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96249 , 欄位Id的內容是29624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徐銀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徐銀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徐銀妹,是1937年(昭和12年)於光復出生。父母為苗栗南庄的客家人。父親講海陸腔,母親講四縣腔。由於在光復出生長大,從日本時代光復地區便興盛的蔗糖業成為她兒時的記憶。本篇還講述到她的教育經驗與婚姻經驗。 工作經驗 兄長十二、五歲時會用牛車載甘蔗,姐姐們都要去削甘蔗、做工。家中共有四個哥哥和九個女孩,女孩中我排行第六。只有我和弟妹有唸書。兄長和姐姐都沒有念過書。小時候都做工,做過很多種,花生、番薯和甘蔗等等。也會去山上割草,很辛苦,下大雨時路上太過泥濘,還因此跌倒,草都散落在路邊,也很難再撿起來,還會因此大哭。小學畢業後,因為三哥學做西裝,所以有跟哥哥學裁縫。三哥的店也開在光復,現在二哥仍健在。 結婚之後,要和兩個妯娌輪流作家事,一個人煮兩天的飯。還要去做工,也要從事農事。也有種甘蔗,地瓜,無子西瓜等等。無子西瓜是農會推廣的,種了二十多年,後來大家都不種了。也種過棉花,也是農會推廣的,但颱風一來棉花就黑了,很麻煩,所以只種兩、三年就不種了。那時候颱風不大,但是會下大雨。自己有一甲地。現在會幫農會插秧。 端午還綁了一百多串鹼粽。用糯米拌雞油,訣竅是不能包太飽滿,才會好吃。 教育經驗 有讀書但沒怎麼念。國小一年級還沒念完就得了瘧疾。痊癒之後讀的是客家話,客家話讀一讀又讀閩南語,讀到四年級,外省人來講話聽不懂阿,我算九九乘法不會算,會算閩南語版的。滿會講閩南語的。日治時期有遇過空襲,一開始看到轟炸機以為是大鳥。當時八歲(1945年),因著戰爭的緣故,會上山去摘牛吃的筍子,和甘蔗和黑糖一起煮來吃。十四歲(1952年)從大富國小畢業,當時一班平均有四十多人。 婚姻與家庭 結婚是媒妁之言,靠公公的朋友介紹,丈夫曾是憲兵。但是其實彼此都住的不遠,也有偷偷看過未來的先生。二十一歲結婚。娘家在光復。 生了4女1男,死過一個女兒。因為大肚子時還做工,撞到肚子。 要生的時候生不出來,從晚上生到天亮,還因為一直打針大出血,從晚上流到隔天早上,都昏迷了。醫生後來拿大夾子把嬰兒夾出時,已是死胎。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6249&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35C55982-80A0-4BB6-9032-3DC59E458B0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49: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People296249

