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藝術與人文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59079 , 欄位Id的內容是25907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倪蔣懷百年紀念展》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1995年(民國84年)8月出版,由黃素貞、王素琴、張鳳美3人編輯,白雪蘭總編;配合「基隆市文化中心10周年慶」,將「純厚、樸實──倪蔣懷百年紀念展」的活動內容,作成藝術專輯。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一書,共分為6章:(1)〈倪蔣懷:臺灣第一位水彩畫家及藝術贊助者〉、(2)〈祖父的畫像〉、(3)〈第一部分:水彩〉、(4)〈第二部分:素描〉、(5)〈作品解說〉、(6)〈畫家年表〉。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一書,其編輯成冊目的,除了希望讓讀者認識倪蔣懷,同時,也希望能藉其尚存的200多件作品,在平實、自然、溫和的彩繪中,讓讀者窺見日治時期下,難得可貴的基隆、臺灣記憶圖像。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907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5518FD3-3DF4-41EA-BC46-0EF118CD0FF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01T17:34:0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79

Id

259079

Title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

Description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1995年(民國84年)8月出版,由黃素貞、王素琴、張鳳美3人編輯,白雪蘭總編;配合「基隆市文化中心10周年慶」,將「純厚、樸實──倪蔣懷百年紀念展」的活動內容,作成藝術專輯。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一書,共分為6章:(1)〈倪蔣懷:臺灣第一位水彩畫家及藝術贊助者〉、(2)〈祖父的畫像〉、(3)〈第一部分:水彩〉、(4)〈第二部分:素描〉、(5)〈作品解說〉、(6)〈畫家年表〉。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一書,其編輯成冊目的,除了希望讓讀者認識倪蔣懷,同時,也希望能藉其尚存的200多件作品,在平實、自然、溫和的彩繪中,讓讀者窺見日治時期下,難得可貴的基隆、臺灣記憶圖像。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01T17:34:0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倪蔣懷百年紀念展》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61
Id: 660061
Title: 12.陳松 大肚山29x20x40 貝殼化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81
Id: 285981
Title: 限界
Description: 作者柳順天善用鋼索與石材的緊張感,作品〈限界〉藉束縛表現意象中相互的意志關係,由花崗石堅硬的特質,結合鋼索看似柔軟卻具無比強勁的束縛力。極簡化的造型,僅以低限的線條作為視覺語彙。裂痕的虛實正是張力呈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06
Id: 514406
Title: 誰是憨猴?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6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76
Id: 283676
Title: 西碧‧凡哈蘭
Description: 西碧‧凡哈蘭於1963年生於德國,之後轉往美國與巴基斯坦居住,1975~2003年移居英國格拉斯哥,自2003年起便定居德國與奧地利。她在1991年起開始廣泛運用各種素材從事雕塑創作、裝置藝術以及攝影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41
Id: 595641
Title: 豐收
Description: 黃河的作品〈豐收〉具有雙層意義,首先,婦女頭頂一籃成穗的小米,不僅是原住民小米酒文化的主要原料,尤其阿美族占花蓮原住民人口一半以上,小米酒在他們豐年祭裡扮演重要觸媒,在此暗示慶祝農作物收成即將來臨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14
Id: 659914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張秀燕 - 飄落的記憶—情絮系列、想望—情絮系列、惘(一)—情絮系列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張秀燕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飄落的記憶—情絮系列」(膠彩紙本,91 cm x 116.7 cm,2008),畫中女子端坐不語,心造幻影,情絮紛紛,舊夢魂縈,心繪著加速飄落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60
Id: 286060
Title: 番人騎獅栓馬石
Description:   此栓馬石為由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形式為常見的胡人騎獅。栓馬石或稱栓馬樁,是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碑石。多用漢白玉、花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製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309
Id: 284309
Title: 石板屋
Description: 早期來到大進地區工作的移民大多就地取材建屋居住;最早是搭建簡陋的茅草屋,以蛇木、相思木作柱;以竹子或木枝為樑,牆壁則鋪設菅芒莖、蔗葉壁等。只是此等屋子不耐風雨吹襲,經過大颱風、溪川暴漲便損壞殆盡;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73
Id: 301373
Title: 回到沿海
Description: 《回到沿海》描寫黑潮裡隨季節轉變而來的不同魚類,以及海上捕魚的日子。廖鴻基用將近三十篇溫暖動人的散文篇章,加上個人攝影作品,帶領讀者站上甲板,穿越海陸邊界,徜徉在世俗世界外那片廣闊的生命之海。廖鴻基,

