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彰化梨春園曲館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彰化梨春園曲館

彰化梨春園曲館」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60926000002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彰化梨春園曲館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  傳統農業社會裡,村庄子弟常於農暇時期組織曲館,學習音樂戲劇,一為休閒活動,二則可在各宗教節慶、迎神賽會中大顯身手。彰化市舊為縣治中心,政治、經濟、文化重心,民間媽祖信仰則以南瑤宮為主發展成信仰圈,因而成為曲館組織的重地,而曲館則發展為彰化市重要民間文化之一。   梨春園為彰化著名的北管曲館,也是現存彰化市最古老的北館樂團。創始人楊應求於清朝時期渡海來臺,將曲館規模及北館戲曲帶到彰化地區。楊應求在彰化先後成立四大曲館:北門繹如齋、南門梨春園、東門集樂軒以及西門月華閣,人稱「彰化四大館」,然如今尚有活動的卻僅剩梨春園和集樂軒兩館。   梨春園成立於清嘉慶16年(1811年),為楊應求傳藝首先建立的曲館,亦為彰化地區最古老的曲館且在彰化曲館軒園之爭的時代,也是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梨春園」名稱則源自唐明皇風流文雅以歌舞為樂,並設立「梨園」為一龐大皇家樂團,作曲排演極盛一時,故後世稱戲劇界為「梨園」。   梨春園土地相傳為不知名人士所捐贈,約近三百坪,附近較早都是魚池與水田。曲館裡的人為感念這位地基主,於現今梨春園後面巷中建造一間小廟奉祀他,因不知地基主確切姓名,大家簡稱該座廟為「地基主廟」。   梨春園曾於民國71年(1982年)農暦5月整修完成,後因地理師算座北朝南的梨春園不適當年動土,故將於左廂外碑記上日期重刻為民國72年(1983年)正月吉旦。梨春園為南瑤宮大個媽祖中,老大媽會的駕前曲館,俗稱大媽館。此外,梨春園亦擔任過天后宮媽祖架前樂團、祭孔典禮樂團及關聖帝君祭典樂團等,於彰化地區戲曲界有其重要的地位。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傅朝卿,彰化縣重大意義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3-414。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梨春園為彰化四大管之一以及為少數僅存北管樂團中之佼佼者,並為彰化縣現存北管唯一民間機構;該館具有歷史時代背景,且為音樂樂團聚集之地方,極有其特色。建築物屬曲館建築,頗能表現地域風貌,且其相關文物亦值得保存,具備歷史文化保存價值,值得登錄保存。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3、4條評定辦理。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授文資字第0950002952B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6-09-26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彰化縣彰化市民權里華山路138巷51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彰化縣彰化市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53955534278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075694814802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文化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彰化市卦山路3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87d7e493-db84-41ad-bd0e-35a02db16fbf/彰化梨春園曲館0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商業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60926000002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  梨春園建築座北朝南。格局為三開間一條龍形式,前有捲棚頂之簷廊空間,面對館前為一小廣場。