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桉之照片系列2生物、生態與環境
「檸檬桉之照片系列2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2760 , 欄位Id的內容是66276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檸檬桉之照片系列2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為一片生長於山坡地上的樹林,前方並設有一標示牌,上頭寫有文字「直播造林民國四二年四月」、「樹種:檸檬桉」、「株數:一三六九六」、「面積:○五五公頃」;背面有黑筆書寫文字「檸檬桉幼林」文字。該照片收藏於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林試所)標本館內,推測應為林試所舊時的檸檬桉(Eucalyptus maculata var. citriodora)造林地之幼林林相記錄。
經查林試所1962年10月刊出的《臺灣省林業試驗所報告》,該期以〈檸檬桉樹矮林作業剪葉煉油試驗〉為題,研究目的是藉由在檸檬桉人工林進行剪葉及煉油等試驗,以此作為未來改良製油過程之參考依據。已知檸檬桉的經濟價值主要來源有二,一為木材,可用於建築、枕木、船隻等;二為葉片,可經提煉製成「玉樹油」,充作香料,亦具驅蟲、治療跌打損傷等醫藥功效。
根據該篇文章,檸檬桉原產於澳洲昆士蘭,1918年引進臺灣,並主要栽培於林試所蓮華池分所,亦即該試驗所在地。由於蓮華池分所的成立年份恰好是檸檬桉引進臺灣的那一年,且其最初成立目的乃是作為藥用植物栽植試驗地,不難猜想,當初林務人員便是看中檸檬桉的藥用潛力,而將其引入種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276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D10C339-FFAA-4EEB-970A-B955A49B89F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5-23T09:21:1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760
Id
662760
Title
檸檬桉之照片系列2
Description
此為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為一片生長於山坡地上的樹林,前方並設有一標示牌,上頭寫有文字「直播造林民國四二年四月」、「樹種:檸檬桉」、「株數:一三六九六」、「面積:○五五公頃」;背面有黑筆書寫文字「檸檬桉幼林」文字。該照片收藏於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林試所)標本館內,推測應為林試所舊時的檸檬桉(Eucalyptus maculata var. citriodora)造林地之幼林林相記錄。 經查林試所1962年10月刊出的《臺灣省林業試驗所報告》,該期以〈檸檬桉樹矮林作業剪葉煉油試驗〉為題,研究目的是藉由在檸檬桉人工林進行剪葉及煉油等試驗,以此作為未來改良製油過程之參考依據。已知檸檬桉的經濟價值主要來源有二,一為木材,可用於建築、枕木、船隻等;二為葉片,可經提煉製成「玉樹油」,充作香料,亦具驅蟲、治療跌打損傷等醫藥功效。 根據該篇文章,檸檬桉原產於澳洲昆士蘭,1918年引進臺灣,並主要栽培於林試所蓮華池分所,亦即該試驗所在地。由於蓮華池分所的成立年份恰好是檸檬桉引進臺灣的那一年,且其最初成立目的乃是作為藥用植物栽植試驗地,不難猜想,當初林務人員便是看中檸檬桉的藥用潛力,而將其引入種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5-23T09:21:13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檸檬桉之照片系列2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32
Id:
279932
Title:
鹿茸、糜茸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鹿茸、麋茸(鹿之大者.鹿茸補陽,麋茸補陰)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81
Id:
279381
Title:
風籐可治風疾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風籐,狀與他籐異;似木通,出水沙連內山.浸酒服之,可已風疾(同上).出下淡水(「鳳山縣志」).可熬膏(「淡水廳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56
Id:
276656
Title:
山後瘴,開撫踵事有名無實 巡臺退思錄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兼以山後陰凝成瘴,防墾兵民,類多中傷,以致開撫踵事虛糜,有名無實。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13
Id:
279313
Title:
孕婦不可吃芥藍葉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謹案:「嶺南雜記」云:芥藍葉如芥而綠,花有鉛,不宜多食.諺云:多食馬藍,少食芥藍.今婦人懷孕者亦忌食之,以其有鉛,恐墮胎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53
Id:
280153
Title:
天冬、麥冬、石薯、苧薯、白藥薯、羊角豆、菉豆粉、白扁豆、薏苡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冬、麥冬、石薯、苧薯、白藥薯、羊角豆、菉豆粉、白扁豆、薏苡
MOC_Id:
Culture_Place284800
Id:
284800
Title:
水鳥之家─ 40 甲溼地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下埔社區的日曆。本篇10月30日的主題
國王溝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35
Id:
514235
Title:
國王溝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9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869
Id:
662869
Title:
林業試驗所六龜金雞納試驗場成立七週年紀念之照片-林維治授獎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大約有8人於室內,前景左右方2人站立,疑似為右方人物雙手交付手中物件給左方人物,後景大約有6人坐於椅子上。
根據原相本中放置於鄰近本照片的紙條,此系列照片為記錄六龜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836
Id:
277836
Title:
檳榔其子如杏仁,即藥之檳榔子,其外殼是大腹皮 番社采風圖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檳榔,榦直上,短節無旁枝。葉似椶竹,花小如龍眼。有香實如棗而色綠。一穗數百枚,中空有水。臺人和灰並荖藤食之,能醉人。子如杏仁,即藥之檳榔子;其外瓤,即大腹皮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450
Id:
661450
Title:
海渡電廠第二階段環評- 要補件剪報
Description:
環保署提多項質疑,要求補充說明及提出因應措施後,擇期再審。 提供者: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拍攝時間:民國87年4月18日(西元1998年4月18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252
Id:
298252
Title:
馬祖夏季食材─淡菜
Description:
紫貽貝(Mytilus edulis)俗稱淡菜,為馬祖地區最主要的經濟貝類。過去馬祖皆於夏季採收天然淡菜出售,7-8月是淡菜成熟季節,地區居民每利用退潮時,攜帶鐵鉤、籮筐,深入巉岩怪石間採集。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052
Id:
300052
Title:
馬祖冬季食材─番薯
Description:
戰地政務時期,馬祖地區統一由國軍供應米糧,同時因人口增加,原種植稻麥的效益無法跟上人口增加的速度,稻、麥種植式微至結束,糧食的種植僅限於蕃薯,所以那些年代蕃薯是主食,國軍供應的米如奢侈品般是蕃薯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85
Id:
280185
Title:
桃仁能活血祛瘀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桃仁:破血.
