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軍團分會訊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第一軍團分會訊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70748 , 欄位Id的內容是67074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第一軍團分會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分會通訊〉,戴藏筠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七卷第一期(1966)頁10至頁12。
1966(民國55)年8月15日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第一軍團分會籌備了三個月的牛奶站在中壢龍岡開幕,主任委員鄭蕙玲與總幹事吳馥珍的努力下,加上總會的協助,更難得的是陸軍第一軍團司令官鄭為元(1913-1993)將軍鼎力支持,動員一切經費開支及兵力量才有今日的成果。該牛奶站設在第一軍團婦聯分會所屬「篤行四村」、「忠貞新村」、「貿易七村」之間,因三眷村貧困眷戶佔大多數,也是促成婦聯會為設立於該地重要之原因。
忠貞新村,1953、1954(民國42、43)年間,政府為了因應國際形勢及回憶聯合國的要求,將「雲南反攻救國軍」及其眷屬分批由泰、緬地區撤回台灣,1953(民國42)年11月至隔年6月撤出六千七百人,1961(民國50)年第二次再撤出四千四百人,合計共一萬多人,而這批撤退至台灣的孤軍被稱為「忠貞部隊」,國民政府為了照顧眷民的生活,便在1954(民國43)年興建眷戶503戶分配給這一批部隊,故將村名取為「忠貞新村」。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7074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F1152CA-068C-4BF7-AA26-9E0BC79D525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2-03T20:55:1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48
Id
670748
Title
第一軍團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戴藏筠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七卷第一期(1966)頁10至頁12。 1966(民國55)年8月15日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第一軍團分會籌備了三個月的牛奶站在中壢龍岡開幕,主任委員鄭蕙玲與總幹事吳馥珍的努力下,加上總會的協助,更難得的是陸軍第一軍團司令官鄭為元(1913-1993)將軍鼎力支持,動員一切經費開支及兵力量才有今日的成果。該牛奶站設在第一軍團婦聯分會所屬「篤行四村」、「忠貞新村」、「貿易七村」之間,因三眷村貧困眷戶佔大多數,也是促成婦聯會為設立於該地重要之原因。 忠貞新村,1953、1954(民國42、43)年間,政府為了因應國際形勢及回憶聯合國的要求,將「雲南反攻救國軍」及其眷屬分批由泰、緬地區撤回台灣,1953(民國42)年11月至隔年6月撤出六千七百人,1961(民國50)年第二次再撤出四千四百人,合計共一萬多人,而這批撤退至台灣的孤軍被稱為「忠貞部隊」,國民政府為了照顧眷民的生活,便在1954(民國43)年興建眷戶503戶分配給這一批部隊,故將村名取為「忠貞新村」。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
1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2-03T20:55:1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第一軍團分會訊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06
Id:
168406
Title: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少女
Description:
太魯閣群Gukutsu社少女側面照。少女時代刺黥僅施於前額,成年時方才施於兩頰。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75
Id:
513175
Title:
何樂道醫師戶外開刀
Description:
「門諾巡迴醫療隊」於1948年(民國37年)成立,由醫療團團長何樂道醫師為首,開始在醫療保健資源相當缺乏的花蓮山區部落間進行巡迴醫療,為山地部落的原住民義診與教導衛生常識。這張相片便是於1948年
全體留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82
Id:
509282
Title:
全體留影
Description:
畫面中男生女生各分成兩邊,有意思的是,大伙不知為何帶著時鐘,並把它當主角似的,放在畫面最中央;另外右邊也有一群小朋友,不知為何要帶著網球拍來拍照?右上方帶著眼鏡的男子應該是老師,由於當時日本實施軍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34
Id:
513234
Title:
花蓮市鬧區的小閣樓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56年(民國45年)花蓮市鬧區的一個小閣樓,照片中的母女三人為小說家林宜澐之母親及姊姊。林宜澐於1956年(民國45年)出生於花蓮,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題材則大多取材自故鄉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85
Id:
660085
Title:
大甲鎮志-人物篇
Description: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歷經2年多的撰稿與修正,全書超過90萬字,網羅了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編撰,其中有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78
