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跡」區藝術與人文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跡」區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163701 , 欄位Id的內容是16370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跡」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主辦之茶3.1415活動,由展區入口通過「跡」區入口,進入展場後觀眾第一個看見的區域。以圓弧形的設計,呼應展覽「茶3.1415」的概念。左側的展覽論述和茶歷史年表,與右側的展覽手冊採集牆,講述展覽的歷史與脈絡,為整體展區的序言。
「跡」區展出展覽的脈絡與採集,以茶為題,作為精神探索中心,探討工藝如何深植於生活之中,從研究歷史脈絡為起,了解時代的演進,並觀看自身於當代的生活素養,推廣工藝的賞析能力,以便能提升大眾的美學態度與素養。2019 臺灣文博會,將著重從傳統到創新的實驗過程,就如台灣的特色,對一切文化的可能性與想法保持開放,不斷的實驗各種混種對接的方法,彙整人、事、物與思維。並力求與年輕世代對話交流,帶動更多年輕投入,讓台灣工藝除了傳統,更有前衛的觀點,並帶領建立台灣美學。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63701&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B5205D47-7503-4708-A0CF-7F2D3BD1798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03T16:36:5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Event163701
Id
163701
Title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跡」區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主辦之茶3.1415活動,由展區入口通過「跡」區入口,進入展場後觀眾第一個看見的區域。以圓弧形的設計,呼應展覽「茶3.1415」的概念。左側的展覽論述和茶歷史年表,與右側的展覽手冊採集牆,講述展覽的歷史與脈絡,為整體展區的序言。 「跡」區展出展覽的脈絡與採集,以茶為題,作為精神探索中心,探討工藝如何深植於生活之中,從研究歷史脈絡為起,了解時代的演進,並觀看自身於當代的生活素養,推廣工藝的賞析能力,以便能提升大眾的美學態度與素養。2019 臺灣文博會,將著重從傳統到創新的實驗過程,就如台灣的特色,對一切文化的可能性與想法保持開放,不斷的實驗各種混種對接的方法,彙整人、事、物與思維。並力求與年輕世代對話交流,帶動更多年輕投入,讓台灣工藝除了傳統,更有前衛的觀點,並帶領建立台灣美學。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03T16:36:5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跡」區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12
Id:
594312
Title:
馬祖新村-慶祝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國慶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家人共同參與國慶前夕的夜間活動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及其孫韓宜邦先生共同提供,韓麟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歷經家國離散的眷村軍官眷屬,國慶日代表終結殺戮、終結更多離散,重
太魯閣峽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77
Id:
285977
Title:
太魯閣峽谷
Description:
作者林聰惠認為:「只有大自然才能超越時空,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達到恆久。」〈太魯閣峽谷〉以六座大理石堆砌而成,形成兩座高聳石山,獨留中間一道細縫一線望天。這件作品遠望氣勢宏偉磅礡,近距離仰望則能感受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01
Id:
301201
Title:
千手繆思:吳德亮多領域創作個展
Description:
在2007年初,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邀請吳德亮,推出「千手繆思-吳德亮多領域創作個展」,呈現吳德亮多領域的創作藝術品,包括水彩、油畫、陶瓷、木刻彩繪、綜合媒材及數位攝影等等,另外,詩與散文等著作,也同樣
陳貞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33
Id:
638133
Title:
陳貞元
Description:
陳貞元(?-1869),彰化田中央沙仔崙人(今田中沙崙里),為廩生。1856年(咸豐6年)應林圯埔(今南投竹山)陳慕周家族之聘擔任教師。不久,加入林圯埔當地的「郁郁社」。郁郁社為清代臺灣各地極為普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83
Id:
18078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微著金工冷鍛製作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微著金工金屬冷鍛製作過程影片。冷鍛為不使用加熱,直接對金屬材質進行加工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38
Id:
301238
Title:
呷餅人福氣:文學家的臺中糕餅之旅
Description:
方梓,本名林麗貞,生於台灣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文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總編輯、《自由時報》自由副刊副主編、 總統府專門委員,也在大學任教, 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兼任講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94
Id:
628194
Title:
文鵬爺爺及其同袍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文鵬(左二)及其同袍合影照,由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文鵬先生具有反共義士的特殊背景,國共內戰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85
Id:
659985
Title:
解昆樺_電影劇本《臉師》劇本世界空間設定圖手稿
Description:
解昆樺生於1977年,現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發展組長,從事現代文學創作與研究。其作品豐富,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榮三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全球華文星雲獎等國內許多
溫柔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52
Id:
597452
Title:
溫柔鄉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臺師大就讀期間,有感當時臺灣水墨畫師門派系承襲的現況,轉向探索水墨表現的可能。1990年代加入耕心雅集,
MOC_Id:
Culture_Event224731
Id:
224731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前田美由紀的作品「彩條蓋罐」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日籍玻璃藝術創作家前田美由紀之作品「彩條蓋罐」。本項作品使用玻璃為質材,吹製而成,成品長×寬×高為5 × 5
山地住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33
Id:
268333
Title:
山地住家
Description:
〈山地住家〉記錄原住民依山而居,於樹林間搭建住屋的生活景象。畫家以一貫的俐落筆法,交相運用濕筆渲染和乾筆塗刷,將茂密的樹叢與其枝葉蔓生的狀態,鮮活呈現於畫紙之上。
