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北竿交通車首度通行-馬祖日報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北竿交通車首度通行-馬祖日報產業與經濟

北竿交通車首度通行-馬祖日報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58。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155628 , 欄位Id的內容是15562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北竿交通車首度通行-馬祖日報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馬祖早期有公車的交通概念工具,由軍方提供軍民交通服務,稱為交通車。1957年(民國46年)10月縣志記錄以南竿鄉為先,以軍用大卡車改裝為交通車,每日固定四班,從南竿介壽至西尾(現四維村)。 北竿交通車以北高守備隊提供軍用改裝大卡車作為環島交通車使用,由塘岐集用場負責,每日9班,以塘岐為起點,環島共有10個招呼站,每日來往時間固定。隨車人有一護車人員,每日由軍紀糾察隊派任車長,隨車照應,於1957年12月16日開始通行,至1958年8月8日因中國派機侵襲馬祖領空,兩岸情勢緊張,為了加強地方戰備,交通軍車與駕駛回歸部隊而停駛。 北竿交通車當日通行,是為北竿一大事,於塘岐集用場辦理行駛典禮,邀請春雷輕音樂隊進行演奏,由守備隊副隊長主持,並邀請白沙之花王麗芬小姐剪綵後,交通車環島一圈做為典禮儀式。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55628&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350B93A8-24A4-4FBA-85EF-E810E8E4084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8-27T11:18:0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28

Id

155628

Title

北竿交通車首度通行-馬祖日報

Description

馬祖早期有公車的交通概念工具,由軍方提供軍民交通服務,稱為交通車。1957年(民國46年)10月縣志記錄以南竿鄉為先,以軍用大卡車改裝為交通車,每日固定四班,從南竿介壽至西尾(現四維村)。 北竿交通車以北高守備隊提供軍用改裝大卡車作為環島交通車使用,由塘岐集用場負責,每日9班,以塘岐為起點,環島共有10個招呼站,每日來往時間固定。隨車人有一護車人員,每日由軍紀糾察隊派任車長,隨車照應,於1957年12月16日開始通行,至1958年8月8日因中國派機侵襲馬祖領空,兩岸情勢緊張,為了加強地方戰備,交通軍車與駕駛回歸部隊而停駛。 北竿交通車當日通行,是為北竿一大事,於塘岐集用場辦理行駛典禮,邀請春雷輕音樂隊進行演奏,由守備隊副隊長主持,並邀請白沙之花王麗芬小姐剪綵後,交通車環島一圈做為典禮儀式。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8-27T11:18:01

Keyword_Subject_1

產業與經濟

「北竿交通車首度通行-馬祖日報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37
Id: 601237
Title: 十六年度更加地工業地帶大擴張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20日以「十六年度(1941年(昭和16年))更加地工業地帶大擴張」為題,副標以「事業加進出的途徑打開了」進行了報導。根據此報導的記述可得知,花蓮港

