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勢寮保安宮
「北勢寮保安宮」於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0:43。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60821000001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北勢寮保安宮 , 欄位assetsClassifyCode的內容是1.1.3 , 欄位assetsClassifyName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北勢寮地名的由來是由於該地的地號為北勢,故稱為北勢寮。據稱春日鄉的原住民早期即住在現今保安宮附近,後遷往士文、古華居住,但仍常常回保安宮前與平地人進行商業交易,故保安宮在早期即為一商業集散地。亦有一說法即目前保安宮所在地為北勢寮村莊外圍,保安宮往漁港的地方皆為墓地,經過時間的演變村內中心才慢慢往保安宮處發展。關於保安宮的建築歷史,文獻及訪談整理如下。明朝永曆十八年(永曆帝已於前年駕崩雲南,台灣當時係明鄭經略,所以仍奉明正朔)西元一六六四年,本庄(北勢寮部落)位置東山曠野,西海滄茫,地方十分貧瘠,民俗刁悍,僅住幾十戶人家,概營捕魚兼農業、伐木等為生,凡砍諸木均歸柴寮經由漁船渡運承天府販售為業。緣因時值冬春,雁影樹寒,梅香破臘,船艘出入頻繁,其中一人上陸提淡水儲存,適逢內急,乃將身帶「保生大帝香火」暫懸樹上,後因急趕上船而忘將香火取回,天運也。合讓三真人鎮守於此,以應宏法濟世,享受萬代香之福運。正當寂靜萬籟俱灰的深夜,天上繁星點點,本庄先民楊開山(現楊秋德先祖,楊秋德現居保安路42號)正忙於海上捕魚作業,無意間望向陸上,發現一盞燈光燦爛,莫名其妙,並好奇心使然,乃草草收拾漁具,急於上岸就近觀之,始知一方木造香火,上書「白礁保生大帝香火」字樣,楊開山乃誠奉回自宅,朝夕恭奉參拜。雍正五年-1727年。流光轉逝未幾星霜,神靈顯應,參拜信徒日增,為應廣大信徒參拜之便,乃共眾資金新雕金身,並設神壇,以應真人普渡濟世之聖職。清乾隆二十四年,清加徵三成大租,致引起民怨而發生抗繳事件,震驚鳳山縣令,凌大老乃親轎南下,最初直到楊宅詢問未果,後轉進本壇而與庄民發生糾紛,引起雙方衝突,凌大老自倚官職在身,英氣勃勃,趨前踏入指神像辱罵賊佛,以辱庄民,後更預進躍達靴尖之際,忽見神靈顯赫怒髮沖鬚,額中露出汗珠,凌大老見情不妙,趕緊伏身下跪,點頭稱罪,祈得真人赦罪而感激無盡,隨即起轎回縣,轎至本庄大條巷口,忽然被庄中強漢名謂「十八虎」埋伏,意圖謀刺,幸賴真人神通廣大,抑制武器未能得逞,轉禍為福,消災殃而息事。抗繳事件後,香煙繞梁日增鼎盛,地方信徒自動奉獻田園拾餘項,聯招會友十二人,組成大道公會,輪流耕作虔誠供奉神像。乾隆五十年,北勢寮庄民楊光興募捐,建屋二間(額保安宮)供為保安宮「開基本壇」,並把自家供奉的保生大帝神像獻給眾信徒作為庄神(現中寮村第四鄰陳源雄碾米廠舊址)。道光年間,清廷為了剿番安民,特派王大人進駐本庄(王開俊大人為武將,故又稱為王將軍),王大人每遇剿番出征前夕,總虔誠禮拜真人,恭請真人降壇指示,王大人自得真人指示,每戰皆捷。為感念真人恩澤,特親自勘查點穴一吉地,以供日後真人擴大廟宇遷建之用地。王大人後因誤釋真人指示,真人指示應寅時雞啼時分進入征番,但王大人之妹提早弄雞啼,遇番人坐長位(意即埋伏),不幸中了番人詭計,身中十餘箭氣絕身絕身亡,然身卻訖立不倒,地點應為今獅子頭或內獅處。時人敬其忠通愛國。持建廟塔一座於今南勢湖公路西側,塔為三層磚式建築,上標一”王”字,現塔外觀已洗石子,外建一寺廟鎮安宮,朝夕參拜以念忠魂。咸豐年間,本庄農作物發生蝗害,作物被摧殘無數庄民公議,恭請真人御親臨田野,趕蝗蟲於北勢溪順水流經出海,從此作物欣欣向榮,庄民免受飢餓之苦,這均賴真人慈悲救世之仁懷。清同治六年,本廟宇自開基本壇遷建於王大人勘察之吉地,即現今廟址,廟號即延用「保安宮」迄今,據聞建廟者為連池師(音譯),連池師係澎湖人,建廟時因對保生大帝不敬,廟建好後不久即死亡。因廟建於雙叉路口正中央,耆老傳言其位於剪刀路口,鎮守了村中不祥之地,因此神靈至今更增其威靈赫顯赫,香煙不斷。亦有一說法為當時現今廟址為村庄外圍,村庄外圍皆為墓地,池王爺會(李、池、吳)之池府王爺,配合大道公於該地鎮陰,而池王爺於較外圍處(今越仔寮)以為護衛。光緒三年,民眾被恩大德庇佑,地方士紳楊光興、吳天就、王山情、黃法、陳秋江等敬獻「神靈赫奕」牌匾一面。光緒五年,夏日都司信官吳卲猷奉旨南巡被佑,恭獻「福庇無疆」牌匾一面。光緒六年,山地十八社番再度擾亂北勢寮庄,並經常攻擊進犯干戈不休,本庄特僱巡圳丁十八人負責圳水之流通供民需,並警示番人出草。如遇番人大隊人馬時,真人本營神兵自然顯出神相,幫助巡圳丁戰鬥,奮揚威赫,驚動番人,膽破心驚,不戰自退。現本宮除了庄內五營神祠,田野外另有五營即是明證,而外東營之張公元帥為真人指派為鎮守水源地。民國十六年,保安宮經建花甲之歲月,簡陋狹窄,因此庄中士紳及信徒計議改建,建廟中途經費不足,籌備委員會要求信眾加三成捐獻,使貧苦信眾正愁資金來源之際;民國十七年農曆三月下旬,於環島皆稀,捕不見一魚苗(虱目魚苗),惟北勢寮近海莫測無數巨獲(士文溪口至番子崙)民眾歡喜異常,感謝之餘踴躍捐獻,使建廟工程得以順利完成,日後謂「保生大帝加三成興」;斯此更覺威靈感應,神機遠大之象,雪鴻千古,令人銘佩不已。