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鼻仔頭圳生物、生態與環境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鼻仔頭圳生物、生態與環境

鼻仔頭圳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Route611598 , 欄位Id的內容是61159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鼻仔頭圳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鼻仔頭圳,位於宜蘭員山逸仙村與內城村交界處,為重要圳路的匯流點,在逸仙村橫互著一道突出於平原的丘陵,其尖端就稱為鼻仔頭。原為水路匯集與灌溉用水圳,1996年起員山鄉公所進行整治與修繕為遊憩區,並於2001年再興建涼亭、觀景平台等公共設施,成為一座親水的休憩公園。 鼻仔頭圳的水路,向上連結內城圳,延著大湖山麓向下流至大湖溪,據記載早期員山堤防未完成時,此處為一座渡口,居民乘著駁仔船,作為往返內城與宜蘭市區的水路交通要道。 鼻仔頭圳旁有條隘勇古道,隘勇古道位於內城羌仔連埤與鼻仔頭圳間,是昔日內城通往大湖後山的舊路,居民經由這條山徑上山砍柴抽藤、運送木材或肥料。日治時期將古道闢建為隘勇線警備道路及於現今鼻仔頭圳興建防空洞,後來功能消失,成為居民交通、力阿卡搬運農產品、種蕃薯、砍柴抽藤的要道。而鼻仔頭圳及附近腹地即作為小型貨物及居民的集散地。 經過整治後的鼻仔頭圳,連結內城水脈及附近農田的灌溉水源,作為親水休憩區域,並可利用此處腹地及場域,進行水資源環境教育活動,包括內城水路、大湖溪流域的水系、農田灌溉、水圳功能及水路文化等主題的踏查與解說。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11598&IndexCode=Culture_Rout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route/7327135F-E8AB-49AE-8739-78EEB840279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0T14:14:0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Route611598

Id

611598

Title

鼻仔頭圳

Description

鼻仔頭圳,位於宜蘭員山逸仙村與內城村交界處,為重要圳路的匯流點,在逸仙村橫互著一道突出於平原的丘陵,其尖端就稱為鼻仔頭。原為水路匯集與灌溉用水圳,1996年起員山鄉公所進行整治與修繕為遊憩區,並於2001年再興建涼亭、觀景平台等公共設施,成為一座親水的休憩公園。 鼻仔頭圳的水路,向上連結內城圳,延著大湖山麓向下流至大湖溪,據記載早期員山堤防未完成時,此處為一座渡口,居民乘著駁仔船,作為往返內城與宜蘭市區的水路交通要道。 鼻仔頭圳旁有條隘勇古道,隘勇古道位於內城羌仔連埤與鼻仔頭圳間,是昔日內城通往大湖後山的舊路,居民經由這條山徑上山砍柴抽藤、運送木材或肥料。日治時期將古道闢建為隘勇線警備道路及於現今鼻仔頭圳興建防空洞,後來功能消失,成為居民交通、力阿卡搬運農產品、種蕃薯、砍柴抽藤的要道。而鼻仔頭圳及附近腹地即作為小型貨物及居民的集散地。 經過整治後的鼻仔頭圳,連結內城水脈及附近農田的灌溉水源,作為親水休憩區域,並可利用此處腹地及場域,進行水資源環境教育活動,包括內城水路、大湖溪流域的水系、農田灌溉、水圳功能及水路文化等主題的踏查與解說。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3. 2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0T14:14:08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鼻仔頭圳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48
Id: 276548
Title: 人觸桂樹香則病,亦瘴也 赤崁集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海闊偏宜月,天南不覺秋;自憐家尚在,甘與夢同遊。 香瘴潛浮桂(桂樹滿山,人觸香則病,亦瘴也),狂潮欲上樓。一杯鄉國酒(沽酒不可飲,海船多載惠泉),休為看花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49
Id: 280349
Title: 金不換可治跌打損傷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金不換:即三七,本名山漆.「本草」謂其能合金瘡,如漆粘物,治跌打尤效.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61
Id: 278161
Title: 本草名「薯蕷」,避皇帝名諱,遂名山藥 臺灣縣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薯蕷:山海經曰:「景山北望,少澤,多藷藇」.本草名「薯蕷」.唐代宗諱預,改名薯藥.朱英宗諱曙,遂名山藥(別見「藥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28
Id: 280428
Title: 被簸箕甲咬傷者馬上死亡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一名簸箕甲,大者數尺,身如橫紋,黑白相間,嚙人多死,其毒必擣爛遠擲之人跡不到之區.若誤踐之,或棄水底,猶能刺足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44
Id: 280144
Title: 檳榔可辟瘴氣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檳榔:即菁子.俗以嫩者去頭尖,合蠣灰、香藤食之;老者切片和蠣灰、蔞葉食之.其皮入藥品曰腹皮,心曰檳榔.「赤嵌集」云:『檳榔,即廣東雞心.粵人俟成熟,取子而食.臺人於未熟時食其青皮;細嚼麻縷相屬,即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69
Id: 279969
Title: 宜梧草、撮鼻草俱治風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宜梧草、撮鼻草(俱治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23
Id: 279323
Title: 三保薑可療百病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鳳山縣有薑名三保薑,相傳明初三保太監所植,可療百病(「香祖筆記」).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27
Id: 280627
Title: 麋茸、鹿便、鹿肚草、鹿肚石、鹿角膠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麋茸、鹿便、鹿肚草、鹿肚石、鹿角膠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73
Id: 279373
Title: 菖蒲為延年益壽之藥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菖蒲,荃也;一名蓀,一名水劍草.文王嗜昌歜.「左傳」云:王使周公閱來聘,響有昌歜,菖蒲也.生於石上者為石菖蒲,道家以為延年之食(「諸羅縣志」).能烏髮(「噶瑪蘭廳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053
Id: 300053
Title: 馬祖冬季食材─海鰻
Description: 臺灣本島的鰻魚多為嬌貴的養殖鰻;而馬祖的海鰻,則尖頭圓身,一口利齒轉門獵食蝦蟹小魚。 海鰻冬季海島上的飲食主角。馬祖人食用海鰻的歷史悠久,過年時,桌上必有通紅喜氣的紅糟鰻,為年菜添色。紅糟鰻是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19
Id: 280319
Title: 鐵馬鞭治體虛久熱不退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鐵馬鞭:袪風火.此為蔓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453
Id: 276453
Title: 硫穴的形態及環境 臺海使槎錄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右旁巨石間,一穴獨大;即石上俯瞰之,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75
Id: 280075
Title: 鹿茸能補陽氣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鹿茸,鹿角之初發者,稟純陽之質,含生發之氣,其味甘,其性溫,能補陽.又有鹿之大者為麋,麋茸則能補陰.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282
Id: 754282
Title: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輓聯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大約有9個疑似有寫滿輓聯的布條。 本件為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之一。照片拍攝的為追悼會會場中佈置的部分輓聯。 薛承健於1961年6月5日病逝於美國明尼蘇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301
Id: 754301
Title: 林渭訪受勳系列照片-會場一景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彩色照片,正面邊框上方印有黑色字樣「APR」、「67」。由照片正面的文字推測,此張照片沖洗時間為1967年4月。內容上,正面畫面大約有24人以上於室內,1人站立於中央,中央前方有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22
Id: 280622
Title: 蔓桃花、金石榴、葛根、陳皮、柿楴、谷精子、蛇草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蔓桃花、金石榴、葛根、陳皮、柿楴、谷精子、蛇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848
Id: 515848
Title: 花蓮港船繫場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地點為花蓮港美崙船繫場,從圖中可以看見市區的美崙山山頭。花蓮的海上運輸主要依賴1939年(昭和14年)興建的花蓮港,花蓮港為臺灣東部地區重要的港口,而蘇澳至花蓮港的海上運輸路段又稱作藍色公

MOC_Id: Culture_Object557271
Id: 557271
Title: 被遺忘的植物:蓪草
Description: 這篇是刊載於2006年6月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博物》季刊 第90期,由洪麗雯撰寫的文章,以下僅為部分介紹。 在臺灣的植物採集史上,蓪草是最早被採集的植物之一。日治時期,它為台灣賺進不少的外匯,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606
Id: 754606
Title: 廖日京拍攝台北植物園底片系列-溫室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17」、「17A」。道路旁的建築物,柵欄外有步道及樹木。根據收存底片套書寫文字,地點為台北植物園。 此系列底片為廖日京所拍攝。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65
Id: 512765
Title: 壯圍濱海自行車道
Description: 宜蘭濱海自行車道溪北段,北起竹安溪口,南至蘭陽溪口的東港,全長約15公里,為行人與自行車共用的專用道路,沿途一覽濱海美景,放眼遠眺龜山島、觀日出,被譽為全台最美濱海自行車道之一。自行車道全程道路平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654
Id: 512654
Title: 蘭陽傳統寺院神像與木雕裝飾藝術之研究上
Description: 林福春的〈蘭陽傳統寺院神像與木雕裝飾藝術之研究〉上,在2011年10月發表於《台灣源流》56期,本文中在其前言表示,自清代噶瑪蘭廳治時代的嘉慶期間,先民陸續入墾蘭陽平原,而開發初期環境,天災、瘴癘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682
Id: 309682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24期〈仲夏濃密綠葉的刺桐〉
Description: 本圖片為硓古石季刊第24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仲夏濃密綠葉的刺桐,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20
Id: 280120
Title: 生疔瘡的人可用蟾蜍肝塗抹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蟾蜍,狀似蝦蟇,背有黑點,腹大,皮多痱磊,居於陸地.生疔者破腹取肝,塗之愈.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630
Id: 754630
Title: 溪頭大學池橋樑照片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為水池間有2座橋樑;背面有黑筆書寫數字「2」。照片中為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位於溪頭的大學池。本件為1971年9月廖日京陪同松田英二在臺灣旅行所拍攝系列照片之一。 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863
Id: 277863
Title: 益母草、稀簽草、蒲公英 噶瑪蘭志略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益母草、稀簽草、蒲公英

MOC_Id: Culture_Place224246
Id: 224246
Title: 景觀樓
Description: 景觀樓基地約有3,000平方公尺,為新莊運動公園內林蔭大道的中心點,建築主體分為露天花架涼亭、展示中心、販賣部、玻璃柱塔型的景觀樓台,更特別的是有回字型鏤空迴廊的建築特色,時常可以看見民眾坐在迴廊下乘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49
Id: 514749
Title: 大太魯閣合歡山
Description: 合歡山,位於今日的花蓮縣秀林鄉與南投縣仁愛鄉的交界處。周邊七座山峰所串連的區域合稱合歡群峰,為合歡溪、濁水溪、北港溪和立霧溪的分水嶺。合歡山最高峰為3422公尺,因位處高處,冬季時常下雪,林務局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895
Id: 662895
Title: 省議會林木園造園工程記錄之照片-工作人員合影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有23人站立於戶外,後方有整片樹欉。此照片拍攝地點應為位於臺中霧峰的臺灣省議會(後為臺灣省諮議會)。 根據1960年11月發行的《臺灣省林業試驗所通訊》15週年特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95
Id: 279195
Title: 檳榔可辟瘴 臺灣通史卷二十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檳榔:高一、二丈,直幹無枝,葉大上豎,四圍展布。苞可為扇。花小,淡黃,味香。實如大棗,色綠,一莖數十粒。自秋徂冬,發生不絕。剖實為二,和以簍籐、石灰。臺人多嗜食之,謂可辟瘴。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055
Id: 300055
Title: 馬祖冬季食材─鮸魚
Description: 馬祖海域一整年都有鮸魚,夏天產卵期,肉質不佳,入秋冬之後水溫降低,鮸魚才會好吃,早年漁民有「春鱸冬鮸」的俗諺。 鮸魚肉質含脂高,味道鮮美,價格也比一般魚類還高。臺語俗諺「有錢吃鮸,沒錢免甲」可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8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