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96249 , 欄位Id的內容是29624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徐銀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徐銀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徐銀妹,是1937年(昭和12年)於光復出生。父母為苗栗南庄的客家人。父親講海陸腔,母親講四縣腔。由於在光復出生長大,從日本時代光復地區便興盛的蔗糖業成為她兒時的記憶。本篇還講述到她的教育經驗與婚姻經驗。 工作經驗 兄長十二、五歲時會用牛車載甘蔗,姐姐們都要去削甘蔗、做工。家中共有四個哥哥和九個女孩,女孩中我排行第六。只有我和弟妹有唸書。兄長和姐姐都沒有念過書。小時候都做工,做過很多種,花生、番薯和甘蔗等等。也會去山上割草,很辛苦,下大雨時路上太過泥濘,還因此跌倒,草都散落在路邊,也很難再撿起來,還會因此大哭。小學畢業後,因為三哥學做西裝,所以有跟哥哥學裁縫。三哥的店也開在光復,現在二哥仍健在。 結婚之後,要和兩個妯娌輪流作家事,一個人煮兩天的飯。還要去做工,也要從事農事。也有種甘蔗,地瓜,無子西瓜等等。無子西瓜是農會推廣的,種了二十多年,後來大家都不種了。也種過棉花,也是農會推廣的,但颱風一來棉花就黑了,很麻煩,所以只種兩、三年就不種了。那時候颱風不大,但是會下大雨。自己有一甲地。現在會幫農會插秧。 端午還綁了一百多串鹼粽。用糯米拌雞油,訣竅是不能包太飽滿,才會好吃。 教育經驗 有讀書但沒怎麼念。國小一年級還沒念完就得了瘧疾。痊癒之後讀的是客家話,客家話讀一讀又讀閩南語,讀到四年級,外省人來講話聽不懂阿,我算九九乘法不會算,會算閩南語版的。滿會講閩南語的。日治時期有遇過空襲,一開始看到轟炸機以為是大鳥。當時八歲(1945年),因著戰爭的緣故,會上山去摘牛吃的筍子,和甘蔗和黑糖一起煮來吃。十四歲(1952年)從大富國小畢業,當時一班平均有四十多人。 婚姻與家庭 結婚是媒妁之言,靠公公的朋友介紹,丈夫曾是憲兵。但是其實彼此都住的不遠,也有偷偷看過未來的先生。二十一歲結婚。娘家在光復。 生了4女1男,死過一個女兒。因為大肚子時還做工,撞到肚子。 要生的時候生不出來,從晚上生到天亮,還因為一直打針大出血,從晚上流到隔天早上,都昏迷了。醫生後來拿大夾子把嬰兒夾出時,已是死胎。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6249&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35C55982-80A0-4BB6-9032-3DC59E458B0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49: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People296249

Id

296249

Title

徐銀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徐銀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徐銀妹,是1937年(昭和12年)於光復出生。父母為苗栗南庄的客家人。父親講海陸腔,母親講四縣腔。由於在光復出生長大,從日本時代光復地區便興盛的蔗糖業成為她兒時的記憶。本篇還講述到她的教育經驗與婚姻經驗。 工作經驗 兄長十二、五歲時會用牛車載甘蔗,姐姐們都要去削甘蔗、做工。家中共有四個哥哥和九個女孩,女孩中我排行第六。只有我和弟妹有唸書。兄長和姐姐都沒有念過書。小時候都做工,做過很多種,花生、番薯和甘蔗等等。也會去山上割草,很辛苦,下大雨時路上太過泥濘,還因此跌倒,草都散落在路邊,也很難再撿起來,還會因此大哭。小學畢業後,因為三哥學做西裝,所以有跟哥哥學裁縫。三哥的店也開在光復,現在二哥仍健在。 結婚之後,要和兩個妯娌輪流作家事,一個人煮兩天的飯。還要去做工,也要從事農事。也有種甘蔗,地瓜,無子西瓜等等。無子西瓜是農會推廣的,種了二十多年,後來大家都不種了。也種過棉花,也是農會推廣的,但颱風一來棉花就黑了,很麻煩,所以只種兩、三年就不種了。那時候颱風不大,但是會下大雨。自己有一甲地。現在會幫農會插秧。 端午還綁了一百多串鹼粽。用糯米拌雞油,訣竅是不能包太飽滿,才會好吃。 教育經驗 有讀書但沒怎麼念。國小一年級還沒念完就得了瘧疾。痊癒之後讀的是客家話,客家話讀一讀又讀閩南語,讀到四年級,外省人來講話聽不懂阿,我算九九乘法不會算,會算閩南語版的。滿會講閩南語的。日治時期有遇過空襲,一開始看到轟炸機以為是大鳥。當時八歲(1945年),因著戰爭的緣故,會上山去摘牛吃的筍子,和甘蔗和黑糖一起煮來吃。十四歲(1952年)從大富國小畢業,當時一班平均有四十多人。 婚姻與家庭 結婚是媒妁之言,靠公公的朋友介紹,丈夫曾是憲兵。但是其實彼此都住的不遠,也有偷偷看過未來的先生。二十一歲結婚。娘家在光復。 生了4女1男,死過一個女兒。因為大肚子時還做工,撞到肚子。 要生的時候生不出來,從晚上生到天亮,還因為一直打針大出血,從晚上流到隔天早上,都昏迷了。醫生後來拿大夾子把嬰兒夾出時,已是死胎。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49:0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50
Id: 168450
Title: 排灣族的搬運方法
Description: 此一部族搬運東西的方式,男人經常用肩膀挑,而女人則頂在頭上。在恒春上群內文社內所拍照。左邊可見頭骨架的一部分。男人用竹桿擔挑,女人則以頭頂編籃搬運物品。