MOC_Id: Culture_Object568473
Id: 568473
Title: 1970年花蓮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舊花蓮車站前噴水池外對街,排班三輪車等待中的情景。民國60年(1971)的時候,當時廣泛利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三輪車跟腳踏車。花蓮站是東部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點,意味著花蓮站必須承載龐大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17
Id: 187017
Title: 黨國元老張群等人與瑞三礦業員工合影
Description: 民國39年7月以前,臺灣的經濟發展受到政治局勢劇烈衝擊,導致煤炭外銷碰壁不說,加上臺灣島內物價波動和幣值下跌,煤炭的收購價格沒有因應物價暴漲及時調整,不少煤礦業者因此紛紛倒閉。但,儘管臺煤產量減少,卻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771
Id: 573771
Title: 蓬罩
Description: 蓬罩為竹編品,主要用來蓋在網桶上,目前藏於北竿橋仔漁村展示館中。其形類圓錐形,罩身由薄竹篾以六角孔編法,在下方圓形底以纏繞編織收尾,加強其結構。 蓬罩配合早期定置網或螃蟹網等進行染網時,搭配染桶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372
Id: 187372
Title: 經濟部代表趙冠先於臺泥股東常會致詞
Description: 民國50年3月16日,臺灣水泥公司假臺北市中山堂舉行50年度股東常會,出席股東3,460人。大會報告臺泥49年度盈餘決算,計達2億零198萬5,932元,並決議通過對股東派息,每股配息3元。不僅如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293
Id: 510293
Title: 臺東發的尾班車
Description: 本圖為1982年(民國71年)年6月26日,從臺東站發出的最後一班8次光華號列車與人們的合影,往常由LDR編組行駛的光華號列車,當天則由LDH212柴液機車牽引,從照片中可以看見LDH212藍色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50
Id: 187450
Title: 法國參議員訪華團參觀臺肥南港六廠
Description: 民國50年3月3日,法國參議員一行6人,乘泰國航空公司班機,自港抵臺,訪問7天。此次訪華的議員都是法國國會中頗具影響力的人士。其中包括1位一級上將和1位二級上將。一行人計劃以2天時間參觀我國南部海軍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06
Id: 515206
Title: 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管理處處長陳祖貽(左一)和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管理處機務課課長洪錫玉(中)監督LTPB1810型拖車於花蓮港卸貨完後合影留念
Description: 此圖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管理處處長陳祖貽(左一)和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管理處機務課課長洪錫玉(中)監督LTPB1810型拖車於花蓮港卸貨完後合影留念。花蓮港從戰後初期的滿目瘡痍,每年裝卸量只有幾十萬噸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21
Id: 284421
Title: 牽罟與magan quleh(取魚)
Description: 1922年日人引進客家人與閩南人至德卡倫地區採樟、製炭與伐藤,同時在和平溪河口引進蔗農與漁民,原來原住民的荒莽獵區,一時人聲鼎沸。1923至1930年泰雅族人遷徙至德卡倫地區,除了接觸國家力量之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225
Id: 187225
Title: 泰國記者團參觀臺泥高雄廠
Description: 由泰國11家報社、1家週刊、1個通訊社編輯和記者組成的龐大記者團,於民國46年4月17日從曼谷飛抵臺灣。該團一行19人皆為泰人,由泰國記者公會理事陶威石擔任團長,率領大家訪臺10天。抵臺隔天(18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08
Id: 510108
Title: 民國40年(1951)花蓮車站全體員工紀念合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花蓮車站,其拍攝時間為1951年(民國40年)元旦。圖中花蓮車站的位置並非今日花蓮火車站(近國聯路),而是在今日重慶路與中山路交叉口處,花蓮人時稱花蓮舊站,日治時期舊名為「花蓮港驛」。花蓮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21
Id: 510121
Title: 吉安車站(1960年代)
Description: 照片為吉安舊站內景,所見的木造站房應建於1928年(昭和3年)。吉安站前身為吉野驛,創立於1914年(大正3年)1月29日。戰後,於1947年(民國36年)10月6日改稱吉安。1971年(民國60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32
Id: 186832
Title: 高雄煉油廠
Description: 高雄煉油廠位於高雄市楠梓區半屏山麓,面積廣達262公頃,盛時有員工3千餘人,為中國石油有限公司最主要的石油煉製廠之一。該廠前身為二次大戰期間遭盟軍毀壞之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高雄廠區,主要生產包含航空汽油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640
Id: 599640
Title: 鹿谷鄉石材打製工人
Description: 石材打製工人照片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 1906-2003)約於1960年代所拍攝,地點位於現在溪頭前往杉林溪的路途中的河谷,照片主體為正在搭棚架打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69
Id: 187069
Title: 伊朗貿易訪問團參觀臺鋁
Description: 日本三菱等企業在1935年,共同出資6千萬日圓設立日本鋁業株式會社,並在臺灣高雄建立分工廠。直到中華國民政府來臺接收後,更名為「臺灣鋁業公司」,並從原本只煉製鋁錠的業務,升級為全方位製鋁工廠,生產包括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18
Id: 510118
Title: 民國71年花蓮港車站新站房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花蓮港車站。花蓮港站建於1939年(昭和14年),原名稱為東花蓮港驛,是臨港線的一部分。其原站房毀於1944年(昭和19年)10月12日至13日的美軍空襲,1949年(民國38年)4月4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322
Id: 187322
Title: 泰國記者團和臺泥高雄廠人員共餐
Description: 由泰國11家報社、1家週刊、1個通訊社編輯和記者組成的龐大記者團,於民國46年4月17日從曼谷飛抵臺灣。該團一行19人皆為泰人,由泰國記者公會理事陶威石擔任團長,率領大家訪臺10天。抵臺隔天(18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48
Id: 187048
Title: 瑞芳煤礦 休息中的礦工
Description: 臺北縣轄下的瑞芳鎮主要有四腳亭、侯硐、金瓜石和武丹坑4個煤田區。臺灣光復後,瑞芳鎮金礦產量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使得煤礦產量相對的持續升高。民國42年,政府積極督導及獎勵煤炭增產,使煤炭產值占臺灣全部礦業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53
Id: 187453
Title: 法國參議員訪華團環視臺肥六廠廠區
Description: 民國50年3月3日,法國參議員一行6人,乘泰國航空公司班機,自港抵臺,訪問7天。此次訪華的議員都是法國國會中頗具影響力的人士。其中包括1位一級上將和1位二級上將。一行人計劃以2天時間參觀我國南部海軍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976
Id: 178976
Title: 停泊基隆三沙灣漁港的「珊瑚作業船」
Description:   「停泊三沙灣漁港的珊瑚作業船」照片,由日治時期人所拍攝,拍攝地點為基隆的三沙灣漁港,為基隆港「第2期築港工程」(1906-1912,明治39-45/大正元年)其一項目,闢建於基隆港的東岸;拍攝

