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日治時期「被捕獲的大尾旗魚」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日治時期「被捕獲的大尾旗魚」產業與經濟

日治時期「被捕獲的大尾旗魚」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58。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02147 , 欄位Id的內容是30214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日治時期「被捕獲的大尾旗魚」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被捕獲的大尾旗魚」照片,拍攝時間為日治時期,照片為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於照片中可見一條相當大尾的旗魚放置於桌面上,旗魚旁邊放有一條較小的魚,照片右下角紀錄了旗魚的資料,且有兩名男子站立於旗魚後方,應為將旗魚送至漁市場拍賣的景象。     基隆的漁業十分發達,可分為沿岸漁業、近海漁業和遠洋漁業,旗魚屬於近海漁業。近海漁業的種類繁多,主要有小型單拖網漁業、延繩釣漁業、巾著網漁業、棒受網漁業及鏢旗魚漁業等。     鏢旗魚的方法自1914年(大正3年)由日本大分縣漁民傳入臺灣,最初以高雄為主;到1920年(大正9年)以前傳到基隆,使和平島成為鏢旗魚船經營發展的基地。     1945年(昭和20年/民國34年)到1950年代(民國40年代)初期,為鏢旗魚漁業的鼎盛時期,臺灣北部以南方澳及基隆和平島最為興盛,在基隆漁市場一天有好幾百尾旗魚拍賣。之後卻日趨沒落,專業鏢旗魚船也紛紛改捕其它魚種。由於海洋生態變遷,加上有些大型漁船在旗魚洄游至北部漁場的外圍捕撈,導致近海鏢旗漁業幾乎沒有收穫。     到1970年代(民國60年代)以後,鏢旗魚漁業漸漸衰退,鏢旗魚的漁船幾乎都已拆下鏢台,或改捕撈其他魚種,象徵著基隆鏢旗魚漁業的消失。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0214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B3FCFF3D-3720-4F1C-8E62-868468D336E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20T11:40:4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147

Id

302147

Title

日治時期「被捕獲的大尾旗魚」

Description

  「被捕獲的大尾旗魚」照片,拍攝時間為日治時期,照片為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於照片中可見一條相當大尾的旗魚放置於桌面上,旗魚旁邊放有一條較小的魚,照片右下角紀錄了旗魚的資料,且有兩名男子站立於旗魚後方,應為將旗魚送至漁市場拍賣的景象。     基隆的漁業十分發達,可分為沿岸漁業、近海漁業和遠洋漁業,旗魚屬於近海漁業。近海漁業的種類繁多,主要有小型單拖網漁業、延繩釣漁業、巾著網漁業、棒受網漁業及鏢旗魚漁業等。     鏢旗魚的方法自1914年(大正3年)由日本大分縣漁民傳入臺灣,最初以高雄為主;到1920年(大正9年)以前傳到基隆,使和平島成為鏢旗魚船經營發展的基地。     1945年(昭和20年/民國34年)到1950年代(民國40年代)初期,為鏢旗魚漁業的鼎盛時期,臺灣北部以南方澳及基隆和平島最為興盛,在基隆漁市場一天有好幾百尾旗魚拍賣。之後卻日趨沒落,專業鏢旗魚船也紛紛改捕其它魚種。由於海洋生態變遷,加上有些大型漁船在旗魚洄游至北部漁場的外圍捕撈,導致近海鏢旗漁業幾乎沒有收穫。     到1970年代(民國60年代)以後,鏢旗魚漁業漸漸衰退,鏢旗魚的漁船幾乎都已拆下鏢台,或改捕撈其他魚種,象徵著基隆鏢旗魚漁業的消失。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20T11:40:47

Keyword_Subject_1

產業與經濟

「日治時期「被捕獲的大尾旗魚」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81
Id: 506381
Title: 專賣局支局中的清酒釀酒室
Description: 清酒「萬壽」的釀造室,位於當時的專賣支局內。照片中可以看見許多大型的釀酒槽,清酒釀造時首先在釀酒槽內放入米,酒槽的外側設置冷卻用的導管,裡面的水不斷循環,之後放入培養的酵母讓槽內的米發酵,因為米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994
Id: 186994
Title: 運載「黑金」的運煤火車
Description: 民國39年7月以前,臺灣的經濟發展受到政治局勢劇烈衝擊,導致煤炭外銷碰壁不說,加上臺灣島內物價波動和幣值下跌,煤炭的收購價格沒有因應物價暴漲及時調整,不少煤礦業者因此紛紛倒閉。但,儘管臺煤產量減少,卻

