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萬有港口宮交趾陶:戰長沙藝術與人文
「林萬有港口宮交趾陶:戰長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66497 , 欄位Id的內容是56649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林萬有港口宮交趾陶:戰長沙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雕塑品主題故事:《三國演義》第53回.戰長沙
赤壁之戰大勝之後,劉備與周瑜爭奪荊州,勝利收取荊州後欲攻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奉諸葛亮之命,率兵攻取長沙。長沙守將韓玄擺陣迎戰,令老將黃忠出馬。黃忠與關羽初次交鋒,馬前失蹄,關羽停戰,釋黃忠回營。次日黃忠再戰,韓玄令黃忠以箭射殺關羽,黃忠感昨日關羽之恩義,僅彎弓將箭射中關羽頭盔之纓,長沙一戰兩人互有勝負。
匠師介紹:林萬有司交趾陶
林萬有(公元1911~1981年),新港鄉福德村人,師承梅清雲。十四歲即隨姑丈梅清雲從事廟宇建築修護工程,得其傾囊相授;並得以時時親炙洪坤福大師,故剪粘及交趾陶捏塑樣樣精通。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嘉義縣東石鄉「笨港口港口宮」,即將大重修, 文史老師姚其中說,國民政府初來台時,政局動亂,百姓因擔憂溫飽而少興建大型建物,港口宮是戰後初期,傳統宗教建築工法少有的見證;等於是僅存的時代留影。 他說,新港林萬有、安平周老全是台灣早期知名匠師,港口宮廟門有林萬有製作的泥塑彩繪,保存非常完整,現今罕見,而周老全的作品台灣僅台南碧雲寺、港口宮等保留,更顯珍貴。
港口宮於清康熙23年(1684年)由先民林楷從中國湄洲奉請媽祖金身渡台,由笨港口登陸至蚶仔寮,至今已有336年歷史,目前建築體為1948年興建,歷經10年完工,姚其中表示,國民政府初來台時政局動亂,百姓少興建大型建物,港口宮是戰後初期傳統宗教建築工法少有的見證。
主委鄭招興表示,林萬有是台灣光復初期知名的交趾陶、剪黏藝師,牆堵兩側的作品〈添華晉爵〉與〈天官賜福〉,人物頭部呈立體狀,身體為平面彩繪,是林萬有於一九四九年以「影塑」技法彩繪而成,相當珍貴,但已風化嚴重。
廟方指出,林萬有出生於清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十四歲時跟隨姑丈梅菁雲學藝,精通寺廟剪黏、交趾陶、影塑彩繪等技藝,畢生傳徒十餘人;弟子林洸沂獲文化部「葉王交趾陶保存技術」保存者,作品由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永久典藏。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6649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A728FC5-A1D5-4829-A116-98B29A0A2F2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5T17:10:1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497
Id
566497
Title
林萬有港口宮交趾陶:戰長沙
Description
雕塑品主題故事:《三國演義》第53回.戰長沙 赤壁之戰大勝之後,劉備與周瑜爭奪荊州,勝利收取荊州後欲攻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奉諸葛亮之命,率兵攻取長沙。長沙守將韓玄擺陣迎戰,令老將黃忠出馬。黃忠與關羽初次交鋒,馬前失蹄,關羽停戰,釋黃忠回營。次日黃忠再戰,韓玄令黃忠以箭射殺關羽,黃忠感昨日關羽之恩義,僅彎弓將箭射中關羽頭盔之纓,長沙一戰兩人互有勝負。 匠師介紹:林萬有司交趾陶 林萬有(公元1911~1981年),新港鄉福德村人,師承梅清雲。十四歲即隨姑丈梅清雲從事廟宇建築修護工程,得其傾囊相授;並得以時時親炙洪坤福大師,故剪粘及交趾陶捏塑樣樣精通。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嘉義縣東石鄉「笨港口港口宮」,即將大重修, 文史老師姚其中說,國民政府初來台時,政局動亂,百姓因擔憂溫飽而少興建大型建物,港口宮是戰後初期,傳統宗教建築工法少有的見證;等於是僅存的時代留影。 他說,新港林萬有、安平周老全是台灣早期知名匠師,港口宮廟門有林萬有製作的泥塑彩繪,保存非常完整,現今罕見,而周老全的作品台灣僅台南碧雲寺、港口宮等保留,更顯珍貴。 港口宮於清康熙23年(1684年)由先民林楷從中國湄洲奉請媽祖金身渡台,由笨港口登陸至蚶仔寮,至今已有336年歷史,目前建築體為1948年興建,歷經10年完工,姚其中表示,國民政府初來台時政局動亂,百姓少興建大型建物,港口宮是戰後初期傳統宗教建築工法少有的見證。 主委鄭招興表示,林萬有是台灣光復初期知名的交趾陶、剪黏藝師,牆堵兩側的作品〈添華晉爵〉與〈天官賜福〉,人物頭部呈立體狀,身體為平面彩繪,是林萬有於一九四九年以「影塑」技法彩繪而成,相當珍貴,但已風化嚴重。 廟方指出,林萬有出生於清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十四歲時跟隨姑丈梅菁雲學藝,精通寺廟剪黏、交趾陶、影塑彩繪等技藝,畢生傳徒十餘人;弟子林洸沂獲文化部「葉王交趾陶保存技術」保存者,作品由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永久典藏。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5T17:10:1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林萬有港口宮交趾陶:戰長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70
Id:
286070
Title:
指向東北,走向西南
Description:
作品〈指向東北,走向西南〉狀似行走的城堡,黑花崗與白大理石相接處所形成的開口,暗示城牆的內外與風景。此件作品為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的複審入選作品。作者蔡文慶於八○年代遠赴美國阿肯色州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55
Id:
286055
Title:
這裡到處都有生命:遊子花蓮
Description:
〈這裡到處都有生命:遊子花蓮〉以一顆圓如明珠的原石,意味生命的圓滿與種子,在尖銳的破口之下,另一顆新的生命圓球(鋼珠球),在背光的反襯之下,比喻新生命的初露。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皆融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82
Id:
594082
Title:
馬祖新村民宅庭院與庭院小門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民宅庭院與庭院小門,為馬祖新村社區6號住戶胡明貴先生所提供。胡明貴先生服役時為陸軍一等士官長,更是少數非將、校、尉級軍官,從軍時常以書法陶冶身心的他同時也是知名書法家。.
在馬祖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65
Id:
559965
Title:
「反攻作戰戰術思想」講義輔助教材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反攻作戰戰術思想」講義輔助教材,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此本「反功作戰戰術思想講義輔助教材」為紅色書皮,右上角印有「16041、發給,1968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08
Id:
514108
Title:
龜山島特殊的墓地造型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銀光幕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43
Id:
301043
Title:
銀光幕後
Description:
《銀光幕後》的背景是作者李潼生長的羅東鎮(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逼真的場景讓讀者在精采的情節中穿梭,享受十足的臨場感。情節的第一個懸疑,從被鐵鍊鎖在銀幕後臺的小孩開始。桑可
搭船釣黃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2
Id:
296372
Title:
搭船釣黃花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搭船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16
Id:
280016
Title:
七里香可辟瘴氣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二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何如瓊島嫣然秀,采掇還傳辟瘴方(「志」稱其木能辟瘴).
入選-回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89
Id:
322989
Title:
入選-回憶
Description:
林田山林場位於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這座林場為日治時期臺灣東部三大木林場之一,也是全台第四大的林場,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是臺灣面積最大的檜木集散地,當時稱作「もりさか(森坂)
八塊厝幽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35
Id:
268335
Title:
八塊厝幽徑
Description:
「八塊厝」(今「桃園八德地區」)相傳是清國乾隆年間,有謝、蕭、邱、呂、賴、黃、吳、李姓等八戶人家至此開墾而得名。此作〈八塊厝幽徑〉呈現當地一處幽僻的小徑,從天空中透露出的些許藍天和小徑盡頭灑落的明
深入蘇州:阿亮下江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93
Id:
301193
Title:
深入蘇州:阿亮下江南
Description:
畫家詩人吳德亮,天秤座、台灣花蓮人,他以本名創作水彩、油畫、攝影、作曲、寫旅遊文學、上山下海作野鳥追蹤,他也追茶,寫茶;同時以「德亮」為筆名寫詩及散文。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地區,一直是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608
Id:
210608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30: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普通實驗室(標品陳列)(札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30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NO.50. 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普通實驗室(標品陳列)(札幌)」,右向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82
Id:
267882
Title:
邱美華夫妻婚紗照
Description:
邱美華夫妻婚紗照。拍攝的時間約為1973年左右(民國62年左右),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也是照片中盛裝打扮的漂亮新娘,此為在相館攝影棚內拍攝的婚紗照。夫妻倆先在家中結婚宴客後,經過相館覺得婚紗照看起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5
Id:
301345
Title:
聶魯達情詩合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Description:
由陳黎、張芬齡合譯。《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是智利重量級詩人聶魯達的第二本詩集,收錄了聶魯達為大學時期交往的兩位女孩所作的情詩,呈現出聶魯達在青春期的愛情心路歷程。這本詩集在當年出版的時候可謂突破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301
Id:
488301
Title:
紮根與連結馬祖戰地文化遺產記憶樹計畫
Description:
《紮根與連結馬祖戰地文化遺產記憶樹計畫》由好多樣文化工作室主持,2016年出版,以「調查研究論述」、「教育參與推廣」、「遺產保存活化」、「行政整合機制」四大核心工作目標為基礎,重點著重各層面的教育
林振聲藏書-油車粿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280
Id:
147280
Title:
林振聲藏書-油車粿
Description:
油車粿的作者為王國樑,四海創刊號中的一篇文章,內容從不知道油車粿為何物開始談起,進而提到作法,觸感以及口感。作者在第二段帶入了當時台灣社會市井小民生活的情況,雖然只是片面性的描寫,但在他眼中所見到
謝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06
Id:
283606
Title:
謝天
Description:
謝天從事石雕藝術二十餘年,1996年獲得洄瀾美展雕塑類首獎、1997、1999及2005年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石雕聯展等,獲得無數大小獎項,對於推展石雕藝術不遺餘力,是位專業傑出的石雕藝術創作者。花蓮縣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31
