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琅樂在臺灣因瘴氣而生病 法軍侵臺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鮑琅樂在臺灣因瘴氣而生病 法軍侵臺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81011 , 欄位Id的內容是28101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鮑琅樂在臺灣因瘴氣而生病 法軍侵臺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況幫辦鮑琅樂在臺奉委一切,均稱得力;劉撫軍及在臺各憲頗為賞識。想福建文內所題及者,必係其人。惟該員現在並未在臺;因其地瘴而病,已調赴山海關,派為該關幫辦,亦藉資調養之意耳。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101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8344AB1B-C6F9-4520-B889-AD159924CBD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23:37:3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11
Id
281011
Title
鮑琅樂在臺灣因瘴氣而生病 法軍侵臺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況幫辦鮑琅樂在臺奉委一切,均稱得力;劉撫軍及在臺各憲頗為賞識。想福建文內所題及者,必係其人。惟該員現在並未在臺;因其地瘴而病,已調赴山海關,派為該關幫辦,亦藉資調養之意耳。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23:37:36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鮑琅樂在臺灣因瘴氣而生病 法軍侵臺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640
Id:
296640
Title:
陳素櫻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以前的餐桌上總是只有地瓜。故事則是講述陳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75
Id:
281075
Title:
李侍堯左肩染患瘡疾 清高宗實錄選輯選輯(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至李侍堯前因左肩染患瘡疾,奏明不能兼署撫篆,業經諭令徐嗣曾即速內渡;該撫未到以前,令伊轍布暫行護理,俾李侍堯得安心調攝。嗣據李侍堯奏瘡疾業已出膿;迄今已及旬月,曾否療治平復、調理復元?朕心深為厪念
MOC_Id:
Culture_Object129349
Id:
129349
Title:
僑愛新村-「眷村楷模」紀念獎牌-民國58年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大溪區僑愛社區活動中心藏原僑愛新村之「眷村楷模」紀念獎牌。僑愛新村,民國46年(1957)建,由總統夫人蔣宋美齡所領導的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號召菲律賓華僑所捐建,故名。民國58年(1969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835
Id:
276835
Title:
吳星使來臺,歷南路一帶皆病 臺灣雜詠合刻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渡瀘五月來諸葛,風雨遄征到不毛(吳星使於五月來臺接辦防務,巡歷南路一帶;適遇風雨連旬,駐節貓貍霧,幾有絕糧之厄。經月回郡,從者皆病)。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82
Id:
661082
Title:
醫學校時的蔣渭水
Description:
蔣渭水就讀臺灣總督府學校時的獨照(1910至1915年)。 蔣渭水(1890-1931),宜蘭市人,是20年代民族運動的主軸。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在臺北開設大安醫院,1921年組織文化協會,全力推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97
Id:
509197
Title:
由忠烈祠前鐵線橋南端,南望新生路(後易今名林森路)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55年(1966)所拍攝之林森路當時之影像。新生路(今名林森路),其在日本治理臺灣時期為花蓮港神社(戰後改為忠烈祠)之參道。在當時由中山路口之鳥居開始路的兩側便排有著石燈,而參道的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030
Id:
516030
Title:
在花蓮車站鐘塔旁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花蓮縣中山路東端的「花蓮舊火車站」前方的鐘塔旁。雖然照片中不明顯,但鐘塔後方即為車站前方的圓環水池。從該鐘塔外觀的「花蓮扶輪社」字樣可得知,其應為花蓮扶輪社所贈。花蓮扶輪社於1960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36
Id:
278036
Title:
黃氏靜娘其夫患血疣不治,延歸母家醫治罔效,扶病葬夫畢投繯自盡 廈門志卷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黃氏靜娘,其寬女;孕二十一月而生,性慧能詩。年二十一,歸林建功,舉一男、一女,俱不育。夫患血疣,延歸母家醫治罔效,乾隆五年卒。黃水漿不入口。已病不能行,屬母弟實為雙壙;扶病葬夫畢,歸辭舅姑,作絕句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07
Id:
277207
Title:
謝道隆於乙未之役募集義旅,敗後以醫自給 臺灣詩乘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謝道隆字頌臣,臺邑諸生。乙未之役,募集義旅,佐邱仙根衛鄉里。事敗而歸,以醫自給。余居臺中,時相來往,酒酣耳熱,痛談時事,輒有髀肉復生之感。
同樂童樂心連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732479
Id:
732479
Title:
同樂童樂心連心
Description:
沒有孩子不喜歡玩泡泡的,不管是吹得多、吹得大、或是飛得高,泡泡總是搭配著笑聲。
以前你也玩泡泡嗎?阿婆說「我沒有『玩過』,但是我會洗衣服」。那麼我們來看看,怎樣能產生泡泡呢?