MOC_Id: Culture_Object617677
Id: 617677
Title: 鹿皮衣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2020年由陳水木在苗栗縣通霄所拍攝,此鹿皮衣原為道卡斯新港東社猫老尉劉姓家族所有,目前陳水木先生所收藏。 鹿皮衣的材質為鹿皮,為手工縫製而成的。製作方式是用整隻鹿,主要是水鹿的皮,把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68
Id: 512768
Title: 大二結紙文化館
Description: 大二結文教促進於2011年租下五結農會二結穀倉11號倉庫建立大二結紙文化館,將其打造為展示、典藏、教育與「紙」相關的學習環境。1933年,大川坪三郎在二結設立「臺灣紙業株式會社」開啟此地製紙工業,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899
Id: 281899
Title: 簡春桂-豐田玉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故事主人公為簡春桂,也為豐山村老村長之女,年輕時曾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89
Id: 595689
Title: 限界
Description: 創作者柳順天善用鋼索與石材的緊張感。〈限界〉藉束縛表現意象中相互的意志關係,由花崗石堅硬的特質,結合鋼索看似柔軟卻具無比強勁的束縛力。極簡化的造型,僅以低限的線條作為視覺語彙。裂痕的虛實正是張力呈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53
Id: 235553
Title: 閩東舞蹈─迎龍傘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迎龍傘」 傳說是在300年前,畬族為了慶祝及紀念始祖盤瓢征番得勝,被皇帝招為駙馬,欽賜三層黃鍛涼傘與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36
Id: 301336
Title: 傳統的與現代的
Description: 1979年《傳統的與現代的》出版,此書是閒談式的文學論文集。寫作年代從楊牧在1964年大學的思索,金門服役時的感懷,到最後至加州大學攻讀比較文學系,以《詩經》為題,研究古代中國口頭創作的方法與特徵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201
Id: 563201
Title: 大鬧泰山觀
Description: 《大鬧泰山觀》,臺南華南書局發行,鉛印本,1953年(民國42年)出版,此版本雖未載明著作者,但據《民國通俗小說書目資料彙編》著錄,為「江蝶廬」(靈巖樵子),成書於民國初年[1]。封面書題「大鬧泰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40
Id: 301040
Title: 順風耳的新香爐
Description: 奇特的故事情節往往是好作品的基本條件。這本作品以順風耳的「離家」為主軸,敘述他一時衝動,出外尋找屬於自己的香爐,處處碰釘子,事事不如意,終於再回媽祖廟的經過。主角雖是民間傳說中的熟悉人物,但順風耳的個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44
Id: 600444
Title: 缺水的奇形工業學校何時能解決並滿足用水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工業學校暑假後的第二學期起,電氣、應用化學、機械各科實地指導的各設備已經完備,1、2年級生合計共200名所需的飲用水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57
Id: 654357
Title: 康樂總隊訪菲律賓工作團
Description: 國防部康樂總隊不僅在國內有持續性的演出,更是肩負起宣慰僑胞的重責大任,其足跡遍佈菲律賓、韓國、泰國及越南等國。 1953年1月康樂總隊赴菲執行宣慰僑胞的任務,由大隊長龍芳率領康樂總隊共33名隊員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13
Id: 660013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許惠茹 - 火焰貝、悠閒時光、嬉遊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許惠茹所創作的膠彩畫。許惠茹的作品風格以寫實人物為題材,借用生活場景、動植物的生命力本質與其造型的聯想性、象徵意義,展現各種生命歷程與感觸。以下為許惠茹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079
Id: 638079
Title: 丁醴澄
Description: 丁醴澄(1846-1886),彰化鹿港人,字子浚,官章壽泉,丁協源郊商後代。祖籍福建晉江陳埭,為漢語穆斯林後裔。祖父樸實與父克家於道光年間渡臺,克家創立「協源號」,發達後買下五福大街的街屋,曾於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0
Id: 301180
Title: 妖/冶
Description: 陳黎為筆名,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2007年11月—12月於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作家。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6
Id: 600976
Title: 全食糧增產運動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7日的報導,日治末期戰爭因素造成局勢吃緊,對於內地、前線與其他屬地的糧食供應成為政府必須強化的事務。根據此影像的記載,花蓮港廳下的蕃地受到理蕃局的指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27
Id: 286027
Title: Muses
Description: 〈Muses〉是希臘神話中主司藝術、科學與歷史的九位文藝女神的總稱。藉由女神充滿智慧、優雅與高尚的形象,來詮釋藝術在地的輪廓與內涵。作品〈Muses〉將緊鄰大海背對著花蓮的土地,寧靜、無懼的面向未知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33
Id: 300433
Title: 蕭史弄玉
Description: 坐落於金唐殿正殿後方,為何金龍徒弟王石發 (1905-1987)、王保原父子倆共同完成之大型洗石子裝飾作品。造形優雅,作工精細。 此洗石子堆塑為1956年,何金龍的徒弟王石發、王保原父子修繕金唐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563
Id: 597563
Title: 木製糕餅印模
Description: 臺灣的傳統糕餅文化由從中國遷徙來台的閩粵住民所帶來,受臺灣多元文化與生活風俗影響,逐漸發展出各地區獨特的在地糕餅文化。而傳統糕餅印模多以手工雕製,取材烏心石、台灣櫸木、樟木、肖楠、紅檜及龍眼木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658349
Id: 658349
Title: 《焦桂英與王魁》本事
Description: 《焦桂英與王魁》為彭行才先生自編自導的劇目,此齣歌劇改編自京劇的同名劇目《焦桂英與王魁》(又名《活捉王魁》)。演出地點為兒童戲院,演出日期為1953年11月23日,由新潮劇藝社成員擔綱演出。 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64
Id: 301064
Title: 四方的聲音:閱讀現代‧當代世界文學
Description: 本書由陳黎與張芳齡合譯,是兩人多年來閱讀、譯介世界文學的結晶。全書分兩輯,輯一〈閱讀世界短篇小說〉收錄了八國十家的十四篇短篇小說;輯二〈閱讀當代詩人〉收錄了八國十八家的七十八首詩作。書籍選錄內容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840
Id: 234840
Title: 食譜─蠣餅
Description: 蠣餅是福建沿海地區的傳統小吃,各地作法類似,但用料有所差別。台灣常見的為「蚵嗲」,馬祖的蠣餅外表較為光滑,且米漿與內餡也與「蚵嗲」不同。 2018年10月13日連江縣文化處主辦「馬祖好食─獅子市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457
Id: 211457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77:札幌郊外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77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NO. 95 札幌郊外」,以及英譯「SUBURB OF SAPPORO」。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8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18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6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7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1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