民國十八年正月,本廟改建竣工,廟貌輝煌壯麗一新,當時改建廟宇所偏土木工匠,並採購建材等均由真人御駕親臨全島或唐山內陸,到處選擇不謬。據村中耆老表示真人化為身穿黑衣,手執煙斗的老人,至古華、台南府等地,預訂建材,十二會內成員至該地購買建材時發現真人早已選購;亦有傳說指出本廟大樑木材,是由大陸漂流到北勢寮外海。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本庄時遭美軍機轟炸之苦,每當危急之時,大帝(真人)均能速顯神威,炸彈落地無一爆發,庄民生命財物得以免遭轟炸浩劫。 民國六十二年,保安宮年久修,廟頂逢雨必漏水,庄中信徒再議重修廟頂,正逢寒冬之際,全省鰻苗絕跡不見縱影,唯獨本庄鄰近海域捕鰻苗甚豐,廟頂工程得能早日完成,真人神跡再次展現無遺。綜觀保生大帝(吳真人)開基至今,歷經三百多年悠久歲月,如要細數真人救世渡人之神跡,實不勝枚舉。惟再祈求保生大帝─吳真人,再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漁船滿載而歸;家家戶戶虔誠供奉保生大帝,濟世神恩也。註(一):註: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惟恐本省同胞受民族意識的影響,而阻礙皇民化運動政策之推行,因而大肆搗毀寺廟,北旗尾北玄宮亦難逃惡運,全遭拆毀,所有材料石塊均被強制運去建設防空壕等戰備設施,不幸中之大幸為宮中全部神像事先都為住民藏於安全處所,得保存至今。(潮洲忠主宮也遭再破壞)。註(二):內溪圳以前北勢寮部落飲用水和灌溉用水的源頭,其由士文溪流由古華山邊分支(築水霸堵坑),由於內溪圳必須過山界(番社),擋水霸必須取木柴樹枝,因此常與原住民發生衝突。北勢寮部落居民為保護水源區均派十八位身材體壯的平地人巡山取水,但也經常與原住民衝突有傷亡事件發生,傳說北勢寮奉祀神明保生大帝時常顯靈派五營大兵將協助守護水源區頭,甚至派張公元帥鎮守水源區源頭─內溪圳。這座廟宇(外東營)現今仍存在(古華村),從此雙方就相安無事,平地人的取水就不再受原住民的阻撓而源源不斷了。漏圳、新田圳,俱在港東里,縣東南六十一里,源引率芒溪上游,西行七里許,仍入本溪合流,共灌田三百十一甲。乾隆五十四年,楊光興開築。(鳳山縣采訪冊)註(三):保生大帝加三成興建廟途中欠三成經費時,在民國十七年農曆三月下旬,全島沿海捕不見一魚苗,唯有枋寮沿海自北勢寮的士文溪口至枋寮的苦溪口(現在大庄村海鷗公園邊),這段距離內魚苗特別多(這段距離都是北勢寮人在捕魚苗的較多)。又魚苗賣出去的價格比別地方的價格多三倍,魚苗與魚價多三倍,所以就有加三成興的典故。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枋寮北勢寮「保安宮」開基至今歷經300餘年歲月,其救世度人之神蹟,不計其數,故其廟宇遇有毀損,莫不得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資法第六條及第十四條暨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屏府文資字第0950164329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6-08-21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屏東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中寮村保安路215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屏東縣枋寮鄉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59649759124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2.361387938596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屏東縣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護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屏東縣屏東市瑞中街15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2-16/d6f76bd1-8f3c-4a57-9c61-da3d0ab13240/北勢寮保安宮 (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住宅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60821000001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正面三開間、左右兩側開彎弓門,左右山牆上做鳥踏,龍虎井上增建鐘鼓樓、三川殿做西施脊上做彩色玻璃剪粘。
