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銃櫃檳榔園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銃櫃檳榔園空間、地域與遷徙

銃櫃檳榔園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55198 , 欄位Id的內容是55519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銃櫃檳榔園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水沙連古道經過銃櫃一帶的檳榔園,右側上坡路通往土地公鞍,左側道路通往民宅。水沙連古道歷史悠久,清代即曾經出現在文獻上。南端起點為水里鄉,北迄於埔里。由於古道通過土地公鞍嶺(嶺上鞍部有土地公廟),又被稱為「土地公鞍嶺古道」。一、兩百年前,由於遷徙與貿易的需求,原住民「眉番」與 「泰雅番」所活動的埔里盆地一帶,漸漸地踏出水沙連古道之北端路線;稍後的「水社番」與「布農族」則踏出南端的路線。清嘉慶、道光年間以降的平埔、漢人移民則更加活絡了此條路線。道光 4 年(1824),曾有王增榮與陳坑兩位墾首,為開墾五城堡,先投以巨資修築沿路道路,並建土地公廟於此,以求行旅平安。光緒 10 年(1884),臺灣鎮總兵吳光亮,礙於此路崎嶇難行,曾經重修。日治初期,也曾設置隘勇屯駐。水沙連古道長久以來為漢人進入頭社盆地、 水社、埔里盆地的重要路線,也是溝通現今魚池與水里的重要道路。目前只殘存水里經二坪往銃櫃的路段,其餘的路網都在近百年來的車行道路、農業墾殖產業道路開鑿下全被破壞殆盡。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55198&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11E1F13E-691A-4C33-A422-70DB0DBFEC7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1-08T17:46:4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55198

Id

555198

Title

銃櫃檳榔園

Description

水沙連古道經過銃櫃一帶的檳榔園,右側上坡路通往土地公鞍,左側道路通往民宅。水沙連古道歷史悠久,清代即曾經出現在文獻上。南端起點為水里鄉,北迄於埔里。由於古道通過土地公鞍嶺(嶺上鞍部有土地公廟),又被稱為「土地公鞍嶺古道」。一、兩百年前,由於遷徙與貿易的需求,原住民「眉番」與 「泰雅番」所活動的埔里盆地一帶,漸漸地踏出水沙連古道之北端路線;稍後的「水社番」與「布農族」則踏出南端的路線。清嘉慶、道光年間以降的平埔、漢人移民則更加活絡了此條路線。道光 4 年(1824),曾有王增榮與陳坑兩位墾首,為開墾五城堡,先投以巨資修築沿路道路,並建土地公廟於此,以求行旅平安。光緒 10 年(1884),臺灣鎮總兵吳光亮,礙於此路崎嶇難行,曾經重修。日治初期,也曾設置隘勇屯駐。水沙連古道長久以來為漢人進入頭社盆地、 水社、埔里盆地的重要路線,也是溝通現今魚池與水里的重要道路。目前只殘存水里經二坪往銃櫃的路段,其餘的路網都在近百年來的車行道路、農業墾殖產業道路開鑿下全被破壞殆盡。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1-08T17:46:43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銃櫃檳榔園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61913
Id: 161913
Title: 枋寮
Description: 枋寮隸屬於高雄市杉林區集來里,位於楠梓仙溪東岸,為內英山山脈所包圍,南邊則為枋寮溪。清代時,為四社(四社平埔族:大武壟社、加菝社、宵里社、芒仔芒社)番地的外圍林地,地名緣由可能因樟樹的砍伐事業有關

MOC_Id: Culture_Place161896
Id: 161896
Title: 溝坪/柑仔林禮拜堂
Description: 柑仔林為平埔族新港社移居地之一,1877年馬雅各醫生到此地進行醫療傳教,後設立柑仔林(Kamana)長老教會,為木柵教會支會,但因地形關係容易淹水,在馬雅各醫生和李庥牧師的協助下,1899年遷往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49
Id: 684649
Title: 臺北鐵路地下化啟用典禮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89年9月1日拍攝,主題為臺北鐵路地下化暨臺北新站第一期工程啟用典禮。行政院長李煥、臺灣省主席邱創煥與交通部長張建邦等前來視察並發表談話,隨後李煥及邱創煥接受來自各界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05
Id: 595705
Title: 克奧灣部落/Qowgan
Description: Qowgan部落,漢語稱做克奧灣部落,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部落中共449戶,總人口數1385人,原住民人口1284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94%,非原住民人口數101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7%。各原

