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桃園藝術亮點 : 水彩 以畫筆耕耘故鄉 光景 : 曾現澄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桃園藝術亮點 : 水彩 以畫筆耕耘故鄉 光景 : 曾現澄藝術與人文

桃園藝術亮點 : 水彩 以畫筆耕耘故鄉 光景 : 曾現澄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186371 , 欄位Id的內容是18637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桃園藝術亮點 : 水彩 以畫筆耕耘故鄉 光景 : 曾現澄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創作息息相關的動人故事。2017年共發行姜憲明、李達皓、莊士勳、葉劉金雄、賴添明、趙世傳、郭掌從、陳俊卿、陳家璋及黃農等10位藝術家之專冊。 桃園藝術亮點「以畫筆耕耘故鄉光景─曾現澄」全冊共計63頁,內容含「序文」、「美術結緣」、「美術創作歷程與發展階段」、「作品特色與技法」、「薪傳美術的實踐者」等章,並附有藝術家年表紀事、附錄及參考文獻。 生長於桃園,並將心力透過繪畫、藝術教育奉獻給桃園這一塊心愛的土地,是藝術家曾現澄(1928-2015)老師畢生的註解;然而不同於多數的藝術家,在繪畫上急於爭取藝壇的一席之地,曾現澄反而用硬頸的客家精神,默默的學習、努力、付出。他不斷地畫著他的家鄉,在楊梅、新屋,帶著寫生工具,走訪田邊小徑;自在地將美好的景色放進他的畫中。藝術的名與利,對於他而言並不是最為要緊的事,更為重要的,則是教育後輩,以傳承的精神,讓更多的人透過藝術,看到世界上的美好。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8637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C32BD6BE-156C-4BBD-9B2B-CDBACB5CED2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5-22T17:28:5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71

Id

186371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水彩 以畫筆耕耘故鄉 光景 : 曾現澄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創作息息相關的動人故事。2017年共發行姜憲明、李達皓、莊士勳、葉劉金雄、賴添明、趙世傳、郭掌從、陳俊卿、陳家璋及黃農等10位藝術家之專冊。 桃園藝術亮點「以畫筆耕耘故鄉光景─曾現澄」全冊共計63頁,內容含「序文」、「美術結緣」、「美術創作歷程與發展階段」、「作品特色與技法」、「薪傳美術的實踐者」等章,並附有藝術家年表紀事、附錄及參考文獻。 生長於桃園,並將心力透過繪畫、藝術教育奉獻給桃園這一塊心愛的土地,是藝術家曾現澄(1928-2015)老師畢生的註解;然而不同於多數的藝術家,在繪畫上急於爭取藝壇的一席之地,曾現澄反而用硬頸的客家精神,默默的學習、努力、付出。他不斷地畫著他的家鄉,在楊梅、新屋,帶著寫生工具,走訪田邊小徑;自在地將美好的景色放進他的畫中。藝術的名與利,對於他而言並不是最為要緊的事,更為重要的,則是教育後輩,以傳承的精神,讓更多的人透過藝術,看到世界上的美好。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5-22T17:28:51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桃園藝術亮點 : 水彩 以畫筆耕耘故鄉 光景 : 曾現澄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06
Id: 594206
Title: 何朱靄蘭女士與其好姊妹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何朱靄蘭女士與其好姊妹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中的何朱靄蘭女士與女性友人緊緊依靠合影,展現婦女間熱絡的感情。 因為先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525
Id: 293525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
Description:   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於清代澎湖地方志,稱為〈施將軍廟碑記〉。本文探究施琅靖臺碑,考察其搬遷滄桑,細究其外觀,推敲其闕字,探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32
Id: 660432
Title: 中醫師趙作霖及其長子趙大川合照
Description: 照片為中醫師趙作霖與其長子大川之合照,攝於1910年,尚穿著中國傳統服裝。趙作霖先生為居住於臺中梅枝町的名漢醫師,也是作家趙天儀的祖父,在日治時期開設「濟生藥房(現於中區成功路84號)」,為當時少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097
Id: 514097
Title: 龜山島社區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73
Id: 597473
Title: 樹之舞 (十三)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訓練。臺師大就讀期間,受香港鄭明介紹「當代大陸水墨畫家」啟發,轉向探索水墨表現的可能。1990年代加入耕心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395
Id: 169395
Title: 禮運大同篇草書
Description: 〈禮運大同篇草書〉為書法名家李普同(1918-1998)作品,共四屏。釋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41
Id: 514141
Title: 搖呀搖,搖到廍後來搖籃─榕樹下的故事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廍後社區的日曆。本篇02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79
Id: 514479
Title: 玩皮的白米—皮雕工藝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Place700332
Id: 700332
Title: 打狗好好橋工作室
Description: 本建物建於民國56年,早期曾是高雄屠宰場場長殷春銘的宿舍,當時高雄屠宰場位於今日的高雄中學大門周邊,距離本建築約1公里。殷春銘先生曾任果菜批發市場主任、高雄市公共車船管理處處長,並於民國69年6月

