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硓古石》季刊第41期〈《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藝術與人文
「《硓古石》季刊第41期〈《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03985 , 欄位Id的內容是30398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硓古石》季刊第41期〈《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文收錄於《硓古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作者陳益源,以下為本篇內容摘要:
本文更正了林衡道口述《臺灣一百位名人傳》有關蔡廷蘭的《海南雜著》中〈滄淇紀險〉、〈炎荒紀程〉、〈越南紀略) 三篇為該書篇章而非獨立書籍,以及澄清其並未亡佚之事實。《海南雜著》的版本包括清刊本4種、越南抄本、排印本、其他。其中,排印本是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出版,然而當中因底本殘缺、模糊、臆改或排版錯誤等原因,全書有近50處的缺字、改字、錯字和斷句錯字。譯本則有俄文、法文、日文與越文等版本。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0398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C86DA91-0AAD-4446-8747-B9FD0874858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2-05T12:14:1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85
Id
303985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41期〈《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硓古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作者陳益源,以下為本篇內容摘要: 本文更正了林衡道口述《臺灣一百位名人傳》有關蔡廷蘭的《海南雜著》中〈滄淇紀險〉、〈炎荒紀程〉、〈越南紀略) 三篇為該書篇章而非獨立書籍,以及澄清其並未亡佚之事實。《海南雜著》的版本包括清刊本4種、越南抄本、排印本、其他。其中,排印本是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出版,然而當中因底本殘缺、模糊、臆改或排版錯誤等原因,全書有近50處的缺字、改字、錯字和斷句錯字。譯本則有俄文、法文、日文與越文等版本。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
2_CC BY_
-
3_CC BY_
-
4_CC BY_
-
5_CC BY_
-
6_CC BY_
-
7_CC BY_
-
8_CC BY_
-
9_CC BY_
-
10_CC BY_
-
11_CC BY_
-
12_CC BY_
-
13_CC BY_
-
14_CC BY_
-
15_CC BY_
-
16_CC BY_
-
17_CC BY_
-
18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2-05T12:14:1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硓古石》季刊第41期〈《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淺川洋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29
Id:
283529
Title:
淺川洋行
Description:
日本的淺川洋行說:「利用石頭做溝通,因為溝通才能互相了解,石頭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雕塑它是希望它將來更好。」他在25歲的時候認識石雕,花了2、3年的時間,不斷探索、不斷尋找自己的興趣,有了真正的體驗後,
蓋婭的凝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21
Id:
595821
Title:
蓋婭的凝視
Description:
希臘神話中「蓋婭(Gaia)」象徵孕育萬物的大地之母。作者林忠石透過雕刻刀,藉此重新詮釋畢卡索立體派繪畫風格,在白色石材上刻劃出〈蓋婭的凝視〉的立體造型。誇張的臉龐特寫,以蓋婭無聲的眼淚,控訴人類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01
Id:
300101
Title:
爸嬭疼尾囝,公嬤疼長孫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爸嬭
MOC_Id:
Culture_Object236060
Id:
236060
Title:
馬祖傳統婚宴菜─全隻瓜
Description:
過去的馬祖,黃魚物美價廉,而且產量極豐,黃魚的異名頗多,亦被稱為黃花魚,馬祖方言稱之為「黃瓜」,每年春天(3-5月)黃魚會迴游至東引海域產卵,從清明到夏至間「討黃瓜」成為馬祖漁民的盛事。
依據陳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51
Id:
514351
Title:
羅東鎮全民運動會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行健、拱照;五結鄉孝威、大吉;蘇澳鎮永光;羅東鎮竹林、仁和;頭城鎮中崙、更新;員山鄉員山、蓁巷;以及冬山鄉柯林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仁和社區的日曆。本篇6月27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99
Id:
