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0490 , 欄位Id的內容是66049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建築物為「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位於臺中大正町(今自由路中正路角遠東百貨,亦稱綜合大樓)。係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為皇太子時,於大正12(1923)年4月19日來臺中而建立,於大正15(1926)年竣工。館內附設教育博物館及物產陳列室,供社會及學校教育使用。至日治末期,則由臺中憲兵隊占用一段時期。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一集》建物篇 (第222頁),1995年08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樸風味,臺中市政府文化局1994年起向民眾二次徵集自日人據臺1895年至1965年間之珍貴古老照片,並從中遴選出361件照片,加以翻拍並分類編排,共分為人物與服飾、教育、建物與景勝、市街與交通、生活等,儘量呈現古照片的原始風貌,讓讀者得以細細玩味舊時代的生活情趣。 日治時期,臺中公園舉辦了不少活動,其中最大型的活動當屬在大正15 (1926)年所舉辦的「中部臺灣共進會」。這個大型的活動是因當時還是東宮皇太子 ( 裕仁 )的昭和天皇於大正12 (1923)年前來臺灣訪問,臺中市特別在市區中興建「行啟紀念館」(現今自由路及中正路東角的綜合大樓) 來紀念此行,而該館於大正15 ( 1926 )年竣工落成,為了慶祝此一盛事,由臺中市來負責籌劃此一大型活動,將臺中州的產業、教育、衛生、土木工程、交通建設做一展覽及介紹。 (摘錄自《日月湖心:臺中公園的今昔》一書)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PDM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049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E35C3CF-A4D1-464B-A725-B4F9786CA0D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6T15:57:5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90

Id

660490

Title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

Description

照片建築物為「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位於臺中大正町(今自由路中正路角遠東百貨,亦稱綜合大樓)。係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為皇太子時,於大正12(1923)年4月19日來臺中而建立,於大正15(1926)年竣工。館內附設教育博物館及物產陳列室,供社會及學校教育使用。至日治末期,則由臺中憲兵隊占用一段時期。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一集》建物篇 (第222頁),1995年08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樸風味,臺中市政府文化局1994年起向民眾二次徵集自日人據臺1895年至1965年間之珍貴古老照片,並從中遴選出361件照片,加以翻拍並分類編排,共分為人物與服飾、教育、建物與景勝、市街與交通、生活等,儘量呈現古照片的原始風貌,讓讀者得以細細玩味舊時代的生活情趣。 日治時期,臺中公園舉辦了不少活動,其中最大型的活動當屬在大正15 (1926)年所舉辦的「中部臺灣共進會」。這個大型的活動是因當時還是東宮皇太子 ( 裕仁 )的昭和天皇於大正12 (1923)年前來臺灣訪問,臺中市特別在市區中興建「行啟紀念館」(現今自由路及中正路東角的綜合大樓) 來紀念此行,而該館於大正15 ( 1926 )年竣工落成,為了慶祝此一盛事,由臺中市來負責籌劃此一大型活動,將臺中州的產業、教育、衛生、土木工程、交通建設做一展覽及介紹。 (摘錄自《日月湖心:臺中公園的今昔》一書)

Keyword_Des_Rights_2

PDM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2. 1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6T15:57:57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64
Id: 509564
Title: 長虹橋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秀姑巒溪泛舟終點長虹橋的所在。秀姑巒溪發源自臺東縱谷南段的池上村附近,沿著縱谷北流,在瑞穗附近河道東折,橫切海岸山脈,再經過奇美、大港口後流入太平洋。自瑞穗大橋至奇美段,河道屬於砂頁岩,質

MOC_Id: Culture_Place629775
Id: 629775
Title: 雲連縣政府核發營建執照
Description: 這份檔案是由雲林縣政府核發給虎尾基督徒聚會處的營建執照,自此虎尾基督徒聚會處的教堂,開始逐漸清晰。 執照號碼是雲林縣第199號營建執照,應該是雲林縣政府核發的極早期營造執照,凸顯虎尾基督聚會處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566
Id: 660566
Title: 臺灣縱貫鐵路通車大典 -御休憩所及食堂遠望 (臺中公園)
Description: 明治41(1908)年10月24日,臺中公園作為慶祝臺灣縱貫鐵路通車大典慶祝會之場所,遠望內部場地,休憩所及餐廳的鏡頭。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四集》,2000年12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48
Id: 595748
Title: 阿多瀾部落/Atolan
Description: Atolan部落,漢語稱做阿多瀾部落,位於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部落中共107戶,總人口292人,原住民族人口有247人,占約84%,各原住民族於總人口比例為阿美族80%、布農族1%、其他3%。阿多

