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

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130718000001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本場域包括「牛罵頭遺址」及「歷史建築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二處文化資產。此兩處文化資產個案跨越史前時代、鐵器時期、日治時期及戰後等,分別呈現牛罵社(Gomach)、日治清水神社、國軍營區等三個歷史時期。 臺中市清水區牛罵頭遺址是目前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代表,並以此地名作為本文化類型的命名。牛罵頭文化的年代在距今4500至3400年之間,遺址大多分布於臺中盆地周緣的海岸階地、低位河階及地勢較高地區,到了晚期距今約3700、3800年前,並向河流中游丘陵山地地區分布,遺址更遍及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等地。目前指定為臺中第一處遺址型古蹟之外,同時已進一步籌設中部第一座以史前文化與中部平埔族為主題的「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清水神社係於昭和12年(1937年)興建,同年5月7日上午十時舉行清水神社上棟式,11月23日晚間八時舉行鎮座祭及至翌日24日上午十時舉行臨時奉幣祭,神社內奉祀日本開國之臣「天照大神」、對國土開發功勞者「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開拓三神,及明治天皇之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訂定每年10月17日為例祭日。 戰後,清水神社因無人祭拜與管理,呈現荒廢狀態。故於民國34年(1945年)第一任官派鎮長清水鎮長楊天賦拆除清水神社建築並將神社檜木構件予以標售,最後由清水地區人士標得神社檜木木料,於民國36年(1947年)重建為漢式傳統閩南棟架「三塊厝鎮安宮(鄭成功廟)」。其後神社場域由中央政府接收,命名為陸軍清水營區,戰後重建木屋架磚造兵營房舍。依據軍方紀錄及文獻考證,最早駐軍為民國45年(1956年)左右來臺的青年軍遷入,於民國86年(1997年)遷離,將土地撥還原臺中縣政府。現將原有陸軍營區營舍及空間再利用規劃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做為考古遺址展示及工作空間,透過對於地上及地下的研究,得以建立清水地區先民們的拓墾史。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1、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具相當歷史意義,牛罵頭遺址年代達4,500 年,亦為中部新石器中期文化之代表遺址。日本時代為清水神社,戰後成為軍事設施,目前有史前遺址器物之展示,具有活化文化資產之意義。 2、本區之建物已構成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不可分割之一部分,歷史建築與遺址結合,可充分發揮遺址保護與展示教育功能。宜加以文化資產身分保存,以為長久永續之計。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及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3、4條。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中華民國102年7月18日府授文資一字第1020126193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13-07-18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台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臺中市清水區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580524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268291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403/photo/26287c12-a3bd-42e2-9769-36e26721d5af.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保護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30718000001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清水神社主體建築物現況已全部拆除,目前既存之遺構包括狛犬、石燈籠殘件及石圍垣、次參道、與主參道坡道起點之橋柱。上述遺構中,石燈籠殘件散落於原清水神社場域各區域,並無完整石燈籠留存。 次參道格局大致保留良好,現況損壞主要有踏階洗石子表面裂損、破損,參道上現有石材舖面破損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 每週一、端午、中秋當日休園 (如遇國定假日請另詳本處網站:最新消息-公告訊息)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吳先生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22290280-208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shangjiewu1983@taiching.gov.tw

caseId

20130718000001

caseName

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神社遺構

    5

pastHistory

本場域包括「牛罵頭遺址」及「歷史建築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二處文化資產。此兩處文化資產個案跨越史前時代、鐵器時期、日治時期及戰後等,分別呈現牛罵社(Gomach)、日治清水神社、國軍營區等三個歷史時期。 臺中市清水區牛罵頭遺址是目前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代表,並以此地名作為本文化類型的命名。牛罵頭文化的年代在距今4500至3400年之間,遺址大多分布於臺中盆地周緣的海岸階地、低位河階及地勢較高地區,到了晚期距今約3700、3800年前,並向河流中游丘陵山地地區分布,遺址更遍及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等地。目前指定為臺中第一處遺址型古蹟之外,同時已進一步籌設中部第一座以史前文化與中部平埔族為主題的「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清水神社係於昭和12年(1937年)興建,同年5月7日上午十時舉行清水神社上棟式,11月23日晚間八時舉行鎮座祭及至翌日24日上午十時舉行臨時奉幣祭,神社內奉祀日本開國之臣「天照大神」、對國土開發功勞者「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開拓三神,及明治天皇之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訂定每年10月17日為例祭日。 戰後,清水神社因無人祭拜與管理,呈現荒廢狀態。故於民國34年(1945年)第一任官派鎮長清水鎮長楊天賦拆除清水神社建築並將神社檜木構件予以標售,最後由清水地區人士標得神社檜木木料,於民國36年(1947年)重建為漢式傳統閩南棟架「三塊厝鎮安宮(鄭成功廟)」。其後神社場域由中央政府接收,命名為陸軍清水營區,戰後重建木屋架磚造兵營房舍。依據軍方紀錄及文獻考證,最早駐軍為民國45年(1956年)左右來臺的青年軍遷入,於民國86年(1997年)遷離,將土地撥還原臺中縣政府。現將原有陸軍營區營舍及空間再利用規劃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做為考古遺址展示及工作空間,透過對於地上及地下的研究,得以建立清水地區先民們的拓墾史。