Id:
277678
Title:
周維先戰功優良,後山開路開闢撫番有功,死於瘴氣 臺東州采訪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周維先,歷年出師楚、粵、江、皖,積功保至副將;選授貴州荔波營游擊,未赴任.同治十一年,帶勇駐廈門.十三年,隨總兵戴德祥渡臺,勦辦臺匪,奮勇獲勝;巡防鳳山東港,始終不懈.八月,拔隊開後山北路,首至岐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672
Id:
476672
Title:
游楊筍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游楊筍製作,採訪者為石竣旻,由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採錄。游楊筍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料材質製作,以白膠黏貼至畫布上。數位檔案的翻攝由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08
Id:
168508
Title:
布農族人所架設的吊橋
Description:
花蓮港廳太平溪上游地方,巒社群土人以籐條所架設的吊橋。
鄭阿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73
Id:
222173
Title:
鄭阿慧
Description:
爸爸媽媽都在苓雅部落出生,他們的氏族都是從東海岸豐濱過來,經過太巴塱後繼續往南,曾居住在富源、鶴岡,後來阿公阿嬤才遷移到苓雅部落。剛到苓雅部落的時候,才只有十幾戶人家,可算是很早遷移至此的家族,早期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48
Id:
665148
Title:
陳誠夫人陪同詹森夫人參觀忠勇新村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一卷第十一期(1961)頁尾,拍攝地點台北士林區。
5月14日下午美國副總統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1973)暨夫人抵臺展開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677
Id:
476677
Title:
謝佩玲生命故事1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謝佩玲製作,採訪者為石竣旻,由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採錄。謝佩玲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料材質製作,以白膠黏貼至畫布上。數位檔案的翻攝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93
Id:
277793
Title:
徐宗幹親自到軍中,見受暑濕積病,臥病在床,束手無策 斯未信齋文編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臺地起亂之初,大勢幾不可問。晝夜登陴,舊疾復發,日形昏憒。鎮軍駐兵城外,並紮營埔姜頭地方多日,為附近賊匪甚夥,兼顧郡城,且添調澎兵未到,而群情洶洶,無不望其飛速進勦,以固地方。幹親往軍中,見其積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18
Id:
278418
Title:
林氏侍家姑李氏,晚年多病而脾氣不好,而林氏卻仍侍奉湯藥不懈怠 澎湖紀略卷之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氏,東西衛澳林昂淑之女。稟性溫良,操行純潔。年十九,適林投澳郭克誠為妻;執持婦道,有鹿車共輓之風。家姑李氏,性頗嚴厲;有子婦四人,惟林氏事之得其歡心。克誠兄弟析居之後,李以林氏孝順,不樂與長次二
排灣族恆春下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86
Id:
168486
Title:
排灣族恆春下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恒春下群高士佛社男人正面照。恒春下及卑南的像貌及風俗,都與其他排灣族人有很大差別。頭上留有小型的辮子,圍纏頭部的粒狀小圓珠為塗成紅顏色的木頭製品 傳說是1874年日軍攻打牡丹社時贈送的。耳垂孔塞貝殼製
林桂興大家族合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19
Id:
222119
Title:
林桂興大家族合影
Description:
林桂興,明治32年(1899)12月3日出生於台東廳台東街寶町,兒時就讀於台東公學校,也就是現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林桂興家族於台東合影以作紀念,這張全家族合照內,共計20人,可謂大家族。坐
卓明富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6365
Id:
516365
Title:
卓明富
Description:
卓明富,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其作品多以風景創作為主軸,善於表現鄉村田野恬靜氛圍與遼闊的視野;其最初接觸美術創作的契機,是就讀中壢高中二年級時,經美術老師葉大東介紹參觀了美術社,因而產生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96
Id:
265196
Title:
歷年特展與社群擾動行動-憲光二村,看見移民博物館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7年(2018)11月出版,記錄桃園市龜山區憲光二村保存、活化再利用為臺灣第一座移民博物館推動歷程的《憲光二村,看見移民博物館》一書中的一篇。
桃園市龜山區原憲光二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894
Id:
281894
Title:
陳香妹-4個爸爸3個媽媽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故事主人翁為陳香妹,1940年生,但因為家境貧窮,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77
Id:
277277
Title:
七左衛門請渡海入明不成,後行醫不仕以終 鄭成功傳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七左衛門既負有歸國復讎之志,徒以船舶未便,飲恨於東海之一隅。聞成功死,又請於幕府乞歸國(其訴狀前後凡十餘通,茲略不載)。其後沒於長崎。有子曰道順,復姓鄭。七左衛門請渡海入明也,道順欲從,事不成而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92
Id:
279692
Title:
背疽病發卻不用藥治療 小腆紀年卷第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國亡後,鬱鬱疽發背,戒勿藥卒。
石仁愛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49
Id:
138049
Title:
石仁愛
Description:
石仁愛修女於1918年11月18日出生,1976年抵馬祖南竿鄉,在馬祖服務超過20年,被馬祖人暱稱為「姆姆」。2010年6月4日病逝於比利時魯汶聖母聖心院退休修女之家,享年92歲。
據《南竿鄉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397
Id:
278397
Title:
朱劉氏其長男朱成福,醫術精湛,樂於助人 彰化節孝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節婦朱劉氏,係土牛莊劉文進之女。生於嘉慶三年。嘉慶二十年,氏十七歲,嫁朱有傳為妻。道光六年,夫故,氏年二十八歲。性情閒靜,立身儉樸,治家有法。奉事翁姑,夙興夜寐,克盡婦道。長男成福,術精歧黃,樂善
光華號的車掌小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750
Id:
567750
Title:
光華號的車掌小姐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57年(1968)停靠在玉里站的光華號列車與車掌小姐,在照片左側可見火車司機和准予開往安東站的輪圈狀開車證,這是舊東線鐵道的路牌信號系統。這種機電系統只容許位於單線閉塞號誌兩端的一對電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150
Id:
315150
Title:
中華民國101年全國基層體育有功人員表揚大會受獎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50年出生於澎湖七美、在1990年當選七美鄉長的許福存,在2002年獲頒全國基層體育有功人員殊榮的留影。許福存從年輕時就喜歡運動,進入七美鄉公所任職後,在民國六十幾年當上民政課長後推
游烏秋拍下洗澡中的孩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55
Id:
233855
Title:
游烏秋拍下洗澡中的孩子
Description:
約民國51年,林阿綢的老公游烏秋做工程回來,小孩正在洗澡,聽到爸爸的聲音,就跑出來叫爸爸,游就拿拍工程用的相機,拍下照片。如今,林阿綢說先生民國86年去世後她想開很多,不那麼拼命了。雖然阿綢不會寫字,
樂生院佛教法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49563
Id:
649563
Title:
樂生院佛教法會
Description:
本照片收錄於1955年的《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廿五周年特刊》。從照片題名為英文Buddhists' Gathering,可知是佛教徒的聚會,地點是在樂生療養院佛堂「棲蓮精舍」舉行。室內懸掛的匾額上寫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214
Id:
281214
Title:
沈阿六、歐典在鳳山縣感染疫症而死亡 臺案彙錄己集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挑至中途,經首夥沈阿六、歐典、徐彩麟、郭章伯、徐振蘭五犯(中缺)維時鳳山縣疫氣盛行,其首犯沈阿六、夥犯歐典取供後,俱染時疫病斃。
任勞任怨的志工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333944
Id:
333944
Title:
任勞任怨的志工
Description:
北投社區大學經營學校的人力有限,必須大量依賴志工,這反而創造了另一種經營團隊和志工之間的信任關係,降低了社區大學營運的成本。
108年06月24日學校開放個人報名,一大早就有數十位新、舊同學,搶
謝國文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70766
Id:
170766
Title:
謝國文
Description:
謝國文(1889-1938),字星樓,號省廬、醒如,一作醒廬,稻門老漢、旭齋主人、彧齋、蕉園;筆名柳裳君、謝耶華、赤崁暢仙、空庵、小阮、江戶野灰、新羿、小暢仙,臺南人。1906年(明治39年)與叔
臺南診所員工合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312
Id:
649312
Title:
臺南診所員工合照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臺南診所員工合照」,收錄於1961年由臺灣痲瘋救濟協會所出版的《臺灣痲瘋救濟協會年度報告》。
照片中臺南診所的員工後排從左至右分別為Mr.Lo,犀川一夫醫師,Mr.James Lin,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5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34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2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1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6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