簷廊屋頂因整修已覆以鍍鋅鋼板,而無以見原貌,然廊下及室內空間依然佈滿朱紅為底之原各式彩繪及完整屋架,極具傳統閩南建築特色。正身則為硬山馬背屋頂,前簷廊明間由四根斬假石似托次坎式柱子支撐傳統木屋架,次間兩側廊牆各開一弧拱開口,下方則有約五十公分高之矮欄杆環繞次間廊外,分隔內外。正身正立面明間為傳統的雕花三關六扇門,次間正立面則各為四扇門,中二板門,側各一格扇門,形成一開敞之立面。樑枋上為民國71年(1982年)整修時由彰化和美彩繪家陳穎派所繪彩畫,極為優雅。明間門楣為紅底八仙彩繪,繪仙人、童子騎獅、鹿、驢、虎、麒麟、象、馬、牛等物,中為南極仙翁騎鶴,人物、動物描繪生動、細膩,栩栩如生。次間門楣則為民間故事:轅門射戟、天水園姜伯約招降孔明等彩繪,走馬板則飾以植物、文房器物等彩繪。此外大門上懸昭和庚午年間(1930年)磺溪王蘭生書「樂徵韶武」匾,為南瑤宮大媽會贈。門聯為「梨白桃紅三月遍開歌舞地」「春來秋去四時不斷管弦聲」,字句充滿樂音。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梨春園平面格局為一殿、一前埕格局,正廳前方設有拜亭(步口)。   正廳(正殿)為主神的祀奉空間,亦為響排空間,館員會議開會場所。其主要空間尚可區分為二小空間,中、右港間神龕為祭祀空間,分別祭祀西秦王爺、王爺奶、媽祖及後來館員提送供奉之土地公、梨春園大媽(平時供奉於爐主家)、右港間供奉將軍爺,左港間為梨春園行政文件存放物品區。主要構造方式為穿斗式木棟架,其餘皆為木圓柱,柱上對聯,棟架隔屏上留有日治時期彰化畫家王蘭生、林天爵繪製的彩繪。   拜亭(步口)早期為腳步、身段練習場,館仙(館先生)教授子弟場所,正廳前方設置拜亭(步口),亦為館員會議開會場所,次空間兼具生活功能,右次間設有廁所(後期加設,原設於前埕南端),左次間留有早期的灶,門口設有茶桌、茶壺,平時供館員泡茶之處。   右間(先輩間、廂房、右次間前方)為先輩祭祀空間,牆壁掛樂友先輩圖、役員圖、過去曲館仙(館先生)、總理的相片,入口處頂桌、半圓形下桌(原為館仙(館先生)使用的供桌)供奉鳳來園及習梨園、梨春園的神主牌,另於牆上跨設獎狀、先輩圖、歷代館仙照片等文物,頗類梨春園史跡展陳室,亦為祭祀空間。其面寬為三開間,約3公尺,進深約2.6公尺,為矩形空間,上端設有閣樓,早期地坪為三合土地坪。   右後倉庫(右後次間),在民國五十三年(1964)以前,為館仙(館先生)休息房,後改為倉庫,現所有重要文物均存放於此。寬約3公尺,進深約3.8公尺,早期為木板隔間,左側棟架隔屏與正廳相隔,地坪為三合土地坪。   左倉庫(左次間)早期為戲服、樂器存放場,屋面漏水後,移至右後倉庫(右後次間),面寬為三開間,寬約3公尺,進深約6.5公尺,左側棟架隔屏與正廳相隔,內設有文物存放櫃,地坪為三合土地坪。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仍維持梨春園北管樂團練習及儲藏使用。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及風災後巡視,若有出現損壞情況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本歷史建築彰化梨春園曲館之木構件結構已有蟻害,建議委請專家前往查看是否有影響結構安全,管理單位若有發現損壞持續擴大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建築狀況尚可,結構完整。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週一至週五下午7:00 - 下午9:30 週日公休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彰化梨春園- Posts | Facebook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https://www.facebook.com/LICY1811/?hc_ref=ARS4IPK7PXjY1rpC1mWoNdj0k4T1hv0pbmnBRVjDxSw8fDypz4gLo4LfPum7qaNLJaU&fref=nf&__xts__[0]=68.ARApI6iFHUurfS-mu241OK3_u1S_VZch_CkDpCynKs5xPJQoLvXCVlZDyJ8XI-oKqT60JcTF1bRgFboAg8vcQpzcjaIve1BxJ84F0T6K10Gn1-sbQmhGLHEGfo2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楊小姐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4-7292201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mus@mail.bocach.gov.tw