18069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內,謝博中講師帶領揉茶體驗活動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5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覽內,民眾的紅茶揉茶體驗活動。講師為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的謝博中(照片中站立者),先透過簡報讓參與民眾理解茶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048
Id:
266048
Title:
劉家正代表作品南極仙翁
Description:
此為笨港天后宮內劉家正代表作品南極仙翁。此作品畫於橫樑之上。以南極仙翁為主題,作品中含有南極仙翁與兩位小孩童駝著巨大的粉紅壽桃以及白鶴等。南極仙翁本身就為長壽之象徵,壽桃更有長生的意涵。白鶴更為禽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60
Id:
467460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五十四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54號,隨鷗吟社於1934年(昭和9年)4月15日發行。
本集前有高內庄次郎等人的四幅書畫作品。詩作依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MOC_Id:
Culture_Event288618
Id:
288618
Title:
第五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民間故事組前三名合影
Description:
第五屆蘭陽文學獎於2012年10月20日頒獎,圖為民間故事組前三名得獎者合影,右二第一名楊秀然,得獎作品〈八卦龜報恩〉、右三第二名陳昇群,得獎作品〈賊神〉、右四第三名林耀祖,得獎作品〈奇立丹傳奇〉
鄉居客來訪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3
Id:
267593
Title:
鄉居客來訪
Description:
吳長鵬(1934-2013)所作〈鄉居客來訪〉以俯瞰角度描繪一座植栽豐富的園區,以及周邊風景。作者款識:「鄉居客來訪,癸未年吳長鵬作。」,姓名章:「漫漶不清」(白文)、「吳長鵬」(朱文),壓角章: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984
Id:
191984
Title:
臺灣茶會的當代書寫-以「蝴蝶春夢」茶會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林翠華,指導教授葉宗和博士與江美英博士,出自南華國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碩士論文,發表於2017(民國106)年6月。內容在探討茶會內涵的不同面向和形式與創新的可能性及未來的展演趨勢。茶
裘淑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83
Id:
286383
Title:
裘淑惠
Description:
花蓮終身學習中心古箏教師裘淑惠,自民國七十二年起,接續丈夫樓斐心原在救國團的古箏班,她依學生喜好、興趣調整教學方式,例如以其喜歡的曲目進行教學,深受學生喜愛,至今已有許多學生通過檢定考試、甚至出師,教
太巴塱社區結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77
Id:
514377
Title:
太巴塱社區結盟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653987
Id:
653987
Title:
國父百年誕辰話劇《國父傳》
Description:
1965年為紀念國父百年誕辰,劇作家李曼瑰偕同劉碩夫、吳若、唐紹華、鍾雷、周旭江合編《國父傳》話劇,該劇首演於北投復興崗政工幹校中正堂,並於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巡迴公演七十多場,觀眾反應熱烈,一時間名
恆春民謠音樂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645
Id:
281645
Title:
恆春民謠音樂館
Description:
恆春民謠館於2009年完工,位於恆春醫院,是屏東縣政府向恆春旅遊醫院租用舊有宿舍來改建,館內展示許多傳唱民謠所需的樂器,月琴就是最重要的主角,全館中間擺放的月琴則像代表著月琴在民謠的重要地位,現場
丹青集逸(梅花 )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80
Id:
267580
Title:
丹青集逸(梅花 )
Description:
〈丹青集逸(梅花)〉畫朱梅盛放,叢竹伴生,岩石上停棲著一對喜鵲,故有「喜上眉梢」之寓。款識一:「武光美珍合作。」姓名章:「戴」(朱文)、「丘」(白文)。款識二:「丹青集逸氣凌雲,喜上眉梢萬象春,足
旅程種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0
Id:
595480
Title:
旅程種種
Description:
〈旅程種種〉作者用「索性坐了下來」,定位旅程中所有經歷的種種畫面與感覺,讓思緒可以無邊的穿梭在各個時間點上,最後以「風洞屋瓦,月色美酒」勾畫美麗境地。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皆融合環
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16
Id:
286016
Title:
歸
Description:
作者葉勝光的作品〈歸〉靈感來自於《舊約聖經》中〈創世紀〉第三章第十九節:「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葉勝光懷著虔誠信仰,融入德魯固原住民族生活
三清宮消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393
Id:
164393
Title:
三清宮消夏
Description:
三清宮消夏
左詞宗何武公選
右詞宗李天鸑
右四左二十 黃得時
纔過端陽吊楚湘。三清避暑興偏長。人來南北盟鷗鷺。句叱珠璣繼李唐。一瓣心香焚道座。萬分涼味沁詩腸。白雲片片青山外。歸隱何時願可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38
Id:
514438
Title:
三山國王ㄧ振安宮與得安宮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7
