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硓古石》季刊第6期〈走訪天台仙境〉生物、生態與環境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硓古石》季刊第6期〈走訪天台仙境〉生物、生態與環境

《硓古石》季刊第6期〈走訪天台仙境〉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04195 , 欄位Id的內容是30419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硓古石》季刊第6期〈走訪天台仙境〉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圖為《老古石》季刊第6期的分隔頁插圖,作者以影像紀錄天台山坳裡牛群嬉戲奔跑之景像。作者為呂文雄先生,過去不僅為澎湖縣東衛國小教師,更是深耕地方的文史工作者。將澎湖歷史、文物、地理等在地知識埋入一位位莘莘學子的心中。天台山山高53公尺,是望安鄉的最高峰,周遭青草圍繞,附近盛產文石。草地上偶有牛羊駐足覓食,與周遭景致融為一體,自然且純樸的景像令人印象深刻。天台山岩層主要為片狀節理的微輝長斑組成,與虎井、桶盤兩島之柱狀玄武岩景觀不同,該地的節理能形成美麗的「石花」。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0419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FD061FB-3D10-4689-B23D-47801FD34BC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28T14:18:5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195

Id

304195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6期〈走訪天台仙境〉

Description

本圖為《老古石》季刊第6期的分隔頁插圖,作者以影像紀錄天台山坳裡牛群嬉戲奔跑之景像。作者為呂文雄先生,過去不僅為澎湖縣東衛國小教師,更是深耕地方的文史工作者。將澎湖歷史、文物、地理等在地知識埋入一位位莘莘學子的心中。天台山山高53公尺,是望安鄉的最高峰,周遭青草圍繞,附近盛產文石。草地上偶有牛羊駐足覓食,與周遭景致融為一體,自然且純樸的景像令人印象深刻。天台山岩層主要為片狀節理的微輝長斑組成,與虎井、桶盤兩島之柱狀玄武岩景觀不同,該地的節理能形成美麗的「石花」。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28T14:18:51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硓古石》季刊第6期〈走訪天台仙境〉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80
Id: 284680
Title: 蘭陽女中茄苳樹─社區綠美化,大家一起來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擺厘社區的日曆。本篇11月14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58
Id: 280058
Title: 不可喝太多椰青,會傷胃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椰子,樹高數丈,直起無枝,其實大如寒瓜,一穗十數,纍纍下垂,重疊無間.外有粗皮,皮次有殼,圓而堅,可作瓢,肉在殼內,色白,味似牛乳,中含漿如酒,不堪多食,性敗胃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735
Id: 754735
Title: 塔塔加鞍部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編號「27」、底片品牌「KONIPAN SS」,畫面為廖日京拍攝。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等單位,為臺灣植物分類學界重要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00
Id: 303900
Title: 《西瀛風物》第三期〈澎湖潮間帶的生物與保育〉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西瀛風物》第三期,篇名為「澎湖潮間帶的生物與保育」,作者洪國雄。 廢水造成的有機物、工程帶來的沉積物、各種油品及垃圾的汙染導致曾為寶地的海洋受到汙染,過量繁殖的藻類降低透光率、沉積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764
Id: 662764
Title: 巴西橡皮樹林相
Description: 此為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為一密生樹林,林間插有一標示牌,上頭寫有文字,但字跡難以辨識;背面有黑筆書寫文字「巴西橡皮林相」。該照片收藏於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林試所)標本館內,推測應為林試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11
Id: 280411
Title: 鹿角霜即煮鹿角膠之角渣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鹿角霜:即煮膠之角渣.功次於膠.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67
Id: 280167
Title: 通草、車前子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通草 車前子:即「詩」所謂芣苢是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18
Id: 280618
Title: 桑螵蛸、山茄報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桑螵蛸、山茄報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165
Id: 304165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第三屆〈國內外地球遺產保育概況〉
Description: 本篇文章來自《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3屆,篇名為〈國內外地球遺產保育概況〉,作者為王鑫。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本篇為專題演講之內容,講者王鑫以「國內外地球遺產保育概況」為題,講述世界遺產的推動情況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66
Id: 280566
Title: 莧不可與鼈一起吃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莧(有紅白二種,「清異錄」以紅莧為鼈還丹,俗傳不宜與鼈同食,謂鼈見莧而生本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58
Id: 514658
Title: 太魯閣(taroko)臨海道路的斷崖2
Description: 太魯閣臨海斷崖位於秀林鄉和平村與崇德村,為太魯閣國家公園轄下的知名景點。斷崖景觀的範圍自良里溪沖積出的和仁沖積扇開始,一直往南到崇德隧道通過之後,抵達立霧溪沖積平原。斷崖之上除了立霧山以外,還有千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942
Id: 309942
Title: 赤嶼植被覆蓋率
Description: 本研究監測105年(2016)7月至9月赤嶼的植物率蓋率,由此圖可知7、8、9月份實驗組與對照組等兩組的植被覆蓋率測量結果:實驗組植物覆蓋率的面積比率值(% Area):7月份為21.34%,8月份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917
Id: 278917
Title: 綠豆性涼解毒 臺灣通史卷二十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綠豆:正、二月種,四、五月收。性涼解毒,夏時多以充食,並為餅餡。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39
Id: 280739
Title: 對抗疾病先要固本培元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中國之有外國,猶人身之有疾病;病者必相證用藥,而培元氣為尤要.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38
Id: 279838
Title: 益母草對孕婦好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益母草:「爾雅」:『萑蓷』.郭璞註:『今茺尉也.葉似荏,莖方.花淡紅,生節間』.又名益母,宜於孕婦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57
Id: 278157
Title: 茄一名落蘇,俗謂秋茄,食之傷眼 臺灣縣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茄:有紫、白二種,老則黃.一名落蘇.俗謂:秋茄,食之傷眼。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093
Id: 514093
Title: 會轉頭的龜山島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86
Id: 276586
Title: 靳樹畹染疫病,楊毓健攝鳳山縣事 平臺紀略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新調鳳山知縣靳樹畹抵任,署縣劉光泗仍歸海澄。漳浦知縣汪紳文安撫緝捕事竣,仍歸漳浦。 靳樹畹染疫病,未幾卒,以同知楊毓健攝鳳山縣事。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679
Id: 732679
Title: 黃文陶寄廖日京明信片之三
Description: 本件為黃文陶寄廖日京明信片。敘述信件及匯票均收到,預定22日參加省公會大會,23日回嘉義。伯超預定23、4日回家,廖日京24、5日回來甚好。 本件為廖日京與家人通信的明信片之一。 黃伯超(19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57
Id: 280357
Title: 雞角莿能散瘀解毒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雞角莿:能拔毒.