保安宮木雕為標準前後殿對場作,拜殿左右對平之作品。三川殿匠師為漳州彬司派大木師陳己堂,鑿花師為黃龜理。正殿匠師為泉州溪底派大木師鄭振成,鑿花師為楊秀興。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保安宮木雕為標準前後殿對場作,拜殿左右對
平之作品。三川殿匠師為漳州彬司派大木師陳
己堂,鑿花師為黃龜理。正殿匠師為泉州溪底
派大木師鄭振成,鑿花師為楊秀興。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未來將作為文物館或為信徒辦事的場所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進行修復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1.舊保安宮於95年3月搬厝遷移至新址,搬遷過程有造成局部損害
,再95年12月26日百年地震後,加劇其損壞狀況,目前計有正殿後檐牆45度龜裂,屋面裝飾、瓦當、滴水局部脫落,鐘鼓樓漏水,前殿右山牆牆體龜裂等損壞。
2.古蹟在此地震山川步口墀頭山川及正殿左右山牆外部灰作,山川及正殿內部混凝土柱端,以及屋頂交趾陶及剪粘、規帶、排頭有脫落受損狀況,但主體結構尚稱良好。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有形組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8-7227001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a9610010@oa.pthg.gov.tw 。
caseId
20060821000001
caseName
北勢寮保安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assetsTypes
-
-
codeA2
-
name寺廟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pastHistory
北勢寮地名的由來是由於該地的地號為北勢,故稱為北勢寮。據稱春日鄉的原住民早期即住在現今保安宮附近,後遷往士文、古華居住,但仍常常回保安宮前與平地人進行商業交易,故保安宮在早期即為一商業集散地。亦有一說法即目前保安宮所在地為北勢寮村莊外圍,保安宮往漁港的地方皆為墓地,經過時間的演變村內中心才慢慢往保安宮處發展。關於保安宮的建築歷史,文獻及訪談整理如下。明朝永曆十八年(永曆帝已於前年駕崩雲南,台灣當時係明鄭經略,所以仍奉明正朔)西元一六六四年,本庄(北勢寮部落)位置東山曠野,西海滄茫,地方十分貧瘠,民俗刁悍,僅住幾十戶人家,概營捕魚兼農業、伐木等為生,凡砍諸木均歸柴寮經由漁船渡運承天府販售為業。緣因時值冬春,雁影樹寒,梅香破臘,船艘出入頻繁,其中一人上陸提淡水儲存,適逢內急,乃將身帶「保生大帝香火」暫懸樹上,後因急趕上船而忘將香火取回,天運也。合讓三真人鎮守於此,以應宏法濟世,享受萬代香之福運。正當寂靜萬籟俱灰的深夜,天上繁星點點,本庄先民楊開山(現楊秋德先祖,楊秋德現居保安路42號)正忙於海上捕魚作業,無意間望向陸上,發現一盞燈光燦爛,莫名其妙,並好奇心使然,乃草草收拾漁具,急於上岸就近觀之,始知一方木造香火,上書「白礁保生大帝香火」字樣,楊開山乃誠奉回自宅,朝夕恭奉參拜。雍正五年-1727年。流光轉逝未幾星霜,神靈顯應,參拜信徒日增,為應廣大信徒參拜之便,乃共眾資金新雕金身,並設神壇,以應真人普渡濟世之聖職。清乾隆二十四年,清加徵三成大租,致引起民怨而發生抗繳事件,震驚鳳山縣令,凌大老乃親轎南下,最初直到楊宅詢問未果,後轉進本壇而與庄民發生糾紛,引起雙方衝突,凌大老自倚官職在身,英氣勃勃,趨前踏入指神像辱罵賊佛,以辱庄民,後更預進躍達靴尖之際,忽見神靈顯赫怒髮沖鬚,額中露出汗珠,凌大老見情不妙,趕緊伏身下跪,點頭稱罪,祈得真人赦罪而感激無盡,隨即起轎回縣,轎至本庄大條巷口,忽然被庄中強漢名謂「十八虎」埋伏,意圖謀刺,幸賴真人神通廣大,抑制武器未能得逞,轉禍為福,消災殃而息事。抗繳事件後,香煙繞梁日增鼎盛,地方信徒自動奉獻田園拾餘項,聯招會友十二人,組成大道公會,輪流耕作虔誠供奉神像。乾隆五十年,北勢寮庄民楊光興募捐,建屋二間(額保安宮)供為保安宮「開基本壇」,並把自家供奉的保生大帝神像獻給眾信徒作為庄神(現中寮村第四鄰陳源雄碾米廠舊址)。道光年間,清廷為了剿番安民,特派王大人進駐本庄(王開俊大人為武將,故又稱為王將軍),王大人每遇剿番出征前夕,總虔誠禮拜真人,恭請真人降壇指示,王大人自得真人指示,每戰皆捷。為感念真人恩澤,特親自勘查點穴一吉地,以供日後真人擴大廟宇遷建之用地。王大人後因誤釋真人指示,真人指示應寅時雞啼時分進入征番,但王大人之妹提早弄雞啼,遇番人坐長位(意即埋伏),不幸中了番人詭計,身中十餘箭氣絕身絕身亡,然身卻訖立不倒,地點應為今獅子頭或內獅處。時人敬其忠通愛國。持建廟塔一座於今南勢湖公路西側,塔為三層磚式建築,上標一”王”字,現塔外觀已洗石子,外建一寺廟鎮安宮,朝夕參拜以念忠魂。咸豐年間,本庄農作物發生蝗害,作物被摧殘無數庄民公議,恭請真人御親臨田野,趕蝗蟲於北勢溪順水流經出海,從此作物欣欣向榮,庄民免受飢餓之苦,這均賴真人慈悲救世之仁懷。