在老一輩的世界裡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46
Id:
284346
Title:
長生不老隊伍─ 社區元極舞隊、太極十八式氣功隊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德陽社區的日曆。本篇12月27日的主題
花崗山東方大馬戲團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55
Id:
513155
Title:
花崗山東方大馬戲團
Description:
照片中地點為1960年代花蓮市的花崗山,小孩身後隱約可以看見「東方大馬戲團」的招牌,根據書中描述,東方大馬戲團其中一個表演是兩名日籍重機騎士在一個圓形大鐵籠中呼嘯盤轉,使得觀眾緊張不已,但照片中僅
基隆公學校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302615
Id:
302615
Title:
基隆公學校
Description:
「基隆公學校」,前身為創於1896年(明治29年)之「基隆國語講習所」,後改名設立於1900年(明治33年),地址在今基隆市仁愛區仁二路135號。本校隨後歷經數次改名、改組。
19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05
Id:
277305
Title:
吳鼎卿託王雲軒購雞血藤膠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十六日,王雲軒大令回臺北。姚西牧大令過訪。得吳鼎卿大令鹿港書一。作書並以洋銀四元託王雲軒帶臺北交范荔泉託購雞血藤膠。
徐藍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4026
Id:
514026
Title:
徐藍松
Description:
徐藍松(1923-2016)生於桃園縣蘆竹鄉南崁村,在台北淡江中學就讀時,就展現卓越的藝術天分,當時任教的美術老師是膠彩畫家陳敬輝,對其才華極為欣賞,委託他管理美術工作室;中學時代報名參加臺陽美展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33
Id:
280933
Title:
周元懋因酗酒而得嘔血疾死亡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每晨起,即呼子弟飲;子弟去,則更覓他人。已而,積飲成病。或以無子勸少飲;有長者規之曰:『郎君不思養身待時邪』!乃瞿然不飲。出三日,則縱飲如初。然雖以酒困,凡江湖俠客之有事投止者,雖甚醉,蹶然起接,
津沙社區發展協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96423
Id:
296423
Title:
津沙社區發展協會
Description:
依據2015年連江縣政府委託藝斯義思文化有限公司執行調查的《津沙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成果報告 》,1990年代,津沙部分人士受到牛角社區營造的啟發,於2002年籌組津沙社區發展協會,其組織內部人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74
Id:
279674
Title:
羅子木嘔血瀕臨死亡 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比拯出,父已被執;思以奇計救之,不得,嘔血瀕死。煌言以立功報仇語之,遂事煌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90
Id:
177690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 九十二年度文建會第一區社造中心桃園陪伴計畫--桃園.基隆姊妹家族交流會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紀錄第一區社造中心桃園陪伴計畫--桃園.基隆姊妹家族交流會的成果報告,內容收入計畫施行情形、報名簡章、學習手冊、活動花絮與相關文件。 「桃園.基隆姊妹家族交流會」透過奇岩社區這樣一個融合生態、
泰雅族屈尺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11
Id:
168411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屈尺群Rimogan社男人側面照。
廖大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83
Id:
513083
Title:
廖大華
Description:
廖大華,1956年生於桃園大溪,故落款嘗自署崁津人。字號泮玄,堂號鳶飛館、願隨樓。國小五、六年級時,開始自學唐代柳公權的楷書;而住家附近廟宇內清代人士書寫的楹聯,以及大溪老街某工匠雕刻的墓碑,皆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97
Id:
280697
Title:
梧王因癰病而死亡 漳州府志選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方病癰,勢其危;疏未及上,而精忠反,果與鄭氏連.梧伏枕聞變,怒目決眥,癰迸裂;囑芳度曰:『勉之!君恩未報,固守拒賊.若濟,國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言訖而薨.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69
Id:
233869
Title:
昭和19年(1944年),邱玉蘭田浦國小畢業照
Description:
在玉蘭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荳蘭國小的校長中條福安,會到玉蘭的雜貨店買海帶、味增、小魚乾等東西,校長看到玉蘭就會「他嗎苟桑,他嗎苟桑」高興地喊著她的日本名字—「玉蘭」的意思。玉蘭也很開心校長會來到她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69
Id:
280669
Title:
理受重傷,醫生建議理七日內不得動氣 福建通志列傳選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見理腹破,腸流出外,為掬而納諸腹中.四弟瑗傅以衣,五弟珠持匹練連理腹背交裏之.理大呼殺賊,不暇他顧.時敵舟競進,以鐵鉤鉤住理舟,官軍亦飛鉤鉤敵舟.火箭、火龍、火罐,彼此對擲,烟燄漫天.敵中有飛天鼠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554
Id:
476554
Title:
【湄鼓425】旗山公學校學生於操場行進
Description:
照片取自蕉城雜誌社出版《旗山老照片集》書冊第94頁,為日治時期拍攝旗山公學校,學生在操場行進的畫面,可以看出整間學校學生相當多人。
根據旗山國小沿革,西元1898年由台灣總督府所發布「臺灣公學校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309
Id:
668309
Title:
崗上劇人訪談紀要—林明
Description:
林明
政戰學校影劇系26期畢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
軍旅生涯歷練過憲光藝工隊、國防部藝工總隊、國防部藝宣大隊副大隊長、話劇隊隊長、藝工隊隊長等職務,參與本島、外島的勞軍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87
Id:
279587
Title:
補帆在臺灣染上瘴癘,一病不起 李文忠公選集第二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補帆在臺染患瘴癘,一病不起,可勝痛悼!
布農族卓社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31
Id:
168531
Title:
布農族卓社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卓社群的男人。在上衣裏面另著襯衣。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71
Id:
139271
Title:
馬祖防衛司令部第6任司令官李明萱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來臺,歷經10年馬祖守備區軍備整建,1965年馬祖守備區改編為馬祖防衛司令部,管轄東引、白犬、北高、南竿東、西5個守備區及1個亮島守備隊,得一併佈署兵力。馬祖防
阿美族荳蘭社的房屋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85
Id:
168585
Title:
阿美族荳蘭社的房屋
Description:
荳蘭社的住家。站立者為該社男女。背景是檳榔樹林,林下有一牛車。花蓮方面的房屋是,屋內全面以籐條鋪成床,而卑南方面的則於屋內前半部留泥土地板。家屋的形狀也略有差異,前一地區者呈平面長方形。但後一地區者近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8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54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2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3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1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