當年日本人在此制高點上面建築了砲台,可以控制北方的卡拉溪谷,南方的塔曼溪谷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36
Id: 509236
Title: 震災街景(二)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拍攝於民國40年(1951)的花蓮大地震後博愛街之街道景象。花蓮大地震發生於民國40年(1951)的時候,為花蓮的米崙斷層、玉里斷層以及池上斷層,三斷層交錯堆疊所造成,為當時縱谷地震系列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4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6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7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131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