MOC_Id: Culture_Place587286
Id: 587286
Title: 豐上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豐上考古遺址位於豐濱鄉豐濱村八里灣溪左岸河階地,往八里灣聚落鄉道花51線公路第二號橋北偏東約250公尺的高位河階地。遺址為點狀分布性遺址,早年經過開墾,主要種植檳榔,目前僅留少數幾間民宅尚有人居住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49
Id: 284749
Title: 進士橋(兩側綠美化點)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4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54
Id: 506354
Title: 稻住通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的稻住通為現今花蓮市中正路與中華路的中段,是當時通往吉野村、荳蘭一帶的重要道路,後此地區因市區擴展越來越熱鬧,成為今日花蓮市區的重要商業路段。日治時期這一帶原為水田,後因市區擴展至此而稱作

MOC_Id: Culture_Place217853
Id: 217853
Title: 埔里鯉魚潭生態區
Description: 埔里鯉魚潭舊稱「鱺魚窟」,有小西湖之稱,是南投縣唯一的天然湖泊,湖光山色,景色優美。鯉魚潭園區面積19公頃,有環湖步道長約2.2公里,曲徑通幽,在此賞湖散步令人身心舒暢。鯉魚潭生態豐富且具多樣性,是埔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03
Id: 596003
Title: 璞石閣部落/Posko
Description: Posko部落,漢語稱做璞石閣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永昌里。部落中總共148戶,總人口378人,原住民族人口有159人,佔總人口比例約42%,非原住民人口數為219人,佔總人口比例約58%,各族佔

MOC_Id: Culture_Place161879
Id: 161879
Title: 打狗城
Description: 本地地名為埤頭,為現今高雄市鳳山地區,相對於左營的鳳山縣舊城,被稱為鳳山縣新城。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將位於興隆莊(今高雄左營)的鳳山縣治,遷至埤頭街。位於鳳山的新城,最初僅以刺竹

MOC_Id: Culture_Place587797
Id: 587797
Title: 石梯坪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石梯坪考古遺址位於豐濱鄉港口村,石梯灣南側平緩廣大的海階平台,遺址範圍呈南北長軸走向。西至大港口山麓緩坡、南抵石梯坪遊憩區管理局一帶、北達石梯坪遊憩區停車場臨海階地,東至海拔約10公尺的海階面。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50
Id: 619150
Title: 水利局工寮
Description: 戰後設置的水利局的工寮,位於日治時期的內本鹿道路上,目前僅留有水泥基座。1923年(大正12年)3月23日,臺東廳警視等二十二人組成搜索隊,實地勘測里壟支廳內本鹿一帶新設道路的路線,為期7天。19

MOC_Id: Culture_Place242037
Id: 242037
Title: 鐵板村溪邊公園
Description: 南竿鄉鐵板村(今仁愛村)村民長期投入社區營造。自2002年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在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的老師學生協助下,陸續在社區裡的廢棄老屋中,修整出多座社區

MOC_Id: Culture_Place163581
Id: 163581
Title: 桃仔園
Description: 1895年,禮密臣隨日軍前往新竹,第一晚夜宿桃仔園的一間小廟。目前缺乏資料證實乙未之役時,景福宮曾經提供日軍紮營,雖然廟中神像如同禮密臣提及的橫眉豎眼、稀奇古怪,但與文字形容狹小中國廟宇的形容不相

MOC_Id: Culture_Place326273
Id: 326273
Title: 福德爺
Description: 福德祠,今稱福靈宮,又稱中和里福靈宮,日治時期位址為苗栗三堡中和庄53號,即臺中市后里區中和路63巷內,據〈苗栗廳苗栗三堡中和庄土地申告書〉所附理由書記載,福德正神能夠保佑庄內平安,因此庄民黃利江

MOC_Id: Culture_Place619231
Id: 619231
Title: 壽駐在所的舊部落
Description: 影像為壽駐在所附近舊部落的屋基疊石,日治時期官方進入壽一帶的時間為1926年(大正15年)1月31日,臺東廳告示第十號發布里壟支廳轄區新增警察官吏駐在所,於內本鹿至高雄州界之間,設置橘、壽、常盤、

MOC_Id: Culture_Place282905
Id: 282905
Title: 石空古道
Description: 據查「石空」原是位於梗枋溪上游谷中的小村落,居民為早期由雙溪鄉烏山地區移入開墾,後因山壁遭河流侵蝕、狀如山洞因而得名,根據《噶瑪蘭廳志》的記載,當時自艋舺至宜蘭城之間的官道須繞經台灣東北角,約二百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584
Id: 164584
Title: The Capital of Formosa Was in the Hands of Rioters.
Description: 這篇關於禮密臣的報導,並非他自己所寫,1896年2月12日刊於Chicago Inter-Ocean。這則報導敘述(1895年春夏之交)禮密臣等三個西方人(一名美國人、一名英國人,和一名德國人)如何在