Id:
301131
Title:
陳黎詩選:1974-2000
Description:
《陳黎詩選:1974-2000》收錄詩人從寫作之初到2000年間的詩作,經歷26個年頭,在新的世紀開始之際總結過去的成就。透過這本詩集我們得以一探詩人寫作風格的轉變,但不變的是對生活的熱愛,生活中的各
陶潛讀山海經詩其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61
Id:
267161
Title:
陶潛讀山海經詩其六
Description:
〈陶潛讀山海經詩其六〉為書法家鄭禮勳(1969-)作品,釋文:「逍遙蕪界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暘谷。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邊款一:「《山海經》〈東山經〉云:
新增加批鋼鑑補註.綜述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118
Id:
564118
Title:
新增加批鋼鑑補註.綜述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新增加批綱鑑補註》,線裝書,直式右翻,明.袁黃(了凡)纂,1903年(清光緒29年,歲次癸卯)上海書局校印。
三屋清陰所藏此套書並不
MOC_Id:
Culture_Object550475
Id:
550475
Title:
王賽嬌口述:學習剪花過程
Description:
剪花是一種馬祖傳統女紅,常見於元宵擺暝、臘月祭灶、婚禮、葬禮等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婦女在農忙閒暇時,手持小剪刀裁紅紙,陽刻或陰刻出花、鳥等動植物圖案,再依據黏貼媒材的種類,周邊或飾紅框及三角形紋路
開辦國民學校懇談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46
Id:
600546
Title:
開辦國民學校懇談會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本年度新學期將實施的國民學校,為島內初等教育史上劃時代的改革,對於國民學校實施的宗旨、授課課程等,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本月9
龜山島特殊的墓地造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08
Id:
514108
Title:
龜山島特殊的墓地造型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吳明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22
Id:
286522
Title:
吳明琠
Description:
吳明琠擅長嗩吶表演,將嗩吶以活潑曲目呈現,以顛覆大眾對嗩吶的印象。吳明琠在明義國小國樂班時,學習中國笛,展現音樂天賦,接受專業的指導,國小曾榮獲全國音樂比賽中國笛優等第二名。因緣際會下,他開始接觸到嗩
MOC_Id:
Culture_Event163705
Id:
163705
Title: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展場出口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之出口。展場出口處以兩個半圓形的牆面,在觀賞G區茶故事虛擬實境(VR),體驗大稻埕茶發展歷史洪流之後,重回現實,透
七星潭~1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67
Id:
595467
Title:
七星潭~1
Description:
〈七星潭~1〉的創作理念是,面對七星潭,參觀者可以單純看水與山的結構。但當思緒把所有的音、聲、相、形,交織在一起時,一切都不再是單純、單一的元素。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作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433
Id:
21043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08:農科大學校庭(札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註明「農科大學校庭(札幌)」。按該大學應是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今北海道大學)。本圖為校園即景。水岸邊種植樹木及其他植披,許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71
Id:
177671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 地方文化館九十四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 編號04 「彩繪大地‧水墨飄香」大嵙崁第九屆美展專刊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紀錄地方文化館九十四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彩繪大地‧水墨飄香」大嵙崁第九屆美展專刊的成果報告,內容收入計畫施行情形及相關文件。 「彩繪大地‧水墨飄香」大嵙崁美展專刊持續第九屆出版,帶動大溪藝文
飛舞展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21
Id:
285921
Title:
飛舞展翅
Description:
雕刻家運用立體的巧思,打造出一座面向多元的〈飛舞展翅〉。橫看之,若理路與劇情尚不明朗,而顯得峰迴路轉的蝶蛹;側觀之,已逕成展翅翻飛的雀躍舞蝶。向光華猶如摺紙般,善以空間的虛實,讓平坦光潔的僵固石面,隆
撒奇萊雅族男子服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51
Id:
287451
Title:
撒奇萊雅族男子服飾
Description:
撒奇萊雅族的服飾以土金、暗紅色為主色,男性頭飾與情人袋上的三角形,取自著沙婆礑山上Sipiledacay(三角石岩塊,意為神的印記)的神話故事,代表犧牲、奉獻與貞潔。金色串珠代表土地與財富,圓形則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6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1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0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