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蘭進士第
「蔡廷蘭進士第」於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0:43。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19851127000089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蔡廷蘭進士第 , 欄位assetsClassifyCode的內容是1.1.3 , 欄位assetsClassifyName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澎湖興仁蔡進士第位於今馬公市東南方興仁里上村,為澎湖進士蔡廷蘭高中進士後所建,自道光26(1846)年至今,已有150年之久。澎湖興仁舊名雙頭掛,位於澎湖拱北山與獅山中間地帶,因村落居兩山頭中而得名。開拓之初,大抵為半漁半農的生活方式,其後墾地日漸向內地擴張,離海港漸遠,而耕地日增,農業逐漸取代漁業。聚落分頂村、東村;頂村,大抵為蔡氏族人所聚居,有祖廟蔡氏濟陽堂一座。興仁蔡氏後裔蔡廷蘭,於道光24(1844)年中式,成為澎湖本地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進士。進士蔡廷蘭生於嘉慶6(1801)年,十三歲即以稚年補生員,後入學府,屢試屢中,補澎湖廳稟生。為人廉靜,好讀書,先後主崇文書院、引心書院及文石書院講習。道光17(1837)年秋試中舉人。道光24(1844)年春晉京會試,中進士,以即用知縣分發江西省。此後仕途多在大陸內地,任官累遷至同知,咸豐9(1859)年以病歿於任所。蔡進士中進士後三年,即道光26(1846)年,回鄉祭祖,便在雙頭掛舊宅右邊建進士第,以光耀門楣。由於蔡進士一生仕途皆在外地,進士第的興築,其象徵的意義大於實際宅第的意義。進士第的建築特色是門廊面寬四點五公尺,深進約三點三公尺,正立面為凹壽式作法。其廂房為馬背硬山式作法,屋面為硬山燕尾屋脊,為澎湖民宅中唯一有燕尾作法。宅第中其他建築作法及裝飾,亦頗為精緻。由於蔡氏子孫並未對進士第大規模整修或改建,故整體結構至今大致上仍保存完整,但因日久失修,澎湖縣政府於民國100-101(2011-2012)年進行修復工程,恢復進士第以往容貌。
三任澎湖文石書院山長的林豪曾應蔡廷蘭哲嗣蔡繼漸之請託,寫有〈奉政大夫署豐城縣知縣秋園先生墓誌銘〉,內中有銘文讚賞:
泱泱東海,寶氣所鍾,必有奇士,梃生其中,
矯矯蔡公,人中之驥,早擢巍科,出為名吏,
我生已晚,敬謁德門,搜牢遺集,瓣香猶存,
翼翼名區,芳躅斯在,流澤孔長,繩繩未艾。
能參加科舉殿試榮獲二甲61名,為台籍人士名次最佳,足可表現蔡廷蘭文才;遭風漂流安南經歷步履之遠;江西省任官品階之高在當時的澎湖地區是絕無僅有的;更是澎湖唯一的進士,享有「開澎進士」之稱。
以年表方式列出蔡廷蘭的一生59載的行誼:
1.嘉慶6 (1801) 年誕生於澎湖廳林投澳雙頭跨社。
2.嘉慶18 (1813) 年13歲,通過臺灣學政道考,入臺灣府學為附生。
3.嘉慶19 (1814) 年14歲,歲考錄取第一等第一名,依序補為澎湖廳廩生。
4.道光5 (1825) 年25歲,再次赴鄉試,落榜之後首次回金門瓊林拜謁祖廟。
5.道光8 (1828) 年28歲,幫澎湖通判蔣鏞補輯《澎湖紀略續篇》,次年完成,但未刊行。
6.道光11 (1831) 年31歲,澎湖大旱,擔任澎湖廳義倉總董。
7.道光12 (1832) 年32歲,福建興泉永道長官周凱在澎湖賑災,廷蘭賦詩陳述澎湖風災的情形,周嘉許蔡生「海外英才今見之,如君始可與言詩」。《澎湖紀略續篇》經周凱削正並作序後付梓,名為《澎湖續篇》。
8.道光14 (1834) 年34歲,受聘主講臺灣縣引心書院(今臺南市)。
9.道光15 (1835) 年35歲,三赴福州省城鄉試,再度落榜,回澎時,遭遇颱風,船隻飄抵越南。次年歷經一百多天的水、陸路行程,於5月8日返回澎湖,之後刊行《海南雜著》一書。
10.道光17 (1837) 年37歲,被舉為丁酉科拔貢,四赴福州省城鄉試,並中劉志摶榜第31名舉人;同時擔任臺南崇文、引心及澎湖文石三書院講席。
11.道光20 (1840) 年40歲,與同儕林梅樹、呂世宜等人商校成刻恩師周凱《內自訟齋文集》,版藏呂氏「愛吾廬」。
12.道光22 (1842) 年42歲,澎湖廳前後任通判玉庚及王廷幹聯名贈匾「鄉國善士」,嘉許對賑災勸捐撫卹的表現。
13.道光23 (1843) 年43歲,代表澎湖廳上書乞留因案遭下獄的兵備道姚瑩;並立碑文及柱聯於金門瓊林「蔡氏宗祠」和「欽旌節孝」坊。
14.道光24 (1844) 年44歲,進京會試,中式孫毓溎榜209名,在北京紫禁城保和殿殿試為二甲61名,賜進士出身,即用知縣,籤制分發江西省。
15.道光26 (1846) 年46歲,回金門祭祖,為瓊林「一門三節坊」的中聯題字及當地「大道公宮」掛「至誠之道」匾;返澎後並在雙頭跨舊宅旁建「進士第」,並赴媽祖廟後殿清風閣上掛「功庇斯文」匾。
16.道光29 (1849) 年4-7月49歲,任江西省峽江縣知縣3個月。
17.咸豐2 (1852) 年52歲,任江西省鄉試同考官,冬改任南昌水利同知。
