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包公奇案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包公奇案藝術與人文

包公奇案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62158 , 欄位Id的內容是56215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包公奇案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包公奇案》,臺南大東書局發行,鉛印本,1964年(民國53年)8月出版,此版本未載明著作者,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不題撰人」,成書於明代[1]。封面書題「包公奇案」。扉頁有一花器插圖,書題「包公奇案」,書題旁另有小字「宋代奇案事蹟」與「大東書局印行」。全書共計58回,154頁。小說收錄《龍圖公案》一百回中,包公所斷的五十八則判案。 封面繪一身穿藍袍的男子手拿訴狀,與一位女子同跪在轎子前,轎子上坐了一位身穿紅袍,頭戴官帽,眉間一道月牙的官人,應就是包青天。此圖像所繪見第六回〈石獅子〉:「長者大恨道:『不認我父子,且由你去,又將我兒監在獄中受苦!』即投開封府告狀。正值包公行香回衙,長者跪馬頭投狀。」(頁30),係百姓半路攔轎,向包公申冤的情景。 [1] 江蘇省社科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江蘇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2月),頁112-116。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6215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4D541B8-BFF5-4A5D-B02F-7AFD5677D4B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4T17:07:3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158

Id

562158

Title

包公奇案

Description

《包公奇案》,臺南大東書局發行,鉛印本,1964年(民國53年)8月出版,此版本未載明著作者,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不題撰人」,成書於明代[1]。封面書題「包公奇案」。扉頁有一花器插圖,書題「包公奇案」,書題旁另有小字「宋代奇案事蹟」與「大東書局印行」。全書共計58回,154頁。小說收錄《龍圖公案》一百回中,包公所斷的五十八則判案。 封面繪一身穿藍袍的男子手拿訴狀,與一位女子同跪在轎子前,轎子上坐了一位身穿紅袍,頭戴官帽,眉間一道月牙的官人,應就是包青天。此圖像所繪見第六回〈石獅子〉:「長者大恨道:『不認我父子,且由你去,又將我兒監在獄中受苦!』即投開封府告狀。正值包公行香回衙,長者跪馬頭投狀。」(頁30),係百姓半路攔轎,向包公申冤的情景。 [1] 江蘇省社科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江蘇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2月),頁112-116。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8. 7

