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三奇稻間美徑生物、生態與環境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三奇稻間美徑生物、生態與環境

三奇稻間美徑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603461 , 欄位Id的內容是60346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三奇稻間美徑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稻間美徑在冬山鄉三奇村奉尊宮到協松路之間,長度約兩公里,寬度五米,兩旁即是一望無際的水稻田,走在其中彷彿在走田中央,故將其命名為「稻間美徑」。三奉路沿途有九個S形彎道,沒有設立任何電線桿,於每年五月初至六月底稻米收割前,大片金黃稻穗的景致因與台東伯朗大道有異曲同工之妙,故有冬山伯朗大道之美稱,亦吸引了許多遊客及攝影愛好者,駐足欣賞。   為了提供遊客們更遼闊的拍攝視角,鄉公所與縣政府合資搭建了10公尺高的觀景攝影平台,並結合彩稻塑造可食地景及巨型米粒裝置藝術。2020年的彩稻地景是熱氣球與風箏,並搭配「我的一畝田」字樣。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3461&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6C520A0C-88D0-4397-9065-028CF2C37B3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2T13:08:3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603461

Id

603461

Title

三奇稻間美徑

Description

  稻間美徑在冬山鄉三奇村奉尊宮到協松路之間,長度約兩公里,寬度五米,兩旁即是一望無際的水稻田,走在其中彷彿在走田中央,故將其命名為「稻間美徑」。三奉路沿途有九個S形彎道,沒有設立任何電線桿,於每年五月初至六月底稻米收割前,大片金黃稻穗的景致因與台東伯朗大道有異曲同工之妙,故有冬山伯朗大道之美稱,亦吸引了許多遊客及攝影愛好者,駐足欣賞。   為了提供遊客們更遼闊的拍攝視角,鄉公所與縣政府合資搭建了10公尺高的觀景攝影平台,並結合彩稻塑造可食地景及巨型米粒裝置藝術。2020年的彩稻地景是熱氣球與風箏,並搭配「我的一畝田」字樣。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2. 1
    _CC0_

  3. 2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2T13:08:32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三奇稻間美徑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859
Id: 277859
Title: 薏苡、白扁豆、香附、木通 噶瑪蘭志略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薏苡、白扁豆、香附、木通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73
Id: 660373
Title: 大肚臺地調研計畫:產業景點空拍大肚臺地紅土農地全景圖
Description: 大肚台地的地質屬於紅土堆積層約有1.2公尺,下層為礫石層(楊和林2005)。 在清朝道光年間大批漢人來此開墾農地,以種植花生、地瓜、甘蔗等作物為主,形成大肚台地紅土農耕的產業利用型態。 大肚山台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331483
Id: 331483
Title: 2017全國中學生小論文比賽史地類專題-添磚加「瓦」「磘」身一變—雙和地區瓦磘溝的價值定位及探討
Description: 錦和高中二年級學生王貫圖於2017參與「全國中學生小論文比賽史地類專題」,指導老師葉孟秀,題目為《添磚加「瓦」「磘」身一變—雙和地區瓦磘溝的價值定位及探討》,並於第1060331梯次中,獲得甲等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06
Id: 280506
Title: 羊有毒,不可用銅器來烹煮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羊(食花生藤,故肉甘.「紀略」云:有毒,忌用銅器煮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98
Id: 280198
Title: 鵝有小毒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鵝:有白鵝、花鵝.形俱大,有重至八、九觔者.俗傳花鵝有小毒.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958
Id: 754958
Title: 嘉義縣政府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畫面為建築物門口,建築物前有一排棕櫚植物與樹木,前方有道路,路上有騎乘腳踏車者與車輛行駛。收存之底片套正面黑筆書寫「58.3.18.」、「嘉義」。本底片為廖日京拍攝。 本件為「森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819
Id: 280819
Title: 仙人耳即石決明 臺灣府志卷之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仙人耳 一名鰒魚,狀如蛤,附石而生,甲惟一片,無對,旁有九孔,俗呼曰九孔,即藥類石決明也,澎湖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703738
Id: 703738
Title: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苗圃照片:瓊麻開花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照片,相片收於《寫真帖》。照片上方書寫「サイサル ぺンプ開花(臺北苗圃)」,「サイサル 」意即「瓊麻」,「ぺンプ」意即「麻」。 拍攝於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北苗圃,臺北苗圃即現今台北植物園。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94
Id: 280294
Title: 鹹酸草治咽喉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鹹酸草:即酸漿草,治咽喉.此為隰草.