18.咸豐6 (1856) 年56歲,任江西省豐城縣知縣。
19.咸豐7 (1857) 年57歲,組織團練圍堵太平軍;勸捐修復豐城縣熊坊壋土隄等。
20.咸豐8 (1858) 年58歲,勸捐修復豐城縣境內多處土、石隄及被沙塞的糧田;也重修豐城縣縣治大堂及考棚;冬,因軍功保升同知賞載藍翎。
21.咸豐9 (1859) 年59歲,卒於江西省豐城縣知縣任內,並運棺回澎湖安葬。墓碑文字為「賜進士出身誥授奉政大夫任江西豐城縣蔡公香祖墓」,「奉政大夫」、「同知」為正五品符合五品以上官授誥命的「誥授」規制。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具有保存價值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澎湖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興仁里雙頭掛29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澎湖縣馬公市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9.611524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550677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2-18/37b2da3d-8061-4d66-a661-cfa76c8f0fdb/照片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保存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1127000089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門廊面寬四點五公尺,深進約3.3公尺,正立面門樓為凹壽作法。其廂房為馬背硬山式作法,屋面為硬山燕尾屋脊,硓𥑮石砌築牆體。
蔡廷蘭進士第是道光26年(1846) 蔡廷蘭於中進士兩年後回鄉祭祖,在舊宅旁所建的宅第。類型上與澎湖一般民宅相同,僅在門楣及報廈屋面上正身採用燕尾作法,以及正廳門扇上之種種形式,表現出官宅的特殊性。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建築物佔地約168平方公尺(51坪),面寬11公尺,進深15.3公尺,接近正方形,是四面有房中留天井澎湖傳統式民宅。正立面中央門楣有玄武岩石匾一方,陰刻「進士第」三字。磚牆面的正中央各有圓形泥塑「松鶴圖」鏤窗,疑是後人所改砌;鏤窗下方各有造型樸實粗壯的麒麟堵。正身屋脊燕尾起翹,正廳門為三關六扇門形式,中間門扇雕刻有「文章千古業、詩禮一家春」文字,固定在上額門楣的門印左右各刻有「閥」、「閱」,在在彰顯全澎唯一進士家族的地位。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由於蔡氏子孫並未對進士第大規模整修或改建,故整體結構至今大致上仍保存完整。
民國101(2012)年修復竣工
張玉璜建築師設計
澎匠營造工程公司施作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申請小型修繕進行補修。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建築主體保存完整,部份牆面有風化現象且灰泥剝落嚴重,下間仔窗戶門板旋轉處有磨損。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古藝小城.雙頭掛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https://m.facebook.com/XingrenCommunity/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6-9261141#134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fs79450@phhcc.penghu.gov.tw 。
caseId
19851127000089
caseName
蔡廷蘭進士第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pastHistory
