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尾崎秀真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尾崎秀真人物與團體

尾崎秀真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607642 , 欄位Id的內容是60764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尾崎秀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尾崎秀真(1874-1952),原名秀太郎,字白水,號古邨(村),日本岐阜縣人。早年經歷不明,目前僅知曾任《醫海時報》、《新少年》、《少國民》、《報知新聞》等刊物編輯;明治34年(1901)來臺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36年(1903)該報主筆籾山衣洲(逸也)離臺,便繼任主筆;任職《臺灣日日新報》期間,兼任臺灣總督府的公職;大正11年(1922)自報社辭職,任「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編輯委員(該會1924年因組織章程解散),昭和4年(1929),再入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與其他編委豬口安喜、鹽見平之助等人,編纂《臺灣史料稿本》。昭和7年(1932)被任命為「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委員」,調查全臺史蹟,於昭和10年(1935)出版《臺灣文化史說》;此外,編有《義人吳鳳》、《鄭成功—閩海の王者》、《臺灣史料集成》。又好篆刻,與臺、日篆刻家多所往來,參與一品會、婆娑洋印會等,撰有有《古邨印存》。 秀真擅長漢詩漢文,來臺後與臺人多有唱和,亦常參與總督府發起的官紳唱和活動,如兒玉源太郎(南菜園,後有《南菜園倡和集》)、後藤新平(鳥松閣,後有《鳥松閣唱和集》),與當局關係密切。1946年隨日本戰敗而離臺。 公職之外,秀真曾任曹洞宗「私立臺灣佛教中學林」校長(1916年設立,今為臺北市泰北中學)。 此外,秀真之子秀實(1901-1944)、秀樹(1928-1999)都是著名文人,秀實為記者、中國通,曾為近衛文麿內閣的智囊,並支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後因涉入國際間諜案被處死;秀樹活躍於文學、歷史、甚至漫畫研究,其《近代文學的傷痕》一書,更是早期殖民地文學研究的重要參考。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7642&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B707E349-A0E7-4703-9D3E-70318B7A028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9:4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07642

Id

607642

Title

尾崎秀真

Description

尾崎秀真(1874-1952),原名秀太郎,字白水,號古邨(村),日本岐阜縣人。早年經歷不明,目前僅知曾任《醫海時報》、《新少年》、《少國民》、《報知新聞》等刊物編輯;明治34年(1901)來臺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36年(1903)該報主筆籾山衣洲(逸也)離臺,便繼任主筆;任職《臺灣日日新報》期間,兼任臺灣總督府的公職;大正11年(1922)自報社辭職,任「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編輯委員(該會1924年因組織章程解散),昭和4年(1929),再入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與其他編委豬口安喜、鹽見平之助等人,編纂《臺灣史料稿本》。昭和7年(1932)被任命為「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委員」,調查全臺史蹟,於昭和10年(1935)出版《臺灣文化史說》;此外,編有《義人吳鳳》、《鄭成功—閩海の王者》、《臺灣史料集成》。又好篆刻,與臺、日篆刻家多所往來,參與一品會、婆娑洋印會等,撰有有《古邨印存》。 秀真擅長漢詩漢文,來臺後與臺人多有唱和,亦常參與總督府發起的官紳唱和活動,如兒玉源太郎(南菜園,後有《南菜園倡和集》)、後藤新平(鳥松閣,後有《鳥松閣唱和集》),與當局關係密切。1946年隨日本戰敗而離臺。 公職之外,秀真曾任曹洞宗「私立臺灣佛教中學林」校長(1916年設立,今為臺北市泰北中學)。 此外,秀真之子秀實(1901-1944)、秀樹(1928-1999)都是著名文人,秀實為記者、中國通,曾為近衛文麿內閣的智囊,並支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後因涉入國際間諜案被處死;秀樹活躍於文學、歷史、甚至漫畫研究,其《近代文學的傷痕》一書,更是早期殖民地文學研究的重要參考。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9:40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尾崎秀真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19
Id: 276519
Title: 菩提丸止晨瀉 臺游日記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七日,嚳熱,晨起腹瀉,憊甚,服菩提丸一圓,夕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34
Id: 277134
Title: 鄭泰在金門稱病不至 臺灣外記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獨伯泰在金門,稱病不至,經遣禮官鄭斌前往金門問病。斌回啟:『泰果得寒症未痊』。經密與洪旭謀曰:『吾伯稱病不來,必有覬覦之意。金、廈咫尺,如之奈何』?旭曰:『風聲勿露,他尚狐疑。容徐圖之,未可造次』