pastHistorySource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1、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具相當歷史意義,牛罵頭遺址年代達4,500 年,亦為中部新石器中期文化之代表遺址。日本時代為清水神社,戰後成為軍事設施,目前有史前遺址器物之展示,具有活化文化資產之意義。 2、本區之建物已構成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不可分割之一部分,歷史建築與遺址結合,可充分發揮遺址保護與展示教育功能。宜加以文化資產身分保存,以為長久永續之計。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及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3、4條。

officialDocNo

中華民國102年7月18日府授文資一字第1020126193號

registerDate

2013-07-18

govInstitutionName

臺中市政府

belongAddress

台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

belongCity

臺中市清水區

longitude

120.580524

latitude

24.268291

govInstitution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govDeptAddress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保護區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中華民國

    2

buildingFeatures

清水神社主體建築物現況已全部拆除,目前既存之遺構包括狛犬、石燈籠殘件及石圍垣、次參道、與主參道坡道起點之橋柱。上述遺構中,石燈籠殘件散落於原清水神社場域各區域,並無完整石燈籠留存。 次參道格局大致保留良好,現況損壞主要有踏階洗石子表面裂損、破損,參道上現有石材舖面破損

inHouseFeatures

buildingUsage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buildingActualState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 每週一、端午、中秋當日休園 (如遇國定假日請另詳本處網站:最新消息-公告訊息)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吳先生

govDeptPhone

22290280-208

govDeptEmail

shangjiewu1983@taiching.gov.tw

「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180306000001
caseName: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
assetsTypes:

    1. code
      A24

    2. name
      學校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一大川堂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原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校內僅存少數日治時期建物,該校為孕育臺灣早期工業技術人才之搖籃,本建物亦為學生活動場所及記憶所在,深具保存校內共同記憶之歷史文化價值。

caseId: 20040113000004
caseName: 大溪陵寢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跡

    5
pastHistory: 大溪陵寢原為頭寮賓館,1962年由榮工處負責興建完成。最初無特定使用計畫,而後作為總統府檔案室,存放部份總統府檔案,並收藏蔣家相關書籍及資料文卷。1988年蔣經國辭世,奉厝於頭寮賓館,隨即改名為大溪陵

caseId: 20180704000002
caseName: 台電公司東部發電廠銅門機組支援修護人員備勤房屋銅門145-146號舊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一、銅門機組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對岸山洞內,原為日本人所建,民國28年興工、民國32年4月完成發電。後經民國33、34年間兩次暴洪之災,造成廠房及內部設備均遭淹沒而毀棄,機組人員備勤宿舍亦位於同一宗

caseId: 20050127000002
caseName: 原海埔厝警察官吏派出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大多以普設「警察官吏派出所」,增設基層員警,以達到控制地方之目的,故有「警察政治」之稱。在明治28年(1895),接收臺灣的日本政府於鹿港設置鹿港警察署。大正9年(1920)地

caseId: 20170727000001
caseName: 北投陳氏祠堂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北投陳氏族人與北投地區漢人墾拓的開發歷史息息相關,其先祖自清朝年間結伴渡台於北投定居,移民拓墾帶來的水田文化蘊涵濃厚家族倫常與宗族關係,與其相應而生的宗教、風俗及教化因此深植北投地區。 2、北投