澎湖興仁蔡進士第位於今馬公市東南方興仁里上村,為澎湖進士蔡廷蘭高中進士後所建,自道光26(1846)年至今,已有150年之久。澎湖興仁舊名雙頭掛,位於澎湖拱北山與獅山中間地帶,因村落居兩山頭中而得名。開拓之初,大抵為半漁半農的生活方式,其後墾地日漸向內地擴張,離海港漸遠,而耕地日增,農業逐漸取代漁業。聚落分頂村、東村;頂村,大抵為蔡氏族人所聚居,有祖廟蔡氏濟陽堂一座。興仁蔡氏後裔蔡廷蘭,於道光24(1844)年中式,成為澎湖本地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進士。進士蔡廷蘭生於嘉慶6(1801)年,十三歲即以稚年補生員,後入學府,屢試屢中,補澎湖廳稟生。為人廉靜,好讀書,先後主崇文書院、引心書院及文石書院講習。道光17(1837)年秋試中舉人。道光24(1844)年春晉京會試,中進士,以即用知縣分發江西省。此後仕途多在大陸內地,任官累遷至同知,咸豐9(1859)年以病歿於任所。蔡進士中進士後三年,即道光26(1846)年,回鄉祭祖,便在雙頭掛舊宅右邊建進士第,以光耀門楣。由於蔡進士一生仕途皆在外地,進士第的興築,其象徵的意義大於實際宅第的意義。進士第的建築特色是門廊面寬四點五公尺,深進約三點三公尺,正立面為凹壽式作法。其廂房為馬背硬山式作法,屋面為硬山燕尾屋脊,為澎湖民宅中唯一有燕尾作法。宅第中其他建築作法及裝飾,亦頗為精緻。由於蔡氏子孫並未對進士第大規模整修或改建,故整體結構至今大致上仍保存完整,但因日久失修,澎湖縣政府於民國100-101(2011-2012)年進行修復工程,恢復進士第以往容貌。 三任澎湖文石書院山長的林豪曾應蔡廷蘭哲嗣蔡繼漸之請託,寫有〈奉政大夫署豐城縣知縣秋園先生墓誌銘〉,內中有銘文讚賞: 泱泱東海,寶氣所鍾,必有奇士,梃生其中, 矯矯蔡公,人中之驥,早擢巍科,出為名吏, 我生已晚,敬謁德門,搜牢遺集,瓣香猶存, 翼翼名區,芳躅斯在,流澤孔長,繩繩未艾。 能參加科舉殿試榮獲二甲61名,為台籍人士名次最佳,足可表現蔡廷蘭文才;遭風漂流安南經歷步履之遠;江西省任官品階之高在當時的澎湖地區是絕無僅有的;更是澎湖唯一的進士,享有「開澎進士」之稱。 以年表方式列出蔡廷蘭的一生59載的行誼: 1.嘉慶6 (1801) 年誕生於澎湖廳林投澳雙頭跨社。 2.嘉慶18 (1813) 年13歲,通過臺灣學政道考,入臺灣府學為附生。 3.嘉慶19 (1814) 年14歲,歲考錄取第一等第一名,依序補為澎湖廳廩生。 4.道光5 (1825) 年25歲,再次赴鄉試,落榜之後首次回金門瓊林拜謁祖廟。 5.道光8 (1828) 年28歲,幫澎湖通判蔣鏞補輯《澎湖紀略續篇》,次年完成,但未刊行。 6.道光11 (1831) 年31歲,澎湖大旱,擔任澎湖廳義倉總董。 7.道光12 (1832) 年32歲,福建興泉永道長官周凱在澎湖賑災,廷蘭賦詩陳述澎湖風災的情形,周嘉許蔡生「海外英才今見之,如君始可與言詩」。《澎湖紀略續篇》經周凱削正並作序後付梓,名為《澎湖續篇》。 8.道光14 (1834) 年34歲,受聘主講臺灣縣引心書院(今臺南市)。 9.道光15 (1835) 年35歲,三赴福州省城鄉試,再度落榜,回澎時,遭遇颱風,船隻飄抵越南。次年歷經一百多天的水、陸路行程,於5月8日返回澎湖,之後刊行《海南雜著》一書。 10.道光17 (1837) 年37歲,被舉為丁酉科拔貢,四赴福州省城鄉試,並中劉志摶榜第31名舉人;同時擔任臺南崇文、引心及澎湖文石三書院講席。 11.道光20 (1840) 年40歲,與同儕林梅樹、呂世宜等人商校成刻恩師周凱《內自訟齋文集》,版藏呂氏「愛吾廬」。 12.道光22 (1842) 年42歲,澎湖廳前後任通判玉庚及王廷幹聯名贈匾「鄉國善士」,嘉許對賑災勸捐撫卹的表現。 13.道光23 (1843) 年43歲,代表澎湖廳上書乞留因案遭下獄的兵備道姚瑩;並立碑文及柱聯於金門瓊林「蔡氏宗祠」和「欽旌節孝」坊。 14.道光24 (1844) 年44歲,進京會試,中式孫毓溎榜209名,在北京紫禁城保和殿殿試為二甲61名,賜進士出身,即用知縣,籤制分發江西省。 15.道光26 (1846) 年46歲,回金門祭祖,為瓊林「一門三節坊」的中聯題字及當地「大道公宮」掛「至誠之道」匾;返澎後並在雙頭跨舊宅旁建「進士第」,並赴媽祖廟後殿清風閣上掛「功庇斯文」匾。 16.道光29 (1849) 年4-7月49歲,任江西省峽江縣知縣3個月。 17.咸豐2 (1852) 年52歲,任江西省鄉試同考官,冬改任南昌水利同知。 18.咸豐6 (1856) 年56歲,任江西省豐城縣知縣。 19.咸豐7 (1857) 年57歲,組織團練圍堵太平軍;勸捐修復豐城縣熊坊壋土隄等。 20.咸豐8 (1858) 年58歲,勸捐修復豐城縣境內多處土、石隄及被沙塞的糧田;也重修豐城縣縣治大堂及考棚;冬,因軍功保升同知賞載藍翎。 21.咸豐9 (1859) 年59歲,卒於江西省豐城縣知縣任內,並運棺回澎湖安葬。墓碑文字為「賜進士出身誥授奉政大夫任江西豐城縣蔡公香祖墓」,「奉政大夫」、「同知」為正五品符合五品以上官授誥命的「誥授」規制。
judgeCriteria
-
0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registerReason
具有保存價值
lawsReference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officialDocNo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registerDate
1985-11-27
govInstitutionName
澎湖縣政府
belongAddress
興仁里雙頭掛29號
belongCity
澎湖縣馬公市
longitude
119.611524
latitude
23.550677
govInstitution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保存區