清同治六年,本廟宇自開基本壇遷建於王大人勘察之吉地,即現今廟址,廟號即延用「保安宮」迄今,據聞建廟者為連池師(音譯),連池師係澎湖人,建廟時因對保生大帝不敬,廟建好後不久即死亡。因廟建於雙叉路口正中央,耆老傳言其位於剪刀路口,鎮守了村中不祥之地,因此神靈至今更增其威靈赫顯赫,香煙不斷。亦有一說法為當時現今廟址為村庄外圍,村庄外圍皆為墓地,池王爺會(李、池、吳)之池府王爺,配合大道公於該地鎮陰,而池王爺於較外圍處(今越仔寮)以為護衛。光緒三年,民眾被恩大德庇佑,地方士紳楊光興、吳天就、王山情、黃法、陳秋江等敬獻「神靈赫奕」牌匾一面。光緒五年,夏日都司信官吳卲猷奉旨南巡被佑,恭獻「福庇無疆」牌匾一面。光緒六年,山地十八社番再度擾亂北勢寮庄,並經常攻擊進犯干戈不休,本庄特僱巡圳丁十八人負責圳水之流通供民需,並警示番人出草。如遇番人大隊人馬時,真人本營神兵自然顯出神相,幫助巡圳丁戰鬥,奮揚威赫,驚動番人,膽破心驚,不戰自退。現本宮除了庄內五營神祠,田野外另有五營即是明證,而外東營之張公元帥為真人指派為鎮守水源地。民國十六年,保安宮經建花甲之歲月,簡陋狹窄,因此庄中士紳及信徒計議改建,建廟中途經費不足,籌備委員會要求信眾加三成捐獻,使貧苦信眾正愁資金來源之際;民國十七年農曆三月下旬,於環島皆稀,捕不見一魚苗(虱目魚苗),惟北勢寮近海莫測無數巨獲(士文溪口至番子崙)民眾歡喜異常,感謝之餘踴躍捐獻,使建廟工程得以順利完成,日後謂「保生大帝加三成興」;斯此更覺威靈感應,神機遠大之象,雪鴻千古,令人銘佩不已。民國十八年正月,本廟改建竣工,廟貌輝煌壯麗一新,當時改建廟宇所偏土木工匠,並採購建材等均由真人御駕親臨全島或唐山內陸,到處選擇不謬。據村中耆老表示真人化為身穿黑衣,手執煙斗的老人,至古華、台南府等地,預訂建材,十二會內成員至該地購買建材時發現真人早已選購;亦有傳說指出本廟大樑木材,是由大陸漂流到北勢寮外海。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本庄時遭美軍機轟炸之苦,每當危急之時,大帝(真人)均能速顯神威,炸彈落地無一爆發,庄民生命財物得以免遭轟炸浩劫。 民國六十二年,保安宮年久修,廟頂逢雨必漏水,庄中信徒再議重修廟頂,正逢寒冬之際,全省鰻苗絕跡不見縱影,唯獨本庄鄰近海域捕鰻苗甚豐,廟頂工程得能早日完成,真人神跡再次展現無遺。綜觀保生大帝(吳真人)開基至今,歷經三百多年悠久歲月,如要細數真人救世渡人之神跡,實不勝枚舉。惟再祈求保生大帝─吳真人,再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漁船滿載而歸;家家戶戶虔誠供奉保生大帝,濟世神恩也。註(一):註: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惟恐本省同胞受民族意識的影響,而阻礙皇民化運動政策之推行,因而大肆搗毀寺廟,北旗尾北玄宮亦難逃惡運,全遭拆毀,所有材料石塊均被強制運去建設防空壕等戰備設施,不幸中之大幸為宮中全部神像事先都為住民藏於安全處所,得保存至今。(潮洲忠主宮也遭再破壞)。註(二):內溪圳以前北勢寮部落飲用水和灌溉用水的源頭,其由士文溪流由古華山邊分支(築水霸堵坑),由於內溪圳必須過山界(番社),擋水霸必須取木柴樹枝,因此常與原住民發生衝突。北勢寮部落居民為保護水源區均派十八位身材體壯的平地人巡山取水,但也經常與原住民衝突有傷亡事件發生,傳說北勢寮奉祀神明保生大帝時常顯靈派五營大兵將協助守護水源區頭,甚至派張公元帥鎮守水源區源頭─內溪圳。這座廟宇(外東營)現今仍存在(古華村),從此雙方就相安無事,平地人的取水就不再受原住民的阻撓而源源不斷了。漏圳、新田圳,俱在港東里,縣東南六十一里,源引率芒溪上游,西行七里許,仍入本溪合流,共灌田三百十一甲。乾隆五十四年,楊光興開築。(鳳山縣采訪冊)註(三):保生大帝加三成興建廟途中欠三成經費時,在民國十七年農曆三月下旬,全島沿海捕不見一魚苗,唯有枋寮沿海自北勢寮的士文溪口至枋寮的苦溪口(現在大庄村海鷗公園邊),這段距離內魚苗特別多(這段距離都是北勢寮人在捕魚苗的較多)。又魚苗賣出去的價格比別地方的價格多三倍,魚苗與魚價多三倍,所以就有加三成興的典故。
judgeCriteria
-
0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1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
2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registerReason
枋寮北勢寮「保安宮」開基至今歷經300餘年歲月,其救世度人之神蹟,不計其數,故其廟宇遇有毀損,莫不得
lawsReference
文資法第六條及第十四條暨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
officialDocNo
屏府文資字第0950164329號
registerDate
2006-08-21
govInstitutionName
屏東縣政府
belongAddress
中寮村保安路215號
belongCity
屏東縣枋寮鄉
longitude
120.59649759124
latitude
22.361387938596
govInstitution