遠望新社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2
Id:
506432
Title:
遠望新社
Description:
此照片的遠處是新社,而新社最著名的地景就是佈滿梯田的海階。一般而言,海階多是因海蝕平台在離水作用的驅使下,逐漸抬升成頂部平坦、周圍陡峭的樣貌;然而,海岸山脈的地殼抬升速率呈不等量分布,即海岸山脈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592087
Id:
592087
Title:
利用茶葉萃出物及梅納反應產物抑制預煮雞肉之預煮異味 (WOF)之研究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張政龍,指導教授陳肅霖博士,出自中山醫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1(民國90)年6月。內容敘述肉品加熱後,其儲藏期間易產生預煮異味(Warmed-Over Flavor,
上池醫院拆除1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227
Id:
755227
Title:
上池醫院拆除1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此為一系列廖日京收藏之底片。畫面自一建物內朝外拍攝,地上堆疊許多廢棄建材。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等單位,為臺灣植物分類學界重要學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22
Id:
279822
Title:
荊可治中暑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荊:俗名埔荊.「格物論」:『荊,小木叢生,枝莖婆娑,葉刻缺而粗澀;荒坂洲渚多有之.有五葉、七葉.行人中暑者,取七葉荊心嚼之或縛臍間,立愈』.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56
Id:
280056
Title:
地瓜可止渴療饑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地瓜,俗名番薯,有紅、有白,生、熟皆可食,可治渴,可濟饑,可釀酒作粉.萬曆中,閩人得之外國,凡瘠土沙礫之地皆可種.或云:有金姓者,自文來國攜回,故亦名金薯.又有一種田薯,蔓生,根伏土中,一籐可七、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680
Id:
309680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23期〈初夏新葉初長的刺桐〉
Description:
本圖片為硓古石季刊第23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初夏新葉初長的刺桐,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959
Id:
604959
Title:
所謂廣東係台灣人兒童身體發育關於人類學的研究
Description:
這篇論文刊登於台灣醫學會雜誌第38卷第9號,發行的時間是在1939年(昭和14年)9月28日,發表者是松山恂(Makoto Matuyama),德文標題是「Anthropologische Unt
台灣海棗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224268
Id:
224268
Title:
台灣海棗
Description:
沿著陽光草坪的周邊,種植一排臺灣海棗。臺灣海棗的產地分佈於印度、菲律賓群島、臺灣、雲南、廣東、海南⋯⋯等,葉子能夠製作掃帚,是庭園中時常能看見的植物,之所以被稱為「海棗」,指稱的是它的原生地原在海岸,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58
Id:
280358
Title:
黌殼莿能治化膿炎症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黌殼莿:治癰.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742
Id:
754742
Title:
鹿鳴橋及鹿野溪河道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編號「34A」、底片品牌「KONIPAN SS」,畫面為廖日京拍攝。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等單位,為臺灣植物分類學界重要
阿里山照片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477
Id:
732477
Title:
阿里山照片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照片。照片收藏於《寫真帖》,為樹木與山景,對面山景為崩塌地或伐木跡地。由《寫真帖》其他張相片推測,拍攝時間為1909年,地點在阿里山地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05
Id:
755005
Title:
林業試驗所恆春分所-倉庫
Description:
單張橫式黑白底片。畫面為樹林間道路與建築物,道路左方有建築物,右方為樹林。此為一系列在恆春熱帶植物園所拍攝的影像,為廖日京的收藏。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
MOC_Id:
Culture_Event551522
Id:
551522
Title:
曹公國小的曹公巨樹
Description:
照片為2020年7月(民國109年)曹公國小的曹公巨樹。曹公國小在清代時期,是當時鳳山縣縣署所在,署前廣場植有數棵茄苳樹,其中一棟存活下來,至今仍然生機盎然。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拆除鳳山縣署,改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92
Id:
280492
Title:
香附為藥品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香附(以下皆入藥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906
Id:
662906
Title:
台北植物園-欽差行臺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前景有多棵疑似棕櫚科樹木,左後方有建築物,正門式樣與今台北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相仿;背面有黑筆書寫符號「✓」。
根據原相本中放置於鄰近本照片的紙條推測,照片應攝於林業
二結地理位置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55
Id:
514355
Title:
二結地理位置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367
Id:
278367
Title:
臺人生於暖國,甚畏寒冷,猶如生於寒地之人之畏夏 臺風雜記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臺人生於暖國,甚畏寒冷,綿袍羊衣以為防寒具。又入火器於籠中攜之,以暖手及胸腹,名曰「火籠」,形似我花籠;雖行步之時不離之,甚有耕耘中尚不撤者,可謂奇矣。余曾遊村落,觀一婦負孩兒攜籠者,以為盛芹菜籠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8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7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8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