MOC_Id: Culture_People148695
Id: 148695
Title: 李紹唐
Description: 李建興(1891-1981),字紹唐,以字行,臺北人。幼習漢學,18歲時設「成德軒書塾」於十分寮,學生頗眾,惟難餬口,兼營農耕;1916年(大正5年)出任猴硐王寶勝「福興炭礦」書記,翌年福興改組,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79
Id: 513079
Title: 葉禮鐼
Description: 葉禮鐼,字泮秋,新竹師專畢業後擔任國民小學教師,開始接觸書法,並同時認真投入書法學習、創作與教學,退休後更專心致力於書法教育工作。其兼擅各體,功力深厚,作品曾榮獲八十二年桃園縣春聯比賽社會組第一名

MOC_Id: Culture_People481888
Id: 481888
Title: 陳家璋
Description: 陳家璋(1950-),生於基隆,從小受父親啟蒙書法,中學時受學長張炳煌、李純甫、陳正隆等影響,以柳公權玄秘塔為學習對象,並從簡顯忠老師學習龍門造像記、顏體、草書,識得迴腕之法。就讀逢甲大學時期受黃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27
Id: 168427
Title: 排灣族巴馬武群的村落
Description: 巴武馬Kapiyan社頭目住宅。左側為住家,中央的茅草頂小屋是穀倉。住家屋簷下的古代陶器為寶物。站立者為該村男女。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425
Id: 594425
Title: 彭水光
Description: 魯凱族國寶藝術家,同時也是國際性牧師的彭水光,於民國27年3月13日(1938年)在霧台鄉好茶村出生,擅長擅長於木雕、石雕,和傳統歌謠創作,也是第十五屆金曲獎得主,於民國82年開始雕刻、展覽等競賽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84
Id: 514184
Title: 健身與休閒─元極舞、土風舞班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12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56
Id: 279156
Title: 原住民婦女產後調理 臺灣通史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婦人產乳,必食子衣。產後以火自炙,令汗出,五日便平服。

MOC_Id: Culture_Event617668
Id: 617668
Title: 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員工聚會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高砂啤酒廠寫真帖》,四張照片全收於全書最後一頁。一張戶外,三張室內,地點不詳。無照片文字註記。 宴席中衣服大多數人身穿工作服,且桌上酒瓶沒有貼標(代表不是從外購入,未貼標酒瓶不可能攜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167984
Id: 167984
Title: 與嚮導Teng-Tsai於枋寮附近小溪(t-062)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於枋寮附近所拍,為橫幅負片。照片為湯姆生的武裝嚮導,名叫天采(Teng-Tsai),站於溪流旁的碎石岸上,照片中可見其赤裸上半身,穿著短褲、草鞋,腰際繫有一把獵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469
Id: 276469
Title: 晨瀉,肢體疲倦 臺游日記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十八日,晨起,復瀉,飲粥一盂,胑體疲勌。伏案校閱,諸卷無一合作,其紕繆多可噴飯。晚擬錄一等十四卷,是日試生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2
Id: 168562
Title: 鄒族四社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排剪社的女人正面照。頭纏黑布,穿棉布上衣,並帶頸飾及胸飾,耳垂戴中國式的耳飾。女人多用這種耳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560
Id: 315560
Title: 赤馬村顏家兄妹合影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34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赤馬村的顏家四千金顏淑娥女士與長兄、姊妹的合影。出身西嶼赤馬書香門第的顏淑娥,父親在日據時期就已經是國民公學校的教導,光復後更被拔擢擔任西嶼池東國小校長,在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69
Id: 276969
Title: 吳熊生精於痘疹科,製一方授之病去 臺灣紀事附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就中惟痘疹一科,於生死關頭尤鉅。按痘疹不見史冊,獨文苑英華載陳黯痘花詩一首云。今毒流海內幾徧。公精於痘疹科,聞有禮請者,無近遠貧富,不俟輿輒往。至則男女壯穉,坐者、臥者、呻吟者,一家哭聲嗚嗚,幾無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532
Id: 293532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52期》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
Description:   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見於汪大淵《島夷誌略》〈彭湖〉。(明弘治)《八閔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19
Id: 276619
Title: 福建知縣患病請假,醫治甫痊整軍配渡 治臺必告錄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由順天舉人於道光間揀發福建知縣,疊辦軍務,保升同知直隸州,並加知府銜,賞戴花翎;於克復汀州案內,奉上諭,著以道員留閩遇缺即補,奉委署理福建糧道藩司篆務;嗣奉撫臣奏委赴臺辦理軍務,適先時患病請假,續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14
Id: 139314
Title: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龔以敏
Description: 龔以敏將軍,福建莆田人,1945年生,陸軍官校正37期(57年班),三軍大學陸院,戰院正規班及戰院兵研所77年班畢業。曾任旅長、副師長、作戰署副署長、馬防部參謀長、二八四師師長,長年戍守金、馬,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41
Id: 279741
Title: 腳疾病發不能站立 黃漳浦文選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四海蜩螗,密勿淵深,興言日深,腳疾大作,出戶倚笻,不能跨立。仰望長風,披函紬繹。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82
Id: 168582
Title: 阿美族婦女運水
Description: 阿美族婦女用陶器裝水運水的情況。右邊的少女穿的是受漢人影響的上衣。左邊二人所穿是本族固有服裝。頭纏黑布,身穿藍色棉布製的筒袖上衣,腰部由左右兩側,圍以兩塊與上衣同樣的藍色棉布製圍裙,並著裹腿。