屏東縣政府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保護所
govDeptAddress
屏東縣屏東市瑞中街15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住宅區
caseOwnership
-
-
ownerType土地所有人
-
ownerName財團法人北勢寮保安宮
-
buildingFeatures
正面三開間、左右兩側開彎弓門,左右山牆上做鳥踏,龍虎井上增建鐘鼓樓、三川殿做西施脊上做彩色玻璃剪粘。 保安宮木雕為標準前後殿對場作,拜殿左右對平之作品。三川殿匠師為漳州彬司派大木師陳己堂,鑿花師為黃龜理。正殿匠師為泉州溪底派大木師鄭振成,鑿花師為楊秀興。
inHouseFeatures
保安宮木雕為標準前後殿對場作,拜殿左右對 平之作品。三川殿匠師為漳州彬司派大木師陳 己堂,鑿花師為黃龜理。正殿匠師為泉州溪底 派大木師鄭振成,鑿花師為楊秀興。
buildingUsage
未來將作為文物館或為信徒辦事的場所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進行修復
buildingActualState
1.舊保安宮於95年3月搬厝遷移至新址,搬遷過程有造成局部損害 ,再95年12月26日百年地震後,加劇其損壞狀況,目前計有正殿後檐牆45度龜裂,屋面裝飾、瓦當、滴水局部脫落,鐘鼓樓漏水,前殿右山牆牆體龜裂等損壞。 2.古蹟在此地震山川步口墀頭山川及正殿左右山牆外部灰作,山川及正殿內部混凝土柱端,以及屋頂交趾陶及剪粘、規帶、排頭有脫落受損狀況,但主體結構尚稱良好。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有形組
govDeptPhone
08-7227001
govDeptEmail
a9610010@oa.pthg.gov.tw
「北勢寮保安宮」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的其他資料
北斗遠東戲院
caseId:
20150930000001
caseName:
北斗遠東戲院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北極殿
caseId:
19850819000067
caseName:
北極殿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林鳳池舉人墓
caseId:
19851127000034
caseName:
林鳳池舉人墓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林本源園邸
caseId:
19850819000028
caseName:
林本源園邸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原臺南山林事務所
caseId:
20030513000008
caseName:
原臺南山林事務所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聖王廟
caseId:
19851127000011
caseName:
聖王廟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鐵線橋通濟宮
caseId:
19980213000001
caseName:
鐵線橋通濟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打狗水道淨水池
caseId:
20040409000001
caseName:
打狗水道淨水池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caseId:
20121030000001
caseName: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
caseId:
20061101000002
case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朴子配天宮
caseId:
20030313000001
caseName:
朴子配天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社寮砲台
caseId:
20080501000001
caseName:
社寮砲台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美濃水橋
caseId:
20060620000001
caseName:
美濃水橋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
caseId:
20150819000001
caseName: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巽方靖鎮)
caseId:
19851127000061
caseName: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巽方靖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
caseId:
20150617000002
caseName:
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佳里震興宮
caseId:
19851127000075
caseName:
佳里震興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caseId:
20150114000001
caseName: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陳顯墓
caseId:
19990615000007
caseName:
陳顯墓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新竹水道-水源地
caseId:
20110725000002
caseName:
新竹水道-水源地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鹽埕町五丁目22番地原友松醫院
caseId:
20190606000001
caseName:
鹽埕町五丁目22番地原友松醫院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嘉義舊監獄
caseId:
20050526000001
caseName:
嘉義舊監獄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caseId:
20090728000001
caseName: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紀念室)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臺南開基靈祐宮
caseId:
19850819000069
caseName:
臺南開基靈祐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桃園無線受信所
caseId:
20200729000001
caseName:
桃園無線受信所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關西分駐所
caseId:
20090610000001
caseName:
關西分駐所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原臺灣軍司令部
caseId:
20040115000001
caseName:
原臺灣軍司令部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建國中學紅樓
caseId:
19980504000001
caseName:
建國中學紅樓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180705000004
caseName:
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頭骨架、頭骨塚紀念碑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南水仙宮
caseId:
19851127000056
caseName:
臺南水仙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3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0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6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9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5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7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4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4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3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4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4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54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6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