MOC_Id: Culture_Place154003
Id: 154003
Title: 塘岐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1952年7月,塘岐國民學校正式成立,校址坐落於壁山下,塘岐街市中心西南方,現址為塘岐村56號,當時經指定為北竿鄉國民教育中心學校,下轄后沃、大坵、橋仔、芹壁、坂里、白沙六所分校。1960年8月,

MOC_Id: Culture_Place153651
Id: 153651
Title: 莒光大坪村「天下為公、明恥教戰、枕戈待旦、精誠團結、自力更生、獨立作戰、堅持到底、克敵致勝」精神標語
Description: 「天下為公、明恥教戰、枕戈待旦、精誠團結、自力更生、獨立作戰、堅持到底、克敵致勝」精神標語位於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猛澳港中興路、自強路口,為島的交通樞紐,猛澳港通往東莒島各村落的主要幹道,路口上的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71
Id: 514271
Title: 古炮基座
Description: 2005年社區日曆計包含:蘇澳鎮龍德;五結鄉大利澤;礁溪鄉白雲、湯圍;冬山鄉丸山;宜蘭市建軍;壯圍鄉新南;大同鄉松羅、樂水;冬山鄉香員宅、群英以及羅東鎮開羅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樂水社區的日曆

MOC_Id: Culture_Place153491
Id: 153491
Title: 北竿壁山南營區
Description: 北竿璧山南營區位於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壁山,設施包含衛兵哨、官兵床位、中山室、廚房、地道、廁所、水池、儲藏室、廣場。2008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7年度連江縣北竿、東引軍事類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

MOC_Id: Culture_Place156053
Id: 156053
Title: 隆順小吃
Description: 依據直沐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於2016年時執行「西莒聚落環境提升工程」所製作的解說牌誌,隆順小吃位於西莒田沃村「西面山」(又稱西片山、西邊山)聚落範圍內,為僅存的餐飲服務,也是目前西莒島上唯一的「小蜜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3
Id: 506433
Title: 新社派出所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日治時期的新社派出所。「Kavalan」意即「住在平原的人」,是噶瑪蘭族原居於蘭陽平原的證明;然而,隨著漢人的不斷移墾,開始有部分族人遷往今日新城鄉嘉里村一帶平原,並建立起「加禮宛六社」;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710
Id: 567710
Title: 車站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周黃得榮所提供的鳳林鎮南平火車站。大正3年(1914)時,政府在林田設立了繼吉安及豐田後,所建立的第三個官辦移民村。於大正4年(1915)設立林田驛開始營業,東拓前拆除之站房是於民國47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39
Id: 506539
Title: 意西拉(eshira)駐在所
Description: 「意西拉」源自布農族語「Weshira」,即「在……旁邊」之意。若按照該地地貌來看,這應當就是指在塔達芬溪溪畔的意思。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意西拉駐在所有幾個與眾不同之處,如辦公室建築外圍,建有一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72
Id: 514272
Title: 古炮台之指揮台
Description: 2005年社區日曆計包含:蘇澳鎮龍德;五結鄉大利澤;礁溪鄉白雲、湯圍;冬山鄉丸山;宜蘭市建軍;壯圍鄉新南;大同鄉松羅、樂水;冬山鄉香員宅、群英以及羅東鎮開羅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樂水社區的日曆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03
Id: 595903
Title: 康樂部落/Palamitan
Description: Palamitan部落,漢語稱做康樂部落,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部落中共有1016戶,總人口數2787人,原住民人口數826人,佔總人口數的28%。原住民族比例分別為阿美族17%、布農族1%、泰

MOC_Id: Culture_Place514053
Id: 514053
Title: 頭城鳯萊市
Description:   頭城鎮城西里南門土地公廟和頭城天主堂之間的和平街,舊地名稱為鳯萊市,顧名思義,它是一個「市」,曾經是頭城地區最大的農產品市集。   一百年前,鳯萊市仔旁邊緊鄰河道,許多船隻運送蔬菜、水果由此

MOC_Id: Culture_Place617165
Id: 617165
Title: 金字山
Description: 位於金字山的墓葬群,原清軍墓葬群,今日已遷至金字山忠靈塔內。金字山上所葬清兵中,官銜最高者為登仕郎王家驥,係正九品文官,生平不詳。而光緒五年為其立墓碑的友人周樹人卻見於羅大春的〈開山日記〉中:「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603
Id: 164603
Title: 一名本地人葉瑞西的房子
Description: 底片邊緣手寫"No.47. House of Yozuisei, a native"此屋普遍被稱為「鹽水八角樓」,是臺南富商於1847年建造,原有三進,第三進為木造樓閣建築。現只剩下第三進,而我們可從