MOC_Id: Culture_Place154021
Id: 154021
Title: 莒光田澳分校
Description: 1951年成立田澳分校;1956年,實施戰地政務,吳航學校改隸為連江縣政府管轄,調陳才元(福建長樂人)為校長,次年陳一鵬(福建長樂人)先生任校長之職,並成立田澳分班,之後兩年歷經陳仁(福建霞浦人)

MOC_Id: Culture_Place555168
Id: 555168
Title: 燉源堂
Description: 洪家古厝1號宅「燉源堂」,地址為南投縣魚池鄉東光村慶隆巷1號。洪家古厝有1號宅和4號宅兩間。4號宅創建於清咸豐8年(1858),是洪氏二十九世祖先洪金水五兄弟由草屯遷入木屐蘭經商時所興建。目前無人

MOC_Id: Culture_Place325417
Id: 325417
Title: 闊闊斯鐵線橋
Description: 大分「殉職者之碑」與大分駐在所之間有一條向南的腰繞道路,在林一宏的研究中將之定義為八通關越嶺道賽珂支線,接近闊闊斯溪谷時,道路開鑿於岩壁上,道路下方為闊闊斯溪,路上密佈團扇仙人掌,可抵寬度不及1.

MOC_Id: Culture_Place153287
Id: 153287
Title: 南竿33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33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梅石靶場下方,與靶場及34據點相連。33據點曾被訂為示範據點之一,並於1991年左右重建,2013年由禾大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維護管理與監

MOC_Id: Culture_Place217855
Id: 217855
Title: 香草騎士/香草農夫
Description: 香莢蘭是一種香草植物,跟番紅花一樣,是一種頂級昂貴的香料,大多用在製作甜點時,加入香草,可大大提升風味。因此在早期,只有貴族才吃得起。2007年,桃園農改場將香莢蘭引進台灣,2012年「香草農夫」從農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30
Id: 595730
Title: 加里洞部落/Kalotong
Description: Kalotong部落,漢語稱做加里洞部落,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東富村。以阿美族為主的部落。部落中共88戶,總人口數214人,原住民人口154人,佔總人口百分比72%,非原住民人口數60人,佔總人口數百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14
Id: 233914
Title: 南竿鄉聯合辦公大樓落成紀念碑誌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南竿鄉聯合辦公大樓落成紀念碑誌,現存於連江縣南竿鄉福澳村的聯合辦公大樓,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於《南竿鄉志》附錄中,記載此碑文全文如下: 南竿乃

MOC_Id: Culture_Place619355
Id: 619355
Title: 霧鹿砲台
Description: 霧鹿砲台的兩門大砲。霧鹿砲台位於霧鹿國小後方山丘,目前建設成一個小公園,公園內保存了兩門古砲,是1903年俄國製造,在日俄戰爭時被日本搶來當成戰利品,之後輾轉運到台灣,用來鎮壓台灣的原住民。昭和2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742
Id: 295742
Titl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福州街26號
Description: 為建於1928年之大學最高主管官舍,屬高級日式宿舍,自臺大創校至今皆為校長等高層主管之官邸,曾為多位重要人物之宅邸。為結合日式與西式空間之木造宿舍,建築入口與室內空間、裝修,皆經過精心之設計。外部

MOC_Id: Culture_Place513925
Id: 513925
Title: 二結圳
Description: 萬長春圳為五結圳、二結圳(舊稱三結圳)、四結圳之總稱,源自清水溝堡、清水溪及附近湧泉。民國42年6月因水源逐漸枯竭,為充沛灌溉水源,台灣省農田水利會於歪仔歪(冬山鄉柯仔林)設施萬長春圳渠、及其附屬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38
Id: 289738
Title: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文化景觀
Description: 豐南村位於花蓮縣富里鄉最南端,東隔海岸山脈與台東縣成功鎮銜接,西與同鄉的富南村比鄰,南與台東縣池上鄉及東河鄉接壤,北邊為同鄉的永豐村。登錄地位於豐南村境內鱉溪流域中最北邊之支流石厝溝溪流域。本地區域內

MOC_Id: Culture_Place192644
Id: 192644
Title: 馬祖國民學校
Description: 連江縣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39年(1950),初期借用民宅上課,民國42年覓得馬港縣立圖書館舊址(如圖),初建校舍,六個年級共六班,並分別在珠螺與四維兩村設有分班。 民國55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6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7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10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4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130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