MOC_Id: Culture_Place224249
Id: 224249
Title: 新莊體育場棒球場
Description: 新莊體育場棒球場於1997年時落成,是新北市最大、最重要的棒球場地,共有12500座席,以及3個轉播屏幕,許多國際級的棒球比賽都使用新莊體育場棒球場作為比賽場場地,例如201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549
Id: 278549
Title: 天南星的型態、別名 重修臺灣縣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南星(苗類荷,梗直起.葉如蒟蒻,兩枝相抱.花若蛇頭,結子作穗.根似芋而圓,俗名天薯)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15
Id: 506415
Title: 急湍之淵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河流為秀姑巒溪。秀姑巒溪為曲流,曲流地形可分成侵蝕力旺盛的凹岸(攻擊坡),和堆積力旺盛的凸岸(滑走坡)。由於激烈的水流不斷侵蝕凹岸,使得該岸的地勢陡峭險峻、河床愈深,造成該岸多漩渦急流的現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739
Id: 282739
Title: 龜山前風颱做袂成,龜山後風颱沒等候
Description: 龜山島,位於宜蘭東方約10公里之海域,孤懸於海中之火山島嶼,外貌酷似浮龜得名,屬宜蘭縣頭城鎮管轄,是宜蘭最著名的地標,也是宜蘭人的精神象徵。早期氣象資訊不甚發達,住在蘭陽平原的人們不管大人小孩,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251
Id: 755251
Title: 上池醫院拆除11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此為一系列廖日京收藏之底片。畫面前方為拆除中的上池醫院,中央一層的房舍為尚未拆除的上池醫院建物,畫面右方三層樓建物今日仍在,位於中正路208號。 廖日京(1929-2013),臺灣

MOC_Id: Culture_Place293259
Id: 293259
Title: 竹灣有棵老雀榕(二)
Description: 在通樑古榕的光環下,另有一棵雀榕在歲月的洗禮之下,含精育華已百年寒暑,這棵老雀榕位於竹灣的豬母生一帶。雀榕,又稱鳥榕。臺人習慣以「榕」代稱「松」,故高雄鳥松的臺語發音為:鳥榕tsiáu-tshîng,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18
Id: 279518
Title: 誤吞水蛭可飲酸醋治癒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水蛭,水蟲也,蠕動如血片,斷之寸寸,得水復活;能咂牛、馬、人血.「本草」:大者名馬蜞,腹黃者為馬蟥;「物理小識」曰:馬蟥燒成灰,以碗覆之於地,過一夜復生.俗呼為蜈蜞,此地內山最多,無水而活(「諸羅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4371
Id: 284371
Title: 宜蘭河變遷史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洲社區的日曆。本篇六月八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38
Id: 284738
Title: 七張社區的花海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0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01
Id: 276901
Title: 夏令穢氣鬱蒸,宜重修水道消弭疾疫 臺陽見聞錄卷下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臺南縣城內外水溝,自前臺灣道劉蘭舟觀察籌款修築,積久淤塞,且舊基亦多傾圯。 時屆夏令,地防阻逆,穢氣鬱蒸,亟宜疏濬重修,以利水道,而弭疾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73
Id: 279973
Title: 羊角草、竹仔草俱治療毒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羊角草、竹仔草(俱治療毒)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68
Id: 509468
Title: 災難篇-臨危不墜1
Description: 圖為1951年(民國40年)花蓮大地震,位於花蓮市區自由街與博愛街之間中華路上的明星文具行,在地震災後及時採取臨時補救措施的情形。當年的花東縱谷地震系列造成相當嚴重的災情,震後三天內的餘震更超過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83
Id: 280783
Title: 薑屬蔬菜類 臺灣府志卷之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薑 見蔬類.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53
Id: 276653
Title: 八斗水土惡劣,請調 巡臺退思錄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本道又念八斗水土惡劣,誠恐該學生一人在局,或偶染疾病,無人替代,亦經如廩請調。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559
Id: 754559
Title: 「坡地耕作對於水土流失之關係試驗」底片系列5
Description: 本件原收存於「水土保持」底片冊中。收存頁面有黑筆書寫文字「中埔分所」(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直式黑白底片。內容上,畫面為田地、1個桶子、3個水槽及2道圍籬,後方為樹林及山脈。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51
Id: 514751
Title: 大太魯閣天長斷崖附近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天長斷崖峽谷的景致,可以看見山脈經過地形抬升、河流下切而完成的深邃峽谷地形。天長斷崖是臺灣位於花蓮縣木瓜溪上游左岸,由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持續碰撞擠壓下被抬升後,所形成的斷層崖。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09
Id: 280509
Title: 吃規魚容易傷身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規魚(河豚之類,食之傷人,似即「府志」之田鴿魚)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444
Id: 661444
Title: 推動高美自然生態公園 - 刻不容緩剪報
Description: 保育瀕臨絕種「大安水蓑衣」及維護雲林莞草原賞鳥景觀 提供者: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拍攝時間:民國87年4月(西元1998年4月)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85
Id: 514185
Title: 田野中的小精靈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12

MOC_Id: Culture_Object555905
Id: 555905
Title: 風平浪靜的花蓮港與停泊的定期船
Description: 本圖為田村新成堂所發行的繪葉書,主題為風平浪靜的花蓮港,與停泊的定期船之景觀。花蓮港直至1939年(昭和14年)才興建完成,在此之前的輪船運輸需停靠於花蓮南濱外海或是北濱海邊,若兩者都無法停泊,船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660
Id: 732660
Title: 南投廳集集楓樹照片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照片。收藏於《寫真帖》,上方書寫「南投廳集々街附近,楓樹」。為拍攝於南投廳集集街(今南投縣集集鎮)的楓樹。 此處楓樹應指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盛產於臺灣平地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55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