MOC_Id: Culture_Place179132
Id: 179132
Title: 基隆海水浴場
Description:   「基隆海水浴場」,於1909年(明治42年)8月28日,在大沙灣(今基隆港東岸9-15號碼頭一帶)開辦,乃當時日本人所稱的「孤拔海濱」。為基隆市第1座海水浴場,由於沙白水清 ,遠近馳名,成為遊

MOC_Id: Culture_Place617158
Id: 617158
Title: 金字山
Description: 影像為清兵的墓碑,金字山上所葬清兵中,官銜最高者為登仕郎王家驥,係正九品文官,生平不詳。而光緒五年為其立墓碑的友人周樹人卻見於羅大春的〈開山日記〉中:「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日來以周樹人所募新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93
Id: 153593
Title: 東引燕秀泳池
Description: 東引燕秀泳池位於連江縣東引鄉燕秀據點旁,靠近景點燕秀潮音,故名。燕秀泳池由駐軍1105部隊規劃、兵工協建,是連江縣首座海水游泳池,2003年已改為淡水游泳池。每年夏季開放,目前由東引鄉公所委由陸軍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428
Id: 512428
Title: 軍隊在花蓮港乘船2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接駁船正在讓岸上的軍隊接引上岸,此處沙灘較為平緩。花蓮在道路未開通前,對內對外交通工具大多依賴海運,以南濱為進出門戶,當時東部長達數百公里的海岸線,只有南濱沿岸五、六公里處和台東成廣澳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23
Id: 512323
Title: 塔比多溪使用流籠運送糧食驚險困雃
Description: 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對太魯閣族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在為期三個月的討伐中,日方動員的軍警及後勤人員總數超過二萬人。由於作戰當時山區糧食匱乏加上運送困難,需要多次

MOC_Id: Culture_Event668180
Id: 668180
Title: 精神病患於體育治療活動跳球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約攝於1960年(民國50年)左右,地點位於今天的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操場,可以看到兩位男子正在跳球,開球的人則是醫院精神病科主任郭紓為。 精神病患的病原通常是在心裡,四肢、軀幹往往都很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11
Id: 509511
Title: 花蓮港神社祭典活動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1930年代在花蓮港神社舉辦之祭典活動。花蓮市忠烈祠前身為花蓮港神社,建於1915年(大正4年),主祀北川宮能久親王。當時全縣此類日本國家神道的神社規模較小者尚有:吉野神社(位於今吉安村)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49
Id: 625949
Title: 天池山莊
Description: 林務局於1993年重建的天池山莊,後來無法容納日益增加的登山客,於2011年拆除改建。天池山莊位於能高北峰西側山坳避風處,海拔2680公尺,是能高越嶺道的最高點。大正7年(1918)9月能高越嶺道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56
Id: 267856
Title: 南投日月潭
Description: 南投日月潭。照片拍攝的時間為1968年(約民國57年) ,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此為她與丈夫、友人到南投日月潭出遊的照片,從照片背景可以看到邵族的草屋與原住民塑像。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是台灣

MOC_Id: Culture_Place488768
Id: 488768
Title: 1960年代塘岐村的熾坪
Description: 圖片為塘岐村中熾坪一處現況,靠機場附近一帶。 依據連江縣政府委託北竿鄉塘岐社區發協會出版的《尋訪50年代壁山下的塘岐》,塘岐村中有處被稱為「小塘岐」,當地人也稱熾坪(Tshie21-pang53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46
Id: 512346
Title: ムキラウシ社與ラウシ社中穿梭的山砲兵
Description: 《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於1914年(大正3年)11月發行,由臺南市的下田寫真館下田正隨軍隊拍攝,紀錄各種砲戰、步兵散兵戰、陣地戰爭等以及蕃路的修築狀況,以討伐軍司令官與參謀督戰實情,為歷

MOC_Id: Culture_Place142869
Id: 142869
Title: 豐裡移民指導所
Description: 照片為豐田移民指導所,其拍攝時間約為2010年左右。當時的移民指導所因為生長雀榕,又疏於照顧,植物侵奪。直到2013年左右,花蓮縣文化局與豐裡國小共同申請經費修復。 1912年豐田移民指導所正式

MOC_Id: Culture_Place587299
Id: 587299
Title: 花蓮縣立文化局圖書館(含公共圖書館東區資源中心)
Description: 花蓮文化局圖書館,擁有約30萬冊豐富的館藏資源,服務包括綜合服務台、開架閱覽區、休閒閱讀區、數位視聽區、圖書資料借閱、跨域通閱流通、報紙期刊區等。圖書館的G樓有公共圖書館東區資源中心、兒童閱覽室、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4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3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