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0490 , 欄位Id的內容是66049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建築物為「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位於臺中大正町(今自由路中正路角遠東百貨,亦稱綜合大樓)。係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為皇太子時,於大正12(1923)年4月19日來臺中而建立,於大正15(1926)年竣工。館內附設教育博物館及物產陳列室,供社會及學校教育使用。至日治末期,則由臺中憲兵隊占用一段時期。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一集》建物篇 (第222頁),1995年08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樸風味,臺中市政府文化局1994年起向民眾二次徵集自日人據臺1895年至1965年間之珍貴古老照片,並從中遴選出361件照片,加以翻拍並分類編排,共分為人物與服飾、教育、建物與景勝、市街與交通、生活等,儘量呈現古照片的原始風貌,讓讀者得以細細玩味舊時代的生活情趣。 日治時期,臺中公園舉辦了不少活動,其中最大型的活動當屬在大正15 (1926)年所舉辦的「中部臺灣共進會」。這個大型的活動是因當時還是東宮皇太子 ( 裕仁 )的昭和天皇於大正12 (1923)年前來臺灣訪問,臺中市特別在市區中興建「行啟紀念館」(現今自由路及中正路東角的綜合大樓) 來紀念此行,而該館於大正15 ( 1926 )年竣工落成,為了慶祝此一盛事,由臺中市來負責籌劃此一大型活動,將臺中州的產業、教育、衛生、土木工程、交通建設做一展覽及介紹。 (摘錄自《日月湖心:臺中公園的今昔》一書)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PDM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049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E35C3CF-A4D1-464B-A725-B4F9786CA0D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6T15:57:5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90
Id
660490
Title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
Description
照片建築物為「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位於臺中大正町(今自由路中正路角遠東百貨,亦稱綜合大樓)。係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為皇太子時,於大正12(1923)年4月19日來臺中而建立,於大正15(1926)年竣工。館內附設教育博物館及物產陳列室,供社會及學校教育使用。至日治末期,則由臺中憲兵隊占用一段時期。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一集》建物篇 (第222頁),1995年08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樸風味,臺中市政府文化局1994年起向民眾二次徵集自日人據臺1895年至1965年間之珍貴古老照片,並從中遴選出361件照片,加以翻拍並分類編排,共分為人物與服飾、教育、建物與景勝、市街與交通、生活等,儘量呈現古照片的原始風貌,讓讀者得以細細玩味舊時代的生活情趣。 日治時期,臺中公園舉辦了不少活動,其中最大型的活動當屬在大正15 (1926)年所舉辦的「中部臺灣共進會」。這個大型的活動是因當時還是東宮皇太子 ( 裕仁 )的昭和天皇於大正12 (1923)年前來臺灣訪問,臺中市特別在市區中興建「行啟紀念館」(現今自由路及中正路東角的綜合大樓) 來紀念此行,而該館於大正15 ( 1926 )年竣工落成,為了慶祝此一盛事,由臺中市來負責籌劃此一大型活動,將臺中州的產業、教育、衛生、土木工程、交通建設做一展覽及介紹。 (摘錄自《日月湖心:臺中公園的今昔》一書)
Keyword_Des_Rights_2
PDM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PDM
-
1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6T15:57:57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185
Id:
569185
Title:
2001新蘭陽計畫-土地使用圖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宜蘭縣整體空間規劃使用圖,分為五部份。第一部份是宜蘭縣整體發展構想與成長管理系統,展現縣府掌舵者對宜蘭整體空間使用的想像與規劃;第二部分是土地資源保育計畫,將宜蘭的生態敏感區及水資源保護
家源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Event683765
Id:
683765
Title:
家源橋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2021年(民國110年),由蔡金蓉所拍攝。家源橋屬於中橫宜蘭支線的橋樑,跨蘭陽溪,位於台7甲線3k+505。歷史人物」命名的橋樑。
家源橋原以地名命名為土場橋,後為紀念工程師侯家源對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17
Id:
153317
Title:
南竿65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65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馬祖村天后宮步道的小徑往下走小路。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據點荒廢年代已有15年以上,雜草叢生,不復見原本面貌。
南竿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20
Id:
513320
Title:
1960年代的立霧溪
Description:
1960年代的立霧溪,神秘而柔美,是一條發源於臺灣中央山脈的奇萊北峰與合歡山之間的河川,自塔次基里溪起,一路匯集托博闊溪、慈恩熙、瓦黑爾西之後,於天祥附近與大沙溪交會,自此以下的河段即為立霧溪。蜿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736
Id:
295736