Id

296249

Title

徐銀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徐銀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徐銀妹,是1937年(昭和12年)於光復出生。父母為苗栗南庄的客家人。父親講海陸腔,母親講四縣腔。由於在光復出生長大,從日本時代光復地區便興盛的蔗糖業成為她兒時的記憶。本篇還講述到她的教育經驗與婚姻經驗。 工作經驗 兄長十二、五歲時會用牛車載甘蔗,姐姐們都要去削甘蔗、做工。家中共有四個哥哥和九個女孩,女孩中我排行第六。只有我和弟妹有唸書。兄長和姐姐都沒有念過書。小時候都做工,做過很多種,花生、番薯和甘蔗等等。也會去山上割草,很辛苦,下大雨時路上太過泥濘,還因此跌倒,草都散落在路邊,也很難再撿起來,還會因此大哭。小學畢業後,因為三哥學做西裝,所以有跟哥哥學裁縫。三哥的店也開在光復,現在二哥仍健在。 結婚之後,要和兩個妯娌輪流作家事,一個人煮兩天的飯。還要去做工,也要從事農事。也有種甘蔗,地瓜,無子西瓜等等。無子西瓜是農會推廣的,種了二十多年,後來大家都不種了。也種過棉花,也是農會推廣的,但颱風一來棉花就黑了,很麻煩,所以只種兩、三年就不種了。那時候颱風不大,但是會下大雨。自己有一甲地。現在會幫農會插秧。 端午還綁了一百多串鹼粽。用糯米拌雞油,訣竅是不能包太飽滿,才會好吃。 教育經驗 有讀書但沒怎麼念。國小一年級還沒念完就得了瘧疾。痊癒之後讀的是客家話,客家話讀一讀又讀閩南語,讀到四年級,外省人來講話聽不懂阿,我算九九乘法不會算,會算閩南語版的。滿會講閩南語的。日治時期有遇過空襲,一開始看到轟炸機以為是大鳥。當時八歲(1945年),因著戰爭的緣故,會上山去摘牛吃的筍子,和甘蔗和黑糖一起煮來吃。十四歲(1952年)從大富國小畢業,當時一班平均有四十多人。 婚姻與家庭 結婚是媒妁之言,靠公公的朋友介紹,丈夫曾是憲兵。但是其實彼此都住的不遠,也有偷偷看過未來的先生。二十一歲結婚。娘家在光復。 生了4女1男,死過一個女兒。因為大肚子時還做工,撞到肚子。 要生的時候生不出來,從晚上生到天亮,還因為一直打針大出血,從晚上流到隔天早上,都昏迷了。醫生後來拿大夾子把嬰兒夾出時,已是死胎。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49:0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21
Id: 276521
Title: 陳君通舉止謹晵無惡姿,持論平易 臺游日記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十八日,晨晵,午復霃霒,霢霂徐作。與陳君通款洽,舉止謹晵,無恆醫惡姿,扣其所學,不甚宗主仲景,然持論平易,術為易讎矣。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77
Id: 513077
Title: 溫俊堯
Description: 溫俊堯,號泮閑、泮賢,書齋名南庄草堂;小時候隨著兄長,透過母親安排,向桃園書法名師泮翁黃羣英先生學習書法。後進入健行工業專科學校(今健行科技大學)就讀,一年級時常利用下課時間,將書法習作交給同校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23
Id: 168423
Title: 排灣族拉瓦爾群的村落
Description: 為囗社村落的一部份,有高大直立的檳榔樹。石板頂建築物是住宅,茅草頂者為穀倉。堆在中央的是木柴,這種堆積方式是此一部族所特有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50
Id: 279150
Title: 陳士慶得終南山老人傳授一書,末四頁能識而為禁方,後試其方治癒受傷者 鹿樵紀聞卷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老神仙者,鄧州人,姓陳、名士慶。少慕神仙術,遍遊名山無所遇;後至終南,見老人籜冠羽衣,瞑坐石上峒中。士慶疑非常人,再拜自陳,求為弟子;久之,老人拭目徐視曰:『若豈神仙中人;去,毋溷我』!士慶跪拜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63
Id: 280463
Title: 林氏親自侍奉翁姑湯藥 澎湖廳志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李至晚年多病,病即詈罵諸婦,少有近之者;惟林氏以為罵人者乃老人之病源也,事之益謹.時李年已九十三,奉侍湯藥,衣不解帶者三月.李疾革時,執氏手曰:『爾事我如此,可謂孝矣.我無以報汝,惟願爾婦事汝亦如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58
Id: 281058
Title: 黃仕簡患風疾未痊癒 清高宗實錄選輯選輯(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並據黃仕簡奏:「雖風疾未愈,一聞稟報,立即帶兵渡臺,前往督同查拏勦辦」各等語。本日朕聞有雅德、黃仕簡五百里奏報,恐係黃仕簡病勢加劇,深為軫惻;及披閱奏摺,乃係此事,轉覺慰幸。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462
Id: 315462
Title: 陳秀琴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37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嶼的陳秀琴阿嬤在進行寶石珊瑚加工的情形。陳秀琴阿嬤20歲結婚,嫁給同村討海的蔡明月先生,養育5子女。因為先生討海經常不在,平常在虎井做煮熟魚、做魚乾的工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25
Id: 168625
Title: 雅美族的男人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男人正面照,示其像貌及體質。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05
Id: 168405
Title: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少女
Description: 太魯閣群Gukutsu社少女正面照。少女時代刺黥僅施於前額,成年時方才施於兩頰。

