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的水筆仔林生物、生態與環境
「基隆的水筆仔林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58988 , 欄位Id的內容是25898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基隆的水筆仔林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基隆的水筆仔林」照片,拍攝時間,約為1930年代(昭和5-14年間)、基隆的原生紅樹林滅絕以前;拍攝地點,應為蚵殼港、石山溪合流處、罾仔寮一帶的泥灘。由日文版基隆市志所刊載,照片中,水筆仔林還生長得茂盛。
蚵殼港(港,指天然的水道),在清末時期設庄,隸基隆堡。發源於大竿林,與內木山溪合流,貫穿蚵殼港庄,至下游漫流、與石山溪合流;一流出罾仔寮,鹹水、淡水交錯,形成特殊生態,在沿途的一片泥灘,叢生俗謂水筆仔的紅樹林。
在經過日軍屯營的擴建、海南製粉工廠的興建、旭川運河的建築等工程,蚵殼港、石山溪合流處、罾仔寮一帶的大片紅樹林,逐漸縮小生活圈。1924年(大正13年),佐佐木舜一(Sasaki)為文敘述,於基隆的溝渠內發現20-30株的水筆仔,此為基隆水筆仔最後1筆明確的記載;至1930年(昭和5年),Hosokawa仍有水筆仔的標本紀錄,存於臺灣大學植物系標本館。
後來,基隆的原生紅樹林完全消失。
紅樹林的中文名稱,是源於紅樹科植物,因其木材呈紅色,從樹皮中可以提煉出「單寧」,作為紅色染料,所以稱之為「紅樹」。遺憾的是,「紅樹」的紅茄苳、細蕊紅樹已經不存在了。
紅樹林的學術定義,為「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泥濘地的植物,主要是由紅樹科植物、與一些適應此種環境的植物組成」。真正的紅樹林植物,則是指「只生活在河口潮間帶,而且具有為適應環境,而演化出氣生根、胎生現象等的木本植物」。
若照上述定義來看,臺灣目前真正的紅樹林植物,只有:(1)紅樹科的水筆仔 (2)五梨跤(紅海欖) (3)使君子科的欖李 (4)馬鞭草科的海茄苳。
然而,臺灣的原生紅樹林,早已消失在基隆、高雄。現今在臺有規模的紅樹林,皆是人為栽種而成;並且由於胡亂栽種的規劃,其「復育」的用心,反而成為對當地生物的「侵略」。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898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78BA426-6062-425F-A391-A883404F380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20T13:56:3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988
Id
258988
Title
基隆的水筆仔林
Description
「基隆的水筆仔林」照片,拍攝時間,約為1930年代(昭和5-14年間)、基隆的原生紅樹林滅絕以前;拍攝地點,應為蚵殼港、石山溪合流處、罾仔寮一帶的泥灘。由日文版基隆市志所刊載,照片中,水筆仔林還生長得茂盛。 蚵殼港(港,指天然的水道),在清末時期設庄,隸基隆堡。發源於大竿林,與內木山溪合流,貫穿蚵殼港庄,至下游漫流、與石山溪合流;一流出罾仔寮,鹹水、淡水交錯,形成特殊生態,在沿途的一片泥灘,叢生俗謂水筆仔的紅樹林。 在經過日軍屯營的擴建、海南製粉工廠的興建、旭川運河的建築等工程,蚵殼港、石山溪合流處、罾仔寮一帶的大片紅樹林,逐漸縮小生活圈。1924年(大正13年),佐佐木舜一(Sasaki)為文敘述,於基隆的溝渠內發現20-30株的水筆仔,此為基隆水筆仔最後1筆明確的記載;至1930年(昭和5年),Hosokawa仍有水筆仔的標本紀錄,存於臺灣大學植物系標本館。 後來,基隆的原生紅樹林完全消失。 紅樹林的中文名稱,是源於紅樹科植物,因其木材呈紅色,從樹皮中可以提煉出「單寧」,作為紅色染料,所以稱之為「紅樹」。遺憾的是,「紅樹」的紅茄苳、細蕊紅樹已經不存在了。 紅樹林的學術定義,為「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泥濘地的植物,主要是由紅樹科植物、與一些適應此種環境的植物組成」。真正的紅樹林植物,則是指「只生活在河口潮間帶,而且具有為適應環境,而演化出氣生根、胎生現象等的木本植物」。 若照上述定義來看,臺灣目前真正的紅樹林植物,只有:(1)紅樹科的水筆仔 (2)五梨跤(紅海欖) (3)使君子科的欖李 (4)馬鞭草科的海茄苳。 然而,臺灣的原生紅樹林,早已消失在基隆、高雄。現今在臺有規模的紅樹林,皆是人為栽種而成;並且由於胡亂栽種的規劃,其「復育」的用心,反而成為對當地生物的「侵略」。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20T13:56:39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基隆的水筆仔林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11
Id:
280511
Title:
