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北投磺田福佑宮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北投磺田福佑宮

北投磺田福佑宮」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151230000001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北投磺田福佑宮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1.本廟初設於清光緒年間,其基礎與牆面運用唭哩岸石建成,廟內留有唭哩岸石打造之神像文物。 2.本廟為北投地區民間傳統信仰寄託之場所與象徵,反映出福德正神為民間重要的社稷信仰文化,具地方歷史之價值。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1.本廟初設於清光緒年間,其基礎與牆面運用唭哩岸石建成,廟內留有唭哩岸石打造之神像文物。 2.本廟為北投地區民間傳統信仰寄託之場所與象徵,反映出福德正神為民間重要的社稷信仰文化,具地方歷史之價值。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430345100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15-12-30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67巷8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臺北市北投區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499751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137431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西北區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3281/photo/25ecf6d9-b84e-4f24-9470-1e2950f09c52.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住宅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51230000001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周小姐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2-27208889#3642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bt-lizachou@mail.taipei.gov.tw

caseId

20151230000001

caseName

北投磺田福佑宮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本廟初設於清光緒年間,其基礎與牆面運用唭哩岸石建成,廟內留有唭哩岸石打造之神像文物。 2.本廟為北投地區民間傳統信仰寄託之場所與象徵,反映出福德正神為民間重要的社稷信仰文化,具地方歷史之價值。

pastHistorySource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1.本廟初設於清光緒年間,其基礎與牆面運用唭哩岸石建成,廟內留有唭哩岸石打造之神像文物。 2.本廟為北投地區民間傳統信仰寄託之場所與象徵,反映出福德正神為民間重要的社稷信仰文化,具地方歷史之價值。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

officialDocNo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430345100號

registerDate

2015-12-30

govInstitutionName

臺北市政府

belongAddress

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67巷8號

belongCity

臺北市北投區

longitude

121.499751

latitude

25.137431

govInstitution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西北區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住宅區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建築所有人

    2. ownerName
      林瑞圖(北投磺田福佑宮籌備處)

    2

buildingFeatures

inHouseFeatures

buildingUsage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buildingActualState

isOpenVisit

isCharge

openUpTime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周小姐

govDeptPhone

02-27208889#3642

govDeptEmail

bt-lizachou@mail.taipei.gov.tw

「北投磺田福佑宮」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180802000001
caseName: 新北投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7

    2. name
      車站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新北投乘降場(新北投車站原名)建於1916年,1988年因興建捷運淡北線停駛,車站面臨拆除,後拆遷至臺灣民俗村重建保存。2003年起因文資保存意識抬頭,臺北市政府與民間開始協力爭取車站回家。民國102

caseId: 20200915000001
caseName: 關西南陽堂鄧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家族來自廣東饒平,12世祖鄧仕全於1730年(雍正8年)來台,初居台北新莊。後來1792年(雍正10年)14世鄧伯朋、鄧立貢兄弟二人向道卡斯族前頭目衛阿貴承墾此關西大旱坑土地,至今已傳承九代人口。當時

caseId: 20160822000001
caseName: 林華泰茶行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家族人來自泉州安溪,原居住石碇並經營茶產業,後遷居臺北市,至今已至第五代,目前仍維持茶葉的生產。該茶行仍保存完整的茶產業鏈,包括上、下游的種茶、製茶,商業文化甚為完整,為臺北茶產業文化之代表

caseId: 20190415000001
caseName: 永成戲院
assetsTypes:

    1. code
      A26

    2. name
      戲劇院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永成戲院前身為「廣內義久調製工場糧收容倉庫」,建成於昭和17年(1942),為黃直先生經營的「永成合名會社糧摺調製工場」(永成碾米廠)之倉庫。 二戰爆發後,碾米廠遭美軍轟炸而付之一炬。戰後黃氏將後方的

caseId: 20071121000004
caseName: 通梁林家古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通梁林家古宅據目前相關史料研判,創建年代至少在清乾隆33(1768)年以前,距今二百餘年的歷史。通梁林氏開基祖林四,原籍福建省漳浦縣烏石鄉。林四生於明天啟2(1622)年,於崇禎年末癸未年(1643)

caseId: 20201202000003
caseName: 王沃、王石定故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調查研究。

caseId: 20031215000005
caseName: 中山公園內防空洞與涼亭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蹟