MOC_Id: Culture_Event163705
Id: 163705
Title: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展場出口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之出口。展場出口處以兩個半圓形的牆面,在觀賞G區茶故事虛擬實境(VR),體驗大稻埕茶發展歷史洪流之後,重回現實,透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60
Id: 290960
Title: 李登勝所繪太監門神
Description: 此件作品為李登勝老師所繪的作品,為太監門神持麒麟寶瓶,此作品位於桃園的景福宮中。藉由觀察此圖的服裝樣貌可以發現圖中人物面色圓潤、長相清秀且明顯面無鬍子,並且在服飾方面是「圓衫」,所以可以看出此圖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643
Id: 281643
Title: 2014年恆春民謠音樂節閉幕式表演團體屏東民謠樂團演出
Description: 恆春民謠反映早期恆春社會為謀求生計,恆春地區無論男女皆須下田做工、上山砍材燒炭,他們藉由民謠唱出他們心中的辛酸、勞苦以及思鄉情懷,藉此排解情緒。而恆春民謠音樂節旨在推廣並傳承恆春民謠,透過恆春民謠音樂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18
Id: 180818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日營五金鑄造模具製作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日營五金鑄造模具製作過程影片。 金屬材質於茶藝中的表現,也是三項材料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18
Id: 267218
Title: 東坡居士新城道中詩 
Description: 於同生(1975-)所作〈東坡居士新城道中詩〉為四聯屏軸,書蘇東坡(1037-1101)〈新城道中〉詩二首其一,釋文:「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79
Id: 628179
Title: 馬祖新村婦女於街道上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婦女於街道上合影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所提供,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於社區副理事長與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擔任副理事長期間推

MOC_Id: Culture_Object570004
Id: 570004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219-225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二百十九至二百二十五,本冊封面書底破損嚴重,字跡可辨,內頁有污損,封面誤植為「至『三』百二十五」。內容收錄為浙江省中段。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27
Id: 301327
Title: 有人
Description: 1986年《有人》出版,其中收入「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早在1984年楊牧即已敏銳體察到正在醞釀中的時局變遷勢必導致認同困境,將給台灣外省第二代帶來迷惘,於是他在這首詩中虛構了一位由大陸來台老兵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6
Id: 283546
Title: 向光華
Description: 向光華從高職時開始接觸石雕工藝,為雕刻技巧扎下深厚基礎。退伍後便到榮民大理石工廠的雕刻部門工作,專門雕刻佛像、菩薩等工藝品。後來自行成立工作室。由於對於藝術的熱愛,並認為工藝品在雕刻題材上有局限性,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982
Id: 510982
Title: 秀峰天主堂大眾史學座談會
Description: 2011年,「大眾史學座談會」在南投縣鹿谷鄉秀峰天主堂舉辦,邀請地方耆老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並作記錄。照片攝於2011年,秀峰天主堂暨謝省躬神父紀念館舉辦「大眾史學座談會」時秀峰村的曾姓居民(左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46
Id: 287446
Title: 撒奇萊雅族女子服飾
Description:   撒奇萊雅人因1878年與葛瑪蘭人一同抵抗清軍的Takubuwan戰役(史稱「加禮宛事件」)而被迫隱居於阿美族裡,長期的混居、通婚,讓撒奇萊雅人的傳統文物幾乎不復存在。因此,撒奇萊雅人推展正名運動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200
Id: 628200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眷村二代空軍個人照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眷村二代空軍個人照,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前國軍何姓校級位階眷屬,屬於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為何朱藹蘭女士的兒子身著軍服拍攝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79
Id: 595479
Title: 洄瀾體U-Cup
Description: 〈洄瀾體U-Cup〉石材創作近似於花蕾綻放的造型,將U型曲線做成串聯結構,既可以說是具象的隱喻,也可以視為抽象的比喻。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為目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96
Id: 513296
Title: 孟東籬在此坐臥俯仰,汲取山海靈氣
Description: 1984年(民國73年)年作家孟東籬遷往花蓮縣鹽寮村,並親手於海邊,用木、竹、茅草、鐵皮搭建起數間簡易的房屋居住,取名「濱海茅屋」,茅屋的規模包括竹架休閒室、茅屋圖書室、茅屋鋼琴房以及臥室、廚房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580
Id: 210580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22-1:(札幌區)農科大學昆蟲養蟲學講堂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22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札幌區)農科大學昆蟲養蟲學講堂」以及英譯「Agriculture Sc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16
Id: 595816
Title: 永恆的雲
Description: 〈永恆的雲〉這件作品想要傳達的,是這形體雖屬於不同的兩個界域,卻有著相同空靈潔淨的靈魂,只因一次偶然的凝眸,仰望蔚藍的天際間,與潔白的雲朵美麗相逢,偶然的邂逅是否將永致一場,成為死生契守的恆久。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54
Id: 506554
Title: 大水窟駐在所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大水窟駐在所位於大水窟山與南大水窟山之間的平坦稜線上,海拔一萬八百日尺(約3272公尺),是八通關越道路上海拔最高的駐在所。因此,該地的植被已突破森林界線,進入以箭竹草原為主的景觀;然而,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83
Id: 286483
Title: 劉翠華(翠笛酥)
Description: 劉翠華為花蓮縣表演藝術類街頭藝人,擅長陶笛演奏。為鼓勵街頭藝文活動多元發展,培養民眾參與藝術活動習慣,及豐富花蓮縣公共空間人文風貌,特訂定花蓮縣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辦法。102年度花蓮縣街頭藝人從事藝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86
Id: 594086
Title: 馬祖新村49號住戶庭院乒乓球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49號住戶庭院乒乓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社區的庭院功能多樣,除了能種植花草樹木,飼養寵物及牲畜,也能進行住戶的休閒活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20
Id: 301120
Title: 臺灣四季:日據時期臺灣短歌選
Description: 由陳黎與上田哲二合譯,本書首次完整收錄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短歌作品,從許多不易找到的珍貴日文歌集中選錄出來,呈現出與當時官方文藝政策及與臺灣文人經典截然不同的庶民樣貌,這些短歌作者並非著名作家,也不

MOC_Id: Culture_Event224546
Id: 22454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蘇保在的作品「初晴茶倉」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臺灣著名青瓷創作家蘇保在之作品「初晴茶倉」。本項作品是以注漿法作胚,再上釉燒製而成,成品長×寬×高為8 ×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9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9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5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6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