caseId

20060926000002

caseName

彰化梨春園曲館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曲館

    5

pastHistory

  傳統農業社會裡,村庄子弟常於農暇時期組織曲館,學習音樂戲劇,一為休閒活動,二則可在各宗教節慶、迎神賽會中大顯身手。彰化市舊為縣治中心,政治、經濟、文化重心,民間媽祖信仰則以南瑤宮為主發展成信仰圈,因而成為曲館組織的重地,而曲館則發展為彰化市重要民間文化之一。   梨春園為彰化著名的北管曲館,也是現存彰化市最古老的北館樂團。創始人楊應求於清朝時期渡海來臺,將曲館規模及北館戲曲帶到彰化地區。楊應求在彰化先後成立四大曲館:北門繹如齋、南門梨春園、東門集樂軒以及西門月華閣,人稱「彰化四大館」,然如今尚有活動的卻僅剩梨春園和集樂軒兩館。   梨春園成立於清嘉慶16年(1811年),為楊應求傳藝首先建立的曲館,亦為彰化地區最古老的曲館且在彰化曲館軒園之爭的時代,也是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梨春園」名稱則源自唐明皇風流文雅以歌舞為樂,並設立「梨園」為一龐大皇家樂團,作曲排演極盛一時,故後世稱戲劇界為「梨園」。   梨春園土地相傳為不知名人士所捐贈,約近三百坪,附近較早都是魚池與水田。曲館裡的人為感念這位地基主,於現今梨春園後面巷中建造一間小廟奉祀他,因不知地基主確切姓名,大家簡稱該座廟為「地基主廟」。   梨春園曾於民國71年(1982年)農暦5月整修完成,後因地理師算座北朝南的梨春園不適當年動土,故將於左廂外碑記上日期重刻為民國72年(1983年)正月吉旦。梨春園為南瑤宮大個媽祖中,老大媽會的駕前曲館,俗稱大媽館。此外,梨春園亦擔任過天后宮媽祖架前樂團、祭孔典禮樂團及關聖帝君祭典樂團等,於彰化地區戲曲界有其重要的地位。

pastHistorySource

傅朝卿,彰化縣重大意義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3-414。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1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2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梨春園為彰化四大管之一以及為少數僅存北管樂團中之佼佼者,並為彰化縣現存北管唯一民間機構;該館具有歷史時代背景,且為音樂樂團聚集之地方,極有其特色。建築物屬曲館建築,頗能表現地域風貌,且其相關文物亦值得保存,具備歷史文化保存價值,值得登錄保存。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3、4條評定辦理。

officialDocNo

府授文資字第0950002952B號

registerDate

2006-09-26

govInstitutionName

彰化縣政府

belongAddress

彰化縣彰化市民權里華山路138巷51號

belongCity

彰化縣彰化市

longitude

120.53955534278

latitude

24.075694814802

govInstitution

彰化縣政府

govDeptName

彰化縣文化局

govDeptAddress

彰化市卦山路3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商業區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葉金泉

    2

buildingFeatures

  梨春園建築座北朝南。格局為三開間一條龍形式,前有捲棚頂之簷廊空間,面對館前為一小廣場。簷廊屋頂因整修已覆以鍍鋅鋼板,而無以見原貌,然廊下及室內空間依然佈滿朱紅為底之原各式彩繪及完整屋架,極具傳統閩南建築特色。正身則為硬山馬背屋頂,前簷廊明間由四根斬假石似托次坎式柱子支撐傳統木屋架,次間兩側廊牆各開一弧拱開口,下方則有約五十公分高之矮欄杆環繞次間廊外,分隔內外。正身正立面明間為傳統的雕花三關六扇門,次間正立面則各為四扇門,中二板門,側各一格扇門,形成一開敞之立面。樑枋上為民國71年(1982年)整修時由彰化和美彩繪家陳穎派所繪彩畫,極為優雅。明間門楣為紅底八仙彩繪,繪仙人、童子騎獅、鹿、驢、虎、麒麟、象、馬、牛等物,中為南極仙翁騎鶴,人物、動物描繪生動、細膩,栩栩如生。次間門楣則為民間故事:轅門射戟、天水園姜伯約招降孔明等彩繪,走馬板則飾以植物、文房器物等彩繪。此外大門上懸昭和庚午年間(1930年)磺溪王蘭生書「樂徵韶武」匾,為南瑤宮大媽會贈。門聯為「梨白桃紅三月遍開歌舞地」「春來秋去四時不斷管弦聲」,字句充滿樂音。