Titl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福州街20號
Description:
為建於1928年之大學最高主管官舍,屬高級日式宿舍,自臺大創校至今皆為校長等高層主管之官邸,曾為多位重要人物之宅邸。為結合日式與西式空間之木造宿舍,建築入口與室內空間、裝修,皆經過精心之設計。外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161683
Id:
161683
Title:
何小松回憶──1950年代的山海一家生活
Description:
1949年,平潭縣長林蔭在福州成立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簡稱海保。隔年因為局勢逆轉,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撤退到西犬島青蕃村,也就是今日連江縣莒光鄉西莒島青帆村。海保在青蕃村與以貿易商為掩護的情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64
Id:
661764
Title:
護岸工程完工後的柳川
Description:
1832年以後,移居臺中平原的漢人漸聚集於邱厝溪(今柳川)旁的大墩,日人領臺後,鑑於河水屢次氾濫成災,及臺中的都市計畫需要,開始整治河川,此幀為護岸工程完工後的柳川。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時期棚邊書店所
天祥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806
Id:
618806
Title:
天祥
Description:
從天祥南方的祥德寺步道上眺望天祥。天祥舊稱塔比多,原意是山棕,位於立霧溪支流大沙溪與立霧溪匯流點的河階地。太魯閣戰爭時稱為「三角錐山西麓倉庫」,因為當時日本人還無法到達此地,太魯閣戰爭結束後,日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43
Id:
513243
Title:
豐田移民村的日式房子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房屋,是豐田移民村至今保留最完整的一棟日式房屋,位在今日的豐裡村。移民村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花、東一帶移民政策下的產物,村中的移民多來自日本北海道、四國等農村地區,到東臺灣建立起「大和民
大南澳越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738
Id:
618738
Title:
大南澳越
Description:
沿大南澳天后宮左側小徑前行即可看見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入口,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經林務局整修為國家步道。1916年(大正5年)6月1日起,日本政府正式開築「蘇澳、花蓮港間道路」,從「蘇澳白米橋右岸
霧社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648
Id:
618648
Title:
霧社
Description:
霧社的一間老舊民宅,位於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仁愛分隊後方。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中部偏南,眉溪上游西岸台地上方,海拔1148公尺,是能高越嶺道、合歡越嶺道和卑亞南道路的交會點。霧社當地本來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36
Id:
596036
Title:
中平/Nakahila
Description:
中平部落位於豐坪溪支流旁的台地上,東北與太平部落相鄰,東與玉里鎮為界,部落與花67號鄉道相接,部落族群以布農族為主。布農族人遷至此時,因見滿山叢林長滿粗大的蔓藤(Valu),族人因此稱地為長滿蔓藤
林邊溪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63605
Id:
163605
Title:
林邊溪
Description:
10月12日,禮密臣隨著乃木希典的軍隊繼續往北前進至東港,他們以竹排搭建浮橋(pontoon bridges),為了要渡過相當寬的溪流,應為今屏東縣的林邊溪。林邊溪是流經屏東縣境內的溪流,全長42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652
Id:
296652
Title:
農業試驗所宿舍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19巷70號
Description:
本建築群為農業試驗所目前僅存之宿舍,與周邊總督府農試所昆蟲部及臺大昆蟲館連結,見證臺灣農業研究發展歷程,具歷史價值。「74、76」、「92、94」號各為一幢雙併建物,74號僅存牆壁,其餘建物原材料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86
Id:
625986
Title:
五甲崩山高繞路起點
Description:
五甲崩山高遶路起點,叉路口右側設有一警告牌,下方為古道之路線,目前已崩塌無法通行,左側為台電保線路乙線,需登上五甲崩山,才能繞過坍方處,是目前攀登能高越嶺道的路線。能高越嶺登山路線從南投縣仁愛鄉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15
Id:
512315
Title:
饅頭山望遠方三角錐山一帶全景之二
Description:
此圖為當時拍攝者往北方三角錐山望去一帶風景,照片中有標示A、B、C、D分別為:三角錐山、日尺8894高地、塔次基里溪谷(立霧溪谷)、鞍部(江口山南北走向稜線處)。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
山風駐在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462
Id:
325462
Title:
山風駐在所
Description:
從八通關東段步道口入山,大約500公尺,可抵達一片鋪滿大理石的空曠平臺,即山風駐在所舊址。山風駐在所位於小稜線上,西側為拉庫拉庫溪的支流,海拔約545公尺的位置,駐在所設置於大正9年(1920)6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521
Id:
292521
Title:
大千百貨/延平北路2段7號
Description:
建築位於大稻埕地區曾經繁華一時的重要地段,屬於五坎式的大型街廓建築,為簡潔的現代主義形式,且保留日治延平北路典型的立面形式。符合臺北市市定古蹟指定暨歷史建築登錄作業要點第18點第2款「具歷史文化意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29
Id:
596029
Title:
露埔部落/Lupo
Description:
露埔部落位於富南村內,部落族群以阿美族為主。富南村位於鄉境南區,東與豐南、永豐村交界,西以秀姑巒溪與學田村分界,南與臺東縣池上鄉大坡、慶豐村接壤,全村面積8.7平方公里,海拔300公尺以下平地約佔
將軍帽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87199
Id:
587199
Title:
將軍帽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將軍帽考古遺址位於瑞穗鄉奇美村,即奇美部落西側熨斗山東北方約500公尺的平緩旱作地,沿著奇美聚落西側的產業道路經奇美大橋後可到達,為秀姑巒溪曲流南岸的高位河階台地。文化類型為靜浦文化靜浦類型,年代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713
Id:
684713
Title:
配合即將動工的高雄捷運開行新公車路線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聞報記者於2000年1月5日拍攝,主題為高雄市公車路線通車典禮。高雄市長謝長廷於市政府前廣場舉行通車儀式,副市長林永堅等出席典禮,老舊的公車開進廣場後,謝長廷拉下老舊塗裝,顯示出新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64
Id:
661764
Title:
護岸工程完工後的柳川
Description:
1832年以後,移居臺中平原的漢人漸聚集於邱厝溪(今柳川)旁的大墩,日人領臺後,鑑於河水屢次氾濫成災,及臺中的都市計畫需要,開始整治河川,此幀為護岸工程完工後的柳川。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時期棚邊書店所
MOC_Id:
Culture_Place475661
Id:
475661
Title:
大稻埕碼頭上的戎克船模型
Description:
照片為大稻埕碼頭上一艘六分之一大小的小型戎克船模型。照片中站立者左為文化大學園藝暨生命科學系阮素芬副教授與右為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曾玲蓉小姐。現今位於臺北市淡水河五號水門的大稻埕碼頭,實際上鄰近
來去花蓮港神社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11
Id:
509111
Title:
來去花蓮港神社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民國40年(1951)花蓮忠烈祠前方的階梯,可以從圖中看見階梯旁有數座日治時期花蓮港神社的石燈籠,當時還保存良好,以及後方尚未拆除的吊橋。後方的吊橋於民國59年(1970)因颱風受損而改建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48
Id:
224548
Title:
漢人入墾初期的生產活動與水利
Description:
新莊在尚未有大型水利設施興建前(1763年以前)主要的灌溉水源為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埤塘,與水圳不同的是埤的水源不穩定,主要依靠雨水或天然溪流補充,若天旱無雨就有缺水的危機,所以只能進行收穫有限的旱作
員山機堡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03452
Id:
603452
Title:
員山機堡
Description:
1944年二次大戰末期,為了因應美軍可能轟炸台灣,日本殖民政府在宜蘭建設南、北、西三座機場,為分散風險,把相關的機堡、油庫、受信所、風向帶等設施,建在今宜蘭市南郊及員山鄉,現在的機堡中,只有員
圓池景緻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698
Id:
567698
Title:
圓池景緻
Description:
此照片由蔡孟璋提供,照片中的地點是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中的圓形小水池旁,日治時代的建築通常一旁會有水池,除了美觀外,也有防火的功能,日治時期時政府透過教育改變台灣人的防災觀念。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的前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925
Id:
304925
Title:
遠東唯一最大的澎湖目斗嶼燈塔
Description:
張朝勝等人發表於《硓古石》第95期<消失的島嶼?承質嶼和墨嶼>認為:《裨海紀遊(1697)》所謂「墨嶼」比較像是位於澎湖北海的島嶼。《臺灣志略(1738)》中「墨嶼」應與「花嶼」和「草嶼」位於同一區域
北竿43據點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425
Id:
153425
Title:
北竿43據點
Description:
北竿43據點位於連江縣北竿鄉白沙村白沙港,2019年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調查,目前已改建為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白沙安檢所宿舍。
1997年開始,政府陸續實行精實案、精進案等軍隊簡編政策
長虹橋之美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28
Id:
509128
Title:
長虹橋之美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舊長虹橋,是臺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舊長虹橋因長久使用與交通量增加而不敷使用,於是在民國89年(2000)左右,於一旁興建一座新長虹橋,為紅色的拱形橋。長虹橋位於秀姑巒溪出海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4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6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9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11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4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