MOC_Id: Culture_Object667658
Id: 667658
Title: 王彼得與《寒流》演出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王彼得先生參加寒流影集演出紀念」獎座。木質獎座分為兩部分,上嵌圓形銅片,銅片鐫刻以16mm攝影機為設計概念的「中國電影製片廠標誌」,搭配古樸木質基座一體成型。獎座擁有者是1976年王彼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45
Id: 277645
Title: 董氏事姑極孝而放棄改嫁,姑病時伺奉湯藥謹慎 金門志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董氏,後浦許經之妻。經好遊蕩,氏屢諫不聽。無何,家資蕩盡,遠遁檳榔嶼,音耗遂絕。時氏年三十,姑老病,子女俱幼。母家憐其貧,欲嫁之;氏曰:『姑老子幼,我去無以存活』。堅拒之。紡績度日,毫無怨色。事姑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76
Id: 279776
Title: 釋蓮芳精通醫術 續修臺灣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釋蓮芳,號藕船,住持三官堂.好吟詩,工書畫,究醫術,所著有浣花吟詩(陳廷瑜記錄).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54
Id: 233854
Title: 林阿綢大兒子(左四)參加太昌國小運動會賽跑
Description: 林阿綢的大兒子(左四跑步的人)運動會賽跑,跑第一名。父親游烏秋拍下抵達終點的那一刻。阿綢婚後也一直拼命工作,在20幾歲的時候曾經騎一台YAMAHA機車,載菜去中華市場賣菜,前一天晚上6、7點時去菜園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18
Id: 279618
Title: 李鴻章精神疲倦,應為血虛所致 李文忠公選集第五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六月杪虛汗時作,精神疲倦,心竊慮之。密屬隨時體察,未敢遽行牋問。初八聞眩暈數刻,焦急無似,徹夜徬徨,隨令方兒及麥、柴等逐日將起居電聞;並開藥方寄閱,漸有轉機,正深盼系。頃得巧電,為之狂喜。此社稷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1
Id: 168631
Title: 雅美族的男女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男女正面照。其穿著的習慣。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79
Id: 513179
Title: 貝靈恩醫師
Description: 圖為貝靈恩醫師正以木頭雕刻而成的張嘴頭像教導原住民青年牙科技術的情況。貝靈恩醫師,1953年(民國42年)來臺加入「門諾巡迴醫療隊」,她是西德基督教宣教士差會的宣教師,當時的花東地區醫療環境落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7
Id: 168637
Title: 雅美族少年及身上的皮膚病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少年正面照。該島流行皮膚病,特示其腰布的結法。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55
Id: 222155
Title: 朝日組對天狗團
Description: 朝日組,為朝日營造場的棒球隊,與天狗團在花崗山棒球場進行對戰。無論是台東的櫻組,或是花蓮港的朝日組,幕後老闆均為在當時有「東台灣地下總督」之稱的財閥梅野清太。林桂興以其傑出的工作能力,很快的獲得梅野清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981
Id: 191981
Title: 「踏茶尋眉」-茶文化課程發展探究 以新竹縣茶鄉國中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李淳臻,指導教授鄭淵全博士,出自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育行政在職進修碩士班長學位論文,發表於2017(民國106)年7月。內容主要以新竹縣茶鄉國中推動「踏茶尋眉」之茶文化特色課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96
Id: 509596
Title: 郭子究於阿美族演唱現場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紀錄郭子究與演唱中的阿美族人的身影。生於屏東縣的郭子究,於24歲來到花蓮打拼,1946(民國35年)郭子究成為花蓮中學初中部的代理音樂教員,接下來34年皆在此教學,幾乎將半生奉獻於花蓮中學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64
Id: 659164
Title: 北投醫院精神科門口合影留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1年(民國50年),左一為徐蜀龍於精神科門前,圖片右側為北投分部集用場出入口。 北投中心新村在日治時期其實是一片樹林,並沒有人居住,直到日軍臺北衛戍病院北投分院暨轉地療養所興建

MOC_Id: Culture_Object592032
Id: 592032
Title: 小斯當東 (George Thomas Staunton, 1781-1859) — 19世紀的英國茶商、使者與中國通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游博清,指導教授黃一農博士,出自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4(民國93)年7月。內容描述斯當東(GeorgeThomas Staunton, 1781-1859)身為馬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86
Id: 222386
Title: 十一月:Baga會跳舞的手-淳手工坊
Description: 淳安麵包工作室的經營人淳安把工作室命名為「淳手工坊」,強調食物透過雙手做出來,盡量不添加化學顏料。淳安姐曾在豐田開過麵包店,但在外營業必須迎合顧客需求來製作食物,這與她原來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太一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79
Id: 279779
Title: 北方人不諳水性,登船即嘔吐眩暈 續修臺灣縣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在督臣,滅賊之念甚切,惜乎生長北方,水性海務非其所長;登舟之際,心搖嘔吐,所以前疏懇留督臣居中調度,蓋為此也.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24
Id: 513024
Title: 楊武雄
Description: 楊武雄(1954-)生於桃園蘆竹,字號泮晴,曾任泮山書會第10屆會長、迎曦書畫會會長(2005~2006年)。書法養成之啟蒙起源於就讀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期間,因師範教育須培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18
Id: 168418
Title: 泰雅族瑪莉考安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馬利考安Naro社的男人。此群男人的頭髮,有留長而紮束者,有剪掉末端而紮束者,還有剪短者等各種。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86
Id: 280686
Title: 劉家謀肺部感染疾病 福建通志列傳選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任臺之四年,海寇黃位倡亂,臺匪應之;家謀時已病肺,力疾守陴.積三閱月,以勞卒,年四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64
Id: 267864
Title: 相館拍攝獨照
Description: 相館拍攝獨照。照片拍攝的時間大約為1968年(約民國57年),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也是照片中站立被拍攝的年輕少女,年紀約十六歲。年輕時候的邱美華十三歲就去高雄幫人煮飯幫傭,因為是初領到第一份現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02
Id: 168602
Title: 阿美族大巴塱社的男人
Description: 大巴塱社的男人側面照。老人的耳垂都穿很大的孔,顯示古時曾使用過大形的耳飾,但近年來這種習慣已經衰退,在壯年人中已不見有耳垂上穿大孔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95
Id: 509595
Title: 郭子究與花中合唱團之合唱比賽照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紀錄了1969年(民國58年)臺灣區年度音樂比賽決賽優勝者演出的情況,優勝者應為郭子究老師與其所指導花蓮中學合唱團。生於屏東縣的郭子究,於24歲來到花蓮打拼,1946年(民國35年)郭子究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4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2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1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2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19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28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8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5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0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19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