MOC_Id: Culture_Event334201
Id: 334201
Title: 新北投車站趣聞
Description: 新北投車站是地標,也是新北投旅遊的入口,更是北投人共同的回憶,尤其五十歲以上長者的回憶,那是年少輕狂和調皮搗蛋的記憶: 1、以前很流行踢毽子,一般用厚紙板剪成圓形當底座,我們為了要在踢毽子時,發

MOC_Id: Culture_People322291
Id: 322291
Title: 洪掛
Description: 洪掛於明治39年(1906) 生於今彰化縣芳苑鄉,就讀二林公學校(今芳苑國民小學)期間,協助長兄洪斗農務,洪掛17歲公學校畢業後,前往沙鹿與兄長合力經營「洽發商行」,研發電動石碖與動力花生脫殼機,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455
Id: 315455
Title: 馬公中央街的前世今生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30年出生的澎湖縣馬公市耆老林麟祥先生受訪講述馬公中央街前世今生的情景。發跡自清朝時期「七街一市」的今日馬公中央街,跟清朝派駐澎湖的班兵息息相關;林麟祥的祖先,也是當時派駐馬公的五品

MOC_Id: Culture_Event659215
Id: 659215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籃球對抗賽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2年,畫面中舉辦籃球比賽,可以看到護士也參與其中,是工作人員與病患的對抗賽。 每天早上精神病患按時吃完早餐,9點多左右會到操場升旗,接著便是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就是排球、羽毛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814
Id: 277814
Title: 衰弱生病之餘,又增加喘嗽喀血 左文襄公奏牘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衰病之餘,更增喘嗽喀血之證;稍遲,即當乞休。否則,投荒待盡,免誤大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74
Id: 515274
Title: 災後員工自救建設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民國40年(1951)舊花蓮工務段的員工在颱風過境後,自行擔起災後的修繕工作。舊花蓮工務段成立於民國37年(1948),主要負責舊臺東線鐵路鐵軌養護、維護及建築工程的施作與路產管理人員的辦

MOC_Id: Culture_Event618485
Id: 618485
Title: 吳博滿神父創辦的大南幼稚園
Description: 本照片呈現吳博滿神父(Rev. Ernst Uebelmann, SMB)在大南天主堂內所設立的幼稚園庭院,可見正在上遊藝課的師生們,正圍成一個大圈遊樂。此照片拍攝時間為1959年。 大南天主堂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46
Id: 284346
Title: 長生不老隊伍─ 社區元極舞隊、太極十八式氣功隊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德陽社區的日曆。本篇12月27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17
Id: 278417
Title: 李氏,其夫與子相繼逝世,哀痛不已,時常嘔血 澎湖紀略卷之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李氏,西嶼李蔭之女,適薛千祿。年二十而千祿亡,每逢夫忌日,設奠哭泣,嗚咽欲絕。所遺一子,氏甚珍愛,冀以延夫後也。無何,子亦相繼夭殤。父子淪亡,氏痛入骨髓,肝腸寸裂,時常嘔血。一日,值夫忌辰,乃自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94
Id: 277594
Title: 吳古懷聞粵亡抽刀自刺,諸子持以藥療之,後自縊而亡 南天痕卷二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古懷迎士柱妻子屬家人善撫之,而脫身入粵。會江南不守歸,遂棄儒服,託跡堪輿,自號三湖散人。時時走山巔水涘,慟哭獨語;人問之,目瞠不答。及聞粵亡,嘆曰:我尚可食人世粟耶?抽刀自刺,血淋漓灑地,諸子持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8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9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16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7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9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4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