inHouseFeatures

  梨春園平面格局為一殿、一前埕格局,正廳前方設有拜亭(步口)。   正廳(正殿)為主神的祀奉空間,亦為響排空間,館員會議開會場所。其主要空間尚可區分為二小空間,中、右港間神龕為祭祀空間,分別祭祀西秦王爺、王爺奶、媽祖及後來館員提送供奉之土地公、梨春園大媽(平時供奉於爐主家)、右港間供奉將軍爺,左港間為梨春園行政文件存放物品區。主要構造方式為穿斗式木棟架,其餘皆為木圓柱,柱上對聯,棟架隔屏上留有日治時期彰化畫家王蘭生、林天爵繪製的彩繪。   拜亭(步口)早期為腳步、身段練習場,館仙(館先生)教授子弟場所,正廳前方設置拜亭(步口),亦為館員會議開會場所,次空間兼具生活功能,右次間設有廁所(後期加設,原設於前埕南端),左次間留有早期的灶,門口設有茶桌、茶壺,平時供館員泡茶之處。   右間(先輩間、廂房、右次間前方)為先輩祭祀空間,牆壁掛樂友先輩圖、役員圖、過去曲館仙(館先生)、總理的相片,入口處頂桌、半圓形下桌(原為館仙(館先生)使用的供桌)供奉鳳來園及習梨園、梨春園的神主牌,另於牆上跨設獎狀、先輩圖、歷代館仙照片等文物,頗類梨春園史跡展陳室,亦為祭祀空間。其面寬為三開間,約3公尺,進深約2.6公尺,為矩形空間,上端設有閣樓,早期地坪為三合土地坪。   右後倉庫(右後次間),在民國五十三年(1964)以前,為館仙(館先生)休息房,後改為倉庫,現所有重要文物均存放於此。寬約3公尺,進深約3.8公尺,早期為木板隔間,左側棟架隔屏與正廳相隔,地坪為三合土地坪。   左倉庫(左次間)早期為戲服、樂器存放場,屋面漏水後,移至右後倉庫(右後次間),面寬為三開間,寬約3公尺,進深約6.5公尺,左側棟架隔屏與正廳相隔,內設有文物存放櫃,地坪為三合土地坪。

buildingUsage

仍維持梨春園北管樂團練習及儲藏使用。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及風災後巡視,若有出現損壞情況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本歷史建築彰化梨春園曲館之木構件結構已有蟻害,建議委請專家前往查看是否有影響結構安全,管理單位若有發現損壞持續擴大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buildingActualState

建築狀況尚可,結構完整。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週一至週五下午7:00 - 下午9:30 週日公休

wenSitename

彰化梨春園- Posts | Facebook

govDeptContactor

楊小姐

govDeptPhone

04-7292201

govDeptEmail

mus@mail.bocach.gov.tw

「彰化梨春園曲館」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030806000002
caseName: 邱姓河南堂忠實第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河南堂忠實第為日大正4年(1915年)邱元壽所建,邱家祖先原居於長興村。日明治28年(1895年)抗日大總理邱鳳揚派下之子孫移居阿猴東區之田寮,建立下寮莊,其派下邱元壽與長兄邱元奎,分別建立了兩座客家

caseId: 20061013000001
caseName: 太平町店屋-延平北路2段27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依地政事務所提供資料1939年所有權人為大稻埕發記茶行洪九江,1940年賣給張亦泰兩合公司,至1954年賣給蔡茂盛先生,2011年捐贈臺北市政府作為臺北市都市更新處URS27W空間,2020年轉由臺北

caseId: 20130813000001
caseName: 新莊潮江寺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清朝時期為解決人口壓力開放攜眷徙臺,因此墾戶大量湧 入,後經康熙至嘉慶等朝代,興直堡(今新北市的三重區、新莊區東部及五股區東南部)平原已是水田遍野、米穀豐登之地,引起鄰近土匪入侵搶掠,致人民生活不安,

caseId: 20150416000003
caseName: 翁子公學校校舍暨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市豐原區翁子國民小學校區內的校舍及宿舍,經市府於104年4月1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豐原公學校翁子分場校舍暨日式宿舍」,又於107年5月28日重新登錄其名稱為「翁子公學校校舍暨宿舍」,為本市重要的文化

caseId: 20190827000005
caseName: 大溪和平路協興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古市街類

    5
pastHistory: 本店原名「恆產」,經營建材及煤炭事業,後來為了紀念現任屋主的祖父曾在台北開設「協興商行」而易名「協興」,1967年轉作藥局,是大溪老街內少數未曾易主的店屋。平面格局為兩落一過水,牌樓面有圓形間柱及3道

caseId: 20060801000004
caseName: 鹿港友鹿軒
assetsTypes:

    1. code
      A18

    2. name
      商店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鹿港黃姓的角頭分布在泉州街埔錦黃姓、東石黃姓與菜園黃姓。這三個角頭的黃姓祖先皆來自泉州石獅、晉江。埔錦黃姓來自泉州石獅埔錦,東石黃姓來自晉江縣東石古寨,菜園黃姓來自晉江縣石獅塘園。鹿港友鹿軒黃家即

caseId: 20040113000011
caseName: 月眉通路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古市街類

    5
pastHistory: 此處為和平路通往月眉的斜坡道路,相傳為清末李金興家族捐地、開闢而成,興建時就設有牌樓面,好讓亭仔腳連結一線。原有的牌樓面僅有弧形磚面承接2側邊柱,1998年「大溪和平路美化工程」時,老街居民決議於加上

caseId: 20101008000003
caseName: 社頭劉氏家廟芳山堂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劉氏祖籍來自福建省州府南靖縣施洋墟,來臺祖為第十世祖天聖公,屬四世祖興隆公派下,約於清康熙中葉渡海來臺,由鹿港上岸之後,沿著舊濁水溪岸來到新厝、枋橋頭,隨後由於族支繁衍,到十二世祖一相公時,再遷往

caseId: 20110614000004
caseName: 峨眉天主堂
assetsTypes:

    1. code
      A10

    2. name
      教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53年(民國42年)傳教士陸若伯神父來到北埔,租一棟民房居住。當時台灣因中國戰亂剛結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不久,人民生活窮苦,外來的援助很多,但是政府機構缺乏足夠人力做分配工作。在北埔地區,援助單位

caseId: 20090824000003
caseName: 七股鹽場減資建物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產業設施

    5
pastHistory: 1.青鯤鯓鹽工宿舍:本鹽工宿舍為臺灣製鹽總廠於1971年1月投資興建七股第一二工區 新鹽灘(即扇形鹽田)時,為使鹽工能就近從事曬鹽工作而興建,可說是「臺鹽眷村」,該宿舍計3棟34戶,屬二層加強磚造建物

caseId: 20100112000002
caseName: 一品夫人藍門翁氏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藍媽翁太君夫人,謚慈勤,生於嘉靖癸丑年(1553),卒於萬曆甲戍年(1574)十月初五日,享年二十二歲,原葬大陸內厝石燭山,於清康熙丁丑年(1697)孟夏改葬在金門山仔兜雞庵社前,許坑鄉後山又名鳳髻山

caseId: 20090706000002
caseName: 後寮羅氏宗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南和村後寮原稱南靖後寮,為漳州南靖移民所開發。因感念羅美源獻地造福村民,特別建祠堂以資紀念,俗稱「羅美源公」,現在為羅氏家族之家祠,祠堂廳內也祭祀關公。其建物為北港師傅所蓋。

caseId: 20210702000008
caseName: 原西螺建興路廖文毅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西螺延平歷史街區內有大量1930年代所蓋之街屋,而西螺建興路廖文毅街屋位於延平路與建興路路口,緊臨東市場、捷發茶莊和西螺大橋等歷史場域,並且廖文毅為台灣獨立運動中重要人物,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caseId: 20160323000001
caseName: 西寧北路86巷8、12、14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日治時期曾為茶工廠,且鄰近之貴德街街廓曾為茶商活動之主要區域,其空間具有見證大稻埕地區茶產業之製造、加工發展歷程意義。

caseId: 20140704000001
caseName: 中壢聖蹟亭及東伯公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清末,昭和年間曾經重建,原為焚紙爐,目前已停止使用。聖蹟亭是客家人耕讀文化的典型代表,客家人習慣在村落邊緣建造聖蹟亭,同樣情況還可以在桃園龍潭、屏東佳冬看到。本聖蹟亭建築風格與清代所建之聖蹟亭迥異

caseId: 20210703000002
caseName: 虎尾國中原工藝教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校舍