  9. 8

  10. 9

  11. 10

  12. 11

  13. 12

  14. 13

  15. 14

  16. 15

  17. 16

  18. 17

  19. 18

  20. 19

  21. 20

  22. 21

  23. 22

  24. 23

  25. 24

  26. 25

  27. 26

  28. 27

  29. 28

  30. 29

  31. 30

  32. 31

  33. 32

  34. 33

  35. 34

  36. 35

  37. 36

  38. 37

  39. 38

  40. 39

  41. 40

  42. 41

  43. 42

  44. 43

  45. 44

  46. 45

  47. 46

  48. 47

  49. 48

  50. 49

  51. 50

  52. 51

  53. 52

  54. 53

  55. 54

  56. 55

  57. 56

  58. 57

  59. 58

  60. 59

  61. 60

  62. 61

  63. 62

  64. 63

  65. 64

  66. 65

  67. 66

  68. 67

  69. 68

  70. 69

  71. 70

  72. 71

  73. 72

  74. 73

  75. 74

  76. 75

  77. 76

  78. 77

  79. 78

  80. 79

  81. 80

  82. 81

  83. 82

  84. 83

  85. 84

  86. 85

  87. 86

  88. 87

  89. 88

  90. 89

  91. 90

  92. 91

  93. 92

  94. 93

  95. 94

  96. 95

  97. 96

  98. 97

  99. 98

  100. 99

  101. 100

  102. 101

  103. 102

  104. 103

  105. 104

  106. 105

  107. 106

  108. 107

  109. 108

  110. 109

  111. 110

  112. 111

  113. 112

  114. 113

  115. 114

  116. 115

  117. 116

  118. 117

  119. 118

  120. 119

  121. 120

  122. 121

  123. 122

  124. 123

  125. 124

  126. 125

  127. 126

  128. 127

  129. 128

  130. 129

  131. 130

  132. 131

  133. 132

  134. 133

  135. 134

  136. 135

  137. 136

  138. 137

  139. 138

  140. 139

  141. 140

  142. 141

  143. 142

  144. 143

  145. 144

  146. 145

  147. 146

  148. 147

  149. 148

  150. 149

  151. 150

  152. 151

  153. 152

  154. 153

  155. 154

  156. 155

  157. 156

  158. 157

  159. 158

  160. 159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2. 1
    _CC0_

  3. 2
    _CC0_

  4. 3
    _CC0_

  5. 4
    _CC0_

  6. 5
    _CC0_

  7. 6
    _CC0_

  8. 7
    _CC0_

  9. 8
    _CC0_

  10. 9
    _CC0_

  11. 10
    _CC0_

  12. 11
    _CC0_

  13. 12
    _CC0_

  14. 13
    _CC0_

  15. 14
    _CC0_

  16. 15
    _CC0_

  17. 16
    _CC0_

  18. 17
    _CC0_

  19. 18
    _CC0_

  20. 19
    _CC0_

  21. 20
    _CC0_

  22. 21
    _CC0_

  23. 22
    _CC0_

  24. 23
    _CC0_

  25. 24
    _CC0_

  26. 25
    _CC0_

  27. 26
    _CC0_

  28. 27
    _CC0_

  29. 28
    _CC0_

  30. 29
    _CC0_

  31. 30
    _CC0_

  32. 31
    _CC0_

  33. 32
    _CC0_

  34. 33
    _CC0_

  35. 34
    _CC0_

  36. 35
    _CC0_

  37. 36
    _CC0_

  38. 37
    _CC0_

  39. 38
    _CC0_

  40. 39
    _CC0_

  41. 40
    _CC0_

  42. 41
    _CC0_

  43. 42
    _CC0_

  44. 43
    _CC0_

  45. 44
    _CC0_

  46. 45
    _CC0_

  47. 46
    _CC0_

  48. 47
    _CC0_

  49. 48
    _CC0_

  50. 49
    _CC0_

  51. 50
    _CC0_

  52. 51
    _CC0_

  53. 52
    _CC0_

  54. 53
    _CC0_

  55. 54
    _CC0_

  56. 55
    _CC0_

  57. 56
    _CC0_

  58. 57
    _CC0_

  59. 58
    _CC0_

  60. 59
    _CC0_

  61. 60
    _CC0_

  62. 61
    _CC0_

  63. 62
    _CC0_

  64. 63
    _CC0_

  65. 64
    _CC0_

  66. 65
    _CC0_

  67. 66
    _CC0_

  68. 67
    _CC0_

  69. 68
    _CC0_

  70. 69
    _CC0_

  71. 70
    _CC0_

  72. 71
    _CC0_

  73. 72
    _CC0_

  74. 73
    _CC0_

  75. 74
    _CC0_

  76. 75
    _CC0_

  77. 76
    _CC0_

  78. 77
    _CC0_

  79. 78
    _CC0_

  80. 79
    _CC0_

  81. 80
    _CC0_

  82. 81
    _CC0_

  83. 82
    _CC0_

  84. 83
    _CC0_

  85. 84
    _CC0_

  86. 85
    _CC0_

  87. 86
    _CC0_

  88. 87
    _CC0_

  89. 88
    _CC0_

  90. 89
    _CC0_

  91. 90
    _CC0_

  92. 91
    _CC0_

  93. 92
    _CC0_

  94. 93
    _CC0_

  95. 94
    _CC0_

  96. 95
    _CC0_

  97. 96
    _CC0_

  98. 97
    _CC0_

  99. 98
    _CC0_

  100. 99
    _CC0_

  101. 100
    _CC0_

  102. 101
    _CC0_

  103. 102
    _CC0_

  104. 103
    _CC0_

  105. 104
    _CC0_

  106. 105
    _CC0_

  107. 106
    _CC0_

  108. 107
    _CC0_

  109. 108
    _CC0_

  110. 109
    _CC0_

  111. 110
    _CC0_

  112. 111
    _CC0_

  113. 112
    _CC0_

  114. 113
    _CC0_

  115. 114
    _CC0_

  116. 115
    _CC0_

  117. 116
    _CC0_

  118. 117
    _CC0_

  119. 118
    _CC0_

  120. 119
    _CC0_

  121. 120
    _CC0_

  122. 121
    _CC0_

  123. 122
    _CC0_

  124. 123
    _CC0_

  125. 124
    _CC0_

  126. 125
    _CC0_

  127. 126
    _CC0_

  128. 127
    _CC0_

  129. 128
    _CC0_

  130. 129
    _CC0_

  131. 130
    _CC0_

  132. 131
    _CC0_

  133. 132
    _CC0_

  134. 133
    _CC0_

  135. 134
    _CC0_

  136. 135
    _CC0_

  137. 136
    _CC0_

  138. 137
    _CC0_

  139. 138
    _CC0_

  140. 139
    _CC0_

  141. 140
    _CC0_

  142. 141
    _CC0_

  143. 142
    _CC0_

  144. 143
    _CC0_

  145. 144
    _CC0_

  146. 145
    _CC0_

  147. 146
    _CC0_

  148. 147
    _CC0_

  149. 148
    _CC0_

  150. 149
    _CC0_

  151. 150
    _CC0_

  152. 151
    _CC0_

  153. 152
    _CC0_

  154. 153
    _CC0_

  155. 154
    _CC0_

  156. 155
    _CC0_

  157. 156
    _CC0_

  158. 157
    _CC0_

  159. 158
    _CC0_

  160. 159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4T17:07:3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包公奇案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94
Id: 628194
Title: 文鵬爺爺及其同袍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文鵬(左二)及其同袍合影照,由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文鵬先生具有反共義士的特殊背景,國共內戰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97
Id: 506397
Title: 新城公學校
Description: 清末即有部分漢人從臺灣北部及宜蘭移入新城立霧溪出海口的平原上做開墾,亦有如李阿隆等人與原住民做交易的通事,因此到日治初期都還有少量漢人居住於此。日治時期的新城公學校創立於大正15年(1926)4月

