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故居一角2人物與團體
「楊牧故居一角2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09586 , 欄位Id的內容是50958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楊牧故居一角2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張照片所攝地點為文學家楊牧成長時期的舊居。楊牧,本名王靖獻,本籍臺灣花蓮,是臺灣文壇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在現代詩、散文、評論等創作,以及詩經、英文古詩等學術研究,都有重要的成就。照片中這棟位於今日南京街91號的日式宿舍,是楊牧小學五年級時搬入,直到大學二年級後再也沒有住過。產權雖多次易手,此屋至今外觀仍保存楊牧居住時的模樣,佔地約150坪,庭中一顆龍眼樹為楊牧父母所種。楊牧的房間就在進門口左側,其他楊牧的弟妹們得一起住在另一間和室房間,這間只屬於楊牧的房間,據說是父親楊水盛對長子楊牧的特別待遇。楊牧在此成長,開啟他的文學生涯,因此此屋具有文化歷史以及紀念的意義。照片提供:邱上林。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0958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55FFBFC9-6550-4E85-96A1-BF1A74E5430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8T12:52:2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6
Id
509586
Title
楊牧故居一角2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攝地點為文學家楊牧成長時期的舊居。楊牧,本名王靖獻,本籍臺灣花蓮,是臺灣文壇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在現代詩、散文、評論等創作,以及詩經、英文古詩等學術研究,都有重要的成就。照片中這棟位於今日南京街91號的日式宿舍,是楊牧小學五年級時搬入,直到大學二年級後再也沒有住過。產權雖多次易手,此屋至今外觀仍保存楊牧居住時的模樣,佔地約150坪,庭中一顆龍眼樹為楊牧父母所種。楊牧的房間就在進門口左側,其他楊牧的弟妹們得一起住在另一間和室房間,這間只屬於楊牧的房間,據說是父親楊水盛對長子楊牧的特別待遇。楊牧在此成長,開啟他的文學生涯,因此此屋具有文化歷史以及紀念的意義。照片提供:邱上林。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8T12:52:26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楊牧故居一角2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99
Id:
168499
Title:
布農族巒社群的房屋
Description:
濁水溪地區巒社的村落。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10
Id:
168410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多羅閣群sado社女人正面照。臉部的刺黥比其他地方的寬。戴貝殼製耳飾並穿筒袖短衣。
連江縣長夏諭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83
Id:
139283
Title:
連江縣長夏諭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91
Id:
509491
Title:
三和照相館職員紀念合照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50年(民國39年)10月15日,為三和照相館的職員學徒紀念照,三和照相館主人張春輝家境甚佳,當時全花蓮市只有兩輛自用汽車,其中一輛凱迪拉克為張春輝所有,此張照片便是在該輛凱迪拉克身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14
Id:
278114
Title:
章有期為太醫院院副,因舟山被破,自焚而死 海東逸史卷十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章有期,(原闕)人,官太醫院院副。舟山破,自焚死。
徐杰夫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47393
Id:
147393
Title:
徐杰夫
Description:
鮮魚鋪獻碑,徐杰夫獻詩,傳為地方佳話。鮮魚鋪是何來歷?徐杰夫又是誰?昭和5年(1930)北港義民廟修繕,當時有地方鮮魚鋪「金海順」者敬獻樹立石碑。獻碑者類似今天做魚販的同業公會。至於徐杰夫是誰?從
譚展超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58046
Id:
558046
Title:
譚展超
Description:
譚展超先生,廣東新會人,清宣統2年(1910年)出生。民國15年(1926年)入學義大利陸軍官校,兩年後畢業,前往義大利就讀騎兵專校和山地作戰專校,民國28年(1939年)畢業於都靈(Turin)
MOC_Id:
Culture_Event739015
Id:
739015
Title:
尖石阿嬤和孫女的三代共讀時光
Description:
2022年(民國111年)上過親子共讀入門課及志工培訓工作坊後,這位泰雅族的阿嬤便開始為孫女朗讀故事,做「三代共讀」。
甚至在接觸共讀與繪本之後,阿嬤還參加了其他支計畫案,用自己的母語「泰雅族語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24
Id:
280924
Title:
鄭成功雖有瘧疾仍趕路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比又病瘧,力疾趨休寧,買舟入嚴陵。
人物合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8
Id:
514608
Title:
人物合照
Description:
此張寫真由《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的作者葉柏強指出拍攝地點位在貓公部落的神社前,拍照年代約為1935年(昭和10年)或更早之前,照片中人物與實際拍攝目的不得而知。貓公部落今位於花蓮縣豐濱鄉豐濱
余阿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35
Id:
594035
Title:
余阿勳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間為作家余阿勳。余阿勳生於昭和10年(1935),於民國72年(1983)病逝,臺東師範學校畢業、留學日本,為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碩士。曾任綠島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講師、華視企畫部,主持「
蘇花公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064
Id:
509064
Title:
蘇花公路
Description:
蘇花公路前身為日治時期臨海道路。最初的道路僅為理蕃道路,因途中經過險峻的斷崖地形,開鑿不易,僅能供行人與轎子通行。昭和2年(1927)-昭和8年(1933)間,進行路線改正、拓寬、設置待避所與鐵橋
萬古流芳─四大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56
Id:
514356
Title:
萬古流芳─四大柱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981
Id:
191981
Title:
「踏茶尋眉」-茶文化課程發展探究 以新竹縣茶鄉國中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李淳臻,指導教授鄭淵全博士,出自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育行政在職進修碩士班長學位論文,發表於2017(民國106)年7月。內容主要以新竹縣茶鄉國中推動「踏茶尋眉」之茶文化特色課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15