    5
pastHistory: 民國57年,「九年義務教育」正式施行之首年,因應政策施行,政府請成功大學建築系王濟昌老師設計「教室設計標準圖」,全台灣按圖設計國中校舍,其建築特色是「折版式屋頂」。

caseId: 20120827000001
caseName: 桃園警察局日式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式宿舍群推測為1920(大正9)年桃園廳改制桃園郡役所及桃園街役場(原桃園縣政府所在地,合作金庫現址)時建造供公務員居住之用。

caseId: 20201126000002
caseName: 月眉公學校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后里區學校最早創建於明治41年(1908)命名為「后里公學校」,於大正10年(1921)更名為「內埔公學校」,後由時任內埔庄首任庄長張堪,將自有私地與人交換,再捐獻作為興建校舍之地,於大正11年(19

caseId: 20210625000011
caseName: 原員林街消費市場
assetsTypes:

    1. code
      A23

    2. name
      市場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臺灣早期的市場,大多為進行簡單交易的商品交易中心,由於交易物品種類不同,大致上分為兩種:即「普通市場」買賣魚菜和日用雜貨的、以及交易牛隻的「牛墟」;而普通市場又可分為「攤販市場」與「店舖市場」,這

caseId: 20080411000003
caseName: 北斗大眾爺廟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北斗大眾爺廟,又稱「萬善祠」,現址位於彰化縣北斗鎮西德里西德街7號,根據記載,此廟宇建立於清治康熙57年(1718)。   現今廟地附近本為一大片無緣塚,其後北勢寮民將這些無緣塚挖掘共同埋於一處

caseId: 20150805000002
caseName: 新店國小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明治28(1895)年日本開始治理台灣後,總督府當局自始即以教育作為同化和開化台人之手段,積極就臺灣教育制度研擬未來發展方向。 新店國小創立於日治時期明治31(1898 )年,初名「新店公學校」,學校

caseId: 20190122000001
caseName: 僑光堂
assetsTypes:

    1. code
      A22

    2. name
      集會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僑光堂於1967年建築完成,作為當年臺灣與海外華僑聯繫活動的重要集會中心,為早年推動僑務、僑教之重要場域。

caseId: 20070912000006
caseName: 竹北東平問禮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東平問禮堂是為於竹北高鐵特定區內的保留建築物,也是林姓家族的住宅。當初在高鐵徵收之時,因為建築物完整且具特色,所以保留下來,於東平問禮堂於2007年(民國96年)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

caseId: 20110614000001
caseName: 竹北通德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竹北通德堂位於竹北東海里,約於乾隆年間開發,鄭氏祖先原籍廣東饒平,來台後於竹北及芎林下山地區發展,並於芎林下山建立宗祠。竹北通德堂約建於1912年(大正元年),鄭家祖先經營碾米廠,為本地旺族,並在經濟

caseId: 20201125000002
caseName: 南靖糖廠倉庫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主要由磚造及木構組合而成,為早期儲存蔗糖及肥料的場所。

caseId: 20050318000003
caseName: 林鳳營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7

    2. name
      車站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鳳營火車站於日昭和8年(1933)興建,站房於民國40年(1951)曾翻修過,月臺上之候車亭則仍維持不變。

caseId: 20020416000002
caseName: 石岡農會碾米穀倉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治大正年間,日人為管理臺灣稻米農作產銷,於各地設置信用組合,二戰後才改為農會組織。農業曾是早期民生、經濟的主要命脈,稻米生產更是石岡的農產主力,因此農會承擔起加工、推廣及改良的重責大任,當時的碾米穀

caseId: 20120312000001
caseName: 龍門呂能古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治時期興建之傳統四櫸頭形式,圓光門以Swa(汕)石組砌作工細緻充分表現地域風貌,正面壁油漆彩繪壁畫及大門兩側治世格言更見證其時代性。

caseId: 20100415000001
caseName: 大溪簡氏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簡氏家族第16代遷居至此,前家族已傳至第21代。明治22年設籍於此。

caseId: 20050524000002
caseName: 美濃舊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清代以來,美濃庄南向對外的通道,由於受到美濃溪的阻隔,住民必須於南渡口藉由擺渡才能與柚仔林、中壇等聚落聯繫,甚為不便。日本統治台灣後,庄役所、警察官吏派出所、公學校等重要官署和文教單位相繼於永安老街的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