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東亭空間、地域與遷徙
「旭東亭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09537 , 欄位Id的內容是50953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旭東亭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中為1974年(民國63年)旭東亭的風貌。此亭建於民國40年代,是林田山林場最負盛名的一處觀景點,從此可鳥瞰林場辦公廳舍全景。「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是這涼亭的招牌對聯,1993年(民國82年)寶莉颱風把旭東亭吹倒,1997年(民國86年)經由鳳林鎮公所的補助重建。旭東亭位於的林田山林場,是因1894年(光緒20年),清朝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次年馬關條約訂立,臺灣割讓給日本後成立的林場。日本接收臺灣後,將臺灣作為攫取木材、金礦、樟腦、糖業的殖民地,為了安頓這些技術與管理人員,遂在生產地興建員工宿舍,林田山林場的歷史就此開始。1919年(大正8年)起,日本政府開始開發林田山林場,其間經歷國民政府來台,迄1960年代伐木事業達到高峰。此後因臺灣逐漸注重生態保育,政府政策更改,伐木數量銳減,至1980年代林田山林場遂趨於沒落。照片提供:莊漢清。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0953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B379B3C5-AB48-42DF-BEC1-4A8E17FDC9B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8T12:40:2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37
Id
509537
Title
旭東亭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74年(民國63年)旭東亭的風貌。此亭建於民國40年代,是林田山林場最負盛名的一處觀景點,從此可鳥瞰林場辦公廳舍全景。「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是這涼亭的招牌對聯,1993年(民國82年)寶莉颱風把旭東亭吹倒,1997年(民國86年)經由鳳林鎮公所的補助重建。旭東亭位於的林田山林場,是因1894年(光緒20年),清朝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次年馬關條約訂立,臺灣割讓給日本後成立的林場。日本接收臺灣後,將臺灣作為攫取木材、金礦、樟腦、糖業的殖民地,為了安頓這些技術與管理人員,遂在生產地興建員工宿舍,林田山林場的歷史就此開始。1919年(大正8年)起,日本政府開始開發林田山林場,其間經歷國民政府來台,迄1960年代伐木事業達到高峰。此後因臺灣逐漸注重生態保育,政府政策更改,伐木數量銳減,至1980年代林田山林場遂趨於沒落。照片提供:莊漢清。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8T12:40:24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旭東亭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武界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7172
Id:
617172
Title:
武界
Description:
俯瞰武界部落,遠方山壁上的古道通往萬豐,目前古道已崩壞。武界位於法治村北部,距埔里市中心約有22公里,為一布農族卓社群的聚落。卓社群原居於濁水溪上游干卓萬番南方,自稱已シヤバカン者自西方來此定居。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82
Id:
625982
Title:
能高越領道東段
Description:
能高越東段檜奇吊橋和五甲崩山之間的一段古道,因東部氣候較為潮濕,午後森林中經常起霧。能高越嶺道最早原為賽德克族所建立的社路,大正3年(1914)「太魯閣戰爭」中,此一道路成為日本東西部隊攻擊太魯閣
MOC_Id:
Culture_Place514063
Id:
514063
Title:
阿明的鱔魚路―宜蘭護城河出水口水圳步道美化
Description:
「阿明的鱔魚路」為宜蘭舊城護城河離城出水口,早期碧草連天,水清見魚,河岸兩旁野薑花撲鼻怒放,景色宜人。「阿明」小時家貧,課餘經常捉魚蝦回家加菜,晚上與父親點著磺火燈、在出水口捉鱔魚補貼家用。「阿明
MOC_Id:
Culture_Place618707
Id:
618707
Title:
武嶺寒訓基地
Description:
空拍武嶺寒訓基地。武嶺寒訓基地位於合歡山主峰和東峰之間的凹谷,海拔高度3089公尺,成立於1961年,當時是為了反攻大陸的目標讓進訓官兵熟悉到中國作戰可能要面臨的氣候環境,隸屬於陸軍航特部的特戰訓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59
Id:
267859
Title:
南投日月潭出遊照
Description:
南投日月潭出遊照。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68年(約民國57年) ,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此為她與丈夫、友人到南投日月潭出遊的照片,照片中穿著時髦衣褲、皮鞋、配戴墨鏡的女性即為邱美華,在當時遊客還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500
Id:
295500
Title: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
Description:
臺北第三高女現在稱為中山女高,這是臺灣極著名的女子中學,也是臺灣最早的女中。1898年初創於士林,後改稱為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設本科與手藝科,專收臺灣優秀女子入學。至1911年遷校於艋舺,即今天
MOC_Id:
Culture_Place322599
Id:
322599
Title:
里壠小學校
Description:
關山是東部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日本政府在此建立支廳與理蕃中心,使其成為臺東廳僅次於臺東街的商業中心,也促成了大關山地區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開端。明治39年(1906)於今關山國小校址設立「臺東廳公埔公
MOC_Id:
Culture_Place154186
Id:
154186
Title:
陸軍馬祖野戰醫院東引分院
Description:
1955年,大陳島反共救國軍轉進東引,指揮官夏季屏將軍於今保修連處搭建野戰帳篷,做為醫院臨時院所。1957年於現今東引醫院下方「武都營區」興建完成「反共救國軍指揮部野戰醫院」,直屬陸軍總司令部軍醫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39
Id:
506539
Title:
意西拉(eshira)駐在所
Description:
「意西拉」源自布農族語「Weshira」,即「在……旁邊」之意。若按照該地地貌來看,這應當就是指在塔達芬溪溪畔的意思。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意西拉駐在所有幾個與眾不同之處,如辦公室建築外圍,建有一道
天池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42
Id:
625942
Title:
天池
Description:
影像中央的一片沙地乃是乾涸的天池,被箭竹叢所包圍,稜線上右邊數來第二顆山頭是奇萊裡山。天池海拔3080公尺,位於天池山莊後方稜線上,從山莊上方叉路往上攀登,經過一段鐵杉箭竹林的陡坡後,走出森林就能
震災街景(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35
Id:
509235
Title:
震災街景(一)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於民國40年(1951)的花蓮大地震後,軒轅街之街道景象。民國40年(1951)所發生之花蓮大地震為米崙斷層、玉里斷層、池上斷層三斷層之錯動所造成,且是當年所發生之縱谷地震系列的一部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92
Id:
661792
Title:
臺中神社明信片
Description:
此幀是蓋有「1917年臺中廳教育衛生展覽會」戳記的明信片。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明信片。 第一代神社興建二十餘年後,因神殿腐朽毀損,加上參拜者日漸增多,空間不敷使用,因此有了整建的計畫。1937年開始在
淇武蘭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11
Id:
603211
Title:
淇武蘭遺址
Description:
淇武蘭(噶瑪蘭語:Kibannoran),是礁溪鄉的傳統地域名,現在的行政區域約是二龍村西半部、德陽村最南端。發展較早的聚落為淇武蘭社,還有洲仔尾聚落。
2001年5月,宜蘭縣政府進行河
楓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272
Id:
619272
Title:
楓港
Description:
楓港社區的傳統建築-董家古厝, 董家為楓港大家族其中之一,保留今日楓港地區最古老的房屋,運用了本土建材,仿自南洋等地的「殖民地式」洋樓,拱形窗、花瓶欄杆、柱式,融合中式與西式的特色而成。楓港或寫爲
意西拉駐在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394
Id:
325394
Title:
意西拉駐在所
Description:
意西拉駐在所位於達芬山西方稜線的北方小寬稜的山腰上,海拔約1750公尺處,於大正9年(1920)12月2日設置,1944年裁撤,意西拉在布農語中,為在某物旁邊之意,附近為原生林,駐在所前方有高聳石
原臺北刑務所官舍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4886
Id:
294886
Title:
原臺北刑務所官舍
Description:
「原臺北刑務所」為日人在臺殖民時期所興建的現代化監獄之一,其規模為全臺最大,光復後做為「臺北監獄」使用,近代史上曾有著名政治犯於此遭受拘禁、槍殺或喪失生命,為臺灣獄政歷史及人物事件之重要場域。其原
六龜里聚落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61910
Id:
161910
Title:
六龜里聚落
Description:
六龜,舊名為六龜里,為大武壟平埔族(四社平埔族:大武壟社、加菝社、宵里社、芒仔芒社),清代受漢人及西拉雅族開墾等因素,自玉井盆地移居楠梓仙溪流域,如甲仙埔、山杉林、六龜里等地,因芒仔芒社稱此地「L
MOC_Id:
Culture_Place191883
Id:
191883
Title:
林木、果樹與茶樹混植的高山茶園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地點位於大禹嶺之高山茶園的景象,攝於2019(民國108)年7月28日,海拔2,200至2,300公尺間,使用公有承租造林地,原先種植蘋果樹,再改植茶樹,最後因為退茶還林,在茶園中種植造林
松鶴部落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94
Id:
619094
Title:
松鶴部落
Description:
影像為位於松鶴部落「林場巷」下方的宿舍區,保存許多日式房舍,林場巷前身為運送八仙山林場木材的鐵道,住戶多為從前八仙山林場的員工,今日這些日式房舍多半已無人居住。1915年(大正4年)末,位於大甲溪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22
Id:
284522
Title:
普濟寺普庵公(董公城仔)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東門社區的日曆。本篇1月10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Event570486
Id:
570486
Title:
聯福製衣廠惡性倒閉馬祖女工上街抗議
Description:
1960年代臺灣輕工業蓬勃發展、人力需求大增,許多在馬祖地區生計受限的鄉親遷台求生,位於桃園的聯福工廠就是不少鄉親獻上青春歲月打拚的場所。1996年8月13日聯福製衣廠向員工公告9月15日暫時歇業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23
Id:
596023
Title:
姆拉丁部落/Monating
Description:
Monating部落,漢語稱做姆拉丁部落,位於花蓮縣富里鄉萬寧村,部落族群以阿美族為主。部落中總共68戶,總人口數276,原住民人口164人,佔總人口百分比59%,非原住民人口數112人,佔總人口
舊好茶國小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488361
Id:
488361
Title:
舊好茶國小
Description:
影像為2009年所攝影的舊好茶國小教室黑板,可見黑板維持墨綠色的黑板漆。教室僅留存牆壁及樑柱,天花板已塌,週遭已蔓草叢生。在傳統部落的教育,舊好茶部落兒童於家庭中學習傳統文化,男孩子多透過兄長學習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353
Id:
293353
Title: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Description: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為1950-60年代駐臺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社交活動空間,也是有排斥性的公共空間,表現了冷戰時期的歷史意義,後做為太平洋聯誼社。具歷史文化價值且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一層紅色磚造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160
Id:
304160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13期〈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五)〉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硓古石》季刊第13期,篇名為「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五)」,以下為本文摘要: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之碩士論文「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尹教授首先於《硓古石》季刊第8期發表〈澎湖人口移動
蘭陽旅社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61
Id:
601161
Title:
蘭陽旅社
Description:
位於宜蘭北館市場昇平街與康樂街交叉口,有一棟曾經是宜蘭市場週邊享譽盛名的「蘭陽旅社」。在宜蘭的日本時代時期,來往宜蘭市場做生意的商人,都得前一天提早抵達,才能趕上當天一大清早的熱絡買賣。昔日的康樂
思源啞口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20106
Id:
620106
Title:
思源啞口
Description:
思源啞口在中橫公路宜蘭支線45公里處,靠近台中市與宜蘭縣之交界點,為蘭陽溪與大甲溪之分水嶺,海拔1948公尺,亦是中央山脈南湖大山支脈與雪山山脈交會之最低鞍部,經常雲霧飄渺,尤其在下午時分,霧氣更
MOC_Id:
Culture_Place217837
Id:
217837
Title:
埔里蜈蚣里賞蝶步道
Description:
蜈蚣里位於埔里鎮東北方,全里面積約為34.6平方公里,埔里鎮33個行政區,蜈蚣里所占面積是最大的,並與南投縣仁愛鄉交界,主要地形以山地為主,里內有墘溪分支、眉溪流域,孕育了豐富的生態。過去埔里有蝴蝶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057
Id:
279057
Title:
淡水巡檢司署因水土險惡,歷任官員皆死於任內 鳳山縣志卷之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淡水巡檢司署:原在下淡水東港;水土毒惡,歷任皆卒於官,甚至闔家無一生還。
龍潭圳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79913
Id:
179913
Title:
龍潭圳
Description:
龍潭圳,是龍潭大池輸送灌溉水源到龍潭區境內的水圳,主要灌溉區域為烏樹林與黃唐村,迄今為止龍潭圳灌溉區域仍然維持農田景觀。 龍潭圳有進水口一處,連接龍潭大池。水圳渠道幹線全長達3,700公尺,小給水路約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5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5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4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21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6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6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7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