MOC_Id: Culture_Event177175
Id: 17717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區論壇講者座位區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區論壇講者座位區。「論」區以論壇的方式,廣邀茶業各領域的相關專家,如茶葉相關歷史文獻研究者、製茶廠、茶業器物製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572
Id: 660572
Title: 臺灣縱貫鐵路通車大典 - 通車典禮儀式後表演中國劇之情形 (臺中公園)
Description: 明治41(1908)年10月24日,臺中公園舉行慶祝縱貫鐵路通車大會,會後餘興節目表演臺灣民俗藝能(中國戲劇)。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四集》,2000年12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樸風味,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1
Id: 600991
Title: 全日本雄辯大會台灣代表選出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2日的報導,內容陳述預定4月20日於東京市舉辦的全日本雄辯大會,臺灣的選拔是由花蓮港廳鳳林街大字林田的移民村出身者青年森西稔取得。森西稔以「關於馬產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45
Id: 516645
Title: 東台灣新報社賀年廣告
Description: 此報紙影像為1941年(昭和16年)元旦的東臺灣新報社賀年廣告,可看到各支局、分店的所在城市及負責人,了解此在地報社的規模。因應築港完成,花蓮港街於1940年(昭和15年)升格為花蓮港市,城市內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81
Id: 267581
Title: 思量如何飛得更高又更遠
Description: 〈思量如何可飛得更高又更遠〉為畫家羅青(1948-)的作品,釋文:「思量如何可飛得更高又更遠。湘潭人羅青」,姓名章:「羅」(白文)、「青」(朱文)。 本作採三段式構圖,近景處為一座突出在水面之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6
Id: 268326
Title: 村莊
Description: 〈村莊〉描繪的是與田野相鄰的一處小鄉鎮,磚牆斜瓦和灰泥土牆的傳統建築櫛比鱗次,由道路旁的電線桿和排列有序的房舍,可以看出鄉野聚落已經轉型為稍具規模的鄉鎮,現代化的設施,也一點一滴改變著鄉村的生活樣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41
Id: 659641
Title: 吳朝槐_舞力全開
Description: 為了迎接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中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與花相關的2016臺中花都藝術季,以「跨域、翻新」為主軸,從10月14日開始,持續到12月31日結束,結合大臺中山海屯各區的文化中心、圖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47
Id: 267547
Title: 塞外風光
Description: 〈塞外風光〉為王農(1926-2013)所作,畫塞外族人策馬前行之姿。三組人馬皆採以不同方向面對觀者,表現出空間感。右後方遠處村舍以簡單的幾何形狀表現,搭配馬匹前方左下角小草叢,畫中所有景物的連線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84
Id: 628184
Title: 眷村婦女使用裁縫機做家庭代工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黃女士使用裁縫機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子嗣。 照片中黃女士正在使用裁縫機,馬祖新村50號是最早搬遷至社區的住戶,因軍人薪餉低,黃女士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2
Id: 301092
Title: 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出自有「臺灣少年小說第一筆」之稱的李潼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20
Id: 659620
Title: 2016花都藝術季攝影比賽第三名 許明亮-花現幸福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許明亮參加2016花都藝術季攝影比賽的作品-花現幸福,獲得第三名。 照片拍攝場景是葫蘆墩文化中心戶外廣場的「花滿山城-花藝裝置大展」,由各種花卉、藤蔓妝點而成的拱門,營造出歐式花園的浪漫氣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4
Id: 513364
Title: 花蓮高工校慶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可以看見身穿全白體育服的學生運動員們列隊走進操場,前面三人昂首闊步的舉著大旗,此為1970年代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慶活動運動員進場一幕。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創校於1940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658350
Id: 658350
Title: 《焦桂英與王魁》宣傳單
Description: 《焦桂英與王魁》為彭行才先生自編自導的劇目,此齣話劇改編自京劇的同名劇目《焦桂英與王魁》(又名《活捉王魁》)。演出地點為兒童戲院,演出日期為1953年11月23日,由新潮劇藝社成員擔綱演出。此劇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71
Id: 594371
Title: 龍鳳酒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龍鳳酒,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此款為專為女性開發設計的酒品,龍鳳中的「鳳」就是代指女性,此藥酒精選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18
Id: 287418
Title: 陶器
Description: 該件阿美陶共八件,為近代阿美族人重拾製陶技藝所作的陶器,有公杯(折肩圈足酒器)、母杯(圈足酒器)、酒瓶、陶鍋、陶碗。臺灣原住民族中仍保有傳統製陶技術者僅存阿美族與雅美族。陶器在阿美族人生活中廣泛使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46
Id: 296346
Title: 百子千孫,〔勿會〕揲蜀隻長孫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百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12
Id: 301112
Title: BODY身體詩
Description: 「我的身體就是我的潛意識。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共通的潛意識。我們的詩。」一面為對應詩名的男體器官照片,一面為陳克華所做的詩,非如一般以書本方式呈現,而為卡片與詩的結合,讓書不以書的模式展現,以最精華的方