MOC_Id: Culture_Event622672
Id: 622672
Title: 郭紓為院長致詞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59年(民國48年),畫面中致詞之人為北投醫院精神科主任郭紓為,當天為護士節,結合音樂會舉辦,背後布幔有樂字及音符美工,於北投醫院精神科戶外廊道舉行,錦旗寫有患者褓姆、南丁遺風、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1
Id: 168611
Title: 蘭嶼雅美族人與其木造船
Description: 蘭嶼雅美族的船,將要下海時的情況。此船並非由一整塊木頭彫成的獨木舟,而是具有龍骨,並由數塊木板拼成的。船上彫刻的圖案每社相異,具有一望即知是屬於何社者的特徵。船的一端揷有一枝以某種茅草編織而成的帆。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08
Id: 168508
Title: 布農族人所架設的吊橋
Description: 花蓮港廳太平溪上游地方,巒社群土人以籐條所架設的吊橋。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561
Id: 296561
Title: 楊雪霞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鐵軌,因為故事講述的是新住民姊妹懷念家鄉

MOC_Id: Culture_People649411
Id: 649411
Title: 林葉
Description: 林葉,女性,1933年出生於臺北二重埔,5歲時即確診罹患漢生病,15歲時因扶養她長大的祖母逝世,而自願進入樂生院。 林葉到樂生院後接觸佛法,1952年,受樂生院內基督教聖望教堂落成的影響,佛教徒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63
Id: 512263
Title: 佐久間總督一行登合歡北峰東側高地視察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14年(大正3年)5月27日,佐久間左馬太總督與第二守備隊司令官萩野少將以下幕僚一行多人,登上合歡北峰東方高地往太魯閣蕃方面視察。多位高階將校著白手套、馬靴式的軍鞋。太魯閣戰役為日治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26
Id: 168526
Title: 布農族巒社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濁水溪地區巒山社群的男人正面照,穿鞣皮製上衣,著麻布製的胸兜與腹袋。由一肩斜掛佩刀帶子。雙手戴黃銅製手鐲。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953
Id: 281953
Title: 巫若男-放不下的鍋鏟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本篇講述巫若男女士從西部遷徙至東部的故事,包含在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16
Id: 670716
Title: 督導貿易四村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九卷第十二期(1969)頁尾分會工作影輯,拍攝時間5月16日。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常務委員呂曉道(1904-1998)和張再儀組長會同台南縣婦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39
Id: 277239
Title: 施琅被銃打傷,猶昏昧未明 臺灣府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更有請者,臣右眼自六月十六日衝擊賊舟宗,被銃打傷,醫治至今,兩月有餘,猶昏昧未明;勉強在軍調度。勦撫之事勾當,臣職已盡;伏乞俞旨,准臣班師回汛調治,俯賜睿裁施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98
Id: 280698
Title: 璣絕食後嘔血數升而死 漳州府志選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賊本無意殺璣;璣不食,嘔血數升而死.

MOC_Id: Culture_People607400
Id: 607400
Title: 謝水能
Description: 謝水能藝師為重要傳統藝術—排灣族雙管口笛鼻笛--的保存者。民國37出生於屏東縣piuma部落,從小喜愛鼻笛與歌唱,婚後隨岳父學習口笛、鼻笛的製作工藝與吹奏技巧,一生致力於排灣族鼻笛與古謠的傳承與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70
Id: 303970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一屆〈日治時期澎湖瓦峒籍的醫生〉
Description: 本篇文章來自《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1屆,篇名為〈日治時期澎湖瓦峒籍的醫生〉,作者為許雪姫。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根據1902年的人口調查,瓦硐村共有24位醫生,約佔全村人口的4%。作者以《台灣醫