MOC_Id: Culture_Place282903
Id: 282903
Title: 下埔四十甲溼地
Description: 「下埔社區」位於宜蘭縣頭城鎮,鄰近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及頂埔火車站,「四十甲溼地」即隱身在這個純樸的小聚落之後,因其地勢平坦且低於海平面,田土地質稀軟、地下水位又高,故形成許多「坔田」,每到秋冬時節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73
Id: 755073
Title: 水島正美在臺灣大學校門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廖日京拍攝,畫面中人物為日本植物學者水島正美。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植物公務紀錄與研究往來書信」系列下的文物。 水島正美(1925-19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25
Id: 282825
Title: 竹安溪口
Description: 竹安溪,又稱得子口溪,匯集了福德溪、金面溪、得子口溪出海至太平洋,由於溪流聚集,形成沼澤濕地,濕地提供了水、食物及廣大的空間,因而吸引了眾多水鳥及候鳥南遷作為過境的最佳棲息地。根據歷年來鳥會的統計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00
Id: 280500
Title: 小回、鳳尾草、蚶殼草、鱟殼草、射干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小回、鳳尾草、蚶殼草、鱟殼草、射干(即蛺蝶花頭)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391
Id: 276391
Title: 溪港地理形態及居民習俗 小琉球漫誌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夾山流水,謂之溪港。港流甚大,源不知遠近;環城內外,導達溝渠,紆迴曲折,縱橫成十字。市廛民居,密比如櫛;東西對向,人皆背水而居。地暑濕,多癘疫。其俗晨興則浴港中,晚亦如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163
Id: 506163
Title: 土阿芬池
Description: 依照昭和6年(1931)花蓮港街一般圖進行比對,照片中的主角土阿芬池位於當時米崙高爾夫球場的東邊,即現今的花蓮市華東部落內。華東部落名為大本(Duap'un),意為「容易淹水的地方」或是「湖泊」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740
Id: 754740
Title: 基隆大佛禪寺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編號「28」、底片品牌「NEOPAN SS」,畫面為廖日京拍攝。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等單位,為臺灣植物分類學界重要學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44
Id: 660344
Title: 大肚臺地調研計畫:人文景點空拍清水區牛罵頭遺址全景圖
Description: 清水區遺址最主要代表就是「牛罵頭遺址」,牛罵頭遺址位於大肚台地西側,最早約在3500-4500年前即有人類在此活動,一直到今日的平埔族,因此累積了各種不同豐富的文化層。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所在地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480
Id: 661480
Title: 反海渡公投 - 廖永來允全力推動剪報
Description: 參加高美濕地保育說明會,選將咄咄逼人,縣長重申與民一條心,但不會倉促行事。 提供者: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拍攝時間:民國87年11月14日(西元1998年11月14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183
Id: 755183
Title: 蘭嶼水芋田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為蘭嶼水芋田,芋頭為蘭嶼的主食之一,今日仍可以在蘭嶼見到水芋田,畫面遠方為小蘭嶼。本照片為廖日京拍攝。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3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8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0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9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0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