Id:
513215
Title:
證嚴法師於國父紀念館演講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場合為1990年(民國79年)證嚴法師應內政部邀請,首度在國父紀念館演講。199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整個社會充斥著功利主義,為了能夠淨化人心,祥和社會風氣,內政部促請國內的宗教團體和公益團
羅錦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99
Id:
513099
Title:
羅錦松
Description:
羅錦松(1945-)幼承庭訓,並受鄉賢彭阿禮先生新竹書法家劉家驥先生影響,對書法產生濃厚興趣。民國六、七十年間再拜黃羣英、陳其銓教授為師,藏閱書法相關書籍八千餘冊,且私淑王壯為、丁念先教授、丁冶盤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17
Id:
168517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施武郡群人中的一男人正面照。所著為此族男人固有服裝。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516
Id:
476516
Title:
羅清吉生命故事4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羅清吉製作,採訪者為石竣旻,由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採錄。羅清吉先生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為溪口國小退休教師,目前擔任壽豐鄉老人會會長。
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827
Id:
280827
Title:
斯蓭隱居於山中,以醫藥濟人 臺灣府志卷之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及鄭大木掠有其地,斯菴以客禮相見.鄭經嗣爵,多所變更,斯菴知經無能為,且以一賦寓譏諷,為忌者所中,幾死于□.乃改服為僧,入山不出,於目加溜灣番社傍教授生徒,兼以醫藥濟人.
徵兵列車離站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87
Id:
509487
Title:
徵兵列車離站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56年(民國45年)8月25日的光復車站,徵兵列車載著將入伍的役男緩緩離站,前往南部的新兵訓練中心,一旁親友聚集於列車旁送別。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在臺澎金馬地區,服兵役是男子規定之職責
泰雅族的頭骨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56
Id:
168356
Title:
泰雅族的頭骨架
Description:
屈尺群烏來社泰雅族的頭骨架。該族通將頭骨架設在社內住家附近,把砍下的人頭排列在竹架上。最多一架排上五、六十只骷髏,但多經取締,已難見有這種設施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992
Id:
277992
Title:
張嶷同海澄縣丞往呂宋,縣丞歸後病心悸而死 廈門志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三十二年,漳人張嶷上書:請開呂宋機易山,云有金豆自生。詔下,遣海澄縣丞同往。佛郎機款丞酒,問金豆生何樹?嶷曰:大地皆金,何必樹。酋大笑,幾殺丞。丞歸,病悸死。嶷伏誅,傳首海外。夷故虐流寓者;至是,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45
Id:
222145
Title:
1931年11月15日,秋爭之戰
Description:
照片中,球衣上的球徽為朝日組棒球隊球徽。根據湯川充雄所著《臺灣野球史》一書中,有提及「朝日」與「鐵」、「廳」、「養氣」、「商工」、「鹽糖」等隊,在1930年代左右是花蓮主要硬式棒球隊伍,其中以林桂興所
鄒族阿里山群的少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6
Id:
168566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少女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的女人正面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41
Id:
168041
Title:
20歲木柵平埔族女性(t-033)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負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為一綁有頭巾作為裝飾的20歲平埔族女性正面半身照,其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672
Id:
476672
Title:
游楊筍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游楊筍製作,採訪者為石竣旻,由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採錄。游楊筍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料材質製作,以白膠黏貼至畫布上。數位檔案的翻攝由
鄒族四社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0
Id:
168560
Title:
鄒族四社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四社群排剪社男人正面照。頭戴鞣皮帽,穿毛線織成的上衣,及胸兜,並佩耳飾、頸飾及胸飾。這是男人的常裝。
MOC_Id:
Culture_Object484072
Id:
484072
Title:
謝樂廷神父與後寮教友合照
Description:
本圖為1999年(民國88年)謝樂廷神父(Cerestino Rizzi ,1937-)在改建後的後寮聖堂與教友合照。照片背後的建築應是後寮第三次改建的教堂,後寮教堂目前仍開放使用,每個月馬公天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6
Id:
672066
Title:
行政院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二卷第七期(1972)頁5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行政院分會於1972(民國61)年2月2日上午組團赴楊梅埔心軍眷新村及義胞住戶慰問,並
MOC_Id:
Culture_Object167963
Id:
167963
Title:
荖濃地區的捕魚團體(t-052)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為荖濃(今高雄六龜荖濃里)附近所拍,為直幅正片。照片為10位捕魚的男女,分別站立或蹲於河床岩石上,部分人頭戴頭巾,腰際繫著獵刀、弓箭、竹籃或捕魚等工具,其中可見後左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5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8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4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9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2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9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4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9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5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