鯽魚有和胃的功效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鯽魚(即鮒魚,肉厚味美,性不食釣.「本草」:魚屬火,獨鯽魚屬土.土能制水,故有和胃行水之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040
Id:
277040
Title:
此地水土害人,染疾多殆 裨海紀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人言此地水土害人,染疾多殆,臺郡諸公言之審矣。余初未之信;居無何,奴子病矣,諸給役者十且病九矣!乃至庖人亦病,執爨無人。而王君水底餘生,復染危痢,水漿不入;晝夜七八十行,漸至流溢枕席間。余一榻之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29
Id:
279829
Title:
天門冬為蔓生植物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門冬:蔓生.結根如指.「山海經」所謂冬且.「爾雅」:『髦顛棘』.郭璞註:『細葉有莿,與麥門共稱辟穀要藥』.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048
Id:
277048
Title:
鄭氏時鳳山毒瘴惡地多不敢至 臺灣輿圖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邑治舊在興隆里。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之亂,莊大田應之,躪縣城;事平,以縣城形勢非宜,議徙於埤頭。在郡南八十里。初,鄭氏納土,鳳山乃毒瘴惡地;令其邑者,多不敢至。今則南盡率芒溪、北及二層行溪百餘里,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56
Id:
506556
Title:
大水窟的草原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應當是毛利之俊一行人離開大水窟駐在所,準備往州廳界北行之時所拍攝的。在這片平緩柔美的高山草原上,可見美麗的「山躑躅」(躑躅即杜鵑之意)點綴其間,並可望見正中央有一明顯凹地。此即「大水窟池」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718
Id:
662718
Title:
苗圃管理作業照片
Description:
此為橫式黑白照片,畫面中可見一人頭戴斗笠立於苗圃之旁,正手持管狀物進行澆水;苗圃間有多塊長方形土堆,上方各覆有乾草並橫放一根木棍(或竹桿),另外還插有長型立牌。
經查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為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85
Id:
280385
Title:
桑寄生補筋骨、散風濕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桑寄生:「清異錄」:一名混沌螟蛉,他樹多寄生.以桑上採者為真,補筋骨、散風濕.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12
Id:
280512
Title:
身有白點的鱓魚不能食用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鱓魚(腹黃,「異苑」作黃魚旦.貯水缸中,夜以火照之,其蛇化者項有白點,身浮水上,名化骨鱓,食則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23
Id:
276523
Title:
日晡浪猶洶湧,比至雞籠,已病莫能興 臺游日記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十一日,霒。風力略柔。巳刻聞轉舵聲,知可行矣。日晡展輪,浪猶洶湧,舟如桔槔,冢首堅臥,汗雨濯體,衵服皆透。驚濤曶從窗入,掀播益甚,歐吐不已。比至雞籠,已病莫能興矣。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616
Id:
754616
Title:
廖日京拍攝台北植物園底片系列-荷花池畔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10B」。人群於兩旁有柵欄及植物的道路上活動。根據收存底片套書寫文字,地點為台北植物園。
此系列底片為廖日京所拍攝。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
MOC_Id:
Culture_Place293260
Id:
293260
Title:
竹灣有棵老雀榕(三)
Description:
「老雀榕」立身於「竹灣村前寮豬母生」。陳仁和校長編撰《竹灣風情》對此地多有描述:「豬母生」的上游為「港仔溝」,港仔溝出海口為「港仔喉」。明末,先民為逃避兵燹之禍,於「港仔喉」附近之「池裡」登陸。「池裡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402
Id:
279402
Title:
史君子可補脾、殺蟲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史君子,五瓣有稜,內仁如榧,亦可煨食,補脾,殺蟲,忌食熱茶,作瀉(「噶瑪蘭廳志」.