MOC_Id: Culture_Event569866
Id: 569866
Title: 八八坑道設置步進制自動交換機
Description: 早年馬祖地區軍民通信以發送電報、信件郵寄為主,直到1980年代晚期,在八八坑道設置步進制自動交換機,南竿島軍民才開始能撥打市內電話。 據曾任中華電信馬祖營運處總經理劉秋華文章指出,為了發展地區電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36
Id: 289736
Title: 花蓮糖廠診所
Description: 花蓮糖廠診所建於昭和12年(1937),屬於糖廠公共建築,屬於日治後期至戰後初期的建物。糖廠診所門口有一株大榕樹相當的茂密,過去鄉鎮地方的醫療相當的缺乏,民眾求醫相當困難,必須搭乘火車往返花蓮市求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90
Id: 510190
Title: 富源車站(1960年代)
Description: 富源站前身為拔仔停車場,設立於1914年(大正3年)3月8日。與此同時,馬太鞍至拔仔區間的鐵路完工通車。拔仔之名為當地阿美族語的漢文音譯,意思為真白的溪流。1921年(大正10年)6月1日更名為拔

MOC_Id: Culture_Place154932
Id: 154932
Title: 南竿仁愛市場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連江縣文獻中心所收藏,攝於1964年6月。仁愛舊市場始建於1963年(民國52年),南竿民眾集資興建以木材、鋁皮搭蓋之仁愛室內市場,以早市為主,銷售肉類、蔬菜與什貨。1960年代仁愛村經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60
Id: 510160
Title: 豐田移民村(1910年代)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由於日本當地人口增長,耕地相對不足,總督府鼓勵日本人民遷移至臺灣開墾定居。總督府選定當時尚未完全開發的花蓮、臺東做為官辦移民村的試驗地。其中,花蓮的三個移民村分別為吉野(今吉安鄉)、豐田

MOC_Id: Culture_Place154980
Id: 154980
Title: 莒光最早的軍建公共浴室
Description: 本文參考「打開水龍頭:水廠三時與水利馬祖」,民國101年(2012)出版,連江縣政府出版。內容記錄自來水廠歷任廠長,以及馬祖從過去至今水資源取得的演變。馬祖地形狹小,地勢陡峭,集水不易,冬季雨量稀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4366
Id: 284366
Title: 百年老店麻油土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漢民社區的日曆。本篇四月十五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Event284394
Id: 284394
Title: 巾著網
Description: 民國40年代初期,南方澳仕紳陳東海及其時任縣議員的堂兄陳火土,將「巾著網漁法」自日本引進南方澳。因該漁法操作極為迅速便捷,並易於取得豐沛的漁獲,於是即刻掀起一陣「牽網」(巾著網漁法之俗稱)風潮,進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95
Id: 284595
Title: 第一市場與第二市場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集祥社區的日曆。本篇五月十五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37
Id: 289737
Title: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
Description: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建於民國37年,為日治後期至戰後初期的建物,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原為光復原料區、糖廠工會、政風等單位的辦公室,屋頂採「四斜面構造」。室內使用推拉式氣窗裝置,室外臺度使用花格磚通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2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0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0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81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