caseOwnership
-
-
ownerType建築所有人
-
ownerName蔡瑞雄
-
-
-
ownerType土地所有人
-
ownerName蔡瑞雄
-
-
-
ownerType土地所有人
-
ownerName蔡瑞達
-
buildingFeatures
門廊面寬四點五公尺,深進約3.3公尺,正立面門樓為凹壽作法。其廂房為馬背硬山式作法,屋面為硬山燕尾屋脊,硓𥑮石砌築牆體。 蔡廷蘭進士第是道光26年(1846) 蔡廷蘭於中進士兩年後回鄉祭祖,在舊宅旁所建的宅第。類型上與澎湖一般民宅相同,僅在門楣及報廈屋面上正身採用燕尾作法,以及正廳門扇上之種種形式,表現出官宅的特殊性。
inHouseFeatures
建築物佔地約168平方公尺(51坪),面寬11公尺,進深15.3公尺,接近正方形,是四面有房中留天井澎湖傳統式民宅。正立面中央門楣有玄武岩石匾一方,陰刻「進士第」三字。磚牆面的正中央各有圓形泥塑「松鶴圖」鏤窗,疑是後人所改砌;鏤窗下方各有造型樸實粗壯的麒麟堵。正身屋脊燕尾起翹,正廳門為三關六扇門形式,中間門扇雕刻有「文章千古業、詩禮一家春」文字,固定在上額門楣的門印左右各刻有「閥」、「閱」,在在彰顯全澎唯一進士家族的地位。
buildingUsage
由於蔡氏子孫並未對進士第大規模整修或改建,故整體結構至今大致上仍保存完整。 民國101(2012)年修復竣工 張玉璜建築師設計 澎匠營造工程公司施作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申請小型修繕進行補修。
buildingActualState
建築主體保存完整,部份牆面有風化現象且灰泥剝落嚴重,下間仔窗戶門板旋轉處有磨損。
wenSitename
古藝小城.雙頭掛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文化資產科
govDeptPhone
06-9261141#134
govDeptEmail
fs79450@phhcc.penghu.gov.tw
「蔡廷蘭進士第」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211230000006
caseName:
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廈郊會館
caseId:
19851127000091
caseName:
臺廈郊會館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大溪齋明寺
caseId:
19850819000051
caseName:
大溪齋明寺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caseId:
19980325000006
caseName: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北港義民廟
caseId:
19911123000002
caseName:
北港義民廟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鐵舊山線─魚藤坪鐵橋
caseId:
20190529000001
caseName:
臺鐵舊山線─魚藤坪鐵橋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新埔陳氏宗祠
caseId:
20060724000009
caseName:
新埔陳氏宗祠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楊梅道東堂玉明屋
caseId:
20150729000001
caseName:
楊梅道東堂玉明屋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鹿港三山國王廟
caseId:
19851127000025
caseName:
鹿港三山國王廟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caseId:
20070912000001
caseName: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西螺廖家祠堂
caseId:
20071025000001
caseName:
西螺廖家祠堂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中刑務所浴場
caseId:
20130826000002
caseName:
臺中刑務所浴場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旗山天后宮
caseId:
20201123000009
caseName:
旗山天后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三峽拱橋
caseId:
20070504000001
caseName:
三峽拱橋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虎尾糖廠第一公差宿舍
caseId:
20091225000002
caseName:
虎尾糖廠第一公差宿舍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陳世興宅
caseId:
20150309000001
caseName:
陳世興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清水社口楊宅
caseId:
20100712000001
caseName:
清水社口楊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大龍峒保安宮
caseId:
20181206000002
caseName:
大龍峒保安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鳳山龍山寺
caseId:
19851113000001
caseName:
鳳山龍山寺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閻錫山故居
caseId:
20041007000001
caseName:
閻錫山故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虎尾糖廠第三公差宿舍
caseId:
20091225000001
caseName:
虎尾糖廠第三公差宿舍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陽翟陳篤篾、陳篤浪古厝
caseId:
20151029000003
caseName:
陽翟陳篤篾、陳篤浪古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麻豆大埕郭舉人宅
caseId:
20220105000001
caseName:
麻豆大埕郭舉人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上林林信屏洋樓
caseId:
20170126000002
caseName:
上林林信屏洋樓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邱良功母節孝坊
caseId:
19850819000092
caseName:
邱良功母節孝坊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臺北酒廠
caseId:
20030317000001
caseName:
臺北酒廠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房裡蔡泉盛號
caseId:
20061026000001
caseName:
房裡蔡泉盛號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南鯤鯓代天府
caseId:
19851127000077
caseName:
南鯤鯓代天府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辦公廳舍
caseId:
20040206000001
caseName: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辦公廳舍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臺南報恩堂
caseId:
19851127000045
caseName:
臺南報恩堂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4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7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5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52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6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12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8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3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10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71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13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