MOC_Id: Culture_Place221897
Id: 221897
Title: 月盧
Description: 花蓮縣鳳林鎮位於台灣花蓮縣中段,花東縱谷平原(台東縱谷)花蓮境內最中間地帶,為花蓮縣中區重要城鎮。鎮內居民組成以客家族群為大宗,約佔六成比例,為全縣與東部客家人口最多地區,也是全台灣客家人口密度高的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757
Id: 296757
Title: 討沰工具─刮筅
Description: 「刮筅」 ( 福州話讀作ㄍㄡ ㄍㄠ ˊ),為馬祖人「討沰」的用具之一。「討沰」為馬祖方言,沰(「ㄉㄚ˙」)有落下之意,海口人把漲潮說成「水漲」,退潮說成「水沰」,「討沰」係指在潮間帶採集,而「刮筅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90
Id: 516690
Title: 第一回臺灣都市計畫花蓮港地方委員會舉辦
Description: 因應花蓮港築港完成,花蓮港街於1940年(昭和15年)升格為花蓮港市,城市內的經濟產業發展蓬勃,人口快速增加,1941年(昭和16年)東臺灣新報所刊載之內容多集中在此城市的相關報導。本篇報導的,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25
Id: 510125
Title: 干城車站與其月臺(1994)
Description: 干城車站,最初此地於1916年(大正5年)11月1日,設立初音停車場,戰後於1947年(民國36年)10月6日再改為初英站,1957年(民國46年)1月時已更名為南華站,1989年(民國78年)3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31
Id: 187031
Title: 瑞芳礦場礦坑口特寫
Description: 臺北縣轄下的瑞芳鎮主要有四腳亭、侯硐、金瓜石和武丹坑4個煤田區。臺灣光復後,瑞芳鎮金礦產量逐年下降,使得煤礦產量相對的持續升高。民國42年,政府積極督導及獎勵煤炭增產,使煤炭產值占臺灣全部礦業73%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338
Id: 187338
Title: 泰國記者團參觀臺泥高雄廠
Description: 由泰國11家報社、1家週刊、1個通訊社編輯和記者組成的龐大記者團,於民國46年4月17日從曼谷飛抵臺灣。該團一行19人皆為泰人,由泰國記者公會理事陶威石擔任團長,率領大家訪臺10天。抵臺隔天(18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22
Id: 513222
Title: 雜貨店老闆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60年代花蓮瑞穗一間江家雜貨店的老闆正在算帳。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普遍處於貧困與匱乏的狀態,當時戰爭帶來的破壞猶存,通貨膨脹的壓力尚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時又帶來大量移民,使得臺灣經濟呈現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49
Id: 284649
Title: 新南湛水田(國土生態綠網)
Description: 新南村為宜蘭地區重要水稻及蔬果產地。配合宜蘭一年一期的稻作,以及管理、營造利於水稻生長的環境,當地水田往往休耕時也會保持田中水位一定的高度,以養護土質,被稱作「湛水田」。恰好新南地理位置鄰近蘭陽溪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361
Id: 187361
Title: 臺泥公司搭起國父誕辰紀念牌樓
Description: 民國49年11月11日,由三中工業公司承造、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的林慶豐建築師所設計的臺泥7層大樓落成。該大樓始於民國47年7月動工,如今竣工。其總工程費達2,000萬元、設備費700萬元、占地1,20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767
Id: 573767
Title: 大木桶
Description: 大木桶,又稱猴桶,為圓筒形木製提水器具,此藏於北竿鄉橋仔漁村展示館中。以木板彎成圓桶狀,再以鐵箍固定而成,上方設有木製提把,便於提拿搬運。 早期大木桶的桶身與提把多以杉木製作,箍環以竹皮製作,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980
Id: 186980
Title: 載著金石自坑道駛出的電動纜車
Description: 民國40年代,臺灣礦業的開發是以原料開採為主,如金、銅、煤、石油、天然氣、硫磺等等。「礦產資源」是指蘊藏在地殼中的岩體或礦物。從這個邏輯看,地質的岩性分布左右了礦體的形成區位──中央山脈地質區、西部麓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31
Id: 506331
Title: 檜材搬運過程
Description: 此圖為日治時期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運用山林鐵路搬運大安山(位於花蓮縣萬榮鄉)一帶檜木的景象。大安山事業第一代的山林開發源於林田山砍伐即將殆盡,大力爭取大安山一帶砍伐經營權,以彌補第一次世界大戰國際木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351
Id: 187351
Title: 臺泥高雄廠原料開採區
Description: 為了響應民國42年政府提倡的「耕者有其田」政策,臺灣水泥公司很快也從民國42年6月1日起開始辦理移轉民營手續,並且在1年多以後,正式成為公轉民營的4大公司之一。為了補償地主土地被徵收的損失,政府將4個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77
Id: 510177
Title: 南平車站(1980年代)
Description: 本圖即為1982年(民國71年)完工的南平車站。南平站的前身為林田驛,創立於1915年(大正4年)9月16日。1962年(民國51年)12月5日,臺灣鐵路管理局將站名由林田改為南平。1978年(民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700
Id: 286700
Title: 林慶宗個人工作室
Description: 創立人林慶宗早年以藝品雕刻入門,學得石雕的基本功夫。慢慢的,依樣畫葫蘆的藝石雕刻無法滿足他的創作衝動,幾年後便毅然決然的投進創作的行列。他選定以魚作為創作的主題,試圖以魚和人,魚和環境的關係,用石雕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52
Id: 187452
Title: 法國參議員一行參觀臺肥南港第六廠
Description: 民國50年3月3日,法國參議員一行6人,乘泰國航空公司班機,自港抵臺,訪問7天。此次訪華的議員都是法國國會中頗具影響力的人士。其中包括1位一級上將和1位二級上將。一行人計劃以2天時間參觀我國南部海軍及