小礁溪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58
Id:
514158
Title:
小礁溪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影像札記計包含:宜蘭市北津、民負、建業;羅東鎮漢民、仁愛;壯圍鄉後埤、壯五;礁溪鄉匏崙;五結鄉大眾、二結;三星鄉尾塹;以及冬山鄉珍珠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匏崙社區的影像札記。本篇
MOC_Id:
Culture_Object703667
Id:
703667
Title:
林業試驗所恆春分所照片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約九人站於建築物周圍,前景有三人,之後為一瓦房。本件為鄭宗元收藏之一系列照片(林業試驗所藏品編號000200.C.000.000-000.246.C.000.000)之一
米亞桑的晴天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53
Id:
506553
Title:
米亞桑的晴天
Description:
八通關越嶺道上的米亞桑路段,自日治時期以來就以高山景觀的勝景著稱,而該照片即為日警在此遠眺壯闊山景的留影。照片中右側的高聳稜脈,有一突起山峰。此即中央山脈的最高峰──秀姑巒山,海拔3805公尺。其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06
Id:
276706
Title:
山嵐障氣,雖關地脈,亦有地利 巡臺退思錄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至於山嵐障氣,雖關地脈,亦有人功。古之時,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然後中國可得而食。刊木濬川,古訓是式。內山之木,本多美材,因港未開,不能運出,遂亦無人往取。百千萬年,勿剪勿伐,陰霾沈鬱,蟲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011
Id:
277011
Title:
營中疫氣猶盛,皆因水土不服所致 甲戌公牘鈔存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其營中疫氣猶盛,死者日八、九人或兩、三人不等。病者邀醫診治,醫云:此水土不服所致;皆涕泣思歸。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85
Id:
277185
Title:
海東水土惡多疾疫 臺灣詩乘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其島噫詩有殉節篇為烈婦洪和作,詩曰:『妾為君家數月婦,君輕別妾出門走。從軍遠涉大海東,向妾叮嚀代將母。驚聞海東水土惡,征人疾疫十而九。猶望遙傳事未真,豈意君訃播人口!滔滔白浪拍天浮,誰為負骨歸邱首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86
Id:
278186
Title:
木賊的型態 臺灣縣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木賊:苗如箭笴,獨莖無葉,寸寸有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67
Id:
280767
Title:
菠菜能解野葛的毒 臺灣府志卷之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菠蔆 此菜出西城頗稜國,頗訛為菠,俗呼赤根菜.甕菜莖節似竹,此菜來自古倫國,以甕盛之,譯不能通,但名甕菜,能解野葛毒,又曰地網.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84
Id:
280784
Title:
山藥屬蔬菜類 臺灣府志卷之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山藥 見蔬類.
災難篇-地牛翻身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67
Id:
509467
Title:
災難篇-地牛翻身
Description:
圖為1951年(民國40年)10月22日上午發生的花蓮大地震震後,花蓮助人街與復興街口滿目瘡痍的災後景象,約位於今日國軍805醫院附近。圖中遍地都是房屋倒塌後的碎片,人群站在一片狼藉中顯得格外渺小
田野中的小精靈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85
Id:
514185
Title:
田野中的小精靈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12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13
Id:
280513
Title:
烏鰻性溫補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烏鰻(耳黑,性溫補)
MOC_Id:
Culture_Event638366
Id:
638366
Title:
鳳儀書院整修前公廁舊址
Description:
照片為2021年(民國110年)鳳儀書院外邊的圍牆,這裡對書院旁的住戶來說印象非常深刻,因為照片中電線桿的位置,在書院整修前是一處公廁。
在書院整修前,照片中紅線內也是書院舊住戶的住家範圍,書院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89
Id:
280589
Title:
鳳山崎頭偶然有土人參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土人參(鳳山崎頭閒有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199
Id:
304199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27期〈澎湖地區結縷草的變異與選拔〉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硓古石》季刊第27期,篇名為「澎湖地區結縷草的變異與選拔」,以下為本文摘要:澎湖群島是台灣地區中一個特殊的地理區域,植生狀況具明顯的特徵,經初步收集與調查顯示本地區原生結縷草的遺傳變異性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05
Id:
277205
Title:
瘴毒濕熱使士氣蕭條 臺灣詩乘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無路荒山峻,參天古木高。修蛇臨澗躍,怪鳥繞營號。瘴毒蒸豐草,炊煙爇濕蒿。不須言戰事,士氣已蕭騷 。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74
Id:
753574
Title:
霧峰區昭和9年阿罩霧圳第一水門
Description:
根據道光年間之《彰化縣志》記載:「萬斗六溪圳:在貓羅保萬斗六埔。水源詳見山川。業戶吳伯榮築,灌田千餘甲。」。同書卷一〈封域志〉,〈山川〉云:「萬斗六溪:發源於內山。逕火焰(山名),合大肚,入於海。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459
Id:
661459
Title:
反海渡民眾圍堵縣長 - 爭取公投剪報
Description:
廖永來一度發火,稍後宣示「不准砍防風林」等三原則。 提供者: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拍攝時間:民國87年11月14日(西元1998年11月14日)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8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58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9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