MOC_Id: Culture_Object614462
Id: 614462
Title: 溫林翠晶女士與親友之彩色合影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溫林翠晶女士與親友之合照,溫林翠晶女士穿著旗袍,旗袍為綠色緹花平織布。小圓立領無袖,合身收腰,有胸折與腰折。由於溫林翠晶女士從小受到教育薰陶,因此對於穿著有著自己的想法與涵養。 溫林翠

MOC_Id: Culture_Object614961
Id: 614961
Title: 1927年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社員合影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人物是1927年三位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社員合影。地點位在建國啤酒廠糖化室(建物今日仍存)及三連棟醱酵室前空地,糖化室的立面部分及門窗樣式都清晰可見。 目前無法得知影中人物全部姓名,只能確認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96
Id: 514696
Title: 於安通溫泉留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55年(民國44年),旅客來到花蓮八景之一的安通溫泉旅遊,所拍下之紀念照片。在照片中可以清楚得看到有兩位中壯年人,他們分別是《顧我洄瀾》此書之作者葉柏強先生之叔公,葉廷欽先生與葉坤郎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82
Id: 277782
Title: 皇后割股延續思文帝之命 南明野史卷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皇后自十九齡作配朕躬,荷蒙毅宗皇帝於崇禎五年六月初三日遣官揚武侯薛濂、兵科左給事中許世藎持節捧冊寶封朕為唐王、皇后為王妃,同日拜命。十餘年來,皇后忠敬貞淑,與朕同修嘉行。朕性時有過剛,皇后婉贊,補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93
Id: 277593
Title: 鄧雲程聽到朝廷陷落、皇帝死亡,便嘔血大哭而死 南天痕卷二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雲程既不得一當賊,而當事亦無真知其才、引之軍旅之間者,愈噴悶悲吒。及聞京師陷、烈皇帝凶聞,北望號踴,嘔血數升。遂棄家狂走荒郊慟哭,竟死於洛陽之橫溪。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84
Id: 168384
Title: 泰雅族奇那濟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泰雅族奇那濟群男女的樣貌與服裝。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29
Id: 139329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王興詩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88
Id: 513188
Title: 門諾醫院院長黃勝雄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曾任門諾醫院院長的黃勝雄先生。1990年(民國79年)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醫師退休返回美國家鄉前夕,曾語重心長地發出「去美國很近,來花蓮比較遠」的感嘆,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黃勝雄醫師的心。

MOC_Id: Culture_Event649484
Id: 649484
Title: 樂生療養院急病房─注射
Description: 本圖刊於《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是一位護士為一名急病房臥床的漢生病患者進行注射治療。 樂生療養院的首要治療工作即是為所有住院之漢生病病患進行治療。另外,平日每天的上午時段設有門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89
Id: 277789
Title: 錢肅樂本有疾病,因與劉中藻之恨意,而使疾病發作而死 南明野史附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六月戊戌,大學士錢肅樂卒。初,涂登華以福寧州降,鄭彩受之。福寧危而後降,由於劉中藻,故幕府立焉;彩反掠其地。肅樂與中藻書,每不值彩;彩聞之恨甚。肅樂固有血疾,亦念其恨也,疾動而卒。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3
Id: 139293
Title: 連江縣長賴宗煙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211
Id: 281211
Title: 林審因頭部受傷而死亡 臺案彙錄己集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其隨丁張鐫等另屋關閉,防其走漏。是夜初更林審乘間走出。時張主忠等俱在張勳國藥店商議保莊。張主忠以林審假冒可疑,恐為漳莊奸細,起意殺害。詹飽、張監、張略、張乾、張勳國等齊向阻止。嗣鄭全探知林審走脫,

MOC_Id: Culture_People515782
Id: 515782
Title: 溫喬文
Description: 溫喬文(1978-)生於桃園,現為桃園市立陽明高中美術班老師,其祖父為膠彩名家溫長順,幼時就由祖父親手帶大,受到祖父花鳥畫的溫潤畫風影響,產生對藝術的興趣。八歲即展現美術才華,作品曾代表市府至美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83
Id: 278483
Title: 辜湯純妻林氏,辜逝伺姑,姑病重,林氏刲股和藥,願減己壽,以增姑壽 重修臺灣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辜湯純妻林氏,年二十而湯純卒。無子,撫其媵二子為己子。事姑能孝。姑病篤,刲股和藥,籲天減算,以益姑壽;病果痊,延五年乃卒。里閈稱為辜孝婦。雍正五年,祀節孝祠。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928
Id: 671928
Title: 南港龍華三村眷舍改建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一卷第三期(1970)頁4至頁7。 位於南港之龍華三村眷舍,於1969(民國58)年9月份因「芙勞西」颱風被吹毀後,重新改建為三層樓之眷舍。該村於1970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82
Id: 281082
Title: 吳沙施藥給土番治痘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第一章 通論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吳沙既欲以信結諸番屬,番社患痘,出方施藥,全治甚眾,番德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1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4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9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9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