祭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20
Id:
286020
Title:
祭天
Description:
作者黎志文表示這件作品〈祭天〉強調的是對大自然一種保護與珍惜。作品內容為一石雕桌上,排列了形狀、材質各異的石塊。有些石塊像是自然無為的天然石塊,有的是工整打磨的抽象幾何造形雕塑。雖為雕塑的題材,但以類
人間‧印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59
Id:
301059
Title:
人間‧印象
Description:
本書為陳列1983年至2007年創作的散文作品集結,分別從自己在各個時報投稿的散文中收錄,集結成陳列的散文精選。陳列的作品充滿了對於人及土地的關懷,平實的描述著心靈的觀察,不浮誇虛筆,文字清新恬淡
民間遊藝─公揹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22
Id:
235522
Title:
民間遊藝─公揹婆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公揹婆或老揹少,是由一人扮演兩人,穿梭在眾多遊藝中的一項表演,清光緒時始有表演,流行於福州的合江、平潭、
秋林薄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85
Id:
267585
Title:
秋林薄暮
Description:
〈秋林薄暮〉為畫家沈以正(1933-)作品,款識:「幽人戀住秋光好,薄暮依然未肯回。持之寫」。姓名章:「沈以正」(朱文)、引首章:「春心」(朱文),鈐印:「國立歷史博物館徵集」(朱文)。
此作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22
Id:
594022
Title:
黃遇雄先生於馬祖駐紮時留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黃遇雄先生於1959年(民國48年)春節在馬祖駐紮時的留影照片,當時軍階為上校。黃先生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照片由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子嗣。
黃家是馬祖新村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21
Id:
180721
Title:
2019年4月26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策展者及工作團隊於「境」區前合影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2019(民國108) 年4月26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策展者及工作團隊。工作人員共10人,於「器」區前合影。照片為「器」區旋轉展是臺與平面展示臺。
照片成員包含策展人「東海
太魯閣峽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77
Id:
285977
Title:
太魯閣峽谷
Description:
作者林聰惠認為:「只有大自然才能超越時空,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達到恆久。」〈太魯閣峽谷〉以六座大理石堆砌而成,形成兩座高聳石山,獨留中間一道細縫一線望天。這件作品遠望氣勢宏偉磅礡,近距離仰望則能感受
珍珠社區稻草工藝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94434
Id:
294434
Title:
珍珠社區稻草工藝館
Description:
珍珠社區稻田總面積達136公頃,除主產物稻米之外,每年生產的農業副產品稻草,總量達770公噸,過去農村都把它拿來做造紙、草薦、草繩與草鞋等。
珍珠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居民利用既有的稻草資源營造社
歡迎戰鬥英雄周彩華同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05
Id:
594405
Title:
歡迎戰鬥英雄周彩華同志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戰鬥英雄周彩華的照片,係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同時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其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周彩華女士為當時少數的女性軍人。
馬祖新村也
陳清森及薛木山二人合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09668
Id:
209668
Title:
陳清森及薛木山二人合照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上圖為陳清森、薛木山二人合照。二人頭戴制帽,身著日治時期中等學校學生服,長褲下為深色鞋子。
1920年代日本政府開始推行同化政策,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2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1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7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2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0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8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6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8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