MOC_Id: Culture_Object629591
Id: 629591
Title: 周益記彩陶水缸
Description: 周益記是新竹北門大街上一棟外觀獨特的民宅。大宅佔了三間店面寬,在山牆、簷口、窗帶皆有洗石子或水泥粉光裝飾,立面上還有大面積新竹極少見的米白色面磚,不若北門大街上立面還以紅磚、水泥粉光作為裝飾的做法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89
Id: 514289
Title: 社區入口招牌揭幕慶典
Description: 2005年社區日曆計包含:蘇澳鎮龍德;五結鄉大利澤;礁溪鄉白雲、湯圍;冬山鄉丸山;宜蘭市建軍;壯圍鄉新南;大同鄉松羅、樂水;冬山鄉香員宅、群英以及羅東鎮開羅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樂水社區的日曆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77
Id: 301077
Title: 給從前的愛
Description: 「已經記不清楚有多少人向我問起WS了。我總是微笑著守口如瓶。」WS是陳克華當時在臺北醫學大學時的學長,那個讓他燃起痛不欲生的熱情,炙熱到燒疼自己的情感,就是為了他,就像當年那段無法忘懷的異男忘。《給從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36
Id: 180736
Title: 2019年4月27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演講者葉怡蘭與策展團隊於「器」區前合影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7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演講者葉怡蘭小姐(照片右起第二位)與策展人「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徐景亭小姐(照片左起第一位)、協同策展人吳孝儒(照片

MOC_Id: Culture_Event637638
Id: 637638
Title: 鳳儀書院整修前頭門的石柱珠
Description: 照片為2005年10月28日(民國94年)鳳儀書院整修前頭門的石柱珠。 柱珠又稱柱礎、柱櫍,位於柱子下方,類似矮凳子的台座,柱珠下方連接著磉石,磉石承受著柱子上方屋頂下壓的力量。柱珠最主要的功能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85
Id: 285985
Title: 女性胴體
Description: 作者李達皓常以女性軀體作為創作題材,作品〈女性胴體〉利用白色大理石雕刻出女性胴體之美,人體中省略了四肢、肩部以上等其他身體部位,更純粹的呈現女性軀幹的柔美曲線。感覺人體微微向前挺立,身體伸展呈現一種優

MOC_Id: Culture_Object575003
Id: 575003
Title: 市內教員音樂講習會明天在花小校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2月19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到花蓮港市將於明天20日下午兩點於花蓮港小學校講堂舉辦市內小學校教員的音樂講習會,講師為日本民眾音樂普及會的宮澤鶴吉。花蓮港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807
Id: 472807
Title: 濂亭文集(卷一至四)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濂亭文集》卷一至四,張裕釗著,1911年(宣統3年)掃葉山房石印版。線裝,四眼裝訂,現以膠帶封黏書背。高廣19.8 x 13.2公分。

MOC_Id: Culture_Event602907
Id: 602907
Title: 漫行沙丘-2019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
Description:   「漫行沙丘-2019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主要為行銷宜蘭縣壯圍鄉,並推廣宜蘭海岸深度旅遊路線。2019年適逢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滿35周年,配合當年度交通部觀光局推行主題「小鎮漫

MOC_Id: Culture_People252029
Id: 252029
Title: Jane Ingram Allen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Jane Ingram Allen參加新竹文化局2012年蓪草重生-被遺忘的文化瑰寶重現風華展覽中所拍攝,Jane Ingram Allen 美國環境藝術家,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 學,現職紐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5
Id: 267575
Title: 雙雀圖
Description: 〈雙雀圖〉為畫家黃啟龍(1923-2010)作品,款識:「桃園縣立圖書館惠存。隨國家文藝基金會、中廣、中視文化服務團、文化到辳(農)村,特寫此畫致贈。啟龍辛酉雙十。」姓名章:「伯翔」(朱文)、「黃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4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50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