    5
pastHistory: 中山公園內防空洞與涼亭於日本時代原為末廣稻荷社,為地方神所屬的小神社。戰後,稻荷社的建築本體被拆除,改築為老人會涼亭,基座部分則更改為防空洞。稻荷社神社基座的平面形貌特殊,中央外貌為一圓丘,有4個矩形

caseId: 20140117000001
caseName: 朝陽街日式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朝陽街1、3號官舍及朝陽街5、7號官舍,為二棟雙拼建築物,日治昭和年間位址在臺中州臺中市村上町九丁目一番地及二番地。從「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及「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七年)」調查互證得知

caseId: 20140314000001
caseName: 樹林石灰坑拱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石灰坑所在的山佳地區於清代光緒年間開墾,山佳⼀帶最早在清代便已開始挖掘煤,其煤礦活動範圍包含了石灰坑等地,明治三十七年(1904),開始有最早的礦場,日後才出現較大規模的礦場。石灰坑栱橋創建說法之一即

caseId: 20080411000003
caseName: 北斗大眾爺廟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北斗大眾爺廟,又稱「萬善祠」,現址位於彰化縣北斗鎮西德里西德街7號,根據記載,此廟宇建立於清治康熙57年(1718)。   現今廟地附近本為一大片無緣塚,其後北勢寮民將這些無緣塚挖掘共同埋於一處

caseId: 20040719000001
caseName: 劍潭寺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創建後,經乾隆38年、光緒34年、日治時期大正3年歷次修葺、又於昭和12年(1937)遷建於現地。

caseId: 20120523000003
caseName: 田中(天受宮)殉職者之碑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此碑立於昭和9年(1934)9月9日,塔高約為5公尺,石製,四角尖碑形式,碑銘正面為「殉職者之碑」及「昭和九年九月九日」等字樣,銘文則有「明治三十三年」之日文紀事,其頂部紀念碑突出於左廂房屋頂,頗

caseId: 20071121000002
caseName: 馬公篤行十村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篤行十村眷舍的現址,在西城門外一帶,清朝初期是媽宮西南部居民的墳場及垃圾場,更西側海崖建有兵舍和砲台,並沒有百姓居住。日治初期,明治29(1896)年澎湖設立「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砲兵大隊的宿舍,大

caseId: 20190703000006
caseName: 雙園街79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物為五〇年代第一批整建住宅,且為警察局眷屬宿舍區保存較完整者,為公教整建住宅留存之象徵,具見證都市發展之歷史價值。

caseId: 20040408000001
caseName: 原新化尋常小學校「御真影奉安殿」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奉安殿

    5
pastHistory:  現今新化國中內的「奉安殿」,創建於昭和6年(1931)10月,其旁的「講堂小舞臺」,則建於昭和9年(1934)12月。奉安殿內供奉的是日本天皇、皇后的「御真影」(即當時昭和天皇的肖像),以及「教育勅

caseId: 20140429000001
caseName: 大屯郡役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大屯郡役所廳舍主建築於大正13(1924)年12月25日竣工,一旁的附屬建築則於昭和7(1932)年增建完成。戰後,大屯郡改大屯區署,歸隸臺中縣管轄,民國35(1946)年6月借予臺中縣參議會辦公

caseId: 20091209000001
caseName: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5
pastHistory: 民國46年教育部為推廣廣播教育提供機會均等教育,決定籌設教育廣播電臺,次年則成為教育資料館負責籌備工作。當時教育資料館乃配合南海學園發展計畫,作整體設計,在台灣科學教育館的四層頂樓加蓋五層圓形建築(其