作者邱創乾(1900–1973
海洋物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1
Id:
285961
Title:
海洋物語
Description:
蔡文慶的石雕「海洋物語」是以黑色花崗岩石和紅化石為創作主要材質,試圖將花蓮的風景融入作品之中,並強化臺灣海島特質及其特殊的海洋文化和生態印象。黑色花崗座面象徵深黑的海洋鏤嵌的線條呈現花蓮舊港空照圖,由
社區美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55
Id:
514455
Title:
社區美學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4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93
Id:
660093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陳晞 - 仰望、雨後青山、朝涼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陳晞所創作的膠彩畫。長久以來,陳晞總是喜歡凝視大自然的奇怪形狀,那不是觀察而是投注其獨特魅力。纒繞且曲折的藤蔓、千變萬化的雲霧、枯木的裂痕、柔而媚的花朵以及凋零的葉子,這些自然現象對陳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80
Id:
516680
Title:
今春花蓮港中學首批畢業生
Description:
此篇報導說明1941年(昭和16年)春天3月初花蓮港中學校將有七十五名第一屆畢業生離開學校,其中希望繼續升學的學生有六十六名,其餘九名考慮直接就業。此篇報導選自1941年(昭和16年)1月13日的
臺東知本聖母無染原罪堂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509870
Id:
509870
Title:
臺東知本聖母無染原罪堂
Description:
照片中建築為落成時的臺東知本聖母無染原罪堂,可見當時天主堂附近仍有水田。
1954年,龔岱恩神父(Rev. Josef Guntern, SMB)由白冷會委請至知本向卑南族宣教,並在當地租下一間
誕生-延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74
Id:
285874
Title:
誕生-延續
Description:
〈誕生-延續〉作品為在巨石上雕刻出圍繞側邊一角圓洞的放射線,使之呈現宛若阿美族婦女頭飾的樣貌,象徵太陽溫暖的母性光輝;其上嵌有18顆不鏽鋼球,代表來自各國的18位石雕家在花蓮創作,上方的大不鏽鋼球則由
冥想之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77
Id:
285877
Title:
冥想之石
Description:
杜尚•克瑞李克藉由石頭與金屬的對話和幾何圖形表達此次創作主題:〈明想之石〉。作品中以幾何圖形象徵「上帝之眼」,以環狀圓錐呈現美感經驗。此外,石中鑲嵌之金屬則漸次營造出作品的張力與內涵。此作品由花蓮縣政
韓麟將軍與軍中同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16
Id:
560016
Title:
韓麟將軍與軍中同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先生與軍中同袍照,韓麟將軍從軍時與同袍之合影,此照片係由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照片中的韓麟將軍位於最右側,其餘兩位則為韓麟將軍同袍,三人於軍營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66
Id:
603866
Title:
梅野紀念館建設於何處?變更至花岡山仍未具體決定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正在籌措梅野紀念館建設資金之際,最初提議此紀念館建在米崙水源地的松林內,或在築港官舍前的公園預定地槙紀念碑附近。因這兩預定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399
Id:
600399
Title:
紙芝居的普及與移動映畫的實現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在停止臺灣地方演劇以來,對於確立並健全本島農村娛樂的問題,花蓮郡守希望從管轄內優良移民村的經驗,建議以紙芝居(連環畫劇)以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35
Id:
301135
Title:
陳黎詩選:1974-2010
Description: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陳黎詩選:1974-2010
吳德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086
Id:
638086
Title:
吳德功
Description:
吳德功(1850-1924),出生於彰化縣城總爺街,字汝能,號立軒,祖籍福建同安,為臺灣移民第五代。父登庸,母陳紫荊,排行長男。自幼受從叔吳子超及陳肇興、柯承暉、蔡醒甫等人之漢文教育。1891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50
Id:
177650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18:陳柏融、藍偉文─木雕雙人展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18:陳柏融、藍偉文─木雕雙人展」。 陳柏融創作13件、藍偉文創作1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02
Id:
513302
Title:
作家孟東籬之鄰:修行者區紀復
Description:
照片為修行者區紀復(中)的午餐時間。區紀復,為作家孟東籬「濱海茅屋」之鄰居,1988年(民國77年)年在花蓮創立「鹽寮淨土」,追求自然簡樸、簡單生活的修行,留下必須的電器後,捨棄帶來娛樂、便利的設
馬祖新村居民參加馬拉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24
Id:
594424
Title:
馬祖新村居民參加馬拉松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居民參加馬拉松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劉寶琳先生非常熱愛運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66
Id:
514766
Title:
花蓮縣第六期花蓮區戶政人員講習班結業留念
Description:
從此張〈花蓮縣第六期花蓮區戶政人員講習班結業留念〉之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的楊仲鯨縣長便坐在中間的位子上。楊仲鯨,出生於1898年(明治31)的鳳山縣半屏里右沖莊,也就是今日的高雄市楠梓區右昌
客家八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64877
Id:
564877
Title:
客家八音
Description:
月光山下的杉林及美濃是本市客家族群最為集中的二個行政區,除聚落保存的完整性高,在民俗上也遺留了相當多珍貴的文化資產,如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日用來警惕後人敬惜字紙的「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典」,農曆二月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344
Id:
272344
Title:
第十四屆桃源美展下鄉巡迴大溪展覽活動 計劃書
Description:
桃園市政府主辦「桃源美展」迄今已舉辦36屆,為提倡全民美育,推展美術創作風氣,鼓勵國內外愛好藝術者持續創作。 民國85年第14屆「桃源美展」,為配合桃園地方美展,均衡城鄉藝術氣息,落實藝術下鄉政策,提
龜山島生態導覽叢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164
Id:
603164
Title:
龜山島生態導覽叢書
Description:
龜山島聚落於1975年遷移至頭城鎮仁澤新村,並列為軍事管制區。政府在2000年8月1號,宣布龜山島對外開放觀光,龜山社區終於2001年依法成立為頭城鎮24里其中之一里。
龜山島的特殊地理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8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6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