MOC_Id: Culture_Event488957
Id: 488957
Title: 津沙村補黃魚
Description: 依據2015年連江縣政府委託藝斯義思文化有限公司執行調查的《津沙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成果報告》,津沙村屬於南竿重要漁村聚落,村民李得財先生表示,每年三月到清明節前津沙人就會去補黃魚,黃魚回流會在東

MOC_Id: Culture_Place300952
Id: 300952
Title: 鍾家臘肉
Description: 客家族群勤儉忠義,在年節祭祖,敬天地,拜神明時,用在牲禮上的豬肉必定一整條,連上里肌肉的五花肉或上肉,客家話叫做「添料」,意味著慎終追遠,有頭才有尾,勤奮做事,有始要有終。因此醃肉時也會連帶里肌肉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618
Id: 599618
Title: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中的大林組事務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中承包商大林組參與的幹部成員,收錄於東京大學所藏之《臺灣電力日月潭工事紀念寫真帖》,由臺南新報埔里支局發行。寫真帖中印有大林組幹部之肖像,分別為代表者前田奧藏、會計主任清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742
Id: 186742
Title: 臺灣省主席周至柔考察澎湖縣政並拜會澎湖縣議會
Description: 臺灣省主席周至柔偕澎湖籍的省委謝掙強暨省警務處長郭永、省漁管處長劉永慤及隨員等一行12人,乘空軍實踐號專機於民國47年5月21日上午8時40分飛抵海峽前哨的澎湖縣,為其就任後首次赴外島視察。澎湖防衛司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780
Id: 186780
Title: 美國美孚莫比油公司宣布與中油公司合作設立尿素廠
Description: 美國美孚莫比油公司(Socony Mobil Oil Company)和中國石油公司於民國49年12月22日共同宣布將在臺灣利用天然氣合作興建一座每年出產尿素肥料10萬噸的尿素廠。美國方面的投資金額將

MOC_Id: Culture_Place302152
Id: 302152
Title: 彭佳嶼燈塔
Description:   「彭佳嶼燈塔」,於1909年(明治42年)9月20日點火,位於島的中部略偏東北的另一高點,海拔129公尺,燈塔白色圓形,高約21公尺,每15秒閃白光1次,光距30海浬,為1座當時臺灣海拔最高的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68
Id: 155668
Title: 1910年代的橋仔村:漁場鹽倉
Description: 依據《聆聽神明:橋仔漁村的故事》,清道光(1820)以後,閩東沿海漁民,北從羅源南到泉州,便紛紛在魚汛期來到北竿橋仔村搭寮掛網。到了清同治八年(1869),閩浙總督為了規範漁民購鹽地點,化解糾紛,

MOC_Id: Culture_Event155054
Id: 155054
Title: 馬祖部隊經濟-撞球
Description: 1960年代,「撞球」是籃球之外,馬祖軍民最普遍的休閒運動。那時村村都有撞球店,短短一條街,往往多達五、六間。只要住家或店面有個五平方米的空間,就能擺張球檯,牆壁掛幾球桿,一塊計分小黑板,幾顆「膠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14
Id: 186814
Title: 中油公司在臺灣大學操場舉行「震波測勘地質構造法」表演
Description: 「中國工程師學會暨各專門工程學會44年度聯合年會」,於民國44年10月13日上午9時假臺北市中山堂隆重揭幕,大會由莫衡主席,出席會員計1千7百餘人,年會內容包括進行各組專題討論、公開講演暨各專門工程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29
Id: 506329
Title: 豐田村煙草種植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花東一帶進行大規模的「移民政策」,從1910年到1914年間,在東臺灣建立三大官營移民村:吉野村(今花蓮縣吉安鄉)、豐田村(今花蓮縣壽豐鄉)、林田村(今花蓮縣鳳林鎮)。豐田村主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80
Id: 155680
Title: 馬祖民營汽車行接辦客運業務
Description: 馬祖民營汽車行自1969年(民國58年)7月開始籌備,除輔導外,並投資五分之一,於1970年4月宣告成立,於同年8月10日開始營業。首期經營至1970年底,計有貨運車三部、客運車一部,由於創始初期

MOC_Id: Culture_Event138843
Id: 138843
Title: 連江縣漁農工商信用部訂頒貸款計劃暫行實施辦法-馬祖日報
Description: 連江縣漁農工商信用部為肩負地區經濟融通調節責任,以發揮生產功能,特擴大信用貸款,於1976年(民國65年)訂定貸款計劃暫行實施辦法,提供一般信用貸款、質押貸款,以及公教人員小額貸款的服務,可提供的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7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30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6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2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9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5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