caseId: 20181225000007
caseName: 原彰化街南郭派出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案建築「原彰化街南郭派出所」,在大正元年(1912)12月25日,由當地的三官大帝會(神明會)捐贈土地以及興建費用後,在大正2年(1913)興建,現今位於彰化縣彰化市南瑤路257號。   日治

caseId: 20030331000067
caseName: 許金鐘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33年,為許金鐘於後浦南門的「同安碼頭」經營「協德船頭行」,往返廈門、漳州、集美、石尾,買進閩南進口貨物在金門販賣,致富後所建。建築平面格局為五腳基洋樓加牆規門樓,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平砌石牆

caseId: 20200910000007
caseName: 北辰國小宿舍群(民政路2、6、12、14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北辰國小前身為昭和2年(1927年)創設之台南州北港女子公學校。光復後第五任校長蘇金連口述,北辰國小舊宿舍群於昭和16年(1941年)左右興建,歷經多位台日校長居住,包括日治時期宮城校長等和國民政府來

caseId: 20030610000002
caseName: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福興鄉農會成立於大正13(1924)年,稱為「有限責任福興信用組合」,隸屬台中州「台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台中事務所」,日本政府為積極生糧計劃,獎勵興建穀倉,在水利灌溉設施與水庫興建後,稻米產量大增

caseId: 20100625000001
caseName: 迪化街1段192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原始建築起建年代推估於1860-1875年間,於民國41年由蘇家向前任屋主「汪松林」購得此屋時,當時的建築樣式為平家二進落的閩南式建築,前後兩進皆有閣樓空間,之間則有天井過水,後方留有後院。其間因應使

caseId: 20111004000010
caseName: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辦公廳舍

    5
pastHistory: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是光復原料區、工會、政風等辦公室,大門玄關入口雄偉氣派,屋頂採四斜面構造,室內用推拉式氣窗裝置,室外台度式用花格磚通風,房屋四周斜撐木加強穩固防颱又防震。許多製片廠商、導演常指定做

caseId: 20210401000002
caseName: 中原大學建築系館
assetsTypes:

    1. code
      A24

    2. name
      學校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中原大學建築系館建於1972年,當時物力維艱克勤克儉的年代,由系主任黃寶瑜率同師生及系友一同協力完成。此外,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成立於1960年,為全國首創五年制之建築學系,具有建築教育史與培育臺灣建築人

caseId: 20030226000004
caseName: 舊三和銀行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行庫

    5
pastHistory: 坐落今日哈瑪星臨海一路的舊三和銀行高雄支店,其前身是「三十四銀行高雄支店」。三十四銀行是二次大戰前,總部設於大阪的日本重要銀行之一,明治11年(1878)間創辦,首任行長是岡橋治助。 明治32年(1

caseId: 20180704000001
caseName: 新埤玉環善牧天主堂
assetsTypes:

    1. code
      A10

    2. name
      教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65年由德國道明會德籍傳教士規劃建造的佈道所,採用來義溪畔的鵝卵石作為建材。

caseId: 20031201000007
caseName: 張璋滿古厝(87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約建於1867(同治6)年,為張氏赴檳城工作後返鄉建造,1969年曾翻修過屋頂。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下緣石板條砌,上緣丁字磚砌,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採硬山擱檁,造形保留當地

caseId: 20210702000009
caseName: 二崙荷苞嶼恆心堂
assetsTypes:

    1. code
      A10

    2. name
      教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據恆心堂李文欽所述,荷苞嶼恆心堂由其祖父李定先生所建。李定顧1921年(大正10年)起開始興建恆心堂及門樓,耗時五年完成。李定為清代入墾荷苞嶼最早的李氏族人 - 十世李利行派下第十五世子孫。李定從家族

caseId: 20020920000002
caseName: 頭城鎮頭城國小校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這棟位於頭城老街起點及社區中心旁之日式住宅,確實興建年代不詳。其初始做為頭城公醫館,戰後改為頭城國小校長宿舍,後偶為頭城國小教師會議所。前院之磚造避難室與後院之磚造廚房為戰後因使用需求而加建。公醫館在

caseId: 20061101000009
caseName: 青田街9巷8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0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