caseId: 20200427000001
caseName: 故新竹廳巡查五十嵐常輝外拾名之碑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故新竹廳巡查五十嵐常輝外拾名之碑」(又稱為鹿場日警紀念碑)位於南庄鄉風美段0346-0000地號(靠近鹿場部落外圍),立於昭和10年(1935年)5月30日,主要紀念「鹿場隘勇監督所岩見分遣所」戰死

caseId: 20171204000001
caseName: 薛師儀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薛師儀為珠山薛氏義房19世裔孫,乃出自書香之家,祖父鍾英公為太學生,生子三,第三子為懋昭,亦生子三,師弼、師言、師儀。 薛師儀之父親懋昭,號炯垣,是一儒士,生平樂行善事

caseId: 20121031000002
caseName: 林安泰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安泰古厝原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係清朝福建安溪林姓移民所建,取原鄉泉州安溪的「安」及所經營商號榮泰行之「泰」而得名。古厝正身興建於乾隆48-50年、左右護龍則於道光年間興建完成,為臺北市現

caseId: 20191127000004
caseName: 竹田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7

    2. name
      車站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竹田車站」原名為「頓物驛」,初建於大正八年(西元1919),是一簡易停靠站,為日人為興建屏東至南州段之潮州線鐵路而設置;昭和13年(1938年)因客貨運增加而擴建成現今之木造站房,並由單軌改建為四軌

caseId: 20040301000002
caseName: 靈泉禪寺開山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開山堂為靈泉禪寺所屬,明治三十三年(光緒二十六,1900年),福建鼓山湧泉禪寺之善智、妙密法師來台,駐錫田仔尾宣揚佛里,由於信徒日眾,遂發起建寺,並得到林來發獻大水窟菜園坡地一甲多以及江忠良、許松英等

caseId: 20061101000009
caseName: 青田街9巷8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caseId: 20190808000002
caseName: 台灣菸葉耕種時業改進社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治中期總督府於各地劃分菸草栽培區,經政府的推廣後,八卦山一帶逐漸成為中部地區菸草的主要種植區域,尤其田中普興、二水鼻仔頭等地因土質適合菸葉栽植,菸草品質佳,因此吸引不少農民申請菸草種植。隨著菸農

caseId: 20070119000005
caseName: 陳振芳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陳振芳出生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其父陳詩落曾任金城鎮總兵署基層兵員(嘉慶十四年曾隨邱良功圍剿海盜蔡牽行動),並娶同村鄉紳葉幹亭孫女為妻(當時葉家有船隊往返台金間經商,在葉幹亭五十歲壽辰時,臺灣

caseId: 20051219000006
caseName: 金城城區地下坑道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蹟類

    5
pastHistory: 民國五十七年九月,金門全縣155個自然村,依戰術需要,視人口、地形面積、指揮掌握等狀況,併編七十三個戰鬥村,並採「軍、政、警、民」合一體制,並從民國六十五年起,選定金城、賢厝、頂堡、安歧、昔果山、后湖

caseId: 20180723000010
caseName: 屏東干城町陸軍官舍群及附屬設施(得勝新村)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眷村

    5
pastHistory: 崇仁新村空翔區興建於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因應太平洋戰爭爆發,為因應駐紮於屏東飛行場日本陸軍飛行第三飛行團之擴編,因此興建現今崇仁新村空翔區、得勝新村此批官舍。代表二戰中期之官舍群,整區保存完

caseId: 20061101000007
caseName: 青田街9巷4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caseId: 20021213000009
caseName: 馬公東甲北極殿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本建築主體於昭和2(1927)年完工,於民國38(1949)年修建,為澎湖目前少數維持傳統廟貌的寺廟,其木雕、石雕及彩繪深具藝術價值,本廟屬馬公東甲居民之甲頭廟,深具文化意義。其格局為兩進式,內部以木

caseId: 20091027000001
caseName: 溪口吊橋遺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為日治時期交通相關設施,為溪口台地與角板山歷史上的主要連絡橋樑。

caseId: 20040303000004
caseName: 前龜山陸光三村活動中心
assetsTypes:

    1. code
      A22

    2. name
      集會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陸光三村落成於1966年,而陸光三村文康中心(前自治會辦公室)也於後2、3年落成,陸光三村目前已改建為國宅,僅留文康中心。建築為1960年代台灣普遍之2層樓現代主義式樣,而陸光三村入口的親子和樂雕像,

caseId: 20161201000004
caseName: 原龍崎庄長官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依據總督府職員錄,約為大正九年(1920)開始設有龍崎庄長一職;原龍崎庄長官舍建物為一木造建築,建築日期為西元1944年(昭和19年,參考龍崎區公所財產登記資料) 相傳住過兩任日籍庄長,二戰後龍崎鄉首

caseId: 20030331000015
caseName: 陳景蘭洋樓(陳坑大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21年由陳景蘭創建。1949年後為部隊徵用,改稱「官兵休假中心」,連同前方庭園稱「金湯公園」,八二三砲戰時期樓梯曾遭砲彈轟擊,1992年部隊始撤軍。本體牆身為磚砌抹灰,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立面柱頭

caseId: 20171116000003
caseName: 東海大學衛理會館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大學校園建築

    5
pastHistory: 1、本建築為陳其寬先生設計,依著河溝邊坡地配置,入口、客廳與起居間部份與餐廳廚房依地勢形成半層落差,在入口處也以上、下半層懸挑樓梯方式進入臥房區,形成內部空間流暢又起落、又有豐富層次變化的效果。內部家

caseId: 20180705000001
caseName: 屏東市大和旅社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旅社

    5
pastHistory: 據所有權人許源順先生表示:本建物起造為大和旅社原始所有人陳量先生,建築師為陳量長公子陳仁和,因為陳仁和先生優異的建築構想與才華,造就日治時期屏東火車站前唯一旅社;二次戰後,因為旅社建物及土地所有權人拆

caseId: 20051219000001
caseName: 陳清吉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陳清吉,陳睿篆之子。睿篆於1890年代赴星洲謀生,住進苦力間,後因病客死異鄉。睿篆生前與金門東埔陳紫車結拜,清吉年少時,由紫車帶到新加坡做學徒。成人後與鄉人陳能顯合夥做生意,後更獨自經營「和通商號」而

caseId: 20021205000006
caseName: 柚仔湖聚落遺址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柚仔湖也稱作油仔湖,位於綠島東側海岸,是一個三面背負陡崖的海灣旁狹小平地。建立柚仔湖聚落的王姓先祖,是傳說中與陳必先最早到達綠島開發的五大姓氏之一。於清嘉慶年間自小琉球(今屏東縣小琉球鄉)遷入綠島後,

caseId: 20190429000002
caseName: 馬公水道貯水隧道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馬公水道貯水隧道創建於昭和2(1927)年,為當時離島唯一水道系統,又以巴洛克建築構建井倉房,還有揚水所內機械式水位計,雖然距今近百年,但馬公水道貯水隧道現仍發揮功用,尤其在民國83年至93年台水澎運

caseId: 20180305000001
caseName: 新竹觀測所
assetsTypes:

    1. code
      A19

    2. name
      機關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37(昭和12)年日治時期總督府為建立完整的測震系統,於今新竹公園內設立地震觀測所,稱之為「台灣總督府測候所新竹觀測所」,隔年8月改稱為「新竹測候所」,二戰期間為躲避轟炸曾一度迷彩偽裝並以樹林作掩

caseId: 20081110000002
caseName: 曾文溪鐵道舊橋遺蹟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歷史文化遺蹟

    5
pastHistory: 曾文溪舊橋為明治34年(西元1901年)日治時期興建,當時採單線通車,火車行車速度提高後,台灣鐵路管理局因而著手興建新橋。曾文溪舊橋鐵軌、鋼樑早已拆除,橋墩原有十餘座,亦於民國九十二年初因鐵道新建工程

caseId: 20010629000008
caseName: 舊宜蘭監獄門廳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舊宜蘭監獄門廳建於1896(明治29)年,是一座典雅的木構造建物,也是台灣最古老的監獄建築,原使用空間包括有總務科辦公室、典獄長室、秘書室、家屬候見室及接見登記等,現存部分為正身及右護龍部分,左護龍原

caseId: 20041001000002
caseName: 齊東街53巷2號日式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約建於1920年代至1940年代。幸町職務官舍群(今泰安街、齊東街),此區為總督府所屬單位不同階級職務官舍的分佈區。南端為總督府重要職務官舍,其出現年代在一九三五年間,附近區域住有包括第二高女學校